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像專欄
穿越舞蹈和錄像 | 許海文專訪
許海文,跳一輩子舞的當代錄像創作者。從小,她在蘭陽舞團接受訓練,而後進入台藝大舞蹈系。接著因為姊姊要到法國讀書,便也跟著前往。
起初以舞者身份參與音樂劇演出,並參加了舞蹈當代藝術program,在工作坊中遇到許多當代藝術家,並在其中發現了自己對於身體錄像間的探索有相當大的熱情,於是進入Le Fresnoy法國菲諾爾國立當代影像藝術工作室開啟下一階段的探索....(文/黃迦)
------
#一影像 #黃迦
#許海文 #藝術
一影像投稿專區 https://www.1imageart.com/forum
歡迎隨照片附上100字以內的心情
━━━━━━━━━━━━━━━━━━━━━━━
超過百位攝影師與紀錄片導演的訪談,免費觀看
請訂閱
一影像YT https://reurl.cc/e9Lb1x
一影像官網 https://www.1imageart.com/
一影像IG 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70的網紅Chou Shu-Yi周書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那是疫情開始之初,"無用之地" 的身體錄像展演到了澳門,紀錄消逝的時間與地景 , 那是2020年的一月時,演後回台,全世界進入封國封城,這是第二版無用之地的創作首次海外展演的時局,用無用面對無用。澳門,一個靠海又不斷填海法發展的城市 , 蘊藏了因殖民歷史所留下豐厚的文化足跡 , 有些部分很像台灣 ,...
身體錄像 在 周書毅 Chou Shu-Y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霧雨之中,我仍記得回家的路。
冬天的東北角,是個神秘的區域,因為這裡的天氣變幻莫測,忽然想起幾年前在台東生活的日子,與氣候共生,在環境中創作著的我,從無用到有用的旅程。移居金瓜石已經半年的時間,我是夏天來到這裡的,所以與此刻的風景截然不同,想起去年的冬天,我來這裡試住一星期,碰上去年這裡最大的降雨量,而今年雖然沒那麼大雨量,但至今仍未停歇,每次上山時,總是往霧裡走去,整座山城沒有夏日的蟲鳴鳥啼,全是細雨落在植物與屋房道路上的聲音,遊客少了,只聽見遠方正在行駛的公車聲,車燈從模糊到清晰,路燈下的雨飄得像是冉冉升起的煙,仔細看,才知道是霧。我的身體在尺寸不夠大的雨衣下,感覺到雨的冰涼,總是有縫隙會碰到皮膚的,眼睛、嘴巴、手和我的腳,都能感覺到正在前往山中的風景,在眼前,也在身體裡,存放在生活的記憶中。
離開時,有時我會選擇搭公車,有時雨不是太大,我會騎著摩托車上下山,只是越上山霧越濃,雨也下的越是迷離,隨風忽大忽小,沒有固定的方向。關於霧,神奇的是,有時一轉彎,從九份越過基隆山,突然間清晰了,那是山與風到阻隔,讓霧有了路線來去,眼前是一部長鏡頭的電影,沒有換氣,直至最後。幸好,回金瓜石的路上,總是如此熟悉,我仍記得回家的路,霧在大,我都能辨認路口的樹,與隱約可見的樓房,甚至是轉彎到角度,都能細數,也許也是因為回家的路選擇不多,隨著時間刻畫在身體每日上山下山的行動中了!
金瓜石,一座早期的重要礦區,渡過近百年的風華,如今卻已淘盡了黃金歲月,回到環境給予的無價資產,依山靠海的金瓜石會如何走向未來,有時我在山中會想像著礦場的聲音,還有索道上下運送到軌道聲,這不曾經驗過的事,讓我想像聾人對於聽覺的想像世界,也許能透過觸摸來感受共振,只是這場共振之聲已經消逝,不變的是四季的流轉,如此刻冬天到霧,假使我看不見,我能感受到霧嗎?我閉上眼睛感受那濕冷的溫度,還有霧和雨的差別,一個讓空氣凝結,另一個讓空氣掉落,呼吸的速度比霧還慢,世界的進步比雨還快,而人類的瘋狂.....難以言喻,也許眼前到這裡,對於過去來說噪音面目全非,而我們仍覺得美麗。
我到瑞芳車站了,一座1919年啟用的車站,只是今非昔比,還真的難以形容這裡的美與不美,我會説:“當你看遠時,你會看見山,而這裡離海不遠,空氣很好,眼前的一切都是人類暫時留下的無用之地,我們要珍惜遠方仍在的風景,慢慢他努力眼前能更好的事。”
2020的《無用之地 _身體錄像展》走過澳門與金瓜石兩個版本的創作,隨著冬天進入後製影像剪輯工作,希望能2021的年初可以安排一系列的線上放映活動,讓這些遠方風景,能讓更多人感受,也讓作品可以延續下去,找到下一步路。
今年尾聲,世界仍是紛亂的,我們必須努力照顧自己,讓生活的平靜可以是生命的一份力量。
待續....
12.25
書毅
+
https://instagram.com/break_and_break
+
https://instagram.com/choushuyi_taipower_residence
身體錄像 在 周書毅 Chou Shu-Y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活著 之後,回看年初 #無用之地身體影像展 澳門信榮船廠 / 現場紀錄影像12min版 線上放映;)
https://m.youtube.com/watch?v=7nIaDI0Rrls
那是疫情開始之初,"無用之地" 的身體錄像展演到了澳門,紀錄消逝的時間與地景 , 那是2020年的一月時,演後回台,全世界進入封國封城,這是第二版無用之地的創作首次海外展演的時局,用無用面對無用。澳門,一個靠海又不斷填海法發展的城市 , 蘊藏了因殖民歷史所留下豐厚的文化足跡 , 有些部分很像台灣 , 而台灣對於澳門也許不太認識那裏的歷史文化 . 於是我決定用身體去走訪感受 , 用影像記錄即將逝去的空間 , 試著留存曾經存在的遺跡與證據 . 而這一次面對的是海洋與船屋 , 與消逝的百年木造船產業空間一同來對話。--- 周書毅
12min version _ “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_身體錄像展 #澳門 #信榮船廠
Chou Shu-Yi Live Exhibition_Macau_Son Veng Shipyard _ 2020.1.16-18
“Break” means to take a rest, to crack an opening or to cause damage. Its varied meanings imply the subtle connection between dilapidation, rest and rebirth.
From 2014 to 2020, Chou Shu-Yi moved between new and old cities across Asia, making more than 100 video clips depic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s body and useful or useless lands, which he later complied into a work. He responded to different urban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his body and shadow, and conveyed his self-reflection on life experiences. In 2020, Chou will come to Macao for shooting, screening and performing, leading the audience into the space of his video clips and re-interpre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mself and those spaces through dance.
編舞/影像/演出:周書毅
影像設計:李國漢
聲音設計:王榆鈞
燈光設計:莊知恆
燈光設計助理 : 曾彥閔
展演紀錄導演/剪輯:黎宇文
攝影 : 黎宇文 . 呂威聯 . 陳俊安
製作統籌:PROJECT ZERO Performing Arts Management
技術統籌 : 楊理喬
執行製作 : 劉孝聆
#澳門城市藝穗節 #MacaoCityFringeFestival
身體錄像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那是疫情開始之初,"無用之地" 的身體錄像展演到了澳門,紀錄消逝的時間與地景 , 那是2020年的一月時,演後回台,全世界進入封國封城,這是第二版無用之地的創作首次海外展演的時局,用無用面對無用。澳門,一個靠海又不斷填海法發展的城市 , 蘊藏了因殖民歷史所留下豐厚的文化足跡 , 有些部分很像台灣 , 而台灣對於澳門也許不太認識那裏的歷史文化 . 於是我決定用身體去走訪感受 , 用影像記錄即將逝去的空間 , 試著留存曾經存在的遺跡與證據 . 而這一次面對的是海洋與船屋 , 與消逝的百年木造船產業空間一同來對話。--- 周書毅
2020.1.16-18 “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_身體錄像展 / 澳門 信榮船廠
Chou Shu-Yi Live Exhibition_Macau_Son Veng Shipyard
周書毅x李國漢x王榆鈞x莊知恆
http://www.macaucityfringe.gov.mo/2020/cn/event/8093
在身和影之間看地景變遷 .
Watch between body and shad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
“Break” means to take a rest, to crack an opening or to cause damage. Its varied meanings imply the subtle connection between dilapidation, rest and rebirth.
From 2014 to 2020, Chou Shu-Yi moved between new and old cities across Asia, making more than 100 video clips depic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s body and useful or useless lands, which he later complied into a work. He responded to different urban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his body and shadow, and conveyed his self-reflection on life experiences. In 2020, Chou will come to Macao for shooting, screening and performing, leading the audience into the space of his video clips and re-interpre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mself and those spaces through dance.
#澳門城市藝穗節 Macao City Fringe Festival
編舞/影像/演出:周書毅
影像設計:李國漢
聲音設計:王榆鈞
燈光設計:莊知恆
燈光設計助理 : 曾彥閔
展演紀錄導演/剪輯:黎宇文
攝影 : 黎宇文 . 呂威聯 . 陳俊安
製作統籌:PROJECT ZERO Performing Arts Management
技術統籌 : 楊里喬
執行製作 : 劉孝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nIaDI0Rrls/hqdefault.jpg)
身體錄像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身和影之間看地景變遷 .
Watch between body and shad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
2020.1.16-18 “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_周書毅身體錄像展 Chou Shu-Yi Live Exhibition_Macau澳門 _ Son Veng Shipyard 信榮船廠
周書毅x李國漢x王榆鈞x莊知恆
http://www.macaucityfringe.gov.mo/202...
“Break”有休息與打破、損壞之意,不同的意義存在微妙關連;“無用之地”意喻人在面對身體無用的狀態,以及土地的破敗。
2014至2017年間,周書毅在亞洲各地新舊城市移動,以身體和有用或無用的地景對話,期間拍攝一百多段錄像,重組集結成作品。透過他的身和影回應不同的都市變遷,也傳達個人生命歷程。2019年移師澳門拍攝及展演,將帶領觀眾走入影像中的空間,並藉現場舞蹈演出,演繹他與空間曾經的對話。
“Break” means to take a rest, to crack an opening or to cause damage. Its varied meanings imply the subtle connection between dilapidation, rest and rebirth.
From 2014 to 2017, Chou Shu-Yi moved between new and old cities across Asia, making more than 100 video clips depic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s body and useful or useless lands, which he later complied into a work. He responded to different urban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his body and shadow, and conveyed his self-reflection on life experiences. In 2020, Chou will come to Macao for shooting, screening and performing, leading the audience into the space of his video clips and re-interpre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mself and those spaces through dance.
* 2020/1/16-18 信榮船廠 * 20:00 首演
* Thursday to Saturday _ Son Veng Shipyard *
澳門城市藝穗節 Macao City Fringe Festival
編舞及影像導演:周書毅
影像設計:李國漢
聲音設計:王榆鈞
燈光設計:莊知恆
製作統籌團隊:PROJECT ZERO Performing Arts Management
備註:
-展演約一小時三十分
-適合六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設穿梭巴士往來舊法院大樓及演出地點,於演出前一小時出發,逾時不候(需先報名,額滿即止)
-展演不設座位,請穿著輕便服裝觀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4wj50fc_F4/hqdefault.jpg)
身體錄像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reak & Break ! Chou Shu-Yi Dance Video Exhibition2018 Taipei_Polymer
* 無用之地 * 周書毅身體錄像展 空場 / 台北
身體 在無用之地上起舞
創 作 周書毅 Chou Shu-Yi / film director & choreographer
影像攝於 2014.10 ~ 2017.10 / Film record
影像設計 李國漢 Max Lee / Video design
音樂設計 王榆鈞 Yujun Wang / sound artist
燈光設計 莊知恆 Chuang Chih Heng / Lighting
平面設計 陳文德Winder Chen / graphic design
展演記錄 呂威聯 William Lu / Video Recording
展覽合作 空場Polymer / co-work space
*FB :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choushuyi/
舞蹈家周書毅首次舉辦身體錄像展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展出地點位在台北的空場藝術聚落,這裡在90年代以前是一間紡織工廠,閒置多年後,透過藝術家進駐產生新的能量。而周書毅選擇於此的原因,正是想與休息再生的廢棄空間撞擊對話。此次展出的影像是2014年至2017年身體在各地移動的觀察,從城市的中心到邊緣,從外在龐大的建築到內在個人生命的構成,不斷透過身體與那些有用或無用的場域對話著,感受到人類正在往毀滅的方向前進著。其中有許多場景,都是我們忽視的,如同生命的分類,將彼此邊緣化的過程。
“無用的時刻,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在身體感到無力或是無用之時,我們如何感覺活著?”
周書毅用身體的舞動去撞擊空間,找到生命與土地彼此相互呼應的力量,那是一個無人之地,也可能是一個即將被拆除的釘子戶,或是我們曾經對抗的路,在被遺忘的角落中,等待著再生的可能。
Break 是休息,也是打破、損壞之意,兩者之間不同意義,卻相互並存著微妙的關連。而中文則以人在面對身體無用的狀態,以及土地在對抗財權後的破敗去命名,試圖帶領觀者從身體走入影像中的空間,感受身體與舞蹈語言的力量,在生活中的存在與對話時刻。
影像,是這次創作媒介的開端,從身體到光影到環境,決定按下快門的原因是"人",是人在這時代變遷與城市快速更迭的環境下,所感受的流逝與無力感,從無力的角度去觀看環境中不同的力量,從中心到邊緣,從有到無,從失去到再生。
--- 周書毅
* 特別感謝 : 郭奕臣、乙甯、小野、育晉、春春、孝聆、林婉玉、李偉能、王榮祿、伍宇烈、古名伸、郭奕臣、黃明川、陳芯宜、趙徳胤、林立淇、劉麗華、林家文、劉孝聆、Frankie、Zoe、Tank Wu / Solo singer hotel、周先生與舞者們、DocDoc紀錄片工作坊、事件工作室、鹿港囝仔、驫舞劇場、laboratory實驗平台、豪華朗機工、稻草人現代舞團、雲門-流浪者計畫、廣藝基金會....以及許多未能提及的好朋友們 , 在這兩年多裡協助我 , 讓我堅定獨立自籌製作的你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yL8z11tvv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