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錄 Podcast,大家有沒有想聽什麼辛辣的話題,畢竟是上 幹話府城 TrashtalkTainan ,講點幹的應該也不為過吧…
歡迎底下留言或私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雪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到現在他還是在發片拉wwwww ►現在開始就訂閱雪兔吧:https://goo.gl/tEIggE ►[ 雪兔生活日記 ] 播放清單,看更多:https://goo.gl/Sdc8RC 音樂:影片尾端 字幕: #跑酷直播 #阿神退休 ☎追隨 雪兔 SnowRabbit 粉絲團...
辛辣的話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身邊有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嗎?有些苦,真的是只有罹病的朋友,才能懂⋯⋯
前陣子我與 凱莉蹲下去一起錄的軟Q中炎院Podcast,聊了僵直性脊椎炎,以及一些辛辣的話題,知識中帶有趣,快來看看我們是怎麼逼瘋醫師們的哈哈😎
如果妳或周遭的朋友有僵直性脊椎炎或者常常出現背痛、晨僵的症狀,且想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那就千萬不能錯過這一集!
我也是參加了這幾節目才知道,原來僵直性脊椎炎經常會被忽略,以為是一般的腰酸背痛,吃了一下止痛藥之後就當作沒這件事了。
僵直性脊椎炎跟一般的疼痛有什麼不同呢?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區別特徵是,半夜的時候會被痛醒。如果長期沒有治療的話,還有可能變成駝背、甚至全身彎曲等等⋯⋯也因為這樣影響到社交互動、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就罹患,在尋找伴侶跟對象上面,也會出現困難。
這次的節目,不只和大家討論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原因、與治療方法,也討論到如果你因為一些疾病,而對自己外表或內在沒有自信,可以怎麼與他人互動和溝通。
快點開軟Q中炎院,聽聽醫師怎麼說 !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WX3K75
Spotify
https://reurl.cc/95rmqX
#僵直性脊椎炎 小測驗
https://forms.gle/oGP74vWYcqMwU4Qw6
辛辣的話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宣傳實在有點晚,因為上禮拜回老家不是自己的電腦用不順手,回來之後又立刻陷入趕稿地獄,總之拖到活動前一晚而且已經這麼晚了才講,實在不好意思。
受國語日報與臺灣圖書館之約,明天上午10點至12點在線上演講,題目就訂了我在國語日報的專欄「臺文風趣談」的同名,其實就是主辦單位很放心地要我講什麼都可以。我說主辦單位未免太放心了吧,如果你知道我私底下是什麼惡趣味的人絕對不會這麼放心的啊,還好我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在國語日報刊了那麼多文章我也知道尺度該拿捏到哪。
其實國語日報委託我寫「臺文風趣談」專欄,著眼的就是因為今年是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但是我專欄寫那麼多篇其實提到文協人物的文章大概只有半篇,提到「臺灣文化協會」這六個字的文章根本是零。編輯看我寫歷史寫文化左右不離臺灣,也就沒提出抗議,但我還是惦記著「文協百年」這件事的。
所以明天我就從「蔡培火日記」談起,從他的日記來聊他與文協中幾個重要人物,林獻堂與蔣渭水的故事。由於此講座是兒少性質,太過辛辣的話題如蔡培火娶的繼室有可能是▀▀▀▀▀▀▀、蔡培火說蔣渭水在醫院會▀▀▀▀▀▀▀、林獻堂年輕時其實也▀▀▀▀▀▀▀等等,在明天講座一概不會出現。
其實主辦單位說報名人數已經破百了,可見暑假期間加上防疫在家猴囡仔有多麼閒,連光看題目沒頭沒腦不知道會講什麼的演講也報名。不知道我在這裡宣傳會不會明早突然增加主辦單位工作量(因為要線上報名,主辦單位一一回信給報名者GoogleMeet網址),不過看在明天星期三大部分粉絲應該不是猴囡仔必須上班才對,主辦單位忙碌也有限吧,就還是講一聲唄。
轉貼主辦單位提供連結如下:
8月18日 (星期三) · 上午10:00 (讀者請於09:50後再登入)
Google Meet
連結:https://meet.google.com/xks-fgai-bkd
代碼:xks-fgai-bkd
*會議室限額250人
滿額時將請分流至本館FB觀看同步直播 https://reurl.cc/zeDpmk
辛辣的話題 在 雪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其實到現在他還是在發片拉wwwww
►現在開始就訂閱雪兔吧:https://goo.gl/tEIggE
►[ 雪兔生活日記 ] 播放清單,看更多:https://goo.gl/Sdc8RC
音樂:影片尾端
字幕:
#跑酷直播 #阿神退休
☎追隨 雪兔 SnowRabbit 粉絲團:https://goo.gl/eA6qkD
☎追隨 雪兔 Twitch:https://goo.gl/NvltVM
☎追隨 雪兔 IG :https://goo.gl/0aT2xl
辛辣的話題 在 欣西亞和Sha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哦哦哦~~~~~
這次欣西亞和shane要來跟大家來討論一下
臺灣和美國教育理念的不同
自從來到美國
欣西亞就觀察到自己認識大部分的美國人上大學或接受教育、甚至選擇科系的動機和臺灣人大不相同
臺灣學生接受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接著選擇繼續升學,上高中或考大學
他們的動機絕大部分都是
「因爲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該這樣」 (不跟著大家的步伐一起走,心會很慌,這感覺我多少能了解)
「就算我不想繼續升學,爸媽也會逼我繼續升學」
「爸媽說文憑很重要,告訴我至少要有大學文憑才找得到工作,所以我要聼他們的」
而就算考上大學,選擇科系似乎也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爲主
或多或少也必須考量到父母的意見
他們也許會丟給你以下問題:
「學這個日後好不好找工作」、「這科系畢業後出路如何?」、「將來容不容易賺錢」...等然後要你三思。
因此,對很多臺灣的孩子來説
就算想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也會因爲家長的介入而受影響。
以上總總,雖然美國人在選擇升學或選科系的時候也有可能考量到
不過大多數人最終還是以自己的興趣爲主(至少我認識的是這樣)
也許不繼續升學而直接就業
也許接受義務教育完後先就業,接著再看看要不要繼續升學
我認識的美國人對於家長的意見大部分是僅供參考
家長似乎也不會硬要孩子非得選擇什麽科系或考上哪間隔學校
孩子的意願才是決定事情的關鍵。
總之這次我們就要來帶大家聊聊中西教育理念的不同
也會聊到欣西亞和Shane的升學過程
譬如說欣西亞在升學的時候一直很想念戲劇,也參加過術科的考試
但終舊還是因爲家人覺得不妥而作罷(不過我也沒考上啦,啊哈哈哈~~~)
而Shane呢?
雖然他是美國鼎鼎大名的柏克萊大學畢業
但選擇的竟然是哲學系
(臺灣父母一定會說:選這個以後要幹嘛?這個能賺錢嗎?有前途嗎?好找工作嗎?)
而且他當初第一次收到柏克萊大學入學通知的時候
還因爲「我現在比較想去歐洲當背包客資助旅行」而自願放棄入學
這個....相信很多臺灣父母一定會反對到底
覺得這個小孩一定是瘋了,愛玩所以放棄念書
不過Shane也很爭氣,他從歐洲玩回來又申請了一次柏克萊大學
結果還是中啦!
於是他心甘情願地去學校報到,人生沒有遺憾,超屌!
我突然覺得為什那麽西方父母比較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
原因很可能是因爲西方人獨立得早,繼續上大學的學費也是自己賺錢付
既然不是用父母的錢而是自己的錢,他們當然就會少囉嗦兩句
這和我們臺灣學生到了大學還是吃家裏、用家裏,連學費都是家裏出
沒辦法,出錢的是大爺,這也是為什麽家長對於孩子選擇的科系會有比較多的意見
好啦!突然發現自己爆料爆太多
雖然這次的話題比較正經,但節目還是很精彩
怎麽說呢...
我們總不能每次都圍繞著陰道、下體、性...之類辛辣的話題打轉
還是要講一些和大家同樣息息相關、不過就是少了辣味的話題
請觀衆們還是要繼續支持哦!!!!
PS:
所謂一種米養百樣人
因此一定也會有聽從父母意見升學或選科系的美國人
欣西亞列舉的是以自己認識的美國人爲主
並非所有的美國人都是這樣,所以大家僅供參考就好哦!
辛辣的話題 在 欣西亞和Sha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哦哦哦~~~~~
這次欣西亞和shane要來跟大家來討論一下
臺灣和美國教育理念的不同
自從來到美國
欣西亞就觀察到自己認識大部分的美國人上大學或接受教育、甚至選擇科系的動機和臺灣人大不相同
臺灣學生接受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接著選擇繼續升學,上高中或考大學
他們的動機絕大部分都是
「因爲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該這樣」 (不跟著大家的步伐一起走,心會很慌,這感覺我多少能了解)
「就算我不想繼續升學,爸媽也會逼我繼續升學」
「爸媽說文憑很重要,告訴我至少要有大學文憑才找得到工作,所以我要聼他們的」
而就算考上大學,選擇科系似乎也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爲主
或多或少也必須考量到父母的意見
他們也許會丟給你以下問題:
「學這個日後好不好找工作」、「這科系畢業後出路如何?」、「將來容不容易賺錢」...等然後要你三思。
因此,對很多臺灣的孩子來説
就算想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也會因爲家長的介入而受影響。
以上總總,雖然美國人在選擇升學或選科系的時候也有可能考量到
不過大多數人最終還是以自己的興趣爲主(至少我認識的是這樣)
也許不繼續升學而直接就業
也許接受義務教育完後先就業,接著再看看要不要繼續升學
我認識的美國人對於家長的意見大部分是僅供參考
家長似乎也不會硬要孩子非得選擇什麽科系或考上哪間隔學校
孩子的意願才是決定事情的關鍵。
總之這次我們就要來帶大家聊聊中西教育理念的不同
也會聊到欣西亞和Shane的升學過程
譬如說欣西亞在升學的時候一直很想念戲劇,也參加過術科的考試
但終舊還是因爲家人覺得不妥而作罷(不過我也沒考上啦,啊哈哈哈~~~)
而Shane呢?
雖然他是美國鼎鼎大名的柏克萊大學畢業
但選擇的竟然是哲學系
(臺灣父母一定會說:選這個以後要幹嘛?這個能賺錢嗎?有前途嗎?好找工作嗎?)
而且他當初第一次收到柏克萊大學入學通知的時候
還因爲「我現在比較想去歐洲當背包客資助旅行」而自願放棄入學
這個....相信很多臺灣父母一定會反對到底
覺得這個小孩一定是瘋了,愛玩所以放棄念書
不過Shane也很爭氣,他從歐洲玩回來又申請了一次柏克萊大學
結果還是中啦!
於是他心甘情願地去學校報到,人生沒有遺憾,超屌!
我突然覺得為什那麽西方父母比較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
原因很可能是因爲西方人獨立得早,繼續上大學的學費也是自己賺錢付
既然不是用父母的錢而是自己的錢,他們當然就會少囉嗦兩句
這和我們臺灣學生到了大學還是吃家裏、用家裏,連學費都是家裏出
沒辦法,出錢的是大爺,這也是為什麽家長對於孩子選擇的科系會有比較多的意見
好啦!突然發現自己爆料爆太多
雖然這次的話題比較正經,但節目還是很精彩
怎麽說呢...
我們總不能每次都圍繞著陰道、下體、性...之類辛辣的話題打轉
還是要講一些和大家同樣息息相關、不過就是少了辣味的話題
請觀衆們還是要繼續支持哦!!!!
PS:
所謂一種米養百樣人
因此一定也會有聽從父母意見升學或選科系的美國人
欣西亞列舉的是以自己認識的美國人爲主
並非所有的美國人都是這樣,所以大家僅供參考就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