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rump上周簽署《香港自治法》,取消美國給予香港貿易上的特殊地位,其中一個最大的隱憂,就是取消「港元與美元可按匯率的自由兌換不設上限」的安排,港元有可能與美元脫鈎。
波叔說:香港是全球第三大美元外匯結算中心,如果美國限制香港採用美元結算,甚至搞到港元與美元脫鈎,美國金融機構及企業在香港有龐大投資,他們也會受到重傷啦!美國怎會做這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動?
但我說:美國在數年前展開「中美貿易戰」的時候,應該知道如果增加中國關稅,部分關稅也會轉給美國入口商承擔,最後美國市民亦會承受苦果,所以美國不應該做自損的行為?但Trump及美國的政客,會考慮這個重點嗎?
美國從來都是「政治凌駕經濟」,就算損害小部分美國人的利益,以及地球上大部分人的利益,只要拿到更多選票,Trump Trump都會樂於進行!自從新冠病毒開始以後,Trump一直打着「仇恨中國」的牌,以轉移他處理疫症的失職,將責任嫁禍於其他人;所以Trump為了選票,絕對有可能損害美國企業在香港的利益。
如果港元與美元脫鈎,將會如何安排?有以下三個選擇:
(1)浮動匯率:這安排的風險太大了,我覺得發生的機會率,接近是零。
(2)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即除了美元外,還會參考包括歐元、日圓、英鎊和其他貨幣,對每種貨幣定下適當權重計算。這安排可減輕香港對美元的依賴,亦可保持港元的穩定性,但目前歐元及日圓的息率極低,如果掛鈎時參考這些貨幣,將會拖低港元的息率。
(3)與人民幣掛鈎:這是政治上最正確的做法,但會犧牲港元在國際上的地位,港元到時就變成像澳門元一樣,對香港金融市場帶來嚴重影響,因為人民幣有外匯管制,所以外國人不能無限額地將外幣兌換港元,基金將會減少香港投資,外國企業也會減少在港上市及融資。
到底第三種可能性會否發生?答案很簡單,如果「經濟比政治重要」,就是不會;但如果「政治比經濟重要」,就可能會發生了。目前中央已經將香港視為一個普通城市,地位就像廈門、成都等差不多,就算要犧牲一點經濟來換取政治正確,是絕對有可能的事。
至於我個人的猜測,我相信港元絕對有可能與美元脫鈎,時間表將會在2025年或以前。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最新數據,新冠病毒疫情援助項目的支出持續增加,但美國個人及企業的稅收卻急速下降,六月份聯邦預算赤字升至8640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截至九月底,全年赤字總額可能達到3.7兆美元;如果新冠病毒再持續多一年半載,美國經濟惡劣情況將會難以想像,長遠來說港元與美元脫鈎,也可能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742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核子損害賠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審查,就核能安全議題質詢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 林佳龍委員表示目前實施的核子損害賠償法是民國60年頒布施行,該法案是參考美國1957年制定的Price Anderson Act所擬定,當時整個世界的氣氛是鼓勵核...
責任限額制計算 在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是給孩子自由?訓練他獨立?還是提前放棄?】
孩子到了十八歲,開始擁有自主權,更想獲得自由。他們想騎車,想要打工,急著獨立。
孩子到了青春期,越來越難管教,爸媽選擇讓他們去打工,覺得吃點苦、磨點個性,才會懂得世界的殘酷,和父母羽翼的珍貴。
只是,很多爸媽急著放手,表面上是訓練孩子獨立,其實卻可能讓孩子掉入更大的深淵裡。
在教育現場,我看到很多忙於打工、自己賺學費的孩子,雖是辛苦賺來的打工錢,但太早體會每個月手上都有一、兩萬的龐大金額,讓一切成為陷阱;錢到手的那一刻早忘了目的,只剩慾望跟誘惑。
於是,這些錢成為他們滿足物質慾望的源頭,既不懂存款,又不斷消費,最終打工不僅消耗了時間精力,也讓他們在最該努力的階段,提前落入虛榮、混亂的世界裡。
❤️青少年表面裝作不在意一切,但內心其實非常需要父母和原則,他們渴望飛翔,但他們更需要知道「飛翔的邊界在哪裡?」,以及「如果我飛錯方向,是否會有人看到我?即時糾正我?」
雖然和青少年制訂規則像是角力,父母可能也是諸多委屈,但不管多累,他們其實都明白——你可以放心去飛去闖,不過我為你設定界線並逐步放寬,才是真正為你好——的心意。
對青少年或任何人來說:自由並不是真快樂,放縱的自由其實很可怕!
「設定邊界」能讓青少年擁有安全感,甚至是被愛感,這也就是教養的必要性;而如何讓他們瞭解這份苦心,並且一起配合遵從,就成為教養是否成功的關鍵。
❤️設定邊界並且具體落實,才能讓放手有意義!
有些孩子因為家境清寒需要打工,他們提早體會現實,多能因此更加珍惜;有些孩子家境小康,但基於爸媽要他們為自己行為負責(賺重修費或學費)的原因開始打工,也因為父母對孩子的不捨,常常也不忍在打工之外,有其他約束,導致孩子對現實沒有迫切感,反而因為獲得錢與自由而迷失。
***
那天,我請那些打工的孩子過來,要他們計算收入、預留所需,然後帶領他們考量未來幾個月(要面對大考)的情況,思考是否還要繼續打工的問題。
這段時間我火眼金睛,看到這些孩子太重外表、亂花錢買飾品新衣就會叨念,常常問他們「錢存下來沒?」
雖然我不是爸媽,這些真的可以不關我的事;不過,其實我也為「不設定原則就給出自由」的爸媽感到生氣,覺得這是提前讓孩子落入惡性循環。
❤️這樣的放手,其實是放縱,甚至有時就走向了放棄!
***
我們都該放手,也該給孩子自由,畢竟,每個人都需要實驗與修正的過程,但在孩子百般耍賴,或者自己已經失去耐心之前,一定還是要提起精神訂出規範。
✅打工前教會他們怎麼管理金錢?思考這樣的日子需要持續多久?面對外在環境,該怎麼拒絕誘惑、應對和選擇?
✅明訂哪些事情絕對不能做:把錢拿去買菸酒毒品,落入購物慾望之中,或者全用來交際應酬、吃喝玩樂等。
✅一起討論接下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生活變化與人生方向:是真的不想念書,提前進社會磨練更好?還是其實想升學,賺夠了學費就減少打工時間?孩子內心的願景是什麼?他們真正想成為的模樣或工作又是甚麼?現在做的事情對未來有沒有幫助?
然後不要說籠統的話,不要讓情況得過且過,如果孩子真的在放手後走偏了,就收回一切,重新制訂新的原則!
身為大人也是一路琢磨摸索來的,但我們比孩子看得更多更遠,也對孩子的變化心知肚明;身為大人就是在孩子快要墜落、越界前,就勇敢提醒他、接住他,這就是大人的責任!
🔸你是給孩子自由?訓練他獨立?還是不負責任?
🔸你是放手,還是提前放棄?
🔸事情的發生都有個起點,「慎始」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對青少年來說,「邊界」雖然討厭,但是安全!
🔸在他成為大人之前,教會他用「自律」換「邊界」!
———
每一個成功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生導師!
我是嘉嘉,我陪你更強!
💖【給考生的特訓班—學習策略工作坊】限額20人:https://tinyurl.com/yaramhax
💖【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光—老師的增能與加油課】限額16人:https://tinyurl.com/y733ydy4
#歡迎分享
責任限額制計算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府豪花1375億之下,竟然叫失業人士申請綜援?
政府日前公布了達1375億紓困措施,輿論似乎都集中關注政府向僱主提供的工資補貼。的確,我們比較了其他的方的紓困政策,香港政府的方案實質資助的金額又少,執行上的漏洞亦相當多。
不過,受惠於這項政策的仍然是在職的僱員。已經加入失業大軍的人呢?工資補貼的金額如此有限,如果僱主計算過後,認為執笠離場比較化算,突然失業的打工仔會有什麼額外保障?
基本上,並沒有。
政府的1375億紓困措施中,只有「暫時放寬申領綜援的資產上限一倍(為期6個月)」,這一項算是照顧失業人士。以健全成年計,資產限額由33,000提高到66,000,但基本資助金額只有2,525元。
綜援本身的資助金額極低,又長期有污名化問題,現在用綜援來解決失業保障問題更是豈有此理。比較其他國家,他們有較為完善的失業保險制度,即使突然失業,仍然可以保障他們一定的生活質素。
政府指成立一套新的失業系統需時,但在經濟沒那麼差,失業率偏低時,政府又有意識這個殘破的勞工保障系統,有去主動解決嗎?顯然沒有。這個政治責任要須負呢?
註釋:
^資產限額由33,000提升至66,000,不計算物業,為期6個月
^^現時沒有工作或每週工作平均少於16小時
*儲蓄需少於180,394HKD
**自僱交易利潤少於港幣約48萬但須佔超過收入一半
***需要投保失業保險
#夜貓 #失業保障
責任限額制計算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1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核子損害賠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審查,就核能安全議題質詢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
林佳龍委員表示目前實施的核子損害賠償法是民國60年頒布施行,該法案是參考美國1957年制定的Price Anderson Act所擬定,當時整個世界的氣氛是鼓勵核電廠的興建,但經過三哩島,尤其是去年的日本福島311核災事變過後,全球對核電廠已經開始檢討反省,尤其是歐盟追求零核,非核家園變成共識。以台灣三月由趨勢民調公司所做的民調50.9%的民眾贊成停建核四,只有27.6%的民眾贊成繼續建核四; 有高達六成五以上的受訪者對台灣的核能安全沒有信心;並且有72.8%民眾表示贊成用公投決定,林佳龍委員要求原能會要正視台灣民意。
林佳龍委員表示,核災賠償牽涉到三個層面,誰來賠? 賠多少?如何賠?林佳龍委員詢問周副主委,目前台電:與全世界核電廠互相的聯保採的是有限責任,台電保多少錢?上限是多少?發生類似福島事故,台電可賠多少錢?周副主委回答依據核子損害賠償法投保最高上限為新台幣四十二億元。林佳龍委員接著說,如果像福島事件,整個賠償上限就是42億元,雖然此次行政院版修法第24條最高限額修為150億元,此項金額光賠一棟帝寶都不夠。林佳龍委員詢問周副主委,民進黨版及葉宜津版皆要求刪除上限額度的規定,這有甚麼問題嗎?日本福島核災目前還沒估計出來到底損失多少,目前立即損失的5000億日幣相當1000億台幣,尚還沒完全計算出所有的延遲損失,美國超過民營電廠賠償25億損失上限之後也是由聯邦及地方政府賠償,核子損害賠償應該無上限規定。
林佳龍委員話鋒一轉指出他提出核四專案調閱小組,絕對會調閱核安相關文件,阻擋借蓋核四之名繼續追加預算,置人民、國土安全於不顧。
林佳龍委員也提出,原能會對緊急應變計畫區及疏散範圍太過輕忽,目前的八公里是否合理以及演習應該要以半徑多少為安全範圍?日本311後採20公里的疏散範圍,美國甚至訂出80公里的汙染控制區,台灣以核一和核二為中心,5公里的翡翠水庫若受損整個大台北都遭殃,20公里包括基隆和部份的新北市,50公里的人口有735萬之多,包括台北、新北市和宜蘭,這些都是一級災害區。林佳龍委員要求原能會盡速提供5公里、8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各在財政與行政的預算與人力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