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圍
很多健身房的巨巨,聽到別人說「我都在家健身」都是冷哼一聲。原因很多,什麼設備比較齊全可以練到不同部位、什麼有專業教練,我覺得那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還是那兩個字「氛圍」。
當周圍的人都在為同一件事努力,你就會不自覺地跟上腳步。
獨立工作者也是一樣,什麼在家工作比較舒適有效率,謀摳零,假賽卡緊
躺在床上就會想打開Netflix蒐集靈感,不小心看完兩集滑個Ptt整理情緒,地板感覺有點髒來打掃一下好了,反正,當天原本要完成的進度一定會被拖掉。
不然去星巴克、路易莎?以前剛開始獨立工作的時候我真的試過幾次,因為文字創作,聽音樂很容易被歌詞吸引,打亂進行中的文案,所以我去咖啡廳都不戴,耳機。
導致那陣子我變成生活觀察家,像是隔壁桌的直銷大哥在介紹他怎麼一個月有五十萬被動收入,但是咖啡只肯點中杯美式、對面高中小情侶模擬考題寫一寫嘴巴黏在一起…結果還是沒辦法把稿子完成。
所以一個氛圍好、沒有干擾的場所。
對於需要高度專注的獨立工作者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同伴
同伴這件事我也覺得很重要。
雖然我可以忍受長時間的獨處,但真的獨處太久會漸漸失去對社會的連結、跟不上時下話題、越發覺得自己不善交際於是更把自己封閉。
但其實獨立工作就是創業,創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交際。
一直都沒有拓展交際圈,被動等待案子或是生意上門,除非上輩子積了很多陰德,不然總有沒案子的一天。
到了那時候才想到要化被動為主動,真的就太遲了。
很多獨立工作者因為一開始有接到幾筆大案所以辭了原本的工作跳出來全職,等大單沒了,也沒有新進案件,只好鼻子摸一摸回去上班。
這樣不僅中斷職涯經歷,放棄夢想的挫折更是另一種打擊。
//北建中,南港明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在台南開始尋找共同工作室,三年前某一天我踏進了Hour Jungle東寧館,一進到店內就像走進非洲叢林一樣,難怪叫Jungle
裡面一個打扮很嘻哈的大哥熱情的跟我介紹收費方式,一小時60元,包日200,包月看是要租辦公室還是個人位置可以另議。(中山館是80/300)
結果這個大哥介紹完還繼續喇賽,聊一聊才發現原來他就是老闆,尤恩,接著不知道怎樣聊到求學經歷。
尤恩:「你高中讀哪?」
我:「港明。」
尤恩:「難道是北建中,南港明的港明?」
我:「知道這個口號又敢大聲說出來的人,不多了。」
尤恩:「學弟!」
我:「學長!」
每個港明人相見的畫面都太美,我至今不敢回憶。
總之,那以後我就常常到Hour Jungle走動,有時候是純粹想找人尬聊,有時候是認真需要趕稿。
尤恩學長的工作經歷也是非常曲折離奇,港明畢業後就去美國讀大學,主修心理,回來台灣後發現心理系會餓死,所以憑一己之力考銀行、陸續取得國際財務顧問師(RFC)和證券分析師(CSIA)執照,並當上主管。後來又覺得銀行的工作太無趣吧?就和找了幾個好朋友當合夥人,一起開了Hour Jungle
為什麼帶到這個背景,就是因為尤恩這些經歷,成就了這間共同工作室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的合夥人包含了律師、會計師都是小學到大學的同學、當兵的同梯、乃至於銀行業的同事。
//Hour Jungle 時之森林
大部分的共同工作空間,就只是提供空間而已,有時候會提供「媒合」的服務,就是把進駐進來,可以承攬彼此業務的新創公司互相介紹一下,創造更多合作機會,但很多時候負責人的專業素養就決定了媒合成功率。
尤恩RFC的專業背景,以及會計師群,很多獨立接案的工作者收入到一個規模以上需要開公司,這邊可以直接諮詢、協助成立,以及後續會計業務、乃至於法律顧問,通通都一條龍包辦了。
也因為一開始就involved 了,尤恩對每間公司的業務再熟悉不過,加上主修心理的他擅於尬聊,所以媒合成功的機會就高上很多。
從台南一館開幕到現在台南三館在火車站前落成,已經經過五年了,尤恩在做創業諮詢的時候常常說:「能夠撐過五年才算是成功,沒有這種把握最好不要輕易創業。」
成績看起來,是沒有打自己的臉。
五年之間,不含倒閉或遷出的公司,成功招攬上百家,其中不乏大企業有Uber、拍拖、日本的山陽色素、阿里巴巴(淘寶屬於純陸資不得進台灣)以及無國界記者組織
這就回到一開始說的,如果今天你是一個獨立工作或是創業者,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可以讓你專注完成現有的工作。
一個好的交友圈,可以讓你有拓展業務的機會。
所以,不要再悶著頭宅在家「工作」了。
偶爾出門透透氣吧!
🎯臉書粉絲團 台南館
Hour Jungle Coworking 共同工作室
🎯臉書粉絲團 台中館
Hour Jungle Coworking 共同工作室
🎯官方網站
https://www.hourjungle.com/
#北建中南港明
#不要再說我沒給福利了
財務主管ptt 在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欠錢是要還的,只有一個單位 #財政部 數十年來只有爆增,這樣的財務部門,在外面的公司,主管們早就被fire了。(C編🐸)
各縣市公債統計出爐!台北近年還了50億、這直轄市增債268億冠全台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04886
財務主管ptt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錢櫃大火,燒出公司治理新議題】
昨日錢櫃大火,五人命喪火窟,逾50人受傷。有死者才剛當爸爸、也有死者生日變忌日,令人聞之鼻酸。昨日有逃生的消費者在PTT上還原火災現場:「第一次看到火災現場這麼『安靜』,沒警報、沒灑水、沒紓困...」並怒批「罔顧人命到了極點」!而錢櫃集團的執行長抵達現場後,面對記者頻頻追問施工細節、消防演練,卻是支吾其詞、一問三不知,更印證了逃生者對錢櫃火災逃生SOP闕如的指控。
但是錢櫃在3月30日進行消防安檢為合格,錢櫃的「公共安全檢查申報」,每年均依規定申報,也檢查簽證合格,反讓政府威信再度大打折扣,突顯長期以來公務體系徒具形式、不重執行的管理陋習,再度讓人民生命安全暴露在災難的風險之中。
問題在於,無論是消防安檢、還是公共安全檢查申報,都多是有關硬體的查核,像是危險物品的管理與擺放、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防焰物品、防火避難設施..等,但是火災風險管理的權責分工、防災與救災的SOP與實際執行,該由誰來負責?這也是公司治理的議題:即如何把利害關係人,即顧客的安全,成為公司營運目標與活動的一部分?
近年來,全球責任投資興起,資本市場看待企業的表現,不再只是財務的表現,而是ESG:包含企業與環境的關係(E)、企業與社會文化的關係(S)、以及公司治理(G)。事實上,資本市場看ESG,其實考驗的是企業如何管理本身對社會與環境的關係,以降低營運風險,進一步提高商業利益的能力。
以2013年台灣爆發的食安風暴為例,因為黑心油品事件,除了政府多種優良廠商認證公信力一系之間蕩然無存,民眾失去對官員處理食安的公信力、甚至還衝擊到各國對台股的信心,大家才驚覺,原來22家上市櫃食品業,公司治理幾乎都落在後端班。
因此主管機關金管會在2014年才祭出鐵碗,基於「與民生相關業務、直接面對消費者,或是具有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他們對於環境及社會大眾影響層面較大,應善盡社會責任」,要求「食品工業及最近年度餐飲占總營業額收入比重達到50%以上的事業」、「金融業」、「化學工業」、「實收資本額達到新台幣100億元以上的公司」強制編制 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今年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評鑑的質化指標,加強上市櫃公司的董事會對重大風險的辨識。不但拉高風險管理的決策層級到董事會、並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風險管理的範疇、組織架構及運作情形,進一步跟國際準則接軌,顯見公司治理對於風險管理,包含企業對風險的定義、測量、評估和發展因應風險的策略的重視,不外乎將企業可避免的風險、成本及損失極小化。
然而不是所有上市櫃公司都要遵守一樣的公司治理標準,而是依資本額、是不是金管會定義的特殊產業...來區分,此外,目前金管會與證交所、櫃買中心採取漸進輔導的方式來鼓勵企業執行公司治理,與ESG的要求仍有不小的距離。是否能透過此一機制來改善多數企業公司治理的問題,也考驗金管會與相關單位的做法與決心了。
而要避免許多公安措施變成形式主義,一有疏失變成反噬企業獲利的風險,企業必須以OKR「目標與關鍵結果」(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方法來取代KPI : 即管理者建立目標之外,必須向員工表達要做出何種貢獻以實現理想,使團隊訂定每個人都願意執行的目標,跟企業一起努力,如此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才有可能內化成企業的文化,落實在日常執行裡。
簡而言之, #官僚的形式主義、 #社會缺乏風險管理概念、 #公司治理的不彰,是造成的火災的結構性問題,這也是未來需要加強的地方,以防悲劇不斷發生。
#錢櫃大火
#公司治理
#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