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末年義和團運動】
時間:西元1900年
運動支持者:滿清政府
掌權者:慈禧太后
口號:扶清滅洋、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行為:煽動造謠、反智反科學愚民、排外拉仇恨
結果: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民進黨義和團運動】
時間:西元2020年
運動支持者:執政黨
掌權者:蔡英文總統
口號:抗中保台、台灣人氣質好、超前佈署、台灣南波萬
行為:反串造謠、反智反科學愚民、排外拉仇恨
結果:瘟疫破口3+11、2021年6月累積死亡數破300人、疫苗覆蓋率還不到四趴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_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汲取任何教訓
#可不可以不要笨死?
#我要好疫苗
辛丑條約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力反核義和團寧願相信自己的神主牌,認為在神主牌之下可以刀槍不入、以假亂真。但是,如同百年多前的義和團,遇到真槍實炮下完全不堪一擊,反核義和團也在科學與現實的照偽鏡之下,顯得無所遁形。蔡英文一週道歉兩次已經很難堪了,相信在反核義和團的荒唐表演下,恐怕未來還要繼續道歉。慈禧太后最後只得避離京城,但也更怨光緒與西洋,最終葬送大清,成為歷史罪人。罪人必有其可恨之處,蔡英文原本對電力一竅不通,靠讀稿機談電力政策,迷信反核電義和團。我們或許能夠諒解她的無知,但是她的執迷不悟、樂於被義和團綁架,葬送蒼生身體健康與生活必須,葬送台灣經濟發展的電力必要,的確可恨。>
義和團式思維是無法幫助台灣的。疲情擴散、斷電不絕,鏡頭前的蔡英文已經是六神無主,魂不守舍,有了權力失落的焦慮。五天之內的兩次大停電,像是一把火,揭穿了反核義和團的謊言與囂張。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與義和團結合,幹下了「轟轟烈烈」的大事,結果是八國聯軍進北京,被迫簽署了辛丑條約,認錯道歉賠償,平均每位國人一兩白銀,總共四億五千萬兩白銀,是謂國恥。
兩個甲子年後,台灣又出現了「反核義和團」。慈禧太后換成了蔡英文,民進黨反核團體成為義和團,洪申翰是義和團的小領隊。他們合力演出了21世紀台灣能源的新鬧劇。
義和團不是以知識為理念基礎,而是認為「只要相信就可成真」。五天內的兩次大停電,證明反核電力義和團根本是烏合之眾,它的迷信與無能,導致台灣電網不堪一擊。
民進黨過去的電力規畫是強調推動再生能源優先發展,但此作法並不實際。如此規劃完全忽略了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需耗用大量土地資源的現實。訂定再生能源達成20%的目標不僅超脫現實,且完全忽略土地成本問題,由於土地取得困難重重,進度嚴重落後。
為了解決用電缺口,在不願觸碰「反核神主牌」的前提下,蔡英文政府只好把火力燒好燒滿。空汙嚴重不但人人有目共睹,也是有肺共吸。政府不說實話,還帶頭做假新聞,宣傳天然氣是乾淨能源。事實上,天然氣在1000度以上燃燒會產生氮氧化物,並為PM2.5的前驅物。天然氣並不乾淨,但民進黨為了護航寧說假話。核四明明可用,也要硬說不可用,硬把可以用的電廠給廢了,把一切救援電網的能力都揮刀自宮,導致興達電廠斷電的一把火,就把台灣的電網燒垮了。
興達跳電,造成台灣每小時減少190萬度電出力。核四若啟用,台灣每小時增加270萬度電出力,核一若能延役(目前核一機組尚處於可用狀態),可再為台灣增加125萬度電出力,應付這次的突發情況綽綽有餘,不用蓋三接,不用犧牲藻礁,不用犧牲肺的健康,台灣也不會缺電。若能積極佈建足夠的能源電力,甚至可以在每個縣市都建造海水淡化廠,中南部也不會供四停三。
海納百川》反核義和團的悲慘宿命(張亞中)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519001697-262110
辛丑條約英文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微冷 當我們談論《#辛丑和約》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提到:「他們(美國及其五眼聯盟的朋友)的嘴臉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八國聯軍。」今年是辛丑年,剛好是八國聯軍後簽訂《辛丑和約》後又輪了兩個甲子,也就是過了 120 年。
過去歷史課本中在講述清末時,一定會提到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以及在那之後的《辛丑和約》。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辛丑和約》不是條約。
我們一般所謂的《辛丑和約》只是個議定書,它的正式名稱是《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 1900 年動亂的最後協定》。用英文名稱看也能看出端倪,"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對比之下,南京條約的英文是 "Treaty of Nanking" ,馬關條約是 "Treaty of Shimonoseki",可以明顯看到主體是有所差異的。
義和團之亂時, 光緒皇帝曾在 1900 年 6 月 21 日發布《宣戰詔書》下詔宣戰。在武裝衝突結束以後,李鴻章奉命處理善後,前往北京和列國談判。不過,因為大清帝國的宣戰程序並不完備,《宣戰詔書》並沒有按照現代的外交慣例,交予各國使節。大清所謂的「宣戰詔書」只是號召全國軍民抵抗攻擊的動員令,而不是正式的宣戰書,因此從定義上來看,各國和大清並沒有進入戰爭狀態。
最後,幾經交涉,這件事被定調成外國派兵來華,協助剿平叛亂(義和團之亂),大清只有須要賠償軍費,但同時還是簽下了一些懲罰性的條文,包含了拆除砲台、允許外國駐軍等。
一言以蔽之,某種意義上來說,八國聯軍不是戰爭,《辛丑和約》不是條約。
辛丑條約英文 在 中美會談|官媒大內宣用《辛丑條約》現場做對比小粉紅high爆 ... 的推薦與評價
中美會談|官媒大內宣用《辛丑條約》現場做對比小粉紅high爆. ... 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同時以白底紅字,用英文寫上「STOP INTERFERING IN ... ... <看更多>
辛丑條約英文 在 〈馬關條約〉日文版:〈日清講和條約〉(1895.04.17)釋疑 ... 的推薦與評價
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週年,馬總統擬展示從〈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 ... 而〈馬關條約〉英文版記載的是:China cedes to Japan in perpetuity and ful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