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案例】 自己的菜自己選!智慧農場咖啡廳超新體驗
自己的菜自己選!智慧農場咖啡廳超新體驗
南韓的農業產業👨🌾近年來正遭受到生產力下滑、勞動力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農民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
南韓政府期待透過推動智慧農業的科技力量,提高農作物產量、培育更多的年輕農民,積極推動科技農業的升級💪
一間韓國農業科技新創公司N.Thing,日前開設了韓國第一家智慧農場咖啡店☕️Sik Mul Sung Dosan藉由透過在咖啡廳架設方塊垂直農場🌾,結合溫室的環境控制技術及自動化機器人進行栽培種植,讓咖啡廳的顧客可以直接觀賞到自己食用蔬菜🥬的成長經歷,也透過體驗更瞭解生態農業。
#創新案例 #生活服務 #智慧農場 #農業科技
https://www.find.org.tw/index/wind/browse/36defcf9e1d1932d89819b8e55d2a3c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中最近感情不太好,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上個禮拜,兩國外交戰火差點又被一張照片點燃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傳一張寵物犬梅沙(Mercer)的照片,地上還擺著牠最愛的玩具,但正中間這隻…扼…好像有點尷尬,「小熊維尼」近年被網友當成對岸領導人的惡搞化身,大家應該都不陌...
農業大數據案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藝女孩農業快評}
因應「政治型貿易障礙」,台灣該怎麼辦?
太多人來問蓮霧跟釋迦的情況,本站在此快速點評:
中國忽然在中秋節宣布抵制台灣的蓮霧與釋迦,造成農民恐慌。
原本抽檢釋迦、蓮霧合格率將近百分百,不合格率僅有百分之零點多,依照國際貿易慣例,倘若驗出介殼蟲,經熏蒸處理依舊可通關,怎會在中秋節忽然宣布禁輸?
中國選在中秋節忽然宣布抵制台灣蓮霧與釋迦,當然屬於政治問題。
此次的「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分布在亞洲多國,包括台灣、中國、越南等地,在水果表面就能處理,並不是在果實當中。
中國此舉完全不管國際貿易慣例也不管WTO規範。台灣當然該向WTO爭端解決機制提出訴訟。
就本站觀點,這與鳳梨一樣,依舊屬於「魯梁亡國記」的套路。
台灣水果外銷常年無法徹底的產業升級與國際規格完全接軌(運送溫度紙箱擺放規格等等各種細節)就是因為長期賺中國快錢的緣故。
被中國抵制,有時反而因禍得福,鳳梨是如此,逐漸地走向國際化的運輸規格,其他水果也是。
原來中國抵制什麼,什麼就變成熱銷商品。
鳳梨今年因為外銷市況過熱,農民急著換現金,日本也實在太捧場,後來甚至賣日本賣到某些供應商找不到適當的鳳梨,就連太綠太酸的也出貨,或是運送溫度不對,造成果肉黑心的例子也是有,這些零星案例都是警惕,表示台灣產業升級(品管SOP)趕不上國際支持。台灣水果外銷各面向還有進步的空間。國際支持我們,我們自己也要更爭氣,提供更好的品質與穩定的貨源,貿易信用才會長久。
此外,台灣鮮果外銷還面臨海運挑戰,今年航運塞港延遲情形頻傳,若銷往其他國家,勢必要克服船運問題,另釋迦外銷有冷凍案例,或許也是避免檢疫障礙的方法,若製成加工品可更加延長架上壽命。
蓮霧的案例,以屏東來講,也有精品等級外銷加拿大市場,中國以外的世界其實很大,台灣水果當然可以不仰賴單一市場,走向國際世界賺錢,就看我們自身的產業升級要做多少努力了。
今年大家可以多吃蓮霧來幫助自家農民,釋迦不管單吃還是做成冰淇淋都非常美味,自己的水果自己挺,中國不買我們買!一起幫台灣優秀的農民加油!
補充數據:
台灣釋迦種植面積5500公頃,一年產值43億元,外銷1萬5000公噸,有1萬3000多公噸到中國,占台灣總產量兩成。
蓮霧種植面積3000公頃,產值33億元,外銷將近5000公噸,其中賣到中國4700多公噸,占台灣總產量一成。
補充資料及圖片來源: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42736
全果冷凍鳳梨釋迦登場 一舉解決後熟、外銷儲運、檢疫麻煩事
農業大數據案例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匯豐Podcast】何謂『開放銀行』?其架構有何疑慮?/楊岳平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 http://qr.angle.tw/3si
📑【關聯文章】借名規避法律管制的法律與稅務風險──以農業用地及原住民保留地為例/黃士洲 👉 http://qr.angle.tw/tyl (全文收錄於【#月旦知識庫】)
🎧 #匯豐說書人,提供爭點直擊、裁判選評、文獻釋讀等單元,利用零碎時間聆聽法律📌案例📌知識點📌時論。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忙碌的讀者可透過🎧音頻先聚焦議題,而後饗閱📖雜誌、書籍、影音。👉http://qr.angle.tw/pll
開放銀行以及更全面的開放金融為我國近年金融科技發展的重大議題,也成為金管會金融科技行動方案中高度重視的領域。開放金融是金融科技大數據時代下的重要基礎建置,其試圖開放過往偏在於傳統金融機構手中的金融資料,以供更多金融科技業者運用分析,進而促進大數據技術應用以及普惠金融,其中涉及如何兼顧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金融科技業間的數據相關權利分配,也涉及如何兼顧金融業者與金融消費者間的數據相關權利分配。
本週介紹楊岳平老師在『開放銀行、開放金融及資料自主』講座中,以目前正在推廣的開放銀行架構為例,介紹目前開放銀行制度的推動現況及面臨的問題。
在本場講座完整影音內容中,介紹目前開放銀行制度的現況與面臨的問題,並且與比較法上不同的開放銀行推動模式比較,以形塑開放金融具體的輪廓。最後並將討論分散式帳本技術在提倡開放金融與落實資料自主權上可以扮演的潛在角色。☞觀看完整講座影音 http://qr.angle.tw/zvl
🈵慶祝律師節,滿1500贈〈執業暢銷書〉1本:http://qr.angle.tw/ag1
📢開學季,早鳥優惠,任選3本85折:http://qr.angle.tw/tco
📢訂閱 #月旦雜誌,訂閱享9折或合購優惠:http://qr.angle.tw/gyj
📢加入 #月旦講座 會員,享知識庫3,000點及其他好禮。 詳情 http://qr.angle.tw/m7v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購買10,000元 →加贈新刊《月旦實務選評》一年份/12期
※購買5,000元 →加贈2000點
※購買3,000元 →加贈1000點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農業大數據案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中最近感情不太好,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上個禮拜,兩國外交戰火差點又被一張照片點燃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傳一張寵物犬梅沙(Mercer)的照片,地上還擺著牠最愛的玩具,但正中間這隻…扼…好像有點尷尬,「小熊維尼」近年被網友當成對岸領導人的惡搞化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蓬佩奧恐怕也不會不知道,這張曬狗照就引發聯想了,難道是在暗指「咬殺維尼」嗎?怎麼不找個跳跳虎、米老鼠、不然凱莉的妹妹凱蒂貓都好啊?但偏偏是小熊維尼,這真的沒有故意嗎?還好那個梅沙看起來慈眉善目,年幼無知的樣子,要是換這隻來就更不得了。
而就在這張照片引發政治解讀的同時,美國又傳出,川普政府打算禁止所有中國共產黨員入境美國,再為美中關係投下震撼彈。美國聯邦法律「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裡面規定,如果美國總統覺得哪些外國人入境後,可能危害美國利益,就可以宣布禁止他們入境,禁多久也由總統自行裁量。川普2017年就曾經援引這條法律,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發布旅遊禁令,雖然鬧上最高法院,但最後是被裁定合法喔~所以川普現在打算如法炮製,這次把目標換成中國共產黨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已經在美國境內的人,取消簽證、驅逐出境!
《紐約時報》引述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爆料說,這紙禁令還在草擬階段,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共產黨員約有9200萬人,但美方估計,如果把家屬計算在內,禁令可能影響2.7億人。如此廣泛的禁令將是自2018年兩國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
中國全部人口突破14億,2.7億是20%的人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而且人家臉上不會寫著「我是中共黨員」啊,美國政府要怎麼確認?真的要執行起來難度很高吧?
況且「入黨」可以說是中國人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一部分,想要升官升學發大財,入黨者得優勢,但並不代表一定支持官方的意識形態呀;對川普這個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嗆聲說:如果報導屬實,只能讓人感到美國的「可悲」,但民間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不少中國網友表示,他支持!因為他們不爽高官捲款赴美安享晚年,還拜託川普「認真處理」,幫中國老百姓抓貪官。但專家認為,禁令一旦上路,勢必會引發中方報復,同樣拒絕美國公民入境中國,讓美中關係雪上加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從跨海叫罵升級到相互制裁階段。這場新冷戰開打,美國真的挺得住嗎?還是一個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所以美中真的會走向這條路嗎?
雖然「去中國化」已經成為川普競選連任的主打歌,但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和中國翻臉百害無一利,還恐怕出現嚴重「戒斷症」。我們舉幾個例子,先拿禁中共黨員入境這件事來說,將直接衝擊到旅遊消費和房地產板塊。
在疫情爆發前,赴美外國旅客人數,中國排名第五,2019年共有280萬人次,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中國遊客卻是最會買的,他們停留期間平均會消費6700美元(約20萬台幣),比其他國際遊客多了50%,許多高檔精品店根本是靠中國遊客的荷包吃飯的。
另一份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旅遊支出增長了8倍,2015年中國遊客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70億美元;而許多中國高官雖然嘴巴上反美,但都私下在美國置產,拚命把小孩往美國送,根據全美不動產協會(NAR)的數據, 2018年中國人購買的美國房地產,總價值高達320億美元,其中10%是買給留學子女住,比例超過任何國際買家。
出口上,美國農業部門十分仰賴中國市場。根據統計,美國的三大出口國,冠亞軍是鄰居加拿大(18%)和墨西哥(16%),第三名就是中國,2019年出口額佔了6.6%,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先前的美中貿易戰,就導致原本應該銷往中國的大批美國農產品賣不出去,2019年家庭農場破產案例比前一年增加近20%。
就算美國人能撂下狠話,說你中國人的錢我不賺了,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叫假的?現在美國吃的穿的用的,連保險套都是Made In China。最傷感情的就是,川普天天在那邊Chinese virus,Chinese virus罵中國是病毒發源地,但美國還是跟中國買了一大堆醫療器材。從4月起陸續空運到美國,光是第一架就載了80噸,舉凡口罩,防護衣,手套,溫度計,呼吸器,測試劑全都要跟中國買,連挖鼻子做採樣的棉花棒,這麼基本的東西都要跟中國買。
但是中國的產品良率有問題啊,N95不是N95,只有N而已,no good。你當他不知道嗎?都知道,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芬蘭,加拿大,都抱怨過了,美國怎麼會不知道?但不買行嗎? 你美國企業為了省錢,把所有的工廠搬過去一二十年了,美國國內自己根本都不產了。美國現在給COVID-19教訓了一頓,知道不能這樣搞,兩黨有共識,這些要救命的器材不能仰賴別人,要自己做。現在美國死了十幾萬人,確診病例快四百萬,夠急了吧?連這麼急的產業,據估計美國製造業能趕上進度,都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那些比較不急的,沒有一下子不會死的,像汽車,你覺得要花多少年製造業會搬回美國?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研究,中國的製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對美國的直接和間接衝擊就高達650億美元,川普想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恐怕經歷多年陣痛期。而且中國其實是美國的海外金主爸爸喔,目前中國持有1.08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僅次於日本(1.26兆美元)(第三名英國3935億美元),為美國預算赤字提供了大筆資金。
這波疫情讓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等級」的經濟危機,目前經濟學家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應該放棄貿易戰,想盡辦法挽救當前經濟,美中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而另一派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升級貿易戰,一方面向中國索討更多利益,同時也能報復中國的防疫不利,但其實兩派殊途同歸,都不能否認在疫情後,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需求勢必增加,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出於政治利益,預料美國將繼續攻擊中國,讓貿易戰持續升級。如果川普連任成功,「去中國化」可能成為第二任施政重點,就算民主黨拜登當選,在美國反中情緒高漲的氣氛下,也不至於貿然向中國靠攏,因此無論民主黨、共和黨誰執政,未來幾年內,美國很可能會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中攜手發展經濟,已經20多年,短時間內想要無痛脫鉤,專家學者們都打了大問號。蓬佩奧坦言,美中經濟一體化程度高,中國外長王毅也說,美中關係發展至今已經很難「不顧實際強行脫鉤」。雖然美中不至於真的實質上開戰,但你認為這場貿易版的「修昔底德陷阱」,有可能避免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禁中共黨員
#脫鉤美恐重傷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農業大數據案例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補充一下學姊的介紹(因為聲音太小聲把她剪掉了)
林念蓁學姊,現在是台大國際三校農業生技與健康醫療學程的碩一學生,正在日本筑波大學上課。目前是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的理事長,也是聯合會的發起人之一。過去有擔任過服務隊的執行祕書和系學會會長,算是一個很投入在公共衛生的人;去年曾透過募資的方式,在馬拉威待過十週,擔任實習生,個人很想再回到那裡XD所以未來希望可以進入NGO工作。
夢想是環遊世界,然後選一個最喜歡的地方,做公衛推廣服務,家裡養一隻大狗和一隻小狗,自己種菜自己吃,把家裡當成民宿經營XD
註:
1.公共衛生到底是什麼?
如果用一段話來形容公共衛生,我會說是「一切與大眾健康有關的,不論政治、環境、經濟、社會福利等,只要能影響群眾健康,就該被考慮在公共衛生內。」
但如果要以專業領域來分類,公共衛生基本上有五項核心:
生物統計、流行病學、衛生行政管理、環境職業衛生、社會行為科學
生物統計和流行病學是一種基本工具,如何計算,如何解讀數據,各項指標的重要性等等,例如每年發布的癌症登記年報,就利用生物統計與流行病學的概念,來告訴大家今年十大死因是什麼,這樣的數據可以轉換成每多少分鐘就有多少人死於該疾病。
而衛生行政管理、環境職業衛生、社會行為科學就會有比較明顯的分別,所以一般公衛訓練的學生,都會選擇其中一個方向走,像我自己是偏向社會行為科學,但希望朝國際衛生導向的。
衛生行政管理:政策導向,政策規劃-戴安全帽、健康食品認證、電子菸
環境職業衛生:環境、職業傷害問題導向-空氣汙染(PM2.5)、RCA案、烏腳病
社會行為科學:健康促進、疾病防治的實施-2003年SARS案例、女性平均餘命高於男性的原因?
2.畢業的工作內容
以舉例的方式來敘述:分為公職、私人企業、NGO三大類
公職:職安士衛生師、廢水處理專責人員、醫務管理師、衛生行政高普考、食藥屬、疾管屬、環保署
私人企業:空品檢測儀器、資料分析師(流行病學類)、藥廠(業務或研究員)
NGO:就是非政府組織執行計畫,如WASH Program
不好意思在聲音處理的問題上還是不成熟,但是還是希望有幫到大家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kvHd1vPPgZizo8gmE3oGQ
哈囉~大家好~我是一葉草
是個喜歡拍影片的實習醫生
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醫學新知,帶你更貼近醫學
讓你走進醫院時,心中不在對於那艱深醫學感到徬徨不安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grassmednot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negrassmednote/
Twitter:https://twitter.com/onegrassmed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