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
(刊登於本期《字花》雜誌。)
+
神走了。
回想起來,是一波迅速且確實的撤離。當世界挺過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每個國家開始緩慢重整秩序,國與國之間試著重新串連起來的忙亂中,神早一步離開了。
最先發難的是小鎮的某一個乩身,連續數週,她先是感覺訊號斷斷續續,難以連線,傳來的訊息十分破碎。最慘烈的那次也是最後一次,降駕到一半,突然沒了。像是拔牙手術中途,麻醉全消的清醒,她站在主殿前,切實地感到孤身一人,遠方的訊號源,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她繞圈圈,她踱步,她重新來過,皆無用。
起初沒有人相信她。宮廟裡的其他人快速推論,果然還是不能用女性乩身。
狀況漸漸傳開,其他仍舊可以問事的所在,問出來的全部背道而馳,甚至出現異象。沒過多久,連異象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困擾無解的時刻該怎麼辦?人們於是更加依賴大數據。
年復一年,許多詞彙逐漸被堆疊成另一個語義。
課堂上,老師詢問眾學生,信仰是什麼?幾乎同一時間,桌前投射出大小不一的圖案。許多相似的,是目前當紅的歌唱團體成員,也有知名演員,漫畫人物,甚至有政治人物。老師笑著一揮手,虛空就被收拾,連殘影都不剩下。光是消除殘影,就花了多年技術去研究,飛蚊症不再是教師必有的職業傷害。
教室的主畫面出現色彩繽紛、風格各異的神明塑像,老師解釋,不很久以前,有過供奉這些偶像的信仰。人們會在廟宇、教堂、禮拜寺等空間,對著實體的偶像、象徵物,或者一面牆壁進行儀式,在此尋求問題的答案,甚至心靈的平靜。文化課的基本教材大致如此,下一課談民族。
要不要對十歲左右的學生施行傳統教育,官方與民間數度激辯。支持者認為,需要理解舊社會的文化建構,才是真正的文化教育。反對者則認為,對年幼的兒童談論傳統信仰,只會造成人格養成的混淆。最後得出一個折衷版本,教,但不深入教,以概論的方式帶過。反正這是資訊全面平權的時代,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自行查詢。
放學時間,學生們各自回家,沒有路隊,三三兩兩地走。交通工具會自行偵測並避開生物,安全系統不斷精進升級,車禍早已經是歷史名詞。iGod系統覆蓋率在多年前已達100%,內化的生命體徵檢測裝置,讓人類的壽命一口氣延展至自然的極限。再長就進入器官複製的道德議題,仍屬爭論不休的領域。
十歲的小甯在放學途中路過舊城區,附近居民習慣將不要的傢俱物件丟棄在此地,小甯跟同學們喜歡來此做尋寶遊戲。空地中央有棵大榕樹,枝葉橫生,成為整年暑熱的最好遮蔽。
此地的更新計畫在多年前擱置,連棟大樓的後半部已被拆毀,卻意外保留前半的結構體。從正面看過去,一樓的店招外觀狀況良好,服飾店櫥窗仍有展示商品,雜貨店玻璃罐內的糖果零食鮮豔有光澤。抬頭看,某戶前陽台,竟還有緊急搬遷來不及收回的兒童衣物,另一戶陽台的植物,在無人照料下,照樣發出新葉。孩子們也曾試著進入空置的大樓,無奈四面八方均被封死,無處可入。整排大樓就是一座巨大的展示櫥窗,成為本城的特色文史景點。
小甯在新增的物件山中,看見一張熟悉的臉。她小心翼翼將整尊塑像挖出,一查,原來這個長鬚金袍的塑像名為福德正神。她趕著回家,無暇多做處理,將塑像藏回了衣物堆。
隔日為校外教學,全班去參觀博物館。有佔滿整間展覽室的電腦主機,可以實際敲打出聲響的鍵盤,還有巨型的實體螢幕。走到最後一個展間前,導師問,手機是什麼?眾人皆舉起手。導師笑著說明,過去的手機真的是一種機器,過去的人需要靠實體的機器通話以及查詢。
導師帶大家走進挑高三層樓的巨型展間,世界上最後一批被使用的手機,被灌膠封存成一座小山。帶著神秘光澤的牆面,盡數由過往的手機拼貼而成。導師指著其中一款機型,懷念地說,他用過這種機器與人通話。
導覽的空檔,小甯忙著跟同學們討論她的新發現。有人很快地查到福德正神又名土地公,找出各式各樣的圖像。從這些圖像他們歸納出,土地公常常待在樹下的小空間。
放學後,他們用廢棄桌板跟石塊,在榕樹鬚根的小洞搭出屋頂,將塑像放了進去。沒有特別說出口,但他們隱隱感覺到,這個新遊戲不能讓成人參與。孩子們開始特別留意周邊,帶來可用的資源以裝潢樹下的小房間。
遊戲在不久後碰到了瓶頸,他們不知道該搜尋什麼才能獲得更多資訊。下課後他們圍著老師,詢問課綱裡沒提到的許多細節。老師拋出了新詞彙:「祭拜」。
板材好找,他們用撿來的小板凳作為供桌,將吃剩的營養午餐、挑食不吃的水果,擺放在土地公桌前。香爐則實在難尋,翻找過舊城區的廢物堆,還是沒有近似之物。他們決定電繪,再趁著導師不注意的空檔,將香爐立體列印出來。形體可模擬,氣味難再製,拜拜用的線香實在遍尋不著,也難以製作。他們拔了一些長型的堅韌野草,硬是立在香爐裡。
他們不時來樹下遊玩,帶來吃食,強化空間結構。沒有新的遊戲玩法,小廟倒是愈來愈像樣。
某日有人在樹洞裡撈到十元硬幣,這個國家不採用實體貨幣已經很多年了,想必是很久很久以前的遺留物。以圖像搜尋得知,幣面上的頭像惡名昭彰。他們不懂,為什麼要將這樣的人物到處流通?不過這一點點疑惑,很快就被其他資訊掩蓋。他們發現硬幣可以用來跟土地公溝通,一正一反代表正面意涵,若兩正或兩反,則是失敗。他們胡亂地發問,發現答案意外地準確。
小甯不信,開啟當日分發的作業檔,投擲硬幣問著選擇題,A、否,B、否、C,是。或者也有緊湊的,A、是。每一次回答,右上角都跳出正確的綠色圓圈。土地公的答題正確率是百分之百。
消息漸漸傳開,高年級的學長姐們也會來此,使用珍貴的硬幣與神溝通。問的問題更為抽象了,通常都是喜歡或暗戀的是非題。
問神的小隊愈來愈長,小廟前堆滿小學生們熱愛的吃食,不意外地都是甜食,布丁、巧克力、汽水,孩子們的每日攝取糖量被嚴格控管,多餘的食物在此堆成一落落小塔,想要的人可以自行取用。畢竟這是個無人在乎的舊城區,孩子們以自己的規則維持秩序。
他們也想過要找出更多土地公,可以比較順暢地消化這些問題。小甯搜尋過資料庫,問過老師,甚至大費周章去圖書館翻找古舊的紙本書籍,沒有人知道其他神像的下落。
由宗教場所改建成的健身中心,也找不到蛛絲馬跡。屋頂上的剪黏或是門片的畫作尚在,那是作為傳統藝術保存的項目,但神像們似乎全員消失。神離去後,信仰退潮,作為具體代表的神像一波接著一波消失了。人們懼怕未知的內裝,也曾經轉化成憤怒,神像被丟棄在各處,在河流中漂流,堆成垃圾山,最常見的,是直接丟在香爐裡焚香一併燒毀。時至今日,健康才是最普遍的全球信仰,所有的儀器都不斷在創新前進,唯有肉體,仍舊需要傳統方式的鍛鍊。
也不是一無所獲,小甯在厚厚的民俗信仰書籍中,翻到另一個突破的可能。
秋高氣爽的下午,放學的小學生們再次聚集在榕樹下,小甯指揮大家鋪平榕樹前的沙地,要非常平整,非常一絲不苟。接著她點名兩個牢靠的高年級生,一左一右,輕輕扶住木椅的兩邊。
如同丟出一個短訊那樣的輕鬆,小甯問:你好嗎?
樹上有電子蟬的叫聲,風吹過來有焚燒過什麼的味道,大概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或者沒有,在漫長的沉默過後,椅子笨拙的移動,然後停止。眾生探頭,無人參透這個神諭的用意。
沙地上有淺淺的痕跡,上書:QQ。
(全文完。)
「資訊安全概論答案」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揚揚藥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心得] 112資訊處理高普雙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iPAS 2021:資訊安全管理概論#10405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與實務第三版解答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與實務第三版解答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e等公務園解答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e等公務園解答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e等公務園解答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E等公務園及e學中心解答,學習時數輕鬆拿 的評價
- 關於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課程期中考訂正答案- 南臺科大板 的評價
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臉書得知,一位在高中教公民課的老師朋友,最近開了堂社課。這堂課,主要是透過創作,慢慢讓學生思考「人該怎麼在世界上活著」。她用了兩個主題,第一個是以「This is me」進行影像創作,公開創作並互相討論;第二個是「寫給未來的自己一封信」。
她提到,一位奧地利的學生(這堂社課是她與奧地利學校合作),以鏡頭拍攝自己的一部分的衣服和臉,整段影片的聲音也只有他的呼吸聲,時間長達一分鐘。有位台灣學生對這支影片的感受是,「我們每天都在呼吸,但我們太常忘了呼吸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樣的回應,是不是很令人印象深刻呢?
最近也在臉書上看到一位景仰的大學教授,也提到了學生「學習態度」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兩位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分享,都讓我回想到我整個求學生涯。
我的學生時代,幾乎每個老師對我的評語都是「能混則混」的學生(當然沒有能撈就撈XD)。但與其說學習態度低,不如說自己在求學時對「標準科目」的學習動機很差,而且是越長大越差的情況。
還記得在小學時,跟別人不太一樣,我非常喜歡數學。我著迷於難題解開瞬間,那種「通體舒暢」的感覺;也曾經要解一道難題,坐在書桌前連續解了5小時,連我媽大聲呼喚我趕快下樓吃飯,我都不理她繼續做。現在想想不可思議的是,這是自發的,沒有任何人逼我要「學習」。
只是,好景不常。從國中、高中、再到大學,這樣的感受越來越稀薄。常常會懷疑到底讀這些要幹嘛,甚至連喜歡的數學也沒這麼熱情了。而我是又一個沒動機就很難把事情做好的人,要嘛不做,萬不得已就是交差了事。
這其中當然有對「為分數讀書」的厭惡,或是對背誦或機械式的考試感到不耐煩,尤其是歷史地理,我都當成故事書看完忘掉。然而,回想起來,我認為更深層的原因是我的疑惑和思考已經開始轉變,從教科書中的思考,轉向到同儕認同、情感、家庭關係、自我認同等等。
關於學習,其實強烈的動機是在快脫離學校時才找回來的。在大學時,我常常對「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生命有什麼價值」、或是「人為何存在」等等問題,感到非常迷惑。這個疑惑放了一陣子,有一年暑假,我就自己找開放課程網站裡的哲學概論開始看,也去書店找書來看。從笛卡爾、休謨、康德、黑格爾慢慢自己學。在當時覺得,哇,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好有趣喔。
以我經驗而言,與其說自己是學習,更像「如何解答自己的疑惑」。以前在醫學院讀書時,有一堂課叫做「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從歐美移植過來的醫學教育,主要是提供教案(場景),讓學生去從裡面發問、找資料和提出觀點。
大學時期覺得這堂課超級廢,沒什麼意義,如同那位老師朋友說的:
『從有標準答案的學習模式「墜入」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習模式,會產生許多狀況。
標準答案就像安全護具,只要按部就班就不會墜落,而沒有標準答案就是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及創造。所以首先學生會有失重感,害怕自己做錯,會希望老師給予多點講解和指示。
另外也可能會發生因為沒有明確目標及知識密度太低,以致學生陷入無聊或覺得沒有意義。』
事後回想,這套問題導向學習的模式,在我出社會後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從生活中觀察或接收資訊,思考其中邏輯,產生問題,找資料閱讀得到解答。這樣的學習不只是應用在工作,更是讓我找到很多樂趣。
像是,大學好友Bokey有天神秘地跟我提到一部電影,說是台灣很厲害導演拍的。這部電影在國外出名,台灣卻很少人知道,他要找大家來一起看。這部電影就是《一一》。
印象中,看完時有一半的人睡著了,有人看完說步調比較慢,看不習慣,然而我卻深受感動。當時我產生了很多疑惑,電影這樣的藝術形式,到底怎麼運作的?於是,我在後一年找了近兩百部的電影來看,包括那種很晦澀難懂的,不知道在拍3 little的,像啃麵包一樣吃光光,也找一些書籍來看。看著看著,逐漸地就開始懂了,越看越有樂趣。
雖然也常自嘲,自己學習的東西常常是無用的。就好像我大學好友曾經吐槽我,「想這麼多要幹嘛,還不是要生活,對薪資職涯有幫助嗎?」但是,這些都讓我得到精神的充實和滿足。越成年後,我對學習反而感到了快樂。
多希望在求學生涯中,能在這位朋友的公民課探索和學習。她說,「看見學生真誠展現自己的時刻,真的蠻美的。」這份感動我也能感受到。感謝令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
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揚揚藥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29 分享喜悅-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 證照GET!!!]
自8月份開始買書開始研讀,到了考試前時常下班後繼續念書到半夜。經過10月份考試,到今天公布成績。
原本對答案以為落榜的我,經由送分題勉強過關,真的是非常幸運及感謝上天。所以把這份喜悅與大家分享,若對於考試有興趣也歡迎私訊我一起討論。
Q:為什麼要考這個證照呢?
A:過往我與許多前輩們請教,跟隨微笑藥師學習保健食品的判斷與準確的建議。但對於各家廠商保健食品的製造過程、法規規範及營養細部的概念,卻只是表現上的了解;所以更想藉由這次考試,督促自己學習和進步,可以將保健食品的知識擴展更全面。
Q:主辦單位為何?報名需要什麼資格呢?
A:
1. 理、工、醫、農、管理相關科系之大專三年級(含)以上者。
2. 高中職畢業及具2年以上食品產業相關工作經驗者。
3.證書永久有效,不須換證。
Q:考試的科目有哪些?該怎麼準備?
A:推薦購買郭南、黃賢齊老師合力親編的”食品科學概論”+”保健食品概論”兩本書,可以等到會員日到博客來購買。先寫考古題了解基礎考的題目後,再回到課本中找重點(五顆星)的單元仔細看。你會發現這個考試中有許多送分題(考古題)外加上新的題型(偏經驗)。
Q:考幾分才算是考過呢?
A:本次我是同時報考兩科,很幸運的平均達70分以上(82分/64分)。107-2及格率:各為23.62%/24.32%
1.每科100分,2考科皆達70分,成績以進位方式直接取整數,每科皆達及格標準。保留及格單科成績自應考日起三年有效。
2.同時報考兩科:兩考科平均達70分,但單科成績不得低於50分,方可取得授證資格。
Q:考這張證照有什麼用呢?
A:基本上擁有這張證照就可以有一個資格去生物科技廠/食品工業廠應徵品管相關之業務,對於製成、流程、法規都有一定的了解。
1.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臺灣保健食品學會
2.官方委託辦理且結合民間專業團體發證,最具公信力的第一張保健食品專業人才能力鑑定證書。
3.以保健食品產業專業職務之職能基準為基礎,以專業系統化發展保健食品專業人才之能力鑑定制度。
4.相關職務需要-生物科技/食品工業/品質管理者
(1)食品研發人員
(2)生物科技研發人員
(3)品保工程師
Q:學習這些知識該如何應用呢?
A:生活中充斥的許多資訊,我想我會依序做一個系列與食品相關的衛教,因為每一個標示都是有他的意義及廠商的目的,如果都能一一抽絲剝繭開來,大家就能對食品更了解;增加判別能力,自然就會讓優良廠商存活,惡質廠商遠離市場。
我也想藉此讓大家知道藥師能在保健食品領域中,佔有一個專業的角色;或許一些民眾在乎的是品牌和價格;但好的品牌也只限於幾款優質的商品;低廉的價格通常含量及安全性又比較不足(當然也有佛心商品),如何能幫忙大家判別、準確的建議,就可以少走一些岔路,真正把錢用到對的地方。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省錢。
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iPAS 2021:資訊安全管理概論#104050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先做考古題,將不會的題目寄信到老師信箱[email protected] 討論內容僅供參考, 答案 正確性請斟酌參考. ... <看更多>
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資訊安全概論e等公務園解答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鄧學良所指導黃信傑的 兩岸毒品管理行政法制之研究(2018),提出資訊安全概論e等公務園解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政法五大架構、毒癮治療、 ... ... <看更多>
資訊安全概論答案 在 [心得] 112資訊處理高普雙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前言
本人今年35歲,北漂在軟體業工作載浮載沉數年,自覺對程式不是很有興趣
也沒有什麼天分,於是辭掉工作回老家報名補習班準備考試,準備時間約九
個月。
高考成績
國文:42
資通網路與安全:54
法學知識與英文:56
程式設計:56
資料結構:62
系統專案管理:69
資料庫應用:95
資訊管理:41
總成績:60.21分(錄取標準:54.05分)
普考成績
國文:23
資訊管理與資通安全概要:56
資料處理概要:96
法學知識與英文:66
程式設計概要:64
計算機概要:57.5
總成績:60.42分(錄取標準:60.33分)
準備方式
每天花費6-8小時讀書,每天規劃早3中3晚2,讀完1.5小時休息15分鐘,
讀到一個階段累了就休息,並非硬性時數規定,程式類型的科目則排在
早上或下午,晚上讀會睡不著覺。每天輪流讀不同科目,一個星期每科
都至少能讀到1次,讀累了就看共同科目。假日有時候也會跑去看看電影
逛街,跟朋友聊聊天,其實也是不錯的,紓解讀書的苦悶和壓力。
資料結構
參考書目
《Fundamentals of Data Structures IN C》 ,Ellis Horowitz
《資料結構》,王致強
網路販售的筆記
網路線上教學課程
這科目要有一點C語言的底子,學起來會比較輕鬆。
王致強老師的課,老師講義章節編排得很好,不過講義內容有些是研
究所題型偏難,講解有時候會跳步驟,細節不是很清楚。
準備方式:
這科目網路資源非常多,youtube就一堆教學課程了。聽完課做做考古
題就差不多了,有些模糊的地方會翻網路筆記查閱,太難的就不讀。
程式設計
參考書目
補習班講義
許振明老師的課,上課內容基本上都是考古題,使用電子白板的方式解
題,然後會把程式碼打在電腦上RUN執行結果,秀給同學看,對於理解
解題流程有很好的幫助。
老師上課語速非常平緩單調,聽久了會想睡覺,課程前期著重在C和JAV
A的考題,課程後期偏重在網頁設計語言和其他補充內容,補充內容可
聽可不聽。
準備方式:
自己架一個開發環境,安裝編譯器,把CODE打上去RUN一下,然後在紙
上默寫CODE,這兩者感覺是不一樣的。把考古題解答拿出來看,多了解
解題思路,高考刪除此科目後,不知道會不會放在資料結構上出題,例
如排序演算法和物件導向觀念,這個要注意一下。
資料庫
參考書目
Elmasri and Navathe,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s,
Addison-Wesley.
陳玄玲譯, 資料庫系統概論, 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第一本的中譯)
網路販售的筆記
網路線上課程
這科是專業考科中最好準備的科目了,章節範圍不大而且大都有標準答
案。
由一位新老師上課,本人不推。
準備方式:
大都是看網路筆記和網路免費線上課程還有張又中老師教的資料庫例題
,至於中譯聖經本當字典用,有問題再拿出來查閱就好。除了傳統的資
料庫概論、ERD、正規化、SQL語法與交易並行之外,近年來分散式資料
庫與NoSQL的相關議題也是頻頻出現。
系統專案管理
參考書目
系統分析與設計 吳仁和/林信惠 第六版 智勝出版
新觀念UML系統分析與設計實務 陳會安 旗標出版 (好像買不到了?)
UML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 游峰碩 博碩出版
軟體工程 軟體開發技術與軟體專案管理 陳玄玲 培生出版
網路販售的筆記
這科目範圍非常的大,系統分析與設計、物件導向設計、軟體工程、專
案管理,加上部分的資料庫範圍和部分的資訊管理範圍,準備起來非常
吃力。
張又中老師的課,我對他的評價蠻兩極的,上課幽默風趣,豐富的考古
題整理,還有一些好記的口訣,系統分析的資料塑模(ERD轉正規化)上
的不錯。缺點就是上課像在念課文,講義編排有點雜亂,而專案管理章
節也只有短短兩節課。
準備方式:
這科難以準備,該領域本來就是比較實務,在業界擔任相關職缺做個3
到5年,才能寫得出深度。不要期望上完課程就能聽得懂,教課書的解
釋比較完整和詳細。而從考古題統計下來,相同題目重複出現次數很少
,又跑出一堆新題目,能讀多少是多少,好險高考科目刪除該科,真是
可喜可賀,不過當上公務員後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專案管理,把他刪掉實
在有點可惜。
資通網路
參考書目
資料通訊網路 5/e Forouzan 劉金順譯 東華書局
電腦網際網路 (第七版)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全華圖書
網路販售的筆記
這科目主要介紹OSI七層的協定和作用,除了各層的差異性之外,每層
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和解決方式。
也是張又中老師的課,上課方式同系統專案管理。
準備方式:
專有名詞解釋很喜歡考,要記熟。這裡很喜歡考關於TCP/IP的比較,
例如TCP與UDP的差異,IPv6與IPv4的不同與IPv6的改良,router與s
witch的功能,講義只會用一張圖表或幾行描述帶過,很難理解背誦
,至於重點和原因則會在上課中口頭提到,記得抄筆記,教科書上
也有詳細說明。
資通安全
參考書目
資訊與網路安全概論 黃明祥/ 林詠章 東華書局
金老師講義
這科目按照講義分四部分:密碼學、網路攻擊、防護架構與管理法規。
金老師的課,蒐集近七年之考古題,並按照題型相似度分類,每類型的
題目都會附上對應解答,上課解說的很清楚,可以說是很認真教學的老
師。缺點是講課語速偏快,都要調0.8-0.9倍速撥放。
準備方式:
密碼學的部分一定要讀熟,各類型網路攻擊的攻擊方式和防範方法除了
講義和教科書的答案外,直接GOOGLE關鍵字查業界是如何解釋和處理這
些攻擊,會有更具體的回答。上管理法規的章節聽到睡著,太無聊了,
只能死背。最後則是注意近期發生的資安事件,有可能會成為考題。
資訊管理
參考書目
資訊管理:e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六版) 林東清 智勝出版
資訊管理:智慧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八版) 林東清 智勝出版
(舊版去舊書攤找應該就有,主要是有些舊考題會在舊版內容出現,還
有改版後部分章節的內容反而舊版比較好記,新版主要是看新增內容
像是AI和大數據之類的新科技)
網路販售的筆記
也是範圍很大的一科,內容包山包海,想的到的想不到的通通都有。
蕭維文老師的課,上課講重點為主,和告訴你大致的答題方向,該類型
的題目出來要從那個地方切入。有時候會談及自己在業界工作的時期,
然後講一講又返回課程主題。
準備方式:
嘴砲技能點好點滿,看完考題就是好像都讀過,但都不會寫,不知道如
何下筆的窘況發生。我會建議買林東清老師的書來看,寫得很好。直接
看考古題解答,和GOOGLE網路上的文章描述,整合成自己的筆記,最新
最潮的題目也很愛考,每年都有新題目出現,熟讀經典題目,多注意時
事新聞。
總結
多複習加多做考古題,至於何時開始看考古題呢?該科目的課程結束後
就可以開始看了,一開始不會寫也沒關係,主要是看懂題目,了解出題
內容,我從2月開始做考古題,從10年前的考古題開始做起,近3年的考
題一定要做熟,可以看出題目的頻率和趨勢,基本重要的題目一定要拿
到8-9成以上的分數,至於冷門,晦澀難懂的題目看過去就好,不用浪
費太多時間,你不會的其他人也不會,考試是要考贏別人,不是考滿分
,遇到題目不會寫也要試著寫喔,盡量不要留空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109.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695529164.A.62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