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10的網紅蔓蔓?蔓時尚 Slow Vash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一定要開字幕呦🐰 2020的Vogue風格野餐日很不一樣,謝謝Vogue讓我們反思什麼才是健康時尚的美好生活♡ ▬▬▬▬▬▬▬▬▬▬▬▬▬▬▬▬▬▬▬▬▬▬▬▬▬▬▬▬▬▬▬▬▬▬▬▬▬ 影片中出現的食物(All Vegan) ✏︎一禾堂 麵包本舖/海鹽羊角、海鹽豆乳奶油捲、丹麥起司 ✏︎位子X...
越南麵包宜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親愛的大家,晚安:
今天一上班,幾乎都在心驚膽跳!台灣竟然出現感染源不明的社區感染,新北宜蘭都有,而且一天七例本土,還創下史上新高!!!大家出門真的別忘了戴口罩、勤洗手,沒事少出門,如果家有65歲以上的老人家,可以考慮預約施打公費疫苗!
還有還有,如果上周沒有看到《我們一家人》的朋友,歡迎一起來溫習喔!這集不但有為愛來台的葡萄牙編曲家,把台灣的大自然元素,譜寫成動人音樂,還有嫁來台灣多年的越南媳婦,用心烤出酥脆爽口的越南麵包!
想知道更多感人故事嗎?看這裡看這裡:
YOUTUBE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oRRR3-JHg
FB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ETwearefamily/posts/945484052675255
🌏三立新聞台 每周日1400-1500播出 隔週六1500-1600重播
🌏三立iNEWS 每周六日1100-1200 2000-2100
#三立新聞 #移民署 #我們一家人TaiwanBravo
越南麵包宜蘭 在 素食舉重女孩Wand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宜蘭素食 : 越南素食
這間位於傑親戚家附近
所以我常常買這家跟傑家聚~😚
沒想到 這間其實蠻多素食者分享👀
平常買回家就直接吃了🏠
這次特地在店內拍一些照片 給大家參考~😁😁😁
🌱河粉
這家的河粉跟士林的越南素食很像🍜
口感剛好 不會太軟爛或太生👌
帶一點Q度 配清爽的湯 剛剛好!👅👅👅
🌱越南炸春捲
炸春捲有馬鈴薯的味道🥔
外酥內鬆軟✨
味道簡單又美味😌
但吃到後面會有一點油膩😵
🌱越南春捲
這個就吃起來清爽許多🤩
它的調味、口味、和口感也比較豐富👍
吃得到九層塔的香氣、生菜的脆度😄
還有一些脆脆的涼拌蘿蔔😋
配上外面QQ的皮
這道我吃過好幾次都很喜歡😍😍😍
尤其吃完炸春捲在吃這個很解膩!👏👏👏
🌱豆皮捲
這倒也是簡簡單單的😌
醬油有一點偏鹹
裡面包豆芽菜
也不錯吃~😬
越南素食的菜色都很家常🏠
但是就是我愛的那種comfort food💛 (心靈療癒食物)
而且價格很佛~
這間婉兒已經回訪好幾次了✨
Btw 這次沒點到的越式法國麵包三明治也很讚!🥖
改天再跟大家分享唄😉
-
-
-
#蔬食不私藏
#宜蘭美食 #宜蘭
#越式 #越南 #越南素食
#素食 #蔬食 #植物性 #純素 #全素 #環保
#健康 #美味 #吃貨
#vegetarian #vegan #plantbased
#vietnam #vietnamese #pho
#healthy #ecofriendly
#yummy #delicious #foodie #yilan #ilan #taiwan
越南麵包宜蘭 在 蔓蔓?蔓時尚 Slow Vash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次一定要開字幕呦🐰
2020的Vogue風格野餐日很不一樣,謝謝Vogue讓我們反思什麼才是健康時尚的美好生活♡
▬▬▬▬▬▬▬▬▬▬▬▬▬▬▬▬▬▬▬▬▬▬▬▬▬▬▬▬▬▬▬▬▬▬▬▬▬
影片中出現的食物(All Vegan)
✏︎一禾堂 麵包本舖/海鹽羊角、海鹽豆乳奶油捲、丹麥起司
✏︎位子X舒適圈&嫻賢美帶子/自製天貝沙拉
✏︎老爹蔬食X拾叁珈琲/信封米糕、單品濃縮咖啡、單品咖啡豆
✏︎路米Lumiere/越南summer rolls、越南三明治、墨西哥Taco
✏︎小王子的花園/泡菜散壽司、瑪德蓮、小西餅
✏︎植福餅/植福餅綜合口味(出現在封面的就是超正的闆娘-千千!)
✏︎半半食室/隱藏版 香甜肉桂餅乾
✏︎綠帶/番茄黑鹽鹹派
✏︎嬉皮X Adrian/限定泡芙
✏︎青鳥/馬卡龍
✏︎饅饅手作造型饅頭
✏︎林針嬤鹹水g X 樹巢 /椒麻涼麵
✏︎戀巧克/巧克力布丁
✏︎Yuri/雪Q餅 隱藏版口味
✏︎靈感/香橙布朗尼
✏︎SOI/植物系甜點
✏︎Beyond Meat/Beyond Sausage
✏︎Sulu素滷/酸辣湯蒸泡麵醬料炒的泰式酸辣炒泡麵
✏︎Omni pork/新豬肉丸
✏︎Linsy做的/木盆水果沙拉
✏︎夏夫小農/烤泰式酸辣餃、烤咖哩餃
✏︎純素光芒/Violife Cheese
✏︎坤-全植甜點/自釀康普茶、芒果雪酪、歐式酸種麵包
✏︎Vicky做的/義式鮮蔬白醬鹹派、水潤餅配偽魚沙拉醬
✏︎宜蘭三合蔬食/黑糖芝麻燒餅
✏︎中興文創園區/手作糖蔥▬▬▬▬▬▬▬▬▬▬▬▬▬▬▬▬▬▬▬▬▬▬▬▬▬▬▬▬▬▬▬▬▬▬▬▬▬
出現的人物
❤️阿純💜Patri 💛找蔬食-Hao & Yang💚坤穎💜真儀💛Stanley❤️Shirley💜Linsy💛Sabina💚維💛Copper💚怡璇💛讓我画你-Tim❤️ 無肉市集創辦人-Chelsea💚Evelyn💜 Nuttea高雄十全店-Meli & 小寶們💛Yuri❤️樹巢-Vivi & Eason & 小寶們💜彭珮慈❤️吳青原💛Shannon💜大龍💚老爹 & 拾叁❤️Angelina & Leo💜Anthony & Remy❤️查理·艾伯特💛位子X舒適圈&嫻賢美帶子❤️Hank & Lily💚Bryant💜Derrick❤️Doris💜千千💛魚丸❤️JJ💜育佐💛田羽安💚安崴💛蔬漫小姐-Nikki & Mark💚Joyce💛丹丹
以上有漏掉的拜託跟我說🥺
▬▬▬▬▬▬▬▬▬▬▬▬▬▬▬▬▬▬▬▬▬▬▬▬▬▬▬▬▬▬▬▬▬▬▬▬▬
我的其他平台
📷Instagram: @slow_vashion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_vashion/
👩🏻Facebook: 蔓時尚 Slow Vashion
🔗https://www.facebook.com/slow.vashion/
越南麵包宜蘭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訂閱蔡阿嘎Youtube:http://ppt.cc/3lup
► 食尚玩嘎全系列影片:http://ppt.cc/RQ59m
► 蔡阿嘎FaceBook:http://ppt.cc/qljL
► 加蔡阿嘎LINE好友:http://ppt.cc/Vdct2
太感動啦!!! 食尚玩嘎終於把台灣的最後一塊拼圖「桃園」補齊,完成全台灣各縣市的收錄啦 (灑花)!!!哈哈哈~ 桃園真的沒有你想像中的難吃跟難玩,很適合周休二日來走走玩耍喔!!
【桃園美食景點。收錄清單】
[觀音區]
白沙岬燈塔 觀音區新坡下16號
大潭電廠彩繪風車 觀音區大潭里電廠路1號
[大溪區]
武德殿 大溪區普濟路33號
老茶廠 大溪區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
姚茶館 和平路91號
新南老街 大溪區中山路
蔣公行館 大溪區普濟路21-3號
兩蔣文化園區 大溪區復興路一段1097號
天主教方濟生活園區 大溪區康莊路305號
[桃園區]
忠烈祠 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
可口涼麵 桃園區長春路69號
虎頭山公園 桃園區公園路42號
可口可樂世界 龜山工業區興邦路46號
越南法國麵包 桃園區建國東路1-2號
[中壢區]
好滋味麵館 中壢區成功路79巷90號
鳴心越南河粉 中壢區中央東路144號
緣生緣新疆蛋餅 中壢區華勛街161號
[大園區]
看飛機 大園區下坡路機場聯絡道
[復興區]
3D彩繪戰備隧道 復興區澤仁村中山路
[八德區]
阿燁紅麵線 八德區廣福路20巷24號
[龍潭區]
3個娃1個爸 龍潭區健行路347-1號
橋頭老麵店 龍潭區西龍路43號
[蘆竹區]
一鍋羊肉 蘆竹區中正北路1139-6號
義美觀光工廠 蘆竹區南工路一段11號
【回顧蔡阿嘎食尚玩嘎系列】
食尚玩嘎全記錄:http://ppt.cc/,UHt
01.花蓮 http://ppt.cc/feU5
02.北投 http://ppt.cc/Cl1X
03.義大 http://ppt.cc/f7pj
04.嘉義 http://ppt.cc/YEzd
05.馬祖 http://ppt.cc/VIvP
06.苗栗 http://ppt.cc/juiI
07.台南 http://ppt.cc/o3IX
08.雲林 http://ppt.cc/RADO
09.板橋 http://ppt.cc/gGaO
10.澎湖 http://ppt.cc/ErGY
11.新竹 http://ppt.cc/T5ZN
12.金門 http://ppt.cc/x5Xk
13.屏東 http://ppt.cc/i5BQ
14.臺中 http://ppt.cc/~Vn4
15.宜蘭 http://ppt.cc/Of1e
16.環島 http://ppt.cc/uquD
17.彰化 http://ppt.cc/5S9S
18.高雄 http://ppt.cc/dX1B
19.蘭嶼 http://ppt.cc/Pp-f
20.東京 http://ppt.cc/Vepi
21.基隆 http://ppt.cc/qPoT
22.台東 http://ppt.cc/NFUKI
23.福岡 http://ppt.cc/DAJXl
24.東京 http://ppt.cc/lWcWm
25.京阪 http://ppt.cc/kFDwQ
26.澳洲 http://ppt.cc/G8W4g
27.香港 http://ppt.cc/ufDgc
28.桃園 http://ppt.cc/9fmGY
#蔡阿嘎
#桃園
#食尚玩嘎
||蔡阿嘎||
LINE:http://ppt.cc/Vdct2
FaceBook:http://ppt.cc/qljL
Instagram:http://ppt.cc/KQpy
Youtube頻道:http://ppt.cc/3lup
痞客邦 Blog:http://yga0721.pixnet.net/blog
Google+:http://ppt.cc/t7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