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團的Cybex汽座團購來了。
Cybex汽座+餐椅 團購:
團購連結:https://gbf.tw/pvzn9
團購時間:2020/8/14 - 8/24
其實本團的緣起是因為這篇文《意外與明天你絕對不會知道誰先到》而認識了Cybex的小編: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62330601148174/?d=n
====== 文章節錄如下======
在醫院工作,讓我看過很多很多的悲劇。
舉個我親身遇到的忘拔蛋父母的例子:
爸爸土豪很有錢開X5,媽媽不用顧小孩,家中都請保姆和幫傭。
小孩放在後座的汽座上,但沒有綁。粗心的媽媽在路邊打開後車門時,#車子靜止的狀態,小孩從後座的汽座上面跌落到地面。
然後小孩就腦出血了,送到醫院來要開顱。
印象很深刻的,那對父母一直在手術室外靠腰靠北,『我們怎麼這麼倒楣?』
如果您買不起車,只能騎機車載孩子,那沒話說。
如果您買不起安全座椅,那也就算了。(才怪)
買得起X5,買了汽座,卻因為孩子哭鬧卻不綁,因為孩子哭鬧而抱起來,因為覺得市區慢慢開沒關係,因為覺得貪圖方便而一時懶得綁,因為 #覺得我不會這麼倒楣。
是倒楣嗎?還是疏忽?
意外和明天,你永遠不會知道誰先來。
====== ====== ====== ======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在推廣一件事
「#無論如何孩子都該坐汽座」
負擔得起的父母,就請你們挑選ADAC測試高分的品牌。
至不濟,二手的/恩典牌都好,至少有坐都比沒坐好。
所以我一直都在把我家換下來的汽座,便宜出清,或者免費用送的送出去,只是為了推廣要坐汽座的觀念。
應該還有人記得我之前剛免費送出兩張限恆春自取的汽座吧?
因為我不想再看到新聞中有任何一個孩子,因為沒有坐汽座而受傷,甚至過世。
Cybex的汽座,#從來沒有給任何人開過團,就算是百貨公司滿千送百,也都是維持著全通路固定的價格,#萬年不二價。
私訊我的Cybex小編,居然是灰灰粉,我跟她聊過之後發現,她的觀念與我有非常讓我認同的相似。
「我也是孩子的母親,我都跟客人說你們不一定要買我們家的汽座,但一定要讓孩子坐汽座」她這樣跟我說。
為了她跟我相似的理念,所以我同意開了這一團,雖然不是什麼破盤價。
這是全台灣第一次Cybex的團購,至於會不會第一天就沒了?我真的沒辦法保證,隨緣吧。
我家中有三個孩子,我陸陸續續地買了超過15張的提籃或是汽座。
對我來說,汽座就不只是有坐就好,如同汽車我會去看NCAP和IIHS的撞擊測試一般,汽座也會有ADAC的安全評價可以參考。
我最喜歡的一直都是Cybex,在台灣還沒有代理商時,我就透過一個叫「主婦上街」的德國代買網站從德國買回來兩張。
以下會告訴你,我選擇Cybex的理由。
📌#Pallas的前護體固定和其它汽座的五點式安全帶的差異。
大人們,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遇過緊急煞車時,被預縮式安全帶緊緊的勒緊在椅子上,隔天胸口瘀青的經驗?
如果你學過簡單的物理,壓力公式是受力除以受力面積。緊急煞車時的壓力,分散在前護體上,有沒有比五點式安全帶更不容易勒傷?
📌#五點式安全帶的兩個誤區。
1.你以為你綁好了,但你沒有每次上車綁好都把它調緊。或者是,你綁緊後,孩子哭鬧妳又把它調鬆一點。
沒綁緊的五點式安全帶,會跟沒綁一樣。
2.我家的調皮灰,因為筋骨軟Q外加斜肩,無論我綁再緊,之前的三張Britax汽座他都有辦法掙脫肩帶。
為了不讓小孩掙脫,#加上胸扣那絕對是另外一件危險的事。
我自己的經驗,為了要讓胸扣扣上,肩帶反而要調鬆一點點。
但五點式安全帶沒扣緊,根本就等於沒扣,而且胸扣沒注意,反而可能勒到脖子。
我不懂得是,花了近萬元,看了ADAC報告去挑一張得分高的汽座,是為了風險管理上要降低風險。然後買了進口汽座,卻用一個幾十元,也沒有任何安檢安規和實驗室測試的東西,去變更了原廠使用設計,加上胸扣以後,這已經和送ADAC測試時的使用條件完全不同了,我個人沒辦法接受。
📌#前護體的優點:
1.只要你有把安全帶正確的來回纏繞一圈,就絕對會裝好,避免掉人為疏失沒有綁緊的可能性。
2.平均分散壓力,更好的保護寶寶。
3.習慣之後,灰灰和姐姐們其實都把這個前護體當成小桌子,在上面吃東西/玩玩具/或是趴著睡覺。
到了下一個階段,我把前護體拿掉後,她們反而不習慣,吵著想要她們的小桌子。
📌#新生兒該選哪一張?
#Aton5 新生兒提籃。這張提籃有比較大一點點,#可以從出生用到13kg.
📌提籃如何固定?要不要加底座?
提籃可以用 #安全帶固定,或是選配iso fix底座。
我個人建議 ,#不需要花錢買底座。理由如下:安全帶就可以固定得很緊,加了底座是讓你方便拆下提籃提著走。
#但不要被歪過人單手美美輕鬆自在拎著提籃的圖片騙了,提籃本身的重量,再加上沒多久就超過十公斤的寶寶,#我根本不會想把寶寶跟提籃一起拎下車!更何況太太,她根本拎不動。
提籃只能用到13kg上下,比起汽座,使用時間沒有很長,真的不用額外花錢買isofix底座,用安全帶就可以固定的很牢靠也很安全了。
換成汽座後,提籃的底座也就無用了。
我這個購物狂都跟你說不用買的東西,我想妳就不用再糾結到底要不要花這筆錢。
📌Pallas S-fix/Solution S-fix的汽座怎麼固定?沒有Iso fix能用嗎?
#isofix和安全帶固定雙用都可以,#沒有isofix的車款也適用。
📌法規是不是規定2歲以前要後向?
我家大寶二寶,都是一出生就使用提籃(後向乘坐),坐到實在不能坐了(大概14~15kg),差不多也兩歲了,接著就換前護體設計的Cybex (正向)
灰灰比較尷尬,1歲10個月就已經14kg,提籃坐不下了,我也是直接換成正向的Cybex汽座。
因為反向的汽座都是五點式固定,幾張Britax汽座灰灰行車中都會掙脫肩帶,那反而更不安全。(如附圖)
用兩歲來一刀切,而不是用身高體重體型來區分汽座要坐正向還是反向,在我個人看來是挺愚蠢的啦,還是有沒有什麼官商勾結我實在不想這樣去推測。
有次在高速公路,我回頭看到灰灰又把肩膀從汽座鑽出來,五點式固定只剩下胯下那三點,嚇到我停路肩綁他。接著一路提心吊膽的從台中開回高雄,頻頻回頭注意他!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網買Cybex汽座!而且一口氣買了兩張,包色。
https://www.facebook.com/872810369735736/posts/1124484714568299/?d=n
如果要按照台灣法規,那就是:
#Aton提籃從出生用到13kg
#Pallas汽座可以從兩歲開始用到36kg
至於如果你家剛好滿13kg但還沒兩歲呢?
看你們個人想法,惡法亦法,
我不能鼓吹你違法。
但我個人是從沒有在乎過這件事。
======團購文======
Cybex汽座+餐椅 團購預告
團購連結:(明早10:00公佈)
團購品項:
1.Cybex 提籃 Aton5 (新生兒~13kg)
團購價5580
再送Cybex提籃專用蚊帳(市價480)
#搭配安全座椅一起買還可以再九折
2.Pallas S-fix (9kg~36kg)
團購價12800/14800(法拉利款)
送兩樣贈品(市價2280)
原廠透氣布套
原廠杯架
#搭配提籃一起買還可以再九折
3.Solution S-fix (15kg~36kg)
(其實Solution就是Pallas 拆掉底座,拿掉前護體)
團購價8800/10200(法拉利款)
送兩樣贈品(市價2280)
原廠透氣布套
原廠杯架
4.Lemo餐椅
團購價6800(一般款)/8800(木質款)
贈品:丹麥Done by deer矽膠餐盤(市價760)
關於餐椅,值得我另外開一篇文介紹
連結:(待補,其實我還沒寫XD)
這是Cybex汽座史上第一團的團購,不是尾貨出清庫存絕版商品,是線上的正貨。
有買過cybex的朋友們都知道,Cybex從來都是萬年不二價,而且全台灣的通路都同價格,她們不希望父母還要費心去比價,然後不會殺價或比價的父母還要吃虧。
所以,就算是新光三越或其他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活動,活動完的價格也依然會跟外面小間的婦嬰用品店通路同價格。
所以,這次團購也沒辦法破例。但一次送兩樣原廠贈品,而且贈品實打實的單價真的就要兩千多。一筆訂單超過6000還可以折600,這就已經是連婦幼展都不曾有過的優惠了,汽座與提籃一起買還有九折,再加上3%小盒子的購物金,這已經是我爭取了很久才有的優惠,和其它通路不一樣的地方。
我其實真心不介意大家到底跟誰買,我只是想推薦大家這個令人安心的產品給大家的孩子。
Cybex一向都是少量現貨,買過的朋友就知道,#通常都需要預購,本次大概也不例外。
有 #少量現貨,#先搶先贏。
但沒搶到的可以先訂,可以預購等貨到。
快閃團只有一週,史上第一次,說不定也是最後一次。
▍優惠 ▍
邱醫師粉絲專屬贈品:
❤️成長型汽車安全座椅Pallas s-fix 、Solution s-fix 送透氣座布套+杯架(市價$2280)
❤️提籃式汽車安全座椅Aton 5 送專屬蚊帳(市價$480)
❤️LEMO CHAIR送丹麥Done by deer矽膠餐盤(市價$760)
上述贈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你消費Cybex加碼,#訂單滿6000現折600,#一張訂單僅折扣乙次。
#要買多樣商品者記得分筆下單。
❤️同時購買成長型汽車安全座椅Pallas s-fix+提籃式汽車安全座椅Aton 5, 即享九折優惠。
▍加碼優惠 ▍
❤️完成團購訂單後,註冊小盒子官網成為會員,即可獲得3%小盒子購物金回饋(團購訂單金額),可於小盒子官網購物使用。
官網註冊會員:https://www.petiteboite.net/users/sign_in
註冊會員成功後,請到『Cybex台灣總代理』的粉絲專頁私訊:1.團購訂單編號、2.會員註冊信箱,將會於七個工作天內為您設定購物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路肩 有限 速 嗎 在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會勘氣到我破口大罵
為什麼我一直說願意溝通的公務員比什麼都還重要呢?
今天我受苗栗縣議員陳光軒、曾玟學、黎煥強三位議員的邀請,一起參與會勘頭份市中華中國信託前方的道路設置,該處長期有違規停車、路肩過寬(常被誤認為是車道)與地下停車場出口左右視野不良的問題
現場能做的事情可大可小,全看預算跟權責單位的處理能力能到哪,事實上這個現場能做的,大概就是把地下停車場左右兩側劃設一段槽化線加上彈性防撞桿,把左右視野拉出來就很了不起了,想要搞什麼路肩縮減、車道縮減、內側偏移左轉車道基本上都是天方夜譚,一來沒錢二來變動太大勢必引起其他民意強大反彈,說穿了就是沒有死個幾百個人引起縣府高層注意是不會有機會動的
來會勘的權責單位,如果有什麼困難或是推行上的阻力,大可講出來大家互相體諒,但是如果連我提的槽化線、防撞桿都用『設置規範不允許』來推託
#我就覺得你他媽是來亂的
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哪一條禁止你在路間設置槽化線啦?踏馬的以為我沒看過規則嗎?現場什麼狗屁理由都來了:
『防撞桿行人踢到會摔倒啦』
『路肩設置槽化線車輛會撞上去啦』
『槽化線還是有車會違停台灣人就是犯賤啦』
更扯的是之前台三線的會勘我提議市區路段可以透過四線車道縮減成兩線來抑制車速,還有一個公務單位(不想講出來免得傷和氣)代表說:
#雙向四線縮成雙向兩線要是逆向超車發生意外誰負責
WTF!要是車道縮減就變成你要負責,那全台灣雙線車道的事故他媽的通通都找你負責了啦供殺小!真的不是我要瞧不起一些公務員,因為你他媽的講出來的理由我真心覺得就是納稅養雜碎!
==============我是分隔線==================
這種東西牽扯到的東西太多太廣,往上可以扯到內政部營建署的市區道路設置規範、地方里長民意勢力寧願走在路上給車撞也不要把人行道淨空等等的問題。往下也可以印證我之前所說,台灣道路權責破碎化的問題,像是這條路的管轄單位是小到沒有交通專業、權力有限的『市公所』所管轄
是的你沒聽錯,台灣的道路管轄之破碎,很多路是給市公所、鄉公所甚至農建科這種單位在管的,沒權力沒交通專業,自然被地方民代牽著鼻子走,台灣交通之爛,除了交通部長久以來的問題以外,內政部營建署所頒布的市區道路設置規範也大有問題
權責破碎化導致無法統一強力執行工程設置依據,也是未來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這樣一搞,ㄎㄎ,那就是要動到行政院跟立法院,做一次大幅度的組織章程的調整了。
而最慘的事情,就是你我的納稅錢就在這樣一個路口一個路口的反覆會勘、爭執、改建中,不斷地消耗掉,三位議員加上助理以及兩位行政單位的公務員一個下午的薪水要多少錢各位知道嗎?
#但是我沒錢領啦所以大家買貼紙拜偷拜偷
#買貼紙由此去
https://sho.pe/SE7SB
路肩 有限 速 嗎 在 卡瓦納 X 日本旅遊失心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的冰島社團看到的警示文,寫得非常好!
雖然我也愛冰島,但前往冰島前,真的不要對冰島抱著過高的期望,因為冰島的天氣真的很難搞!今年年初在冰島的前幾天都在下雨,那幾天我心情超差,一直懊悔著為什麼要跑來冰島呢?去日本不是很好嗎?當然這個心情在後來進了藍冰洞和看到極光後頓時消散,如今只剩下滿滿的懷念和想再訪冰島的念頭...
後來想想如果我這趟冬季冰島行每天都遇到下雨,我還會這麼喜歡冰島嗎?總之不期不待、沒有傷害,前往冰島前,請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冰島記事】
剛完成了在冰島為期兩周的環島旅遊,我們的旅遊經驗可能跟大家有點不一樣,因此決定寫下一篇記事,提供有興趣前往冰島、和正在規劃冰島旅行的朋友來參考。觀點當然是見仁見智,觀迎大家理性討論就好。
這些年常聽人說,冰島是一輩子必須要去一次的地方。也許是期待太高,我們開始實際體驗之後,總有個念頭在心中盤旋: 到底,冰島旅遊是不是被 overrated (國外也有一樣的討論),翻來覆去體驗了兩週之後,覺得我們給的最終答案是,『對、也不對』,因此想分享一下我們的親身感受如后。
首先來提供一個分數,我們給冰島旅遊的總分數為85分,並列舉下列地方做為比較的標準:
1. Alaska 阿拉斯加 (夏季、冬季各去了一次): 98 分
2. Yellowstone/Teton 黃石/提頓 (夏秋冬各去了一次): 95分
3. Canadian Rockies 加拿大洛磯山脈(夏季去了兩次): 90 分
4. European Alps - Switzerland, West Austria (阿爾卑斯山脈 – 瑞士, 奧地利西部,春秋各去了一次): 90 分
5. American Southwest (NV, AZ, CO, NM, UT): 美國西南部五州諸多的 National Parks, National Monuments (秋冬各去過一次): 85-90 分
6. Iceland 冰島: 85 分
由分數可知,我們眼中的冰島雖然相當漂亮、但並沒達到非常驚豔的程度,探討最主要的原因,是天氣、天氣、還是天氣 (因為很無奈、所以連打三次)。去之前我們就知道冰島天氣相當多變化,但待了兩個禮拜後,總覺得這天氣比預期中的多變化還要糟糕些,稱之為台北三月的陰雨綿綿也不為過 (兩週內總共只有三個晴天、三個絕對的下雨天、以及許多個雲層密布且常有絲絲細雨的陰天);當然,天氣變化本來就是旅遊的一部分,但佔多數時間的陰雨天,還是讓人感到非常遺憾。尤其,當明知天上有太陽閃焰造成的極光爆發,但實際上天空卻被一層厚厚的雲牢牢擋住時,這感覺還真糟;更尤其,冰島旅費之高,實在令人乍舌。
這樣的連續陰雨天氣經驗,與我們在美國乾燥的西南部、甚至阿拉斯加旅遊體驗都大大不同,大陸型氣候的天氣鋒面系統通過與變化的速度通常很快、不像島嶼受海洋氣候源源不絕的潮濕空氣所持續影響。
那麼冰島的魅力在哪裡呢? 我們一路思考,得到的結論是,冰島,就如他的官方宣傳【 一個冰與火共存的美麗天堂】,是一個在短距離內,輕鬆將前述各地美景一網打盡的好所在。
- 冰島有美麗的極光飛舞,但大家都知道,想要在冰島看到極光女神,真的得看人品好不好 (註1),也因此,我會給的建議是,如果朋友是把欣賞極光當作旅遊的首要目的之一,那選擇Alaska Fairbanks 這個一年大約有兩百多個日子都可以見到極光的城鎮作為旅遊標的,會保險許多(推薦阿拉斯加的秋天,應該會非常漂亮)。
- 冰島有迷人的地熱景觀和間歇泉(但只有一個),雖然其規模與黃石 upper/lower basin geysers 完全不能比較,但仍是很棒的體驗。喔,對了,這裡間歇泉 geysir就是 geyser 這個名詞的由來,且有趣的是,她每五分鐘就劇烈噴發一次,一次噴發大約只有十秒。這對攝影者來說,這比等待黃石的任何一個知名 geyser 都輕鬆得多 (比如說: Grand, Castle, Daisy, Riverside geysers 等)。尤其是,這裡更有機會體驗到黃石所沒有的極光+間歇泉的美景 (當然,人品要夠好…)
- 冰島有壯麗的冰河景觀和冰河湖,這個部分在我們心目中加分很大,毫無疑問是一大亮點。我們在阿拉斯加自己走過冰河,但那次只花了四十美元,沒有 guided tour (我不記得是因為沒有這個選項、還是我們自己沒選),這次參加貴森森guided tour ,在響導引導之下援著繩索走過一道道的冰脊,感覺特別好。另外,這裡也不用像 Glacier NP 的 Iceberg lake trail 那樣得走十幾公里才可以近距離欣賞美麗的冰河湖美景,真是一大享受 ( 當然,人品極佳的話,欣賞冰河湖還可以搭配極光曼妙的舞姿)
- 冰島也有非常壯觀的火山景色,多變的火口湖,比起夏威夷大島,冰島熔岩(lava)地形的形成時間可能久很多,所以許多地方都已有植披覆蓋,尤其在此夏秋交替之時,一望無際平坦的熔岩地形,搭配顏色多變紅綠黃多色植披,煞是好看! 推薦Egilssadir 到米湖這段路上,一望無際的景色相當壯觀,雖然規模不大但與美國西南部的壯麗風情頗有類似之處(註2)。
- 冰島也有可觀的冰河侵蝕遺跡,讓人聯想到加拿大洛磯山脈的壯觀景色,尤其推薦 Akureyi 往西一號公路這一段的景色,巨大的冰河峽谷一直是我們最愛的地形景觀之一。
- 冰島有無數的地熱溫泉,除了有名的藍瀉湖,其實各地都有大大小的地熱泳池,如果每天晚上都想來泡泡溫泉,也不是一種奢求 ( 當然,人品超凡的話,還可以邊泡溫泉邊欣賞極光爆發)
- 冰島更有無數的瀑布,規模往往非常可觀也非常漂亮,而玄武岩地形也是一絕,雖然後者是澎湖就有啦 ^^"
基於這種種理由,造就了冰島的特殊性與獨特性,我們也覺得確實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然而冰島的旅遊業是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在政府的有心推廣與民眾不得不為之的狀況下異軍突起的,因此蓬勃發展的背後,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問題,除了天氣這不可掌握的因素之外,冰島旅遊尚有三個比較可惜之處:
一、路況不好,很多路是 unpaved,因此就衍生了很多租車方面的損失和討論,記得保險一定要足夠。我自己的心得包括:
a. 在 unpaved 路段會車時,盡可能減低速度靠邊,避免被小石子打中自己的車子,也避免打傷別人的車。另外,跟前車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以免被前車濺出的小石子打傷前擋風玻璃,這一點尤其是跟朋友一起開多台車時要注意 (我們在荒郊野外就看到一行中國旅客發生這樣的慘劇)
b. 在 unpaved 路段難免會小小打滑和甩尾,記得放輕鬆但握穩方向盤、不要重踩煞車,基本上不用太擔心,這跟在雪地開車的道理差不多。
c. 冰島風大,我們運氣好(?),只碰到一場這樣的狂風 (OS: 溫帶氣旋的威力果然不輸給颱風),這樣狂風會讓開關車門都變成一件危險的事,一不小心,就會直接把鄰車的車門砸凹一塊(這是常發生的事),我的建議是,停車的時候要記得觀察風向、不要讓車頭直接與風向平行,可以顯著避免自己車門用力失控砸到鄰車,或是擔心被鄰車車門砸傷的憾事發生。
d. 冰島公路都是雙向單線道, overlook 或是 turnout 規劃的並不多,有時不免錯失一些可以拍照的美景,如果前後視野都沒車,直接停下來照相是勉強可以啦,但真的不建議直接強行停在沒有路肩的路邊,我沿路上超過幾台這樣的車,覺得很是危險。
二、物價超貴。冰島旅遊可能沒有overrated,但我覺得冰島物價是真的貴到 overpriced。過去我們已覺得阿拉斯加旅遊的物價很貴很不可思議,但沒想到冰島更貴! 舉個例子來說,在美國,如果我們旅遊中想要到一個稍微像樣一點的餐廳打打牙祭 (並不是指大城市喔),點兩個主菜一個前菜加飲料,無論如何一百塊也可以搞定,但在冰島動輒要兩百美金以上,很誇張。
三、冰島缺乏野生動物生態,舉目望去都是幸福懶洋洋沒有天敵的可愛綿羊,對遊客來說,沒辦法體驗路上突然看到 Elk , Bear, Coyote等等野生動物出現的驚喜感(和人群暴動),也是一種遺憾。
簡單的結論,這個國家的旅遊業發展還在摸索和學習的階段,很多景點都因為負荷不了現在的遊客量在陸續擴建中。我知道他們自己有在擔心旅遊業泡沫化的問題,我也相信他們會有機會越來越好。對我們來說,依舊認為冰島是一輩子值得一遊的地方,但若要像阿拉斯加、黃石這些地方一遊再遊,可能就是未必。
我的建議是,如果假期有限的朋友想要一次體驗世界上各種不同的美景,那冰島真的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地點;但如果朋友是逐年規劃世界各地不同的體驗,那非常建議朋友要先來冰島、再規劃去黃石、加拿大洛磯山脈、阿拉斯加等地,應該會有更多的驚艷與收穫!
FACTS:
13 days, 3000 km mileage, 4+ nights with aurora (including flight from Netherlands to Iceland), 4 hot springs, numerous waterfalls, numerous rainbow, plus 2 humpbacks
註一: 我事後覺得如果要重新規劃冰島行程,我會選擇一半的住宿都不要事先訂好,到時候隨機應變,這樣行程才能依照天氣隨時調整;如果能開露營車當然也是選項,但畢竟活動的機動力會有差距。我們在歷經頭一個禮拜在南部一直綿延的陰雨天之後,第一個真正看到極光的日子(雖然短暫只有一小時就被雲蓋住了),就是因為我們當天刻意留白沒訂住宿,前一天查了氣象之後立即決定往北直接衝 Husavik 才偷到的。
後來我們有一天,看著氣象預報從 Akureyi 開了一百二十公里衝到 Sauðárkrókur 等極光,下午四點抵達時天氣晴朗,心情大好,結果先去騎個冰島馬,就看著天空的雲越來越多,七點在 Hofsos 泡湯時就滿天都是雲,等待到十一點半都沒散開(他們官網預測卻堅持那一帶至少是 partially cloud) ,最後十一點半只好悻悻然再開一百二十公里回去住的地方 ......
註二:我覺得美國西南部是相當被 underrated 的旅遊地點,除了大家熟知的 Grand Canyon 外,往西逆時針繞一整圈包括Vermillion NM, Antelope Canyon, Monument Valley, Mesa Verde NP, Great Sand Dune NP, White Sand NM, Rocky Mountain NP, Arch NP, Canyonlands NP, Bryce Canyon NP, Zion NP,… 等等,有一系列數不勝數、各式各樣不一樣、巧奪天工的景色;而若從猶他繼續往北開向提頓/黃石,路上Idaho/Wyoming 沿路的風光也絕對不輸冰島。這條路線的價格便宜,唯一缺點就是點和點之間的距離動輒都是一整天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