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訪問】通識導賞:物理講師看《天能》 路蘭的逆行世界存在嗎?
感謝明報星期日副刊訪問🙇🏻♂️
成個訪問傾咗三個鐘,傾得好開心😆
//港大理學院助理講師、港台《五夜講場》「真係好科學」主持余海峯(David)這陣子常被朋友催促去看基斯杜化路蘭新戲《天能》,「叫我睇完解畀佢哋聽」。戲中羅拔柏迪臣飾演的Neil chok晒咁講時間如何逆行,咩逆熵,咩逆電子理論,聽David解畫後,理清一點點路蘭用科學概念施的戲法,看你會不會同意他的觀後感,「難明其實與物理學無關」?嗱,純學術討論,爛片好片不屬本文討論範圍,只能夠講科學有趣不輸電影,super。
熵是什麼?
將桌面一粒子彈吸上手掌,戲中科學家沒解釋太多未來科技如何做到「逆熵」,只說「不必試着明白,感受就可以了」。主角試了試,似懂非懂明白動作怪異倒帶,就是逆熵,即時間可以倒流。故事簡單而言就是未來的人想用逆熵在他們的「過去」毁滅世界,主角亦利用時光倒流阻止這個圖謀,而他回到過去的方法,是進入旋轉門逆轉時間方向,即像影片倒帶般,逐秒倒回某時間點行動,所以看到鳥倒後飛,也要戴口罩以免吸入逆流氧氣,再入旋轉門的話,就可把時間扭成順向,如常行動,從過去又逐秒回到現在。
停一停,在你的回憶按個pause。David說:「路蘭蠱惑地混淆了觀眾。」
定義時間的方法
物理上如何定義時間?熵是其中一個方法。「熵(entropy)是一個概念,即這個宇宙會愈來愈凌亂,熵代表有幾凌亂,就像我們面前的辦公桌,不執拾會愈來愈亂,而不會愈來愈整齊,有條法則是熵在封閉的系統不會減少,只會增加,所以物理學家說這是時間的箭頭。如我每隔一段時間為辦公桌拍一張照,即使沒表明時間,你也能排列到哪張是先哪張是後,愈亂就是愈後。」
才不是,你會說,我的桌子每天都很整齊。對,這個法則有個前提,是在封閉的系統裏才會愈來愈亂,一旦清潔阿姐開門執房,就是逆熵。難道阿姐已逆行時空?﹗宇宙冷笑一聲,當然不。「她收拾時也有消耗能量,呼吸、消化食物,會變熱能散失,熱能散失的熵(增)是多於收拾房間的熵(降),所以整體對於宇宙而言,熵仍是增加中。」
執房只是局部的逆熵,「生命亦是逆熵的最好證據,生命是高度複雜而有秩序的排列。有人會說達爾文是錯的,物種不會演化,因為生命突然存在,便違反熵增這個物理定律,這聽上去已不太合理,就如執房,以整個系統而言,熵的總和仍是增加,不會減少,如人死後化為塵土,熵亦會增多」。
熵值減少 時間可逆行?
如此,「子彈回頭,人倒轉行,物理上冇話唔得,局部的熵降低,整個宇宙熵增加都沒有問題」。局部逆熵,不代表時間逆行。但如果整個宇宙熵值減少呢?時間理論上便會逆行。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科學家確曾為此很苦惱。「宇宙大爆炸的理論說宇宙是無中生有,本身連時間空間都不存在,是突然出現的。科學家曾以為宇宙膨脹會減慢,最後會倒過來塌縮,像氣球不吹就會變小。膨脹時東西愈來愈分散,熵便愈來愈高;宇宙收縮,東西會聚集,熵愈來愈低,如果以熵定義時間,就是在未來某一刻,時間會倒轉方向走。」不過科學家後來發現,宇宙膨脹是加速的,永遠不會返轉頭。
終極武器:反物質炸彈
戲中角色Neil隨口提及一堆物理學名詞,睿智說完Richard Feynman的逆電子理論,又說正反電子相撞會導致「湮滅」(annihilation),實際上是兩種概念。先來點科學ABC:物質由各種元素構成,元素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原子由更基本的粒子組成,即中子、質子、電子。中子與質子組成原子核, 電子則圍繞原子核,形成原子。
逆電子理論描述的是「一粒電子順時間向前行,就等於一粒反電子逆時間向後行」。而湮滅就如其名,「一粒正常的粒子,跟反粒子接觸時會湮滅,變成能量」。但要搞清楚,湮滅所形容的與時間逆行無關,「它是講順行的電子與反電子接觸。而我們的世界沒有逆行的反電子,因為這不是路蘭世界」。
電影內常常提及「鈈」與核武,如果要比較毁滅世界的威力,David說,若利用湮滅製造反物質炸彈,「會勁過所有炸彈,包括核彈、氫彈」。正所謂「核爆都唔割」,核彈被視為終極武器,原理是靠核分裂(nuclear fission)產生能量,「將原子分裂後,原子本身一些質量會不見了,碎片加起來會比原本輕,不見了的質量會變成能量,原子彈就靠這些能量造成爆炸」。而另一種威力強勁的氫彈,則相反靠核融合(nuclear fusion)過程中散失的質量取得能量,即前者是分,後者為合。
核分裂要用比鐵更重的元素,核武國常因各自收起幾多鈾起爭端,鈾與鈈都是會被用作製造核武的元素,「二戰掉在日本的兩個核彈,廣島的用鈾,長崎的用鈈」。至於核融合要用比鐵輕的元素,「宇宙有七成以上元素是氫,地球上最多氫是大海」,因此氫就被用來製核融合彈。
製造反物質彈可行嗎?
但核分裂彈,鈾的原子分裂過程只有0.1%質量轉為能量;氫核融合亦有0.7%。如果是湮滅呢?100%。「湮滅可提取的能量是100%,因為兩粒粒子完全消失,即所有質量消失。」
在現實世界,我們與萬物都由正常粒子組成,反粒子並不存在,但有科學家製造過。那豈不是很危險?另一電影《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裏湯漢斯救世界,就是制止那一小瓶反物質碰到正常物質,保護梵蒂岡不被炸掉,「反物質不能碰到容器(正常物質)本身,要用磁場定在中間,所以湯漢斯要在容器無電之前找到它,在天空爆炸」。現實中科學家成功製造過反氫原子(由反電子+反質子組成,氫是最輕元素,沒有中子)及在實驗中發現過反氦核,但反粒子碰到空氣(正常粒子組成)都會湮滅,所以要製造殺傷力大的「反物質彈」,在研究如何砌出質量夠大的反物質前,先要解決儲存問題,「人類的科技還不足以抽出所有空氣造成真空」。有沒有國家在研究,就不得而知了。
祖父悖論
假如時光倒流,過去可被改變?
這個悖論好簡單,假設人類真的有時光機,我回去殺了祖父,我便不會存在,那麼又如何會有去殺祖父的我?「科學家爭論已久,如果人類科技夠進步,是否可以發明時光機?」不止祖父悖論,還有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如果真有時光機,為何我們沒見到在時間旅行的人?」David笑言:「至少我一定會回到過去搞搞震,也有陰謀論說是美國政府掩藏這些人,乜都係話美國政府。」
《天能》裏的金句,What's happened, happened,妄圖改變過去是不可能的,這也有科學家猜想過,如物理學家諾維科夫提出的自洽性原則(Novikov self-consistency principle):「發明時光機之後,如何避免祖父悖論?其中一個想法跟路蘭說的一致,設想這個宇宙有安全機制,令已發生的事無論如何都會發生,你拿刀想插阿爺也會突然跣倒。」。但這樣想,除了殺阿爺,你甚至不能回到過去踩碎一塊落葉,每一件已發生的事都不能改變的話,即時光機亦是不可能出現的東西。「如果時空旅行可以存在,而宇宙有機制保護阿爺,這機制亦會同時否定時空旅行的存在。」另外又有另一套講法,「如果允許時光機出現,是像隨意門可以行入去的話,科學家計算出可以開到這個洞,但開的時間非常短,沒可能穿過」。再來一個比較不犯駁的科幻電影路數,便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平行時空了,每改變一個決定,都分裂出另一個時空,回過去殺阿爺會分裂出一個沒有「我」的時空,但與本身那個「我」身處的已非同一時空。
相對論、量子力學 界線在哪裏?
話說回頭,逆電子理論不是說同一粒電子順時向前行,同時就會有反電子逆時向後行?電影彷彿將這個情况放大,放在人身上,拍成主角逆時會見到人倒後行的畫面。不過這種「粒子如何,人也必如何」的聯想,科學上其實未解決。這又回到物理學的千古難題,宏觀描述宇宙運行的相對論與微觀粒子特性的量子力學,至今未有人想到兩者如何能夠相容結合。東西有多細才夠微觀,可用量子力學解釋?多大就會跌入相對論的範疇?沒人知道界線劃在哪,如果說有條明確界線也很奇怪,合理設想應是量子力學的效應會逐漸過度至相對論的世界,反之亦然,但說到底,兩者如何相接還是未解得通的問題。
科學未解的難題,正給予路蘭想像空間創作逆行世界,不過David說,「在我們這樣的大尺度,量子效應不存在,因為每粒粒子有量子效應,加在一起會平均了,數學上計得到平均後便沒有量子效應」。科學家仍在繼續研究多「小」才進入量子力學的世界,「有研究量子論的科學家做實驗,將粒子愈砌愈大粒,看什麼時候才沒有量子效應,發現以60個碳原子砌出來的『足球』(Fullerene)都有量子效應」。
電影有無破綻?
David走出戲院,花了些時間想把情節想通,「複雜是因為戲拍得緊湊,剪接多,沒時間讓人細想。車戰那場很複雜很多人,會去想誰向前誰向後,但物理真係唔關事。好多觀眾看科幻電影覺得自己看不明白,以為是不明白科學,其實明物理都不明齣戲」。例如「未來」的主角倒帶退到過去,駛另一架車至車戰現場,反車、起火,主角被救回後,可入旋轉門再把自己的時間扭回順行,但車的殘骸沒人處理,是否一直留到原地,留到馬路都未起好的過去?「這是不是一個bug呢?」但他好像無意為此「燒腦」,反而滿懷興致與記者研究Inception結局那個陀螺,「有篇文話陀螺其實唔係男主角個圖騰,是他老婆的,他的圖騰是戒指﹗」「吓真係?」「你記唔記得老婆在夢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質子中子電子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學科] 每顆原子裡的質子、中子、電子質量不同- 看板Chemistry 的評價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2-2例題01計算粒子的質子數、中子數與電子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質子中子電子關係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EDU.TW 的評價
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普文分享】【諾貝爾獎闡釋】回到宇宙之初 尋找系外行星/還在學習 - Edward Ho
//仰首觀天,或會心生疑惑,究竟宇宙從何而來,怎樣演化至今,太陽系外又有沒有其他行星?這幾個由心而發的問題,成為得獎物理學家 James Peebles 、 Michel Mayor 和 Didier Queloz 畢生追查的難題。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科學家對於宇宙的理解比現在淺。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指宇宙會縮回極小、極重,且極熱原點的假說亦無足夠證據支持。物理學家 Arno Penzais 與 Robert Wilson 在 1965 年發現了理宇宙背景微波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當時 Peeble 曾推測,光線早在宇宙初期已出現,時間大概可追溯至宇宙誕生不到 38 萬年後。 Peeble 的團隊估計,遠古光線有機會蘊藏著宇宙起源的重要線索,並由此估算出宇宙初期溫度或超過攝氏 100 億度。
極高溫環境下,一對對電子及中微子 (neutrinos) 均可隨意物質化,導致質子和中子合成作用,合併的質子和中子則創造出原子核。 Peebles 在 1966 年更詳細計算出不同同位素 (isotopes) 會在此過程產生。他也通過宇宙背景微波溫度,嘗試計算中子和質子的密度,由此推算出不同同位素量。然而,他的結果與今日觀察數據有差異,他和其他天文學家就認為此差異是由於宇宙尚有大量未知物質和能量所組成,也是就暗能量和暗物質。他對於了解宇宙演化的貢獻並不止如此,他更提出宇宙膨脹,以及早期宇宙速度膨脹較快等理論,為解開宇宙之謎提供重要基礎。
除了 Peebles 獲得諾貝爾獎外,另外兩位天文學家 Michael Mayor 及 Didier Queloz 亦奪獎。
要尋找太陽系系外行星並不簡單:行星不如恆星般會發光,要從宇宙找出系外行星比大海撈針更困難。困難並不代表不可能, Mayor 及 Queloz 在 1995 年宣佈發現人類史上首個系外行星——飛馬座 51b 行星,並觀察到它是圍繞著類似太陽般的恆星運行。飛馬座 51b 大小可與土星比擬。他們所採用的方法,就是在行星圍繞時,恆星也會稍為偏移。在地球觀察起來,恆星就如前後震動般。透過測量恆星活動,研究人員就有方法尋找到這些消失在黑暗中的系外行星。他們首個系外行星發現,亦開拓了往後「追星」研究。 //
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文]
================
這篇文章簡單的說, 自稱齋主的作者批評國民義務教育的歷史教育很差, 以至於學生無法從歷史中以古喻今, 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領導人
.
這次他又忽略了甚麼重點?
很簡單, 教育, 是有層次的
.
以自然科學為例
學生一開始對於量子力學沒有概念之前, 你要給他的, 是很基本物質有純物質與混和物, 物質由原子組成, 接著解釋中子 質子 電子, 之後是價數, 然後才講到軌域, 電子雲形狀與數量, 再更之後才有相對應的數學運算與量子理論
.
誰叫你一口氣就讓連物質不滅定律都搞不懂的人去學偏微分計算particle in a box?
.
一層一層的深入淺出,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 有了基本骨架才會去填充組織與器官
.
要有史觀之前先要知道史實, 先知道發生過甚麼事情, 這才有得延伸, 歷史是有空就學的知識, 上課沒教自己也可以做課後學習
.
#誰告訴你只能從學校學習啊?
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2-2例題01計算粒子的質子數、中子數與電子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2例題01 計算 粒子的 質子 數、 中子 數與 電子 數. 12,901 views12K views. Aug 14, 2013. 93. Dislike. Share. Save. 呂冠緯/ 冠緯學長陪你學& 聊& 玩. ... <看更多>
質子中子電子計算 在 [學科] 每顆原子裡的質子、中子、電子質量不同- 看板Chemist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qswdefrgt ()》之銘言:
: 我以前都覺得
: 質子、中子、電子
: 的質量應該都固定
: 但以下的例子否定了這個想法
: C-12有6質+6中+6電
: H-2 有1質+1中+1電
: 如果原子裡的質子、中子、電子質量都固定
: 那H-2的原子量應該是2
: 可是查了維基
: C-12的原子量 = 12
: H-2的原子量 = 2.01410178
: 代表質子中子電子質量在不同的原子裡
: 似乎質量並不一樣
: 請問各位大大們
: 我這個推論有問題嗎?
文章主題: 碳12的原子量
發表時間: 2001/3/3-20:44:41
發表作者: Bird Man
發表內容: 我知道IUPAC把碳12的原子量訂為12.0000amu,而課本另外有列出質子的質量
大概是1.007amu、中子是1.008amu、電子是0.0005amu,而碳12應該有6個質
子、6個中子、6個電子,計算後碳12的原子量就變成12.12..........,而非
12.0000,這是為什麼呢?
文章主題: 核化學
發表時間: 2001/3/4-17:05:21
發表作者: Gen Chem TA
發表內容: 你很不簡單能注意到這個差異,在仔細去計算你會發現每一個元素都有同樣
的問題,這些少掉了的質量跑到哪裡去了呢?答案是變成能量了,也就是說
這些核子(nucleon)結合成一個原子時會釋放出能量來,這個能量稱為核的結
合能(nuclear binding energy),運用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互變公式: E=mc2
,可以計算出釋放出的能量大小,你會發現這個能量是很大的!
--
Gen Chem TA是蔡蘊明老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5.91.14.9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