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努力是不可能白費的,即使最後輸了,還是會留下曾經努力過的回憶,還是會愛上曾經努力過的自己。」——相原琴子
日劇《惡作劇之吻》(漫畫名:淘氣小親親)距離1998年初夏在台灣首播已經超過22年,但聊起這部戲,不少七年級生依舊回憶滿滿,光看劇照,飾演女主角琴子的佐藤藍子在劇中狂喊柏原崇飾演的男主角入江直樹名字的聲音,現在彷彿還能在耳朵裡迴盪。
《惡作劇之吻》大概就是這樣擁有巨大集體回憶的一部戲。
《惡作劇之吻》由多田薰漫畫《淘氣小親親》改編,1996年10月在朝日電視台播映,當時平均收視率約10.1%實屬普普通通,但這樣一部率直的抖M傻妹愛上學校內品學兼優指標男神的日劇,卻在1998年5月在台灣迅速延燒,記得在衛視中文台播放之後,口碑與話題直線上升,九集的日劇在半年被重播七次,全台學子陷入瘋狂,本作也在我這一輩三十代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憶《惡作劇之吻》,世紀末美少年柏原崇的美貌無人能敵,配合著入江直樹文武雙全的資優形象,搭配冰冷高傲又痺睨一切的神情,瞬間吸住眾人眼球,更不用說在面對琴子各種攻勢時不小心鬆動顯現的「人味」以及在琴子幻想中的俏皮姿態,每一種型態的入江直樹都光可鑑人。(仔細想想這樣優柔寡斷一面被動收受麗子的愛,一面又拋不開琴子的直樹,現在現根本值得被戰爆啊XD)
而高分貝大吼大叫,直率純真又元氣滿滿的琴子,更是不少人心裡的投射(?)資質平庸但無所畏懼,即便尋愛之路滿是荊棘,但不屈不撓篳路藍縷地前進,同時又堅持所愛不肯放棄,讓她在誇張搞笑演技中,讓人一面為她掬一把同情之淚一面又想為她應援。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暗戀過自覺高不可攀的對象,但要能像琴子這樣不僅打不倒還修成正果,說是求愛世界的精神總錦標也不為過了。
《惡作劇之吻》在台灣的爆紅程度,至今想來依舊神奇,信不信,SPEED演唱的〈STEADY〉光前奏一下,大家就能馬上喊出劇名與歌名,然後聊起那段追劇時光。
而男主角柏原崇更是本劇最大受益者,他在事後回顧這部戲時還曾提到「這部片在台灣獲得超大的迴響,從台灣來的工作變好多。」的確,靠這部劇的人氣堆疊,他在台灣接了不少在地廣告代言,他與弟弟柏原收史等人合組的樂團No’Where不僅在台灣發片,甚至還在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辦萬人演唱會,這樂團堪稱破天荒的發展甚至還超越在日本的聲勢,也為當年媒體形容的「崇崇危機」留下一頁驚奇。
就這樣,那年的《惡作劇之吻》確立了經典地位,後來除了台灣、韓國都有翻拍版本,日本也在2013與2016年有了新版,甚至還延伸出動畫與舞台劇等等,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惡作劇之吻 Love in TOKYO》,柏原崇與佐藤藍子還在劇中以醫生、護士角色客串登場,這跨時空的的現身讓不少劇迷感動不已(劇照看留言處),也足見初代入江直樹與琴子的經典程度無人能敵。
時間來到2020夏天,柏原崇和佐藤藍子都已經少有戲劇作品,但再次重溫這部劇的時候,那你我一起走過的青春時代,其無法復刻的回憶都像是一顆顆折射出迷人光線的寶石一般,如此美麗,如此無價,如此無可替代。
▲經典片尾
https://youtu.be/r3SOqORtHbs
▲主題曲STEADY數位上架
https://kkbox.fm/Wa2nuc
▲No'Where台北演唱會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85063/
▲追一下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torick/
超時空要愛護士名字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社畜
【#超媒介|走向現實主義的Sanrio:社畜烈子和哲學家蛋黃哥】
日本的Sanrio創造了蛋黃哥之後,又創造了另一個角色——烈子。烈子是一隻小熊貓,卻又是一個生活於都市的OL,25歲,單身,更準確來說,是辦公室的底下層,日文所說的「社畜」。
▍灰調的Sanrio
在Netflix上線的《衝吧烈子》動畫中,我們看見的不再是稚齡向的夢幻故事,而是迫視而至的現實職場世界。在裡面,肥豬部長永遠只掛著打高爾夫球,有很攻心計賣弄美色的小鹿同事,還有很煩人經常炫耀外甥很可愛的河馬同事。
每一日烈子都要迫地鐵返工,每日都看見轉職廣告,這個充滿自我質疑的角色, 秉承著《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傳統,有著碇真嗣一樣濃厚的自我質疑。她的朋友是一個Slash,打工陣子之後就四處去,錢花光才回來再打工的類型。
在這位朋友眼前,烈子陷入更深的自我質疑,甚至連同事們認為自己「認真」,都開始感到有點問題。
▍職場男女
在第一集,劇集的現實主義層次已經馬上展開。豬部長要人抹檯和泡茶,烈子照做,之後同事說,其實他們的工作不包括服侍上司的斟茶遞水,而豬上司認為這天經地道,因為烈子是一個女人。這一段劈頭就開進了日本職場文化和男女關係之中。我們甚至都聽過,職場中的女人,即使職級較高,卻也被賦予了義務,需要給其他男同事斟茶。
早前,在日本一場相撲比賽上,舞鶴市長在土俵(相撲使用的圓形黏土擂台)上致詞時突然昏倒,台下有護士見義勇為衝上去希望急救,但有關方面竟然廣播要求:「女性請從土俵上下來」!因為一千年的相撲傳統,是不准女人踏上那個土俵的。
▍ Sanrio崛起與日本學運有關?
Sanrio的大多數角色,都是可愛的;當然蛋黃哥和烈子都可說是可愛,但他們的內餡已經不再一樣。CNN曾經引述曼徹斯特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Sharon Kinsella的講法:可愛文化並不是突然興起,而是因為政治影響。
在60年代未至70年代初的學運風暴之後,年輕女性開始流行「像小女孩」般的可愛衣著風格、寫歪歪斜斜的假名字體,「可愛風」本來是一種地下的次文化,這班人擁抱這種風格,在深層而言是為了再回到童年,並且拒絕大人世界所施加的責任和價值觀。[1]
在那個年代,是日本學運最風風火火的日子,而且還有毛澤東的影響,在學運風暴之中出現的信仰共產主義的赤軍,就走上了武裝對抗之路,後來悲劇收場。而他們的偶像毛澤東,已經因勢利導,選擇與美帝國主義握手言和,令很多赤軍成員晴天霹靂。後來日本的學運沉寂,左翼運動更是從此消失。[2]
Sanrio的崛起也是在70年代初,與學運、赤軍這些激烈抗爭,原來也有鮮為人知的內在聯繫。
▍ 喜歡Hello Kitty的大叔
Sanrio的可愛文化崛起了,並迅速輸出到全世界。而喜愛這種文化的,已經不只當初的年輕女性。倒如五十有幾的X Japan團長Yoshiki,明明是一個音樂人,Band友,但又十分喜歡Hello Kitty,還跟Sanrio合作出了隻自己版本的,叫Yoshikitty......但Hello Kitty的確是叔叔嬸嬸那個年代的,在那個時空,可愛就跟搖滾樂一樣是一種反叛。
Sanrio在幾年前推出蛋黃哥,便預示了一種內在的激烈改變。蛋黃哥是代表新一波的反叛。Hello Kitty以童稚作為反叛,蛋黃哥則以頹廢作反叛,嘲諷著這個講求正能量、勤勞作為美德的世界。當然世界不是動畫,我們知道聽日唔一定係更開心架哈姆太郎。
▍行L開 唔好再~~
基本上蛋黃哥就是犬儒學派的迪歐根尼。這個哲學家永遠只待在一個木桶裡,他身無長物,但是自由自在。有一次打遍世界無敵手的亞歷山大大帝風聞他的智慧,來拜訪他,問他需要什麼。迪歐根尼回答:「我希望你行L開,唔好再阻住我曬陽光。」
亞歷山大大帝後來感嘆:「如果我不做亞歷山大,我想做迪歐根尼。」就是這麼不在乎。
▍ 蛋黃哥就是昨日的爆粗band友
現實的壓力和牽絆太多了,我們都想好像蛋黃哥一樣不在乎。蛋黃哥推出之後的聲勢一直是 Sanrio的頭幾位,有時風頭還蓋過其他前輩。在日本的Sanrio專門店,蛋黃哥商品一定很多,擺位也很顯眼,市場的受落,反映了現代人的心理疲累。
烈子則是一個性別穩定明顯的社畜,有過勞死危機的勞動階級,這可能是Sanrio最具現實主義,甚至女性主義的敘事。這些角色雖然極受歡迎,但基本上就是次文化的格局:批判主流價值,做新價值的旗手和施洗約翰。
[1] https://www.google.com.hk/url…
[2] http://hk.epochtimes.com/news/2017-10-24/8385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