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e田馥甄單飛10年封后,教我們學到一件事]
(職場易經筆記-18)
恭喜🎈!田馥甄Hebe昨晚奪下第32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一直被認為是金曲遺珠的她,兩次叩關,都與獎座擦身而過。這次憑著第五張專輯《無人知曉》(Time Will Tell),終於封后。
近年田馥甄迷上登山,目標是爬百岳。當她拾梯上台領獎時,她打趣說剛剛那一段才真的讓她腿軟,暗喻得獎是多麼不容易。這是她單飛10年後,在金曲獎首度封后,而她致詞時,特別強調這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因此感謝了很多人,包括:
去年加入的何樂音樂
之前的老東家華研唱片
當年的S.H.E.女團的姊妹Selina﹑Ella
在娛樂圈,每隔一陣子就出現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男團或女團,但是正如三國演義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觀眾看他們還在日正當中時,卻聽到天團要拆了﹑散了,無不感到惋惜。其中不免傳出成員不合的消息,唯獨S.H.E.沒有,還打出「單飛不解散」的口號,至今三人感情甚篤,誠屬不易。
後來田馥甄再出走培育她近20年的華研唱片,好聚好散,後來卻被寄存證信函求償,還好平和落幕,這裡面顯示的是高超的人際智慧。我得說一句,難得呀﹗面對分分合合,不要說競爭激烈的娛樂圈無法完美處理,即使我們普通上班族的職場,都未必能夠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以處理分與合,是職場重要的一課。
這次我想用易經緊臨的五個卦,來談如何面對分與合,幫助你在三個不同階段,都能掌握到關鍵要領:
💚合時:人皆有情,恆久不移。
💚從合到分時:相時而退。
💚分時:步步為營,邁向光明。
易經分為上下兩部分,第1至第30卦是上經,第31至第64卦是下經。上經是乾坤兩卦開始,講天道與地道;下經是咸卦與恆卦開始,講人道,指的是各種人際關係,像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老闆與員工關係﹑主管與屬下關係等。所以像Hebe田馥甄的分分與合合,要看下經,而我要從下經的前五卦來說明。
💚第一階段看咸卦(第31卦)
咸卦,指的是「感」沒有「心」,包括感覺﹑感應﹑感情等。我們一般人會以為沒有心的感情,是把別人的心偷走,騙人感情;但在易經裡,解釋恰好相反,無心的感情反而純真,不存在心機與算計,喜歡你就是喜歡你,不去看你家裡是富或窮﹑不去看你未來是有出息或沒前途。
這種感情會出現在什麼時候?少男少女情竇初開時 ,還未轉大人,心思單純,只看現在,不看未來。把時空移到職場,這種感覺會出現在兩人初見面,志趣相投,攜手合作。雙方都是從零開始,誰也別計較誰,因為都沒得計較呀﹗剩下的念頭只有一個,先把事情做起來再說。
人一生最難忘的是什麼時刻?若是戀愛,當屬初戀;若是創業,當屬創業維艱的那段日子,為什麼?因為單純無雜念,最能見到人間真情,也最能培養出革命情感。不論Hebe田馥甄未來有多麼飛黃騰達,若問她最懷念哪段日子,八成應該會回答S.H.E.這段,因為當時一無所有,彼此只有對方,處於「人皆有情」階段。
💚第二階段看恆卦(第32卦)
隨著咸卦不分彼此﹑有志一同的齊心努力,發展會越來越穩定,如果是男女便會走入婚姻裡,如果是S.H.E.便會走向一體,如果是職場便會走往安穩,這時便來到下一卦:恆卦,求的是你我關係的恆久不移,自然出現各種規矩。可是人會動﹑會變,規矩就成了束縛,有人適應,有人不適應,所以聖經說婚姻是—
恆久忍耐。
在婚姻關係中,西方人講「恆」;在職場發展上,又講「有恆為成功之本」,足見恆卦之重要,可是真情大考驗也在這個階段。易經的智慧在此再度顯現,恆指的不是固守一隅,竟然是變動不居,意思是唯有適時求變才能有恆有守。換句話說,攻擊是最有力的防守。恆卦上面是震雷,下面是巽風,這是什麼畫面?
風起雲湧,雷鳴大作。
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想要在職場恆久,就必須奮進,而不是安逸。婚姻也是,它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一座花園,春夏秋冬都得換著不同的花來種。
💚第三階段看遯卦(第33卦)
遯是遁走,來到分手﹑拆夥﹑或離職的時刻,因為有人受不了恆卦裡的規矩,覺得人生被綁架﹑情緒被勒索﹑前途被束縛。這個遁不是退逃,而是以退為進,是一個轉進的策略,求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S.H.E.的各自單飛就是好例子,彼此鬆綁,放其自由,各做擅長的事,Hebe做歌手,Ella演戲,而Selina主持。
易經很看重天時,時機對了,鼓勵人放手一搏;時機不對,則勸暫時退避,以期東山再起。用這種態度來面對職場的起伏,最是安適自在。遯卦上面是天,下面是山,教我們抬頭看看天色,必要時進山洞歇息一會,想想再從哪裡轉進。
💚第四階段看大壯卦(第34卦)
Hebe田馥甄單飛後10年,都在做什麼?她用大壯卦的精神,步步為營。大壯卦的上面是震雷卦,下面是乾天卦,天上閃電成光,遠遠就看得到;雷鳴成聲,遠遠就聽到,這代表田馥甄的聲名遠播﹑聲勢壯大。不過易經妙就在這裡,看似好卦卻也隱藏著凶險,所以田馥甄仍然必須步步為營,是不是像極了職場之道?
💚第五階段看晉卦(第35卦)
走到晉卦,來到邁向光明的階段,便能夠全面奮進﹑火力全開。一樣的,仍然無法掉以輕心,需要不斷自我反省,修身修德。而第二件重要的事,照顧更多人。一個人之所以成功,誠如田馥甄在領獎致詞說的,是一路上很多人成就的,因此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才能夠永保光明。所以當我們升上主管,要做的也是照顧屬下。
結論來了,今天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職場的分分合合是常態,並學會處理分與合,合時有情有義,分時相時而退。
💚2.分開時,沒得倚靠,唯有自己,就要全力以赴、步步為營,從無人知曉做到家喻戶曉,Time Will Tell,時間會給你答案。
本文讀了受益,請留言+1。
圖:台視
輕舟已過萬重山解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經簡林】追看《踩過界II》後,兒子渴望去心經簡林。慚愧!其實我也是首次踏上這位於鳳凰山腳底的全球最大戶外的木刻佛經群,竹林由38條花梨木柱組成,當中37條刻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刻有國學家饒宗頤教授的墨跡。
置身於依山排列成無限符號 (∞)代表生生不息的「心經」,不但令人感覺自己的渺小,也反思饒宗頤教授指出《心經》的「無罣礙」,即饒公說的「凡事看得開,不執著,明白世間萬物皆只是客觀存在,居留不定,並不在你心中、手中;也就沒有智愚,沒有得失,心無物,便無牽無掛。」
猶記得當年有幸訪問幾位傑出學人/巨人,包括「語言學家」季羡林,「哲學大師」勞思光,「詞學泰斗」羅忼烈、「世界植物學家」胡秀英,及「國學大師」饒宗頣等,他們的偉大,不在於在這世界獲得了多少,而是在這個世界留下了許多!
——————————————————————————
【#好文重温】做學問的快樂
說到快樂之道,國學大師饒宗頤,自有一套。
饒公說話時,總是夾著祥和的笑聲。他最主要的快樂,是來自做學問的快樂。「我追尋遠古的事物,又以今解釋古,打通時間和空間的隔閡,所以我心境很愉快。」難得八十多歲高齡,面容仍然崢嶸勃發。
饒公的工作態度,他的人生觀,他對苦樂的看法,都值得學習。他認為,好景總是不能常在,然而我們卻要做好準備,既要欣然地接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快樂,也要懂得欣賞上天給予我們的不快樂。「當天空出現烏雲的時候,擔心下雨是擔心不來的,天要下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叫你不『未雨綢繆』?如果在下雨前做好防範措施,那就有聽雨、賞雨的心情,更有等待雨過天青,看彩虹斑斕的盼望。有智慧的人,對將來充滿信心、憧憬、盼望,凡事作最好的計劃,做最壞的打算。面對完全相同的環境,相信明天會更好的人,心境開朗,思想樂觀,即使身處痛苦,痛苦也會減輕些。」聽起來,彷彿很玄妙,卻深藏智慧。
饒公常言道「知足常樂」,他認為畢生追求學問,生活才有意義。「知足只是生活,而不是人的精神,人的精神永遠不會滿足。很多人不理解,以為知足是一件樂事,殊不知,內心和精神如果得不到快樂,又怎算是快樂呢?尤其是時下的青年人追求物質生活,大家都希望賺快錢,根本定不下來。世俗人都以為財富、權力就是生命全部,其實一切都是外在的,人總忘記了從內心找安頓,到頭來只浪費在無謂的東西上。」
饒公篤信佛學,他虔誠地用大字抄錄《心經》,刻在大嶼山上。《心經》是觀世音菩薩普渡眾生,克服障礙苦難,到達快樂彼岸的智慧。當中的理解,是只要凡事看得開,不執著,明白世間萬物皆只是客觀存在,居留不定,並不在你心中、手中;也就沒有智愚,沒有得失,心無物,便無牽無掛,更加不會有恐懼了,這亦是饒公的「心靈之修為」。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亦是饒公的其中的快樂座右銘。
饒宗頤簡介:1917生於廣東潮安,是國際漢學大師,被冠以「業精六藝,才備九能」之稱。曾任教港大、中大、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是敦煌學、甲骨學、古文字學、考古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各方面的專家。
#鄧明儀 撰於2006年
#登入快樂 #親子專欄 #去旅行唔一定要飛
輕舟已過萬重山解釋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吞噬-身體是聖殿的46號閘門》
極度挑戰觀影感官極限的,通常被統歸為獵奇異色電影。《吞噬》把「異食癖」拍得多彩而美,常人難以想像吞嚥的彈珠、圖釘、電池、螺絲起子,在鏡頭前總是閃耀著奪目可口的食色誘惑。
也許有人會覺得噁,但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想好好擁抱自己的身體。謝謝妳,陪我遭罪了這麼多年,以後不會了,我會好好對待妳的。
《吞噬》描述因為極度空虛、存在感稀微而產生的吞食病態。我認真回想,在過去胖得離譜之後,減肥過度又瘦得忘形的那段時光,對於身體的種種凌虐,何嘗不是一種癖。
很餓嗎?未必。我吃,是因為生活只剩下「吃」是可依靠以及可掌握的,而不是真正需要並享受食物帶來的愉悅。我很能理解杭特在公婆面前咬下冰塊、發出異響的那一刻。原本是為了隱藏「沒有人在意我說的話」的尷尬,才選擇啃噬冰塊來冷卻心中的斲傷,沒想到吞食異物的快感,讓杭特第一次獲得被認真注視的機會(即便是被當成無禮異類的那種注視),也激發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完全不餓嗎?才怪。我不吃,是因為強烈的飢餓往往帶給我極為尖銳的存在感,同時亢奮著,太好了,明天又會變得更瘦,可以穿著0號的衣服,露出枯柴的鎖骨和臂膀。許多年後我看著探討厭食的紀錄片,仍然可以感覺當初遊走在邊緣的偏執。明明很瘦了卻嫌棄自己胖死了,每天只喝零卡可樂配脫脂爆米花的我,身體已經分不清飢餓還是飽足的差別,很美味的食物聞到味道就不由自主地想吐。某些位於深處旁觀的我,清楚知道再這麼下去我會死的,卻覺得前所未有的、輕鬆的解脫。
盡情吃吧,這樣即使沒有人愛,也不會覺得奇怪。
不能再吃了,妳不知道嗎?只有變瘦才會有人愛。
這就是我一直隱藏的,關於「吃」的真相。還有拉扯。
當我遠不知道自己的輪迴交叉,就是一條能夠承載還有傳遞很多愛的「愛之船」,我的人生其實一直在乞憐著「愛」。得不到,就傷害自己的身體,好用來釋懷,好再去索愛。
#身體的聖殿裡住著愛的骨幹
學人類圖到現在,我大概能分辨,存在我體內的幾種「愛」的形式,有對於宇宙和全人類的大愛(15號與25號閘門)、也有源於自身的愛(10號閘門),唯獨對於46號閘門,彷彿處於伸手不見五指的迷惑之中-「身體之愛」?事實上,我從未愛過自己的身體。不論在我很胖或很瘦的時候,我都認為它很醜,一點都不可愛。
只是,如果把這十幾年像麵皮一樣攤開在桌前,我的確可以感受「身體」如何帶領我,產生了巨大的質變。那不是一種形體或容貌上,就可以解釋的變化。這幾年,我找到了和自己身體和平共處的方法,除了懷孕、始終維持著差不多的體重;慢慢接納了自己就是這副德行之後,比起盛裝我寧可舒服,因此任何場合也只是化差不多的淡妝,前幾年就把超級不方便的隱形眼鏡一不小心沖進馬桶。
改變的,若要我認真比喻,是氣場。如同上好的牛肉需要熟成風乾,才會咀嚼出深邃的肌理層次。流過我身體的歲月,就是反芻分解、最後釋出香味的過程。我慢慢理解了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好的不好的、甜的苦的、短暫的長遠的,越是接納,越是淡然。我的人生,從「朝辭白帝彩雲間」的啟程,倏忽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折返了。雖然途中的驚濤駭浪,也曾讓船體傾斜、險些滅頂,但當我望向岸邊準備啟程的人,往往會敘述著,在冰冷的海水中,看見第一道曙光、或者被好心人一把救起,肩靠著肩共喝一碗熱湯的溫暖懷想。
透過曾被我無情忽視摧殘,也放任其他人貶抑藐視的身體,我眼中的生命之河,仍然泛著美麗的波光,那麼值得去下水打個混仗。奇妙之處也在於,當我和身體達成和解協議,好像也同時向周遭世界宣告了停戰,許多陌生而有趣的人願意朝我聚攏,我也不再想要推開或遠離人群。
原來,《區分的科學》講的「身體之愛,宛如聖殿」,是這個意思。愛之船需要一個穩固而具有自我覺知的「船身」作為啟航的支撐。有些看過我的圖的學長,打了個有趣的比方,「看你要當小舟、快艇、還是航空母艦呢?」,啊?我以為船就是船,怎麼會有這麼多差別?這也這說明了,正確認識與對待自己的身體,對於「愛之船」有多麼關鍵,46號閘門不只是聖殿,根本就是骨幹,讓我們能把腰桿挺直,好好經歷生命,從中品嚐甘甜。
#因緣俱足的影響力
46號閘門位於我的紅地球,是的,就是形塑和穩定整個「我」的潛在力量。即便經驗過各種輸到脫褲的殘局,我不會形容自己是個鬥士,因為我從來不是想要「爭鬥到贏為止」的人。職場或情感,每一次當我淪落到最輸的那個,我心裡想的只是,我還不夠好,我想要變得更好。但目的不是為了贏,是為了證明,發生的這一切,會讓我越來越好的。遇到相同處境的人,我也總是這麼不厭其煩地告訴對方。
所以,我承認投射者的設定,還有那些錯誤的發起,數十年來都讓我感覺苦澀,痛哭流涕之後,46閘門會很阿Q地對我說,啊你看你有這樣被甩、被劈、被霸凌、被瞧不起的經驗,也很不錯啊,起碼下一次你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我們來看看哪些地方妳可以做得更好。
錯誤的感情投入或發起,讓我學會「從任何人那裡,都無法得到妳要的那種義無反顧的愛,除非妳先懂得義無反顧去愛自己。」我比任何人都矜貴。不用卑微。
職場上的人事更迭、暗黑霸凌,則使我明白為什麼亞馬遜的CEO貝佐斯說:「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很容易,而選擇則頗為不易。」工作上誰都有必須選邊站的時候,人性都免不了欺善怕惡,永遠別趕盡殺絕,不是留情面,是存善念。
抱持這樣的信仰,我發現苦痛挫折使我軟和。卻也不是年少時候,委曲求全的那種軟。比較接近不卑不亢的剛柔並濟。當我感覺,自己在心境上活得越來越出世,對人群的接觸和影響,反而是近年最入世的景況。
有一些工作上的人,跟我說,謝謝妳,我願意和妳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我自己。情感上有過不愉快的人,過了好久好久之後再遇到,我們都放下了曾有的介懷,承認錯誤有時是人生的矯正,不再道歉,互相道謝。
我曾經以為紅色的46.4,位於地球上升相位,形容的是一種功成名就的局面,而暗自竊喜:「46.4-影響:其能力一但被賞識,將迅速發揮影響力,自默默無名躍升至舉足輕重的地位。決心帶來好運,最後必能在對的時間與地點,得到應得的肯定。」
對照現在的旅程,我更願意這麼解讀,那是瓜熟蒂落的因緣俱足。當日復一日,持續從苦澀的土壤裡探出頭,不為了其他甚麼,而只是單純地相信自己應該這麼做;當不再濫用身體的反噬,去感受真正的自我,讓身體自由地去選擇想要吃的食物、想要停留的地點、想要交流的人事,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玄,相信我,你最後終會被人看見。如此安放自在,沒有懸念。
這會觸動他們心裡一些,從來沒有思考過的甚麼;開始想為自己做點,從來都很膽怯行動的甚麼。鼓勵嘗試發生,勇於向生命探索。對我而言,就是所謂46.4的「影響」。
*圖片摘自網路
#看影集電影寫閘門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