#贖回排行榜
我覺得這個榜單很有趣,我比對了一下績效,搭配買進的錢與賣出的錢,得到以下3種不同的結果。
1 富達歐洲與全盛美成,應當是法人單,因為散戶不會大買這2個基金。
2 摩根中國攤最兇,摩根美科、貝萊德世界科、法巴能源轉型,都在攤。
3 安聯ai與大摩美增比較理性,績效落後就換車吧。
4 真正散戶賺錢下車,恐怕只有世界礦業,跟聯博美國成長。
以上純屬個人臆測,如有雷同,當作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段昌文博士 主題:想投資美國ETF?台美ETF比一比 節目首播時間:週三 19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2.16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節目片頭 00:15 開場,歡迎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00:40 全球ETF掛牌數量 01:50...
貝萊德中國基金績效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聞剪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基金...你碰過幾檔?
2019-03-05 13:22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貝萊德世礦、富達新興市場、霸菱東歐……對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基金,你曾經追過幾檔?手上還有幾檔?戀戀不忘?全身而退?認賠殺出?(住套房的基金 趁現在快砍掉重練)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一直都是國人最愛的股票型基金,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規模最高逼近2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礦業型基金。積極型的台灣投資人更是愛不釋手,人手一支,這檔「國民基金」簡稱「世礦」,投資人自稱「礦工」,網路討論度高居第一。銀行理專甚至還對基金的淨值分析技術線型,以協助客戶波段操作。
市場人士認為,「世礦」的榮景是建立在全球經濟與股市多頭、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高速成長帶來對原物料的「超級循環」需求,但在經過金融海嘯、歐債風暴、中國經濟動能減弱等重創之後,這些前提一一崩解,世礦的淨值也跟著一落千丈。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淨值從2008年5月的高點113美元,摔落到2016年初的17美元,再回升到最近的38美元。基金規模只剩下近50億美元,只有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在台灣投資人最愛的十檔境外基金中,「世礦」從原本的第三名一路退到第七名。
除了礦業基金以外,黃金與能源基金也都離淨值歷史高點很遙遠。能源基金的高點出現在2008年海嘯前夕。黃金基金在海嘯時表現出色,到2011年歐債危機前達到淨值歷史高點,之後同樣是持續滑落,即使中間偶而有短期波段行情,但目前仍是歷史高檔淨值的腰斬再腰斬。
相較於原物料基金的慘烈,新興市場基金則要看布局區域。整體來說,以亞股為主的基金績效好得多,還有獲利的機會,但新興歐洲與拉丁美洲基金則是虧損機率高。
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曾經是國人第二喜愛的股票基金,一度在國人持有規模前十大名單中,但現在已退到19名。富達新興市場基金當時規模為同型基金中最大,也備受積極投資人青睞。
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淨值在2007年10月達到高點26美元,金融海嘯時只剩三分之一,但之後穩健攀升,到2017年突破海嘯前高點,去年元月出現32美元的新高,最近又回到26美元。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情況類似,高點都出現在去年元月。如果以定期定額投資,這兩檔基金都能為投資人賺到錢。
至於霸菱東歐基金,是金融海嘯之前布局新興歐洲的第一品牌,結果因為熱情國人持有基金資產達六成而停售(規定的上限是五成),只有原定期定額投資人能持續扣款。這檔基金的淨值高點出現在2007年12月及2008年5月的172美元,海嘯時暴跌到39美元,現在回升到82美元。
拉丁美洲基金則以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霸菱拉丁美洲基金及貝萊德拉丁美洲基金最紅,海嘯時淨值剩三成多,但之後強勁復甦,到2010年底突破海嘯時高點,2011年歐債危機之後再跌,現在約歷史高點的七折位置。前兩檔的國人持有比重都超過七成,早已停售。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8/3678423
貝萊德中國基金績效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聞剪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基金...你碰過幾檔?
2019-03-05 13:22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貝萊德世礦、富達新興市場、霸菱東歐……對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基金,你曾經追過幾檔?手上還有幾檔?戀戀不忘?全身而退?認賠殺出?(住套房的基金 趁現在快砍掉重練)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一直都是國人最愛的股票型基金,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規模最高逼近2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礦業型基金。積極型的台灣投資人更是愛不釋手,人手一支,這檔「國民基金」簡稱「世礦」,投資人自稱「礦工」,網路討論度高居第一。銀行理專甚至還對基金的淨值分析技術線型,以協助客戶波段操作。
市場人士認為,「世礦」的榮景是建立在全球經濟與股市多頭、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高速成長帶來對原物料的「超級循環」需求,但在經過金融海嘯、歐債風暴、中國經濟動能減弱等重創之後,這些前提一一崩解,世礦的淨值也跟著一落千丈。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淨值從2008年5月的高點113美元,摔落到2016年初的17美元,再回升到最近的38美元。基金規模只剩下近50億美元,只有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在台灣投資人最愛的十檔境外基金中,「世礦」從原本的第三名一路退到第七名。
除了礦業基金以外,黃金與能源基金也都離淨值歷史高點很遙遠。能源基金的高點出現在2008年海嘯前夕。黃金基金在海嘯時表現出色,到2011年歐債危機前達到淨值歷史高點,之後同樣是持續滑落,即使中間偶而有短期波段行情,但目前仍是歷史高檔淨值的腰斬再腰斬。
相較於原物料基金的慘烈,新興市場基金則要看布局區域。整體來說,以亞股為主的基金績效好得多,還有獲利的機會,但新興歐洲與拉丁美洲基金則是虧損機率高。
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曾經是國人第二喜愛的股票基金,一度在國人持有規模前十大名單中,但現在已退到19名。富達新興市場基金當時規模為同型基金中最大,也備受積極投資人青睞。
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淨值在2007年10月達到高點26美元,金融海嘯時只剩三分之一,但之後穩健攀升,到2017年突破海嘯前高點,去年元月出現32美元的新高,最近又回到26美元。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情況類似,高點都出現在去年元月。如果以定期定額投資,這兩檔基金都能為投資人賺到錢。
至於霸菱東歐基金,是金融海嘯之前布局新興歐洲的第一品牌,結果因為熱情國人持有基金資產達六成而停售(規定的上限是五成),只有原定期定額投資人能持續扣款。這檔基金的淨值高點出現在2007年12月及2008年5月的172美元,海嘯時暴跌到39美元,現在回升到82美元。
拉丁美洲基金則以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霸菱拉丁美洲基金及貝萊德拉丁美洲基金最紅,海嘯時淨值剩三成多,但之後強勁復甦,到2010年底突破海嘯時高點,2011年歐債危機之後再跌,現在約歷史高點的七折位置。前兩檔的國人持有比重都超過七成,早已停售。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8/3678423
貝萊德中國基金績效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段昌文博士
主題:想投資美國ETF?台美ETF比一比
節目首播時間:週三 19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2.16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節目片頭
00:15 開場,歡迎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00:40 全球ETF掛牌數量
01:50 台、美ETF差異
04:02 台、美兩地最具規模成立最久的ETF
06:20 台、美兩地追蹤相同指數的ETF
09:01 00646 vs. VOO
10:12 台、美ETF績效
11:00 如何投資美國的ETF?
13:21 重點整理
16:26 頻道片尾
#段昌文 #理財小百科 #美國ETF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貝萊德中國基金績效 在 [心得] 貝萊德中國基金- 看板Fun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個季度又即將過去了,
再來檢視一下基金的績效吧!
截至今天為止基金的績效為 負12.5%
較上一個季度的負26%(一年度,基金績效) 成長了過一半,
但總體來說還是負的績效,
而歐債事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一個較完整的解決方案,
再加上最近的北韓的領導人金正日已故,
更讓整個國際情勢更加緊蹦,
不確定的動盪因素更加劇了,
而這會影響中國到什麼程度~不清楚,
不過不管如何基金嘛~
本來就想長期持有,
在不定期不定額的操作下,
很順利的從成本 13.5 元,
攤平到了 11.5元,
也就是說只要越過 11.5元就可以轉負為正,
如果順利再回到13.5元的話,
算一算大致上可以為 正20%左右。
很多做基金投資的專家們都建議停利不停損為最高原則,
而在時間的見證下,
我想~要獲利應該不難吧!
只是時間會拉多長呀~
那就要看國際情勢如何發展了.....
--
https://blog.xuite.net/h0120520/h0120520/5467929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75.1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