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專欄 #追求網路聲量不如散發正能量
這兩年,社群媒體漸成主流,除了網紅經濟遍地開花,政治人物、企業、餐廳,甚至是街邊小店,前仆後繼投入粉絲團經營,一時間,網路聲量變成某種生存意義,每天在計較自己與對手的數位分貝,到底誰大。
這是典型羊群心裡造成的本末倒置現象。其實網路聲量就如同傳統的品牌知名度,都是間接指標。知名度廣,不代表品牌就有價值。近期著名的例子是卡夫食品 (Kraft),即使在近乎無人不曉的美國,旗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是不斷衰退,導致母公司必須打掉高達美金 154 億商譽與品牌價值。所以不是知名度的問題,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與偏好,才是關鍵。
來到網路,事情的本質並沒有變化,所以與其追求聲量這種粉飾外表的數字,不如認真散播正能量,讓粉絲們真心愛上你。回顧我經營粉絲團 10 年來的經驗,以下幾個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經營品牌粉絲不是小編的責任 — 品牌是核心競爭力,而社群媒體是當今建立品牌價值的重點工作,尤其是面對 40 歲以下的數位原生族群。因此,就像你不會把公司大小章交給工讀生保管一樣,把社群帳號丟給小編,成敗隨他,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尤其是出了事情,還把責任推給小編,更是讓人哭笑不得。經營品牌粉絲是企業主、品牌主的責任,當然可以有團隊協助,但必須把目標、策略、成敗,完全扛在自己的肩膀上。
二、#堅守目標族群與品牌價值 — 網路的發言戰 24 小時都在發生,要抓住風口,追時事是常用的作戰方針。但追時事最怕盲目,偏廢聲量而忘記目標族群是誰,要傳達的品牌價值是什麼。更有甚者,被追捧神化後走火入魔,最後摔得粉身碎骨。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與團隊,這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堅守原則,才能長期領先。
三、#真愛無法購買 — 長期品牌價值的核心,是粉絲對它的真愛。真愛無法用金錢購買,也無法靠欺騙取得,只能透過真心誠意的與粉絲交往,每天每天、一個個贏得他們的尊敬與欣賞。這件事情沒有捷徑,只能日起有功的積累,時間拉長,就能砌出一個對手難以超越的高塔。
追求網路聲量不如散發正能量 在 「三視」的關聯性探討- 余孟璇創作論述 的推薦與評價
文獻分析系統以蒐集相關訊息,並客觀分析彙整資料,檢示研究對象或事件. 前後關係,有助於解釋現況以及推測目標(劉勝驥,2011)。透過藝術理論相關閱讀,. 搜尋圖書館以及網 ... ... <看更多>
追求網路聲量不如散發正能量 在 小故事正能量 的推薦與評價
【小故事◎正能量】,藉由分享網絡正能量文章,祈願讓正念、正思惟填滿你、我的 ... 不但極易受到感染,一旦生病開刀,復原的速度不如樂觀的人,疾病再度復發的機率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