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能源局近日提出未來十年電力供需規畫報告,計畫 #延後除役協和電廠燃油機組 並 #新增9部燃氣機組,以因應「2025非核家園」。近年來,台電為推動能源轉型提出許多政策,但相關配套及溝通卻都明顯不足,時代力量曾多次提出抗議卻總是遭到漠視。
蔡政府上任以來,頻頻高喊 #非核家園政策,對此,時代力量過去曾提出應刪除核四封存費用,且要求台電不得再編,同時要求政府啟動研擬廢止核四或轉型計畫的具體方案。
但從2017到2020年,台電仍以「 #資產維護管理預算」的名目,編列了高達30.8億元的預算,今年同樣再編3.84億元。時代力量認為,非核家園不應淪為口號,經濟部必須提出廢核完整規劃及落日時程,而核四廠是否朝綠能轉型的方向規劃,也應一併說清楚,別再年復一年浪費人民辛苦的納稅錢。
此外,#行政部門間橫向溝通 的落差更是能源轉型的一大隱憂。以桃園麗威離岸風場為例,雖已於2017年通過環評,開工前夕卻因開發場址鄰近桃機,遭民航局認定不應設置,經濟部進一步撤銷其電業籌設許可。針對離岸風電這種大規模的政策,政府部門間應加強橫向溝通,避免 #浪費不必要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再者,今日也有多位縣市首長出面要求,政府應針對電力規劃和地方加強溝通,對是否增設機組、機組是否延役、燃煤和燃氣比例為何等問題,清楚地向人民報告。我們認為,電力規劃中央和地方應有整體性討論,並同時 #兼顧用電需求與空氣品質。
時代力量針對能源政策將持續嚴格監督,同時也呼籲經濟部和台電公司對全台供電政策清楚說明,並提出時間表。不要平常都掛保證用電無虞,一遇機組除役期限、電廠擴建問題就又用「缺電」、「限電」恐嚇人民,初一十五不一樣的說詞只會讓百姓和企業無所適從。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的網紅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零基預算若只是概念,如何撙節縣庫? 工策會的年度計畫書我們已於粉專公開,這邊不再贅述,阿牛縣長用「二分法」來回應森堡質疑工策會預算編列的草率,森堡對此深感遺憾,倘若如縣長今日所言「零基預算只是概念」,如何撙節縣庫支出、縮減年度短絀? 今日的質詢中,洪允典議長及多數議員亦表示支持森堡對工策會預算的...
資產維護管理預算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反核也必須知道送出核四燃料棒的後果──
【台電破產,或是台灣的信用破產】
先講一個故事。
在馬政府時期,反核團體千方百計阻止用過核子燃料的乾式貯存,也不准台電送出國外進行再處理。
2016年1月,蔡英文勝選,確定政黨輪替。同年4月,以黃國昌服務處主任郭慶霖為首的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立刻配合「準官方」改口,宣稱他不是反對乾貯,而是露天乾貯太危險,改成室內乾貯就安全。
2016年9月,原能會要求台電將已經蓋好的乾式貯存場,由目前的露天式改成室內式,並且必須在貯存桶外,再加上金屬護箱。
■ 插曲
說到這裡,我不小心睡著做了一個夢。
夢中的我在新北市核安委員會上,見到宜蘭人文基金會的陳錫南董事長,多次要求播放他製作的影片,說明某家廠商的一體成形金屬護箱安全又可靠,台電必須全部更換為該型金屬護箱。
我跟陳錫南起了口角,他嗆聲核安委員會有黃士修就沒有他。過了一段時間,我接到通知,拜託我把核安委員位置讓給另一位較溫和的專家,我也就笑笑不說話。然後就醒了。
■ 突然多出的三百億元虧損
對台電來說,此舉屬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解釋(IFRICs)第1號「現有除役、復原及類似負債之變動」第4段所述情況。
2016年12月,台電公布重大訊息,補列除役成本負債準備311.63億元,其中增加反應器內核燃料資產29.70億元,核能發電後端處置費用估計變動數281.93億元,列入該年度損益。
這筆費用把台電上半年獲利全部吃光,該年度的核能發電成本也暴增為往年的兩倍以上,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核能很貴。
不知道是不是湊巧,在詹順貴投下關鍵票通過深澳電廠案引發爭議的隔天,台電就公布了核四廠的1774束燃料棒確定送回美國原廠拆解的消息。
各大新聞媒體忙著報導深澳電廠的爭議,比較少在追蹤核四燃料棒這條線。(其實有一家電視台記者有問我這一段,但後來似乎沒有播出。)
大家可能沒想到,送出核四燃料棒的後果,遠遠大於深澳電廠的影響。
■ 非核家園就是全民買單
2017年1月,電業法修正案三讀通過,追加第95條第一項「非核家園條款」: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
言下之意,便是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廠也無法啟用。
核一二三廠的建廠費用已折舊攤提完畢,問題不大。由於核四廠處於封存狀態,已投入的2838億元,目前仍然被列為資產,而非負債。如果確定報廢不用,就必須討論這筆帳該如何處理。
解決方法不外乎有二:「政府編列特別預算」或「分攤電價逐年回收」,兩者皆等同全民買單。
當時朝野正因前瞻基礎建設計畫8年8800億元吵得不可開交,政府不可能再撥個3000億元特別預算給台電紓困,所以自然傾向漲電價的方案,但這又碰觸到蔡英文總統十年不漲電價的承諾,政治上同樣敏感。
2017年6月,台電向經濟部提出分攤至電價的建議,經濟部也初步同意。隨後消息曝光,初估工業大戶每戶需多付758萬元、家庭用戶每戶需多付5600元,果然引起廣大民怨反彈,經濟部長李世光緊急澄清尚未拍板定案,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則直接否認相關訊息。
擱置兩個月之後,發生815大停電事件,大家也就忘了這事。
■ 變成核四守門神的民進黨
把核四廠成本攤提到電價的方案,前提是核四要維持在資產狀態。早在2016年7月的立法院臨時會上,時代力量便打算全數刪除核四封存預算13.56億元,當時竟然是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曼麗擋下,最後只刪了5億元。
要知道,陳曼麗在馬政府時期,還是主婦聯盟董事長的時候,可是最激進反核電與反核食的社運人士。當上立委之後立場大轉彎,維護核四封存預算、提案開放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都是由她親手貫徹黨意。
2017年11月,台電編列核四廠資產維護管理預算8.5億元,時代力量又打算全數刪除,也是民進黨團以人數優勢否決該提案,改為只酌減1億元。原本規劃三年的核四封存計畫即將於年底到期,也因此變相悄悄展延一年。
為什麼民進黨不敢直接判核四廠死刑?因為它們很清楚,如果不繼續編列封存預算,核四廠就必須報廢,台電恐將破產,動搖國本。
■ 不是隨便你玩的國際會計準則
政客們互相演戲是一回事,實際上能不能做是另一回事。
送出核四燃料棒是很嚴重的問題,重點不在核四能否存續,而是核四燃料棒一旦送出,再加上政府多次表示核四廠絕對不會重啟,根據國際會計準則(IASs)第16號「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第7段,已不符合「(a) 與該項目相關之未來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企業」條件,故不應認列為資產。
即使政府辯稱,核四可能整廠出售或轉型綜合火力電廠,其資產仍可堪用,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損」第9段,「企業應於每一報導期間結束日,評估是否有任何跡象顯示資產可能有減損。若有任一該等跡象存在,企業應估計資產之可回收金額。」
由於核四廠運轉發電的使用價值已被否定,可回收金額只剩變賣設備的一點殘值,資產減損也會將近三千億元。更重要的是,除非政府帶頭公然違法,否則就必須廢止原先興建核電廠的土地徵收,重新進行興建火力電廠之徵收程序,阻力異常巨大。
待到電業法第95條規定的2025年非核家園,台電更負有將核四廠除役的現時義務。由於核四廠並沒有發電,不像核一二三廠已提撥40年的核後端基金,所以必須另外撥一筆經費,將除役成本認列負債準備。
此處還不計台電多次重大違約,對國際商譽造成的減損損失。
■ 比台電破產更嚴重的問題
無論如何,台電都必須認列這筆鉅額虧損。可是台電絕對不會做,因為一做就破產。負責查核簽證的安侯建業會計事務所也不會主動做外部稽核,因為會得罪政府。至於主管我國公司營運與財務監察的經濟部和審計部,更不可能動作。
所以我們一次賠上國營事業的公信力、會計稽核制度的公信力、政府機關的公信力,最終導致台灣在國際上的公信力消失殆盡。
核四廠的發電量是深澳電廠的整整兩倍,沒有空污。核四廠啟封所需的時間,以及後續的成本,都比重新蓋一座燃煤電廠低很多。
若以同為無碳的潔淨能源相比,再生能源平均成本每度5元,核四廠每度發電成本不到2元(反核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認證),每年發200億度電,一年就節省600億元。三千億元的建廠成本,核四廠只要商轉五年就能賺回來。
蔡政府卻寧願毀掉核四廠,也要選擇深澳電廠,對國際投資人傳遞了台灣政府缺乏理性與成本概念的訊息。
■ 試計算瘋狂的半衰期
蔡政府高喊要注重空污與碳排問題,一面管制生煤,卻一面蓋燃煤電廠。在空污日益嚴重、反核遊行由二十多萬衰減到數百人的情況下,執意解體核四廠、大舉興建火力電廠。
面對社會大眾強烈反彈聲浪,掩耳盜鈴地宣稱反核是全民共識,一意孤行。這凸顯出蔡英文總統的治理毫無章法、制度蕩然無存,整個國家的信用不復存在。
好了,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要推動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一項、終止非核家園條款的以核養綠公投了吧。
資產維護管理預算 在 唐慧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節錄自中時蔡春鴻主委投書>封存到期 誰有權判核四安樂死
立法院上月通過「一○六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中,編列七.五億元「核四資產維護管理費用」,執政黨立委的說法是「預算是維護核四廠區安全,不代表會重啟」,巧妙避免了封存期間是否延長的爭議。
台電規劃月底前與廠商簽約,將核四燃料棒拆解運送至國外保存,待鈾燃料價格上揚再分解成鈾料出售獲利。台電人員承認,核四燃料棒運出「代表核四不會再重啟」。廿日台電楊董事長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核四廠「將先規畫為(綠能優先之)綜合電業園區」。
顯然政府對於核四封存期限後的處置已有定見,且已準備將住入安寧病房的核四抽管,讓它安樂死,但為規避2838億元由資產轉為虧損,不僅不宣布核四停建,而且編列一筆「核四資產維護管理」預算,等同宣示核四仍屬於資產。不知道將一個判定安樂死的設施仍歸類為資產是否有違背會計法?
資產維護管理預算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零基預算若只是概念,如何撙節縣庫?
工策會的年度計畫書我們已於粉專公開,這邊不再贅述,阿牛縣長用「二分法」來回應森堡質疑工策會預算編列的草率,森堡對此深感遺憾,倘若如縣長今日所言「零基預算只是概念」,如何撙節縣庫支出、縮減年度短絀?
今日的質詢中,洪允典議長及多數議員亦表示支持森堡對工策會預算的看法,在此我們非常感謝,工策會並非縣府編制內的組織,作為臨時性組織,過去不需提供任何年度計畫的情況下,「被迫接受」縣府每年上千萬的常態補助,既無法知道業務執行的內容與績效,且執行業務與建設處委外執行的專業服務案有高度重疊。現在,縣府即將新設「產業發展處」,除了預算編列與執行外,是時候重新檢討此一臨時性組織存在的必要性。
此外,建設處每年編列危屋與頹屋處理與管理作業費用甚巨,但目前處理工法卻讓縣府成為抹除文化痕跡的加害者,森堡於第七屆第三次定期會曾提出文化資產建材銀行之提案,包含建築體、文物的保存及回收再利用都能有自治規則可以依循,希望建設處能與文化局妥適處置。
再來,有關「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助」申請不需建築師資格部分,森堡亦希望建設處能提出更好的說明,倘若假設修復出現問題,誰來負責?
(森堡在質詢中亦收到接獲檢舉,但相關內容還在查證中,後續有更新會再說明。)
本次建設處預算中,作為長期關心漁業資源與環境議題的森堡來說,最肯定的是實施漁標實名制和休漁季禁漁區的政策,但編列僅三萬元辦理海上廢棄漁網回收獎助費用實為最遺憾的部分,未來或許提高預算編列,鼓勵民眾拆除越界陸船漁網,減少海上垃圾,護漁也環保。
議題眾多,後續還有提到為何縣府不優先檢討使用閒置空間,而要讓委託案租借私人空間做融合式一站服務點,一些有關青創的委託案件還被審計糾正,著實讓人感到憂心,縣庫撙節一直是阿牛縣長就任後的口號,委託案倘若沒有用,編了也是浪費公帑而已。
▶️ 金門縣工業發展投資策進會 110 年度工作計畫書 https://www.facebook.com/senpowithkinmen/posts/771021823627930

資產維護管理預算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預算不用檢附年度計畫,當議會是塑膠?
今日縣長施政報告,森堡針對戰地文化資產向楊縣長提問,戰地史蹟的珍貴,在於它的獨特性與文化性,要先有保存才有活化,最終才能成為金門的重要觀光資產。
不管是文化局、財政處、觀光處還是國家公園,過去數十年來花費數千萬在調查研究上面,但始終卻沒有一個管理辦法出來,以觀光處為例,2007年委辦「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總體先期計畫」,今年又委辦「金門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與發展綱要先期計畫」,兩個計劃橫跨了十多年,計畫主持人一模一樣,「先期計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公帑有沒有浪費?誰能負責?
森堡今日在議場上要求縣府提供過去所有跟戰地文化資產有關勞務委託案的成果報告書,請各位鄉親朋友與我們一起來倒數,什麼時候我們會收到這些資料?屆時服務處將成立「戰地文化研究讀書會」,有興趣的朋友到時請一起來共讀!
楊縣長一再強調110年度的預算,是採「零基預算」方式,重新檢視每一項計畫所編列預算的必要性與合理性。然而,今年議會曾決議工商策進會編列預算須檢附年度計畫,至今我們不但看不到該會年度計畫,明年度預算居然從今年的一千二百八十萬,直接變成一千五百萬,森堡與團隊實在無法接受這種預算編列的方式!
金門令人稱羨的福利政策,都須以健全財政為基礎,倘若財政紀律無法落實,屆時苦果將由所有縣民共同承擔!假若果真如縣長片尾所說的,二三十億的缺口是努力過後的成果,我們實在無法想像縣政發展會多麼嚴峻!
質詢的內容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時間看完,但我們仍會持續努力發聲,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
▶️ 對縣府未來重點施政工作有興趣者,可參閱下方連結報告與簡報檔:
施政報告:https://bit.ly/32fc7Aq
施政簡報:https://bit.ly/3k06egm

資產維護管理預算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位於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一段65巷1至93號,興建於1960年代,曾住過多名政大教授,保留初期政大復校的教育文化記憶;建築群分為甲、乙兩區,住宅為二層樓加強紅色磚造雙拼建築,建物內部空間精簡,反映1960年代經建條件,而區間留設小公園,形成極富特色的鄰里景況。
不過,由於政大學院空間不足,校方擬在化南新村興建法學院大樓,當地居民反對,向文化局提報文資,訴求全區保留,文資委員也多次前往會勘
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辦法
中華民國106年7月27日文化部文授資局綜字第10630079121號令訂定
第一條本辦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聚落建築群之修復及再利用,應基於文化資產價值優先保存之原則,並保存主要紋理、原有建築式樣、風格與外在形貌或重要之開放空間、環境與景觀。
第三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應符合其聚落建築群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之規範,優先保存聚落建築群原有生活形態與無形文化。
第四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包括下列標的:
一、聚落建築群之建築、構造物。
二、聚落建築群整體空間紋理。
三、聚落建築群保存再利用之必要公用設備、公共設施。
第五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其辦理事項如下:
一、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二、規劃設計。
三、施工。
四、監造。
五、工作紀錄。
六、其他相關事項。
第六條前條第一款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依據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之保存強度分區、分級設定,擬定修復或再利用範圍及內容。
二、現況調查,包括擬修復或再利用範圍內建築物群之環境、景觀、結構、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調查。
三、文化資產價值與再利用適宜性之評估,原有建築形式工法之調查。
四、景觀維護方針、修復或再利用原則、方法之研擬。
五、必要之現況測繪或圖說。
六、修復或再利用所涉建築、土地、消防與其他相關法令之檢討及建議。
七、依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第四條所定因應計畫研擬之建議。
八、修景、環境設施整建整備、防災系統設施之設置建議。
九、修復或再利用實施期程及經費概估。
辦理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應置執行主持人一人,並應具開業建築師、相關執業技師或經依法審定之相關系、所助理教授以上資格。
第七條第五條第二款規劃設計,應依前條修復或再利用計畫為之;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必要調查之資料整理分析。
二、規劃及設計方案之研擬。
三、現況之測繪、圖說繪製及必要差異分析。
四、必要景觀與設施保存之設計。
五、必要之結構安全檢測及補強設計。
六、施工說明書之製作。
七、工程預算之編列。
八、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國家公園法、建築法、消防法及其他相關法規適用之檢討。
九、依前條第一項第七款之建議研提之因應計畫。
辦理規劃設計,應置執行主持人一人,並具開業建築師或相關執業技師資格。
前項所定之開業建築師或相關技師,其參與執業之範圍,應依建築法、建築師法及技師法之規定辦理。
第八條第五條第三款施工,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原有構件、文物種類及數量之統計。
二、各項現況之清理、清點、核對及設計書圖與現況不符事項之記載。
三、依修復原則及設計書圖執行各項保存、修復及仿作等工作。
四、有關施工之傳統匠師或專業技術人員、重要分包廠商與設備商資格文件及名冊之備置。
五、修復構件之量測及彙整。
六、原用材料之保存、修復或更新及品質之管理。
七、原有文物、重要風貌、設備保護措施之執行。
八、施工中因重大之發現所為對業主之通報。
九、依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第六條第二項規定,將竣工書圖及因應計畫送土地使用、建築及消防主管機關建檔。
施工廠商於第五條第三款施工中,應置工地負責人,並依其他法令或契約規定置相關人員。
第九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之施工工地負責人,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具一年以上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或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相關工程經驗。
二、參加中央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構)、學校或團體辦理之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
前項修復或再利用工程經費達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者,並應領有營造業法所定工地主任執業證。
工地負責人於施工期間,應確實到場執行業務。
第十條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工程內容中,其保存強度分級高者,原有建築與景觀形貌,應由具備傳統匠師資格者施作。
第十一條第五條第四款監造,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施工廠商辦理之原有構件及文物種類、數量統計之監督。
二、清理、清點、核對各項現況之督導,並查對設計書圖與現況不符事項及其後續之建議。
三、傳統匠師或專業技術人員、重要分包廠商及設備廠商相關資格文件之查對。
四、對施工廠商執行修復構件量測成果之校驗。
五、施工廠商辦理原用材料保存、修復或更新與品質管理工作之督導及查驗。
六、施工廠商執行原有文物保護措施之監督。
七、施工廠商依修復原則及設計書圖,執行各項保存、修復及仿作等工作之監督。
八、施工廠商現況施工中重大發現提報之查對及建議處理。
九、施工廠商依第八條第九款規定,辦理竣工書圖與因應計畫建檔之協助及督導。
第十二條第五條第五款工作紀錄,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修復或再利用範圍之建築物群之環境、景觀、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施工前後修復狀況之紀錄。
二、參與施工人員與匠師施工過程、技術、流派紀錄及其資格文件。
三、採用科技工法之實驗、施工過程及檢測報告紀錄。
四、修復工程歷次會議紀錄、重要公文書、工程日誌、工程決算、驗收紀錄及其他必要文件之收列。
五、修復成果綜合檢討與建議。
第十三條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工程之進行,應受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前項指導監督,主管機關得邀集機關、專家或學者召開工程諮詢或審查會議。
前項諮詢或審查會議,得為規劃設計之審查、協助審查廠商書件、指導修復工程進行、審查各項計畫書圖及其他必要之諮詢。
第十四條因應聚落建築群之特殊性或非屬聚落建築群整體性之修復或再利用者,經主管機關審查核定後,其修復及再利用得依實際情形簡化,不受第五條至第十二條規定之限制。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