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解問答題
前陣子收集了一些大家關於「自我和解」有關的問題、最近安排一下時間來回覆大家:
「覺得自己很差,不值得被愛,總是選擇世俗條件比我差的對象,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只配得到爛人。」
我記得我在寫自己的第四本書《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時,在書中反覆提到一個概念、也是當時很深刻的一種體悟:我們在工業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潛移默化之下,漸漸把自己變成一種商品了。
再加上人類本來就有的「因果關係」的探究天性,這兩種脈絡的結合,導致開始這樣自我誤解變的越來越常見:
我要⋯⋯才值得被愛。
只要他⋯⋯就還是愛我、所以我也會愛他。
如果我不⋯⋯就沒有人會愛我了。
這一類自我暗示中,其實埋藏著了大誤會:
首先,我們往往都以為自己是「先發現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原因」(比如:不夠好看、家境不好、不聰明等等。),再覺得自己「果然」不值得被愛,所以要積極解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原因,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事實上,人的大腦運作恰好相反!我們往往是先有結論,再隨便找個原因說服自己。你一定有這種經驗是,你一見到某個人就不喜歡他、說不出來的感覺,當下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很久以後你才「找到」一個合理的原因來解釋。
同樣的,我們大多之所以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完全不是上述的那些原因、而是已經經由某些不知道哪裡來的訊息(可能是童年創傷,可能是同儕效應。)讓自己覺得「我不值得被愛」了,我們才再為自己找一個原因來說服自己。
所以,解決方式不是去找一個原因說服自己值得被愛、或是讓自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原因消失(比如變好看),因為那個原因只是個幌子、不是病根。
我們需要的,是讓自己感受到自己「值得」,毫無原因、毫無條件的,就是值得;但這很不容易,因為這牽涉到上面提到我們將自己商品化的潛移默化,我們開始把自己「分裂成」一個又一個的項目,來審核自己值不值得。
這就是第二個誤會:我們在比較商品的時候,會拿高價高品質、中價中品質和低價低品質的東西相比較,我們會用「價位」、「品質」、「保固期限」、「造型」等等許多的品項來衡量商品。
但,我們是人、不是商品,我們的生命是各類細節的綜合綻放:經歷、外型、喜好、夢想、個性等等,這些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品項,是一點又一點的色彩,點綴出我們這幅完整的畫。
我們不是商品、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所以我們不需要讓自己在「某個細項上」改變什麼或得到什麼,才能「值得」什麼;這樣的做法就好像拿藝術品去秤斤秤兩的賣一樣,把自己擺在了錯誤的市場上。
我們要做的是停止這兩種誤會,接納自己「就是如此」、不需要原因就「值得被愛」,當然,不論是透過創作等各種方式,其實都能培養我們的這些能力。
然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停止自我誤解,因為這些誤解只會讓我們空耗與空轉。
-
「自我和解的8堂課」熱烈搶購中:
https://bit.ly/3sbSmFG
9/1~9/17 結帳輸入 「RINCHEN100」即可折扣100元。
募資將於9/17結束,募資結束之後課程將會恢復原價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tephy Yi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以先看我之前的分享影片♡ 【脊椎側彎分享】 :https://youtu.be/n1YILW-34tE 這次終於做了這個重大的決定 希望手術一切順利 健健康康的! 至一樣有脊椎側彎的朋友們 知道這很不容易 會不自信 會不舒服 但我們都要一起加油!!! 讓我先做了這個手術再給大家分享更多? #...
「這很不容易」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Stephy Yiw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Chelsea Chee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告五人#好不容易#華燈初上片尾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佛禪:人這輩子,真的很不容易,為什麼活著這麼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客場作戰真的很不容易⋯我為這群年輕人感到驕傲,在最多落後 ... 的評價
- 關於這很不容易 在 自由時報體育頻道- 這三圍很不容易捏#中職#統一獅#蘇智傑 的評價
這很不容易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閒聊各種「跪」。
這幾天韓國法務部官員在召開援救阿富汗捍衛人權的記者會時,因為在滂沱大雨中讓另一職員跪著撐傘,而被拍到這個畫面。(見圖)
大談國外人權卻未顧及職場的人權,無疑是一種諷刺。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4年大韓航空社長女兒,搭機時因不滿其座艙長不夠周到竟要她下跪道歉一事。
這已經是顯性霸凌。韓國整體上對下的氛圍,不管是校園,家庭,職場,各種形式霸凌已是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也成為亞洲各國中較高的自殺率。
*
但有的「跪」是有文化脈絡的。
例如泰國。對皇室的跪接近宗教的跪拜,視尊卑程度有合掌與躬身角度的不同。
2020年泰國新的捷運路線要開通,泰皇跑去視察想顯示親民,卻只親了一半,坐就坐唄,還墊了大軟墊,腳下並紅毯。大臣們跪坐,而其他階級更低的,當然就全跪著了,這難免覺得有點那個,有誰視察是這樣視察的?連假裝民主與民同在一下都不願意,無怪乎引起民怨。(見圖)
至於日本的跪,叫做正座(せいざ)。
這是在榻榻米上的正式坐法。背要挺直,膝蓋和腳尖要貼在榻榻米上,臀部要坐在腳跟上,在茶道,祭祀等重要場合中就要這麼坐。
(我知道這很不容易,但我試過多次後,可以從30秒增加到3分鐘)(還是看天皇的完美示範好了)
圖片中這張是天皇探視福島災民時,所採取的正式坐姿,是跪坐不是跪。
*
至於台灣,不管哪種官員,都沒google到什麼下跪的畫面(只撈到民眾去政府前面抗議的那種跪),也算是從跪一事中,見證台灣人權進步的軌跡。
大家膝下有黃金,若不是要求婚才沒有跪的理由咧(求婚下跪也是老外風俗,當年我也沒有這種禮遇就結了啊唉~)
圖片來源:今周刊,聯合報
這很不容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條屬於孩子的竹樓梯
今年帶了兩班孩子樹屋班,(只有孩子自己參加)一班是9歲,另一班是12歲,樹屋班是我近年新推出的活動,最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喜歡,可惜我童年未有機會參與,去到三十多歲人,才找回當年失去的部份。
感恩遇到兩班認同我信念的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我,要知道我不是目標為本的建樹屋,而是尊重孩子步伐,讓孩子自主地去建樹屋。這很不容易呢。對於香港的孩子來說,最常的習慣就是我講你做,這也許是填鴨式教育的問題吧。問他們想如何做,他們不知道。孩子每天都上學,但卻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由小到大,都好似被安排了滿滿的日程,完全不需要為自己計劃似的。 當給他們安排時,便會不知所措。
不要緊,樹屋活動就是一改變的開始。他們沒有想法,我便帶他們看不同的樹屋,看他們喜歡那一類。 接著是選址,有別於一般活動,地點是定好了的,我們給予孩子選擇,讓他們去做決定。如何考慮,如何討論出共識是他們的功課。
不懂紮竹不是問題,我會教,如何安全地爬竹棚,我都會教,這是導師要做的。樹屋多大多高就不是我決定了,而是交給孩子,看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每次活動前,我都會跟家長溝通,講清楚我們的活動方向,強調一起接受孩子的選擇。選擇那個位置,多高多大,外型如何等等。作為導師,我會確保建出來的樹屋結構安全,讓孩子安全地實踐自己的想法。
當中樓梯是最為深刻的。因為當樹屋建好後,最後就是樓梯,孩子們此時已經掌握了紮竹的技術,樓梯如何放,那裡放,我就全交他們決定了。
兩次的結果,都是一條歪斜的樓梯,之前在建設樹屋結構時,他們做得未好,我會出手幫助的,因為這關乎安全,但樓梯我就沒有出手了,我就是想讓父母看到孩子的選擇。過程中,我問了幾次,為什麼不建一條平直的樓梯,他們得過且過的說,斜的也可以上落,一般老師聽了,都會說教的教授他們不可以這樣,一定要怎樣怎樣才可以。但我認為既然孩子未準備好對自己有要求,就讓他忠於自己的選擇吧。過程中,我跟孩子想像其他人對斜樓梯的看法,但他們都執意不修正。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期望我幫忙修正,也許不少導師都喜歡在孩子父母前呈現最美的一面,以顯示自己。而我就選擇給孩子爸爸媽媽看到孩子的選擇。
我跟爸媽們說:孩子今天這樣選擇,不代表永遠也是,你們可以告訴孩子對這樹屋的感覺,但不鼓勵說教孩子應該怎樣做。孩子今天的表現,其實是多年的累積。
不要幻想參加了野人的活動,便可以脫胎換骨,世上沒有這樣神奇呢。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轉變的開始。孩子在樹屋班學的不只是樹屋技巧,還有生火煮食,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午餐,清潔及還原地方,有手尾等。
一星期參加一日,十次之後,有孩子愛上了煮食,有孩子手尾好了。而最重要的是他們喜歡再來,再來也許不是建樹屋,可以是其他活動。重點是他們都感到自己有所成長,找到這份進步的喜悅。
今次的樓梯斜了,你我他和父母都知道,下次的樓梯如何,只有他知道。
如果想參加文中的長期活動,PM詳談吧,我要了解多點孩子背景才可設計出適合的活動呢。
我電話98108710
九月竹藝活動
有成人班, 孩子班及親子班。初次來,試下先。
https://forms.gle/ApuJ11iBXzU21k9n7
9月份親子共學活動,一起做懂得溝通的父母
https://www.facebook.com/352220945326421/photos/a.353283948553454/955275388354304/
這很不容易 在 Stephy Yiw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可以先看我之前的分享影片♡
【脊椎側彎分享】
:https://youtu.be/n1YILW-34tE
這次終於做了這個重大的決定
希望手術一切順利 健健康康的!
至一樣有脊椎側彎的朋友們
知道這很不容易 會不自信 會不舒服
但我們都要一起加油!!!
讓我先做了這個手術再給大家分享更多?
#脊椎側彎#Scoliosis
Thank you so much for watching !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my channel ♡
Follow me ♡
→Instagram (StephyYiwen)
:https://www.instagram.com/stephyyiwen/
工作邀約 (WORK)
→EMAIL :stephyyiwen55@gmail.com
這很不容易 在 Chelsea Chee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Instagram→ chelseadaily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chelseadailylife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user/Hsuchelsea
Facebook→ Chelsea's Daily https://goo.gl/Bdtnoq
上衣 / aa chic.
耳環 / lionmango
感情聊聊時間~
情人節快到了,最近身邊好多朋友
都為了感情而煩惱,所以自己也有感而發
的有很多想和妳們說的~ 在這邊分享!
一直都相信!感情是撇除賀爾蒙相互吸引的前提,
基於很多因素和考量下,所產生的果實。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彼此都 "願意" 的另一半:)
可以私訊我的IG,和我聊聊唷!
@chelseadailylife
〈 吳小姐的願意理論 〉
文/吳姍儒(Sandy Wu)《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最開始雙方都願意,
在美麗的泡泡中找尋一種和諧,
好呀沒問題好呀我可以好呀為了你。
然後摩擦力漸強,意願漸弱,走到最後,
這些改變和妥協成為一種不便,
情感戛然而止。
原本都好容易好輕鬆喔,
怎麼會好痛苦好麻煩呢?
因為我們都不願意了。
目的不同,終點改變,
方向移轉,對象就不會對。
這世界上,沒有The One。
你找不到「那個人」,
你只能找到那個「比較少磨合又比較多包容」的人,
而且你最好對那個人來說也是這樣重要的存在。
這很不容易,比找到The One還不容易,
因為這樣的願意很少,
而且沒有「一好還有一好好」這種事,
所以當你碰見跟你一樣願意的人,
要珍惜。
Hair / Red Circle 設計師Michelle
錄影 / Panasonic GF10
拍照 / Iphone 11
剪片軟體 Premiere Pro
這很不容易 在 佛禪:人這輩子,真的很不容易,為什麼活著這麼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佛禪:人這輩子,真的 很不容易 ,為什麼活著這麼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致敬每一個堅強活著的人. 5.3K views · 11 months ago #佛禪 #禪 #人生感悟 ... <看更多>
這很不容易 在 客場作戰真的很不容易⋯我為這群年輕人感到驕傲,在最多落後 ... 的推薦與評價
客場作戰真的 很不容易 ⋯我為這群年輕人感到驕傲,在最多落後15分的情況下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一分一分的追回來⋯謝謝在越南的台商和僑胞到場支持, ... ... <看更多>
這很不容易 在 告五人#好不容易#華燈初上片尾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特別演出:林心如Ruby Lin - 告五人〈好不 容易 〉- 戲劇《華燈初上》片尾 ... 錯亂天氣預報不準雨傘忘了拿我的手無處安放包括我的心像旋轉木馬或許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