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烤起來!
我拿出卡式爐,往餐桌上哐啷一放,就算煙霧瀰漫,吾往矣。雖不至於起炭爐,為了讓燒烤擬真,我也添購了烤網,而且是日本影劇裡的網紅款。
冷凍庫裡超前部署的炙燒主角,則是我在自家 #美食加選物 買的 #台北鳥喜 燒鳥禮盒。雞首肉、翅肩肉、雞腿、厚切雞腿、雞翅、雞肉丸,六種部位處理好好,我只需要拿出來、擺美美。另有醬汁與醬汁瓶,剛好夠一串燒鳥浸入的容量,十分貼心。還有鹽味鮮潤的清雞湯呢!
另外準備了櫛瓜切片,以及清口用的鹽昆布椪醋番茄沙拉。
萬事俱備,只欠開火。閱讀烤網的使用說明時,我有留意不能烤會滴油的東西,我就自作聰明,在底層的陶瓷網上鋪了一張鋁箔紙,結果熱能上不來,雞肉白慘慘。好,拿掉鋁箔紙,滴油也不管了......才怪!豆珠般的雞油連同雞皮自由落體,墜在陶瓷網上,火柱瞬間竄起,我尖叫後退。下一秒伸手關火,雞皮還在熱情燃燒,燒盡後,原本潔白的陶瓷網烙上了黑斑。
慘烈。我把受傷的烤網移開,改派 #大人的鐵板 救援。
也是很可以啦!厚鐵板輕鬆煎出焦香,只是內部熟透要花時間。還有,必須把所有能抽風的、能過濾的設備開到最大。
就連口罩都沾染上燻香了呢......
以後,我家的烤肉區唯一指定抽油煙機正下方!
—
希望大家度過了一個愉快放鬆的中秋假期喔!本週少了二個工作日,美食加也沒有偷懶,繼續帶給大家精選好物:
#Vermicular獨家鍋具組:才貌雙全的 #小V鍋 終於降臨美食加囉!除了有多功能的 #IH電子鑄鐵鍋,也有輕巧瞬熱的 #珐瑯鑄鐵平底鍋,還有好多 #獨家優惠:「木磁力鍋墊」、擁有六大配件的「德國百靈BRAUN手持式攪拌棒」、「STASHER 站站袋」、 「伊莉莎白辣醬組」、「LRT 松露禮盒組」等等,#現在下手吧!
#美福:好久沒開團的美福回來囉!而且有 #新品上市!#雪花牛丼、#豬肉丼 加熱剪開倒在飯上就很美味!還有 #滷牛肚、#滷牛肋排 喔!當然也有牛肉麵!
#旗遇海味:#台東 在地好滋味!旗魚鬆、旗魚脯、鬼頭刀魚鬆、#鬼頭刀手工蛋捲,好吃又好買!
🙋♀️🙋♂️歡迎加入我們!
美食加的口袋名單 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2637727923039
美食加選物 官網主打星 #CARRASCO伊比利火腿
👉https://lihi1.com/1A9IT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Pin Cheng J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城記 #探店 #廣州#羊肉煲#大排檔 穿著短袖吃羊肉煲,跟蓋著棉被吹空調一樣,要的就是這種反差! 上次我們去做了一家吃老北京銅爐涮羊肉的餐廳,吃完以後,就有很多股東跟我們吐槽:作為一個老廣,而且又是在自己的地頭,何必去找一些外來的美食吃呢?老廣州的炭爐羊肉煲它不香嗎?是的!對於老廣來說,最熟悉、...
起炭爐 在 馬拉妹出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關係,很多行業都還不能開,今天聽說按摩院可開了,我想著701前就要打電話預約整一整我這把老骨頭了。
今天通過群組在網上下單一份很特別的炒粿條,炭炒,火喉很讚,很香,重點是:這是音樂人在住家後院架起炭爐炒的!吶呢!
因為在討論運輸時,我是建議用lalamove,但她說可以用她們的送貨員,全部是音樂人,因為疫情沒工開,大家組合在一起互相幫忙,我聽得很是意外,當然是沒問題。
八卦訊息一直聊,跟我回訊的是樂團主唱,主廚平日拉大提琴,傳來的專頁 @DON CHAR 更有趣,還有其他樂手彈bass,配合炒粿條的動作很好玩。
大慨是疫情好了後都吃不到,嚐鮮試吃,很不錯。
送餐來的馬來大叔有50開外,一頭白髮,我想像他在樂團裡的位置,keyboard or bass,是玩jazz嗎?還是搖滾?但樣子很有型,是姐喜歡的大叔款,哈哈
同事都說不錯,叫他們直接轉行算了。
起炭爐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物故事:#雞蛋仔」
「怎麼辦才好⋯⋯」
看着不小心打破的一整盒雞蛋,陳老闆不禁苦苦沉思。
陳老闆雖然總被街坊「老闆前老闆後」,但其實這個雜貨店老闆,非常不好當。他經營的雜貨店,支撐了一家七口的生計。不過,大戰剛打完,社會早已百廢待興,然後「上面」的局勢又持續不穩,香港一下子湧入了大量難民,令本來已經匱乏的物資,只能變得更加匱乏。有不少時日,雜貨店竟陷入無雜貨可賣的困境。這年頭,連雞蛋也算是奢侈品。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陳老闆最喜歡的一句說話。鼠疫捱過了,大罷工捱過了,連三年零八個月也捱過了,香港人有甚麼捱不過的?不過是區區一盒爛蛋?一定有辦法的......
陳老闆苦思細想,假如將這整盒雞蛋扔掉,不只浪費,陳家一家七口未來一星期只怕要吃粥水維生,但是,總不能將裂開了的雞蛋賣給客人⋯⋯不,裂開了的雞蛋,其實也有它的價值?不如賤價賣出,起碼也不用全虧?不對,既然如此......
陳老闆心中閃過太多太多想法,然後,陳老闆腦海忽然閃過一種新念頭——沒錯,就是這個了!
陳老闆拜託隔壁五金舖店主,彷照雞蛋形狀來造一套模具出來,自己再把裂開的雞蛋全部打在大盤子中,一口氣打成蛋漿,再加入麵粉和牛油。待模具做好後,再把材料一把倒進去,並架起炭爐在下面用火燒烤。
本來,左鄰右里完全不明白陳老闆究竟在做甚麼;漸漸,當香氣傳出來後,他們只知道:「一定是有甚麼好吃的東西吧!」
隨着香氣沿街䕕延,人群也開始聚集起來......
於是,陳老闆大喊起來:
「一個一個排好隊,不用擠。新鮮出爐的雞蛋仔,很快便能吃得到了!」
———————
1950年代,香港物質匱乏,一包米、一棵菜——甚至一粒雞蛋,都是珍貴至極的資源,絲毫沒有浪費的餘地。於是香港人活用僅有資源發明出雞蛋仔,讓所有人都能嘗到雞蛋的美味之餘,雞蛋仔也和其他小食一起共同築起了香港美食天堂的美譽。
從前的人為了避免浪費,活用手中資源化腐朽為神奇的心,在物質充裕但環境受盡破壞的今天,我們還記得嗎?
Text by Storyteller Team
Illustration by Napoleonデザート / 甜品食魂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起炭爐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品城記 #探店 #廣州#羊肉煲#大排檔
穿著短袖吃羊肉煲,跟蓋著棉被吹空調一樣,要的就是這種反差!
上次我們去做了一家吃老北京銅爐涮羊肉的餐廳,吃完以後,就有很多股東跟我們吐槽:作為一個老廣,而且又是在自己的地頭,何必去找一些外來的美食吃呢?老廣州的炭爐羊肉煲它不香嗎?是的!對於老廣來說,最熟悉、最有感情的吃羊肉的方式,就是在露天大排檔,架起炭爐,整一個羊肉煲了!請注意這裡面的兩個關鍵詞:露天、炭爐。然而,現在廣州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餐廳確實不多了!今天我們要去的這家餐廳,算是其中之一吧!其實,在大約兩年之前,我們就已經來過這裡,不知道時隔這麼久,它的出品是不是依然能夠保持呢?氛圍,又是不是還像當年那麼熱鬧呢?
店鋪名稱:清心傳統炭爐羊肉煲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怡安路200號3樓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14:00 17:30-23:00
電話:020-34109161
人均:108
賬單:
茶位x3——9元
金牌羊腩1.5斤——267元
礦泉水——4元
王老吉x2——10元
可樂——5元
白飯——3元
華豐面——4元
合計消費:302元
品一座城,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人文!
走,帶你去找好吃的!
我們的夢想,是吃遍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美食!
吃遍給廣州,再吃遍全世界!
傳統中華美食,西餐,網紅美食,平民小吃!
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
想要GET更多好吃的食物,跟著我們就對了!歡迎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IZoMHDRHV9j7MYMGNO_Ug?sub_confirmation=1】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我們的原創視頻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D15qWvOZFg/hqdefault.jpg)
起炭爐 在 好餓廚房 HowCoo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日式燒烤牛排丼飯
燒燙燙的本週新菜色來摟,這週要做的是用 好市多的肩小排做成的 直火系 日式燒烤牛排丼飯,當然燒烤的香氣不用我多敘述了,喜歡喝啤酒的人我看會一杯接著一杯。
今天的作法相當簡單,幾乎都是用市售的調味,就不用太麻煩的自己調製醬料。經過一些簡單的調整就可以出來相當美味的成品。
肩小排比牛小排要便宜,而且肉質也不錯,但就是筋比較多一些。拿來做燒烤我覺得恰恰好,而且鼓勵大家用邊邊角角,比較醜的部位來烤,漂亮又厚的地方就做成牛排,非常給他不浪費。
燒烤的器具,如果想直接在瓦斯爐台上用,我有幫大家找到專用的款式,而且應該日本大廠也有出,感覺會很耐用。 如果你動不動就跟我一樣會想在家裡自己燒烤一下,鼓勵各位選擇用瓦斯爐台來做喔,而且清洗也很方便,比起炭爐要方便簡單的多。
蒜片的教學我應該下週一或二上傳吧^^ 很簡單的
這週我改了剪接的方式,希望未來影片不要過長,多一些敘述讓各位可以用聽或看字幕,如果你覺得這次拍的不錯,也請多給個讚鼓勵鼓勵我吧!
希望大家喜歡這週的 日式燒烤牛排丼飯(應該算套餐了吧^^)
最後還是來一下,好餓就是肚子餓!!!!(廢話,不然要餓啥?XD~哈哈哈)
我們下週見拉
#好餓廚房
#好餓肯定當聲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IHSnTICrQQ/hqdefault.jpg)
起炭爐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寒冬之時,北風颯颯,紅泥小炭爐頓時燃起,星火飛騰,大家圍爐取暖,也不忘將滑牛海鮮放在滾熱的清湯中燙燙,就成了這刻的人間極品。這,彷彿是上世紀才會出現的情節。時至今日,架起炭爐吃火鍋,幾乎絕迹。尋尋覓覓,卻難得在深水埗的舊式大牌檔中,找到一家。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K7WXr4L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