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時間把之前介紹受到許多好評的
推薦電子報整理到官網上面
(官網連結在首頁哦😉)
寫完了之後才發現
原來短短一集節目裡面可以吸收到這麼多內容
之後也會陸續把以前節目中提到
值得收藏的資料整理到官網上面
讓大家更方便做筆記
別忘了偶爾上去看看
也許會有新的內容哦
聽完節目
再複習一下看看還記不記得😉
裡面別節目中分享的重點及連結也放上去了
方便大家參考
也把講座的影片放進去
可以邊閱讀的時候一起看
印象會更加深刻
當然更多精彩的內容
歡迎訂閱通勤十分鐘的Podcast
每週一二四五和我們一起進步成長🌵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60的網紅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最專業最深入分析科技巨頭與獨角獸商業動態的電子報 👉🏼https://bit.ly/33TmTgT 科技巨頭解碼,推出十月國慶優惠活動!👉🏼通勤十分鐘推薦碼:VzzRCAy8SigH 科技巨頭解碼是由M觀點的Miula以自己多年的科技產高階業經理人經驗,分析包括蘋果、雅馬遜、特斯拉等痾技巨頭...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心得] Overcast - Podcast App簡介與節目推薦- 看板iOS 的評價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On The Way To Work 的評價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On The Way To Work 的評價
- 關於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On The Way To Work 的評價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好想開始接案?📦
【 3個方法,教你找到自己的「本命接案技能」!|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
🌲(我的「第一個線上課程」”預購限時優惠” 資訊都在文末喔!💕)🌲
.
在我和大家分享「自由工作者」經歷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該怎麼找到自己的 “接案技能” 呀?」
.
你也正被這個疑問所困擾嗎?好想離職挑戰「獨立接案職涯」,但又不知道,究竟該用什麼技能來接案?
.
「到底有什麼是我能做的呢?」
「會有人需要我的專長嗎?」
.
相信我,既然你能「自食其力」的在這個社會上「成功存活到了今天」。😆 那就證明,你肯定具備某些「能讓人願意買單」的「專業」和「能力」。
.
你需要做的,只是發揮想像力,好好的將它們做適當的「拆解」和「組合」。然後,「販售」或者「按月出租」給「最需要的人」就行了!
.
當然,前期肯定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和摸索。但在這個幾乎「無資金成本」的「個人事業」,開始走向成熟之後,你就可以「在家」,或者「在世界上任何一個你喜歡的角落」工作。再也不用每天辛苦的「通勤上下班」,或只依賴「單一月薪收入」,在疫情期間每天患得患失了。一切都將會非常值得!
.
其實,要找到「接案技能」一點都不難,但如果要找到一個既「適合」又「喜歡」且「擅長」,還能讓你一直義無反顧、甘之如飴的長久做下去的「接案專業」,可就不簡單了!
.
自從開始「獨立接案」的「自由工作者生涯」,並一邊繼續攻讀博士班以後,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線就消失了。
.
工作的「時間」、「地點」,甚至是「內容」和「合作夥伴」,都是我可以完全自由作主的。你可以說我「每天都在玩」,但也會發現其實我「每天都在工作」。
.
所以說啊,要選擇這種「自由的工作型態」、踏上「獨立接案職涯」,可是要萬分小心才行的。一定必須得要確定,你所進入的「行當」是你喜歡、熱愛,甚至願意「隨時隨地與之為伍」的。
.
曾經聽一位喜歡的作家說,他努力成為「職業作家」,並不是為了要大紅大紫或賺很多錢。而是為了讓自己有辦法「一直以寫作為業」,一輩子「一直一直這麼書寫下去」。
.
身為同樣懷抱寫作夢想的人,聽了真的特別感動。當工作中的快樂不為別的,就僅僅是因為「工作本身」,那感覺該有多幸福啊!
.
當你選擇了自己「有能力」也「有熱情」的「工作領域」,你就會像我現在一樣。雖然還沒有取得巨大的成功、還沒有賺很多錢,也還沒有達到自己最理想的職涯目標。一切都還在路途上,但就是很享受這樣一段,長長的人生旅程。
.
還是每天,都享受在「為喜歡的事情忙碌的快樂」中,怡然自得。一點也不會因為遲來的成功,而感到焦躁、煩悶。反而是自在的覺得,一切都挺好的。
.
這種愉悅而規律的身心勞動,讓我感到平靜。也因此能隨時對生活,保持著繼續努力前進的動力和熱情。
.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每天」都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繼續「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哈哈哈哈,多好!
.
但是反之,當你違反內心意願的選擇了一個「看似有錢途」,自己卻「不是那麼擅長」也「沒有太多熱情」,甚至「厭煩、討厭」的「工作領域」,來開啟「自由工作人生」的話,那麼一切可能就會演變成一場「你最想醒來的惡夢」。
.
想像一下,你每天都要跟自己「不擅長」、「不感興趣」,甚至還「很討厭」的事情為伍。且還要持續學習精進自己「毫無天賦、熱情之領域」的專業,莫名其妙的成為「自己所厭惡之領域」的專家,然後從此被困在「自己最討厭的工作」裡,再也走不開。
.
那該有多可怕呀!
.
尤其當你還是該專業領域的「Freelancer」的時候,「工作與生活沒了界線」,一天24小時都得和討厭的事物朝夕相處。
.
這絕對可以,把你徹底惹毛、逼瘋!
.
所以說,在開始接案之前,一定要慎選接案專業。在選擇接案技能時,「喜歡」、「擅長」且「有足夠的熱情去發掘市場」,絕對是必不可少的3大元素!
.
以下提供3種,我親身試驗過,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來幫沒有靈感的接案新手朋友們,找到屬於你的「本命接案技能」!XDD
.
.
1.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去尋找「真正有熱情」的項目?
如何防止自己在「不喜歡」的工作裡,越陷越深?那就是:「一開始就不要選擇以不喜歡的工作維生」!🤣🤣🤣
.
如果你決心,在自己討厭的領域裡追求卓越,你就會受困於沒有熱情的成功中,無奈的享受最酸楚的掌聲。
.
所以,從自己的「興趣」、「熱情」裡去精煉出可能的接案技能,就是關鍵秘訣!
.
現在,找一張紙,在中間畫出分隔線。用它來幫助你,列出所有一切讓你感興趣的事物。然後把它們分成2類,一類是「你已經具備相關能力的」,另一類則是「你還不具備相關能力的」,分別寫在分隔線的兩邊。
.
不要客氣,請進量廣泛的寫。把你所能想到的,全部都列出來!
.
完成之後,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哪些是你「已經會的興趣專業」,繼續精進它;哪些是你「現在還不會的興趣專業」,開始學習它。
.
記住,你只是「目前還不會」而已。人生那麼長,「學習」這種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你或許沒辦法練到世界頂尖,但磨練到有能力「以此為業、維生」還是很有機會可以辦到的。
.
完成了上述的「自我梳理練習」還不夠。接下來,你必須進一步,針對每一個興趣,一項一項的心靈拷問自己:「你願意為它付出多大的犧牲呢?」
.
隨便舉例,比如:
「我願意為了學習、精進它,犧牲掉一整年可以耍廢、玩耍的假日和週末嗎?」
「我願意為了幫它找到出路,拉下臉來,向潛在顧客挨家挨戶的毛遂自薦嗎?」
.
這些,聽起來都很痛苦對吧?
.
之所以會故意這樣舉例是因為,並不是每一項「個人興趣」,都可以理所當然的成為你的「接案專業」的。它還必須要,能燃起你「熊熊的熱情」才行!
.
如果你只會每天說「我要吃我阿嬤煮的飯」,卻一直不出發去找阿嬤的話,你就永遠也吃不到你阿嬤煮的飯!(好啦,這個舉例是有點爛,詞窮了!XDD)
.
也就是說,你必須願意為它做出一定程度的努力和犧牲。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闖出一條活路;才有資格抬頭挺胸的,告訴自己和世界:「我要以此為業」!
.
這麼說也許很抽象,簡單來講就是:
你可以為了精熟它,花費多少「專注的時間」?
.
不用練到變成國手、世界頂尖,但至少要能做到「比一般人強」且「有人願意為之付費」的專業水平。
.
據說,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要經過「1萬小時」的反覆練習。
.
聽起來好像很難,好在最近又有新的理論指出,只要用對方法「高效學習」,便能將成為專家的基本磨練時間縮短為「20個小時」。(大概是每天練習36分鐘,並堅持一個月左右!)
.
是不是感覺容易多啦?如果你也有一個很感興趣、很想精熟的「潛在接案專業」,那就給自己擬定「一個月的學習挑戰」,試著去精熟它吧!
.
(PS. 萬一你真的,完全找不到「興趣/熱情」,那就試著先豐富自己的生活吧!敞開心胸,去嘗試那些所有你以前從未想過的事物、從來不敢挑戰的冒險,還有那些一直很想試試看,卻不知為何一再往後延的有趣項目。當你把生活過得精彩了,心裡的那個有趣的靈魂,也會逐漸甦醒過來!)
.
.
2. 從自己「擅長的專業」或「目前的工作內容」中,去拆解、組合出有市場的選項!
.
如果你說:「對,我就無聊!我就沒有什麼興趣、熱情!」
.
那也沒關係,就從你現在每天正在做的「(上班族)工作內容」中,去仔細發掘吧!
.
有時「興趣熱情」也是可以從「熟練」的「成就感」中,慢慢培養出來的呢!
.
老實說,我現在用來開心接案的大部分「接案技能」,也幾乎全部都是從之前的「上班族工作內容」中精選出來的!
.
以前,當我還是全職「行銷」上班族的時候,每天的工作很雜。因為行銷是一種需要多元職能的工作,一個「行銷企劃職務」所要負責的工作,常常包山包海,多到外人難以想像。
.
舉凡:社群經營、顧客維護、電子報製作、各種實體/線上活動、異業合作、數據分析、SEO優化、文案撰寫、內容經營、宣傳公關曝光、產品/服務構思...甚至更多更多,都可以包含在一位「行銷人」每日的工作清單中。
.
事實上,每一個由「各種工作內容」所組合起來的「職業」中,肯定都有特定某幾個,能「點亮你一整天」的工作項目!那些你做起來「最得心應手」、「最有成就感」或「最開心」的事情。
.
比如,對我來說就是:「社群內容經營」、「文章撰寫」、「職涯相關的演講和分享」...等等工作。而這些項目後來,也都成為我開始自由工作之後的「主力接案技能」!
.
所以說,如果你是「上班族朋友們」,千萬別小看了自己現在正在做的工作。把每天上班的「所有工作項目」,一項項「拆解」之後。你會很驚喜的發現,其實「每一項工作內容」單獨獨立出來,都有可能成為一項「屬於你的接案專業」!
.
舉例來講,
如果你是一位「房仲業務」,日常的工作專業中,可能就包含了:「業務銷售」、「顧客管理」、「談判溝通」、「房地產相關知識」、「文案力」,甚至是「主持公司尾牙」...等等等等。以上這些,每項獨立出來,都可以成為你的「接案技能」。
.
進一步將它們「排列組合」之後,還有機會創造出,另一項「全新的接案專業」。
.
比如,
以前述例子來說,「業務銷售能力」+「房地產相關知識」+「文案力」,就足以讓你把「開始展開接案人生的自己」,成功推薦給需要「房仲領域文章/內容」的案主啦!
.
.
3.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情,卻沒有市場?那就為自己搭建舞台吧!
.
你現在是否非常好奇,前面講了那麼多,如果自己找到的「接案專業」就是「沒有市場」、「找不到人要為它買單」,該怎麼辦?
.
舞台都是自己搭起來的!
那些你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情,如果沒有市場,就自己攤位擺起來火熱開賣吧!
.
最近,聽到一位朋友充滿啟發性的「離職接案故事」,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和感動。
.
過程各種曲折離奇,都讓我中間替她捏盡冷汗,最後又情不自禁的要為她起立鼓掌!真的覺得簡直帥到掉渣!!(用詞直接透露年紀,有人也是張衛健小粉絲的嗎?XDD)
.
她在人人自危的疫情期間,選擇離職。離開原本舒適、安全又體面的「上市企業工作」,全心投入自己充滿熱情的「Podcast音頻節目領域」。
.
身邊多是驚疑、反對的聲音,親友們也都十分為她擔心。
.
套一句她說的話:「大家都覺得我瘋了!」
.
但她就是去做了!她全力經營自己的Podcast頻道,努力摸索「精進節目品質的方法」、「經營秘訣」,以及這個未知新興領域的「獲利模式」。
.
並且很酷的,在離職前夕,直接走入老闆大Boss的辦公室。直言不諱的真心建議公司,應該跟上時代的潮流,開始經營「企業的Podcast節目」。
.
這個建議,確實十分有前瞻性。不難想像,之後老闆也很快就發現:「身為資深前員工,擅長主持與內容創作,還正有聲有色的經營著自己的Podcast頻道的她,恰恰就是負責這個專案的不二人選!」
.
於是她成功在離職之際,一把「撞開接案新事業的大門」,獲得自由工作生涯裡的 “第一個”「穩定的大案子」。
.
之後,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讓老東家的「Podcast經營專案」,從不被看好,到正式獲得公司高層的欣賞與重視。
.
現在,她從「員工」一躍成為公司的「重要合作夥伴」。再也不用辛苦通勤,每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工作、兼顧家庭。收入不但一點也沒比「全職上班」時少,反而還獲得了令人驚喜的大突破!(想聽更多這位神秘女主角的故事,快去收聽拉拉的Podcast節目「電影關係星理學」吧!😻💕)
.
所以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肯定會有辦法」,只要你能無懼的「把路走出來」。
.
———
.
最後...
🔥好消息分享!!🔥
我的線上課程正式開放預購啦!😆
.
🔻13堂接案必修課🔻
🙌 現正預購中!!! 🙌
(預購優惠只到2021/07/30)
.
我從邊摔倒邊成長的菜鳥接案者,到現在「每週只工作2~3天」,月收入是以前「全職上班月薪的1.5倍」,並持續穩定成長中。其中的所有經驗、知識和心得,都嘔心瀝血的濃縮進這門課程裡面了!
.
➡️ 快去瞧瞧吧!
https://pse.is/3hgcud
.
.
-----------
.
.
🔻更多「野放上班族」XDD🔻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Blink佈告欄:野放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野羊 https://pse.is/w9yvg
.
🔻我的音頻節目🔻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我寫的書🔻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
.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閱讀是最好的學習」這一句在 閱讀前哨站 首頁顯眼的標題,從部落格成立至今就放到現在。我不曾改變過這句話,卻也是這句話,對我帶來了最大的改變。為了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我開始對每一本讀過的書寫下讀書筆記,並且將心得整理成部落格文章,透過這樣持之以恆的紀錄,我有了一些不同的體悟。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
1.跨能致勝
2.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
3.完成
4.最高學習法
5.破框能力
6.財務自由實踐版
7.金錢超思考
8.從內做起
9.僧人思考
10.零規則
.
【為我帶來啟發的書單】
.
我發現,只靠讀書,雖然沒辦法直接改變你的人生,但是,從書本裡你可以找到許多的「啟發」。這些啟發,或多或少會改變你思考事情的方式,讓你想要接觸不同的觀點、學習不同的知識、嘗試不同的行為。接著,就是當你踏出了那一步、往未知的領域前進了那麼一些,這時候,改變才會發生。
2020年,我從讀過的70本書、寫過的56篇讀書心得裡面,挑選出10本我個人最喜歡、最受啟發的書來跟你分享(前兩年的Top 10好書推薦:2019年、2018年)。我挑選的這10本書裡頭,有些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有些帶來特別的靈感、有些則幫我改變了行為和習慣。
以下,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的心得,以及我得到的啟發。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吧!
.
1.#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當初我讀完《跨能致勝》之後,馬上寫道:「這是我2020年至今最喜歡的書,它有故事、有理論、有溫度,用廣闊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帶人們領略『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世界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能力、體驗多樣化、探索跨學科的領域?』」
在這本書尚未推出中文版之前,我就用Audible英文有聲書聽過一次,當下已經非常喜歡,後來推出中文版後又讀了第二次。在年底的時候,當我得知這本書也名列「比爾蓋茨2020年度五本選書」,能跟他有類似的選書品味,心裡真的感覺到非常的開心。
作者從運動界、藝術界、商界、學界,挑選了許多發展過程截然不同的人,說明專才跟通才的差異。不過,這本書的中文版有一些小缺點,因為是四個人聯合翻譯的作品,所以會感覺有一些地方的前後連貫性沒有這麼理想。但是整體來說,作者要傳達的觀念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對我來說算是瑕不掩瑜。
帶給我的啟發:讓我換個角度思考,不一定要執著於「成為特定領域前1%的專家」,而是結合跨領域的專業能力,發揮出截然不同的獨特性,去達成另一種類型的前1%。跨能人才懂得尋找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稀缺性」,提高自己獨特的「價值」。這本書讓我對於即將執行的目標,產生了更多靈感。
.
2.#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讓你在幾分鐘內感動人心,說服任何人、做成任何事
《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作者認為「說故事」的策略可以應用於當今商業的溝通挑戰,協助企業和公司用更親切的方式塑造形象、傳遞訊息、與客戶建立關係。當你想要讓任何人接受你的服務或商品,靠得不只是規格或數據,更多的時候是你說了什麼故事。
作者在書中應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說明了為什麼要說故事、如何說故事、該說哪些故事。我認為,這本書除了對各種大小的公司有幫助之外,對於準備職場簡報、經營個人品牌的一般讀者也會有所啟發。你只要把書中的「顧客」換成你要溝通的「對象」,把「公司」換成「你」自己就可以。
因此,無論你是在經營個人品牌、在公司擔任行銷或業務的職位、或是想推廣產品和服務的創業家,這本書都會對你非常的有幫助。書中會用實際的範例和步驟,帶你建立四種必備的故事:價值故事、創辦人故事、使命故事、顧客故事,這本書不只談理論,更有許多的地方會帶著你實作。
帶給我的啟發: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說故事的高手,常常用理工人的觀點,覺得如果要做一件生意,就開談規格、要談賣點,要談價格。現在,我被「說故事」的觀念說服,也從許多其他的商業故事認識到這個手法的優點,我開始思考關於自己更深層的故事,這本書是一個很好轉捩點。
.
3.#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面對新的一年,應該有很多人都會興高采烈的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但是你知道嗎?根據統計,有92%的人會半途而廢。如果你想真正「完成」自己許下的新希望,《完成》這本書是我認為在新的一年,你會最需要的一本書。
作者寫作的方式,會讓你感覺有點像是一個幽默的脫口秀演員,有時調侃、有時鼓勵、有時自嘲。雖然,作者的文字之間充滿了輕鬆風趣,但是他給出的建議卻十分誠懇和執行。例如,把目標砍半、把時間加倍、把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記得回顧自己的進步。從這本書裡,你也會學到如何克服完美主義的心魔,讓自己「不完美地前進」,贏過九成不能完成目標的人。
帶給我的啟發:原本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開始錄製 Podcast,總是擔心自己比較內向、無法對麥克風唱獨角戲、感覺自己還不夠格、可能沒人喜歡自己的聲音,因此,遲遲無法完成這個延宕許久的目標。這本書幫我用輕鬆的方式,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終於踏出了第一步。這一步,幫我帶來更多的勇氣和自信。
4.#最高學習法:12個改變你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關鍵
《最高學習法》這本書讓我超級驚艷,我分兩個面向來講。第一個是這本書的評價非常好,我喜歡在網路上先看別人的評論,做為自己的選書參考,但是我完全找不到這本書的負評。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幫助讀者選書的〈選書,兩好三壞〉專題文章裡,沒有紀錄任何負評的一本書。
第二個是這本書真的是我以前從來沒有讀過的類型。書的主題是在講人類的大腦是怎麼學習和記憶的,最特別地方就在於,作者竟然把「這本書的本身,當成這本書的範例」。舉個例子來說,其中一個理論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背誦東西應該首重「更高的複習頻率」,而非「單一長時段的複習時間」。
所以,他在四個不同的章節,放了同一張照片(上面有一些文字)請你看10秒。然後,他又在某一個章節裡,在同一頁上放了四張一樣的照片,請你連續看40秒。在書的尾聲,他請你回憶兩張照片裡面的文字。結果非常鮮明,分散在四個章節的照片,帶給我們的記憶深刻許多。
帶給我的啟發:第一次體驗到「紙本書」的設計和編排方式,可以讓我這麼深刻地體會到,腦袋如何去學習和記憶。這本書必讀紙本書,其他的媒介都沒辦法帶你如此深刻的震撼。我也體會到,學習「如何學習」的另一個好處,會讓我們學到「如何教學、說服和影響」,這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
5.#破框能力:全球TOP50管理大師教你突破「專業」陷阱
《破框能力》是帶給我思考衝擊的一本書,作者在談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稱為「能力陷阱」的境地,也就是說:「當你越擅長自己做的事情,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讓你獲得大量專業經驗,卻容易讓你受限於專業框架,落入能力陷阱。」
你如果想在職場往上爬,想往管理職邁進,那這種能力陷阱會成為一種很大的障礙,作者認為克服這個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行動後思考」,由外部的行動,改變內在的想法。如果你想要像一個領導者一樣思考,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像一個領導者一樣行動。
作者強調,當你跟那些「優秀的領導人」做著一樣的行為,你才有可能反過來刺激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發掘背後的原因和技巧,淺移默化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書中也提供具體建議,教你怎麼克服三種陷阱:專業陷阱、人脈陷阱、忠於自我陷阱,很顛覆我想法的一本書。
帶給我的啟發:以往我也曾經落入作者說的一種心態,那就是想要「先想清楚再行動」。結果,往往實際的情形是,想了半天卻滯足不前,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還不夠格。現在,我在職場上的工作規劃,開始加強「行動」的部分,更願意讓自己嘗試以往不熟悉、不習慣的互動方式。
.
6.#財務自由實踐版:打造財務跑道,月光族、小資族也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財務自由實踐版》的作者是受過認證的財務規劃師,這本書也跟我讀過的其他財務自由理財書,有著滿大的差異和特色。作者不是單純只講財務和投資,他認為邁向財務自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因此我們如何看待主要的收入來源「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他想透過這本書,提供一份健全的「財務、工作、生活」規劃指南。
如果你以為只靠著股市裡面殺進殺出,就可以提早退休,那是過於美好的幻想。作者除了提供穩健的投資策略之外,也說明了該如何善用自己的職場能力,找到你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獲得越來越好的本業收入。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必須學會享受這段過程。
關於書中談到稅務、保險和遺產規劃的部份,是財務規劃裡不可或缺的一環,作者以財務規劃師的角度,用平易近人的文字說明了這些規劃的原則和重點。雖然,書中的範例大多以美國人為主,但是觀念可以先學起來,再延伸到台灣的情境。
帶給我的啟發:首先是作者提到的「財務跑道」公式,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計算方式,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資產狀態,以及擁有的自由程度(選擇喜歡的工作)。另一個是關於「財務自由」的心態,並非達到終點才叫做自由,這樣反而會帶來「現在都只是在受苦」的假象。當你踏上適合的財務跑道,朝向終點邁進的每一個時刻,都是自由。有了這種認知和喜悅,前進的速度反而更快、更穩健。
.
7.#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長年在《華爾街日報》撰寫財經專欄的作家,他透過長年來的觀察,對於人們該「如何思考金錢」有很深刻的洞見。他想告訴我們,如何有智慧地看待金錢、如何運用它,讓它成為一個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工具。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把金錢和「快樂」連結起來的方式,還有關於用錢來「追求物質」和「追求體驗」的差異和比較。另外,作者也說明了金錢和「時間」的關係,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金錢也能買到時間。當我們認識到金錢跟時間的關係之後,對於「投資」和「儲蓄」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書的後半段談金錢和「風險」的關係,以及我們該如何處理和面對這些風險。
帶給我的啟發:當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心態對了,行動才會跟著對,對於「錢」這件事情更是如此。我學到三個重點,第一個是金錢帶來的體驗不分貴賤,追求體驗是很值得的消費;第二個是學會判斷保險的類別,什麼是不值得承擔的保險;第三個是活得太久竟然也是一種風險,需要將長壽風險納入投資理財的規畫當中。
.
8.#從內做起:頂尖領導大師淬鍊25年的10堂課
《從內做起》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所謂的「領導力」,就是你對別人的「影響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領導力拆分成「領導力五階層」。他認為提升領導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則和步驟,是可以透過後天的方式培養出來的。
對我來說,這本書跟領導管理的經典書籍《與成功有約》有那麼一絲相似,都是作者本人從自己的故事和例子,延伸出包含人格培養、待人處事、心態建立…等論述,然後旁徵博引其他的書籍與文獻。從同樣身為內向者的作者身上,我被他「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說法感動,他追求「自我成長」展現出的熱情,也讓我為之嚮往。
帶給我的啟發:「領導力的高低」是可以被定義出來的,一個人在不同的群體裡面,也會有著不同程度的「領導力」。重要的是,我們都能透過「領導力五階層」的步驟和方法,來逐步提升自己在群體中的領導力。也不要仗著自己在某個群體裡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就想把一樣的態度用在不同的群體上。
.
9.#僧人思考: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僧人心態》這本書是我今年讀到關於哲學思考方面,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在社群媒體上非常火紅,擅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一些很棒的觀念包裝成激勵人心的短片。直到接觸到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作者曾經從商學院畢業後,前往印度當過三年的僧侶,這件事情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
在這本書裡,作者把他在道場裡面的修練、跟僧侶們的交流互動、體悟到的人生的道理、還有千古流傳的智慧,帶回紛擾的現實世界分享給大眾。作者將道場中學到的普世智慧,巧妙地融合數位科技的推廣,加上他曾經是商學院出身的思維,打造出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
僧人總是能夠以最平靜的方式,活出充滿意義感的人生。作者認為我們也應該學習這些智慧,用來面對你的內心情緒、處理你的人際關係,提升你在職場上的表現、改善你想要學習和進步的事物。每個章節後面都有許多的「試試看」步驟,讓我們採取具體的行動,來練習這些僧人教我們的事情。
帶給我的啟發:讀完後我得到三個好東西,讓自己更容易找到平靜。第一個是:「放下對於目標的執著,收穫來自於享受學習的過程本身。」第二個是:「練習抽離自己的原始心智,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第三個是:「學會付出自己的喜悅,對別人的成功抱持祝福,你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快樂。」這本書也幫我重拾睡前「冥想」的習慣。
.
10.#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零規則》這本書在談Netflix創新企業文化背後的管理方式,作者正是創辦人暨執行長本人。特別的是,他邀請一位專門研究各地文化差異的學者跟他共同寫這本書。學者到世界各地訪談幾乎所有層級的Netflix員工,從新人工程師、中階主管、以及高階主管群,都是受訪對象。
這本書獨特的三方對話寫作方式「創辦人—學者—員工」,我讀起來的感覺,就像是親自在公司裡面走一遭,非常有代入感。Netflix特有的「自由與責任」文化,強調給予員工高度的授權、刪除繁瑣的行政流程和規則、重視員工之間高度透明的溝通方式。執行長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顛覆傳統老舊的管理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令人耳目一新。
書中許多環節都凸顯出「高人才密度」的好處,執行長把最優秀頂尖的人齊聚一堂,設計一個不會彼此扯後腿的績效機制,這讓員工們集中火力在提升公司的創新和競爭力。對待這些優秀的員工,給予他們自由,不要用規範和流程束縛創意;給予他們責任,讓他們有權決定重要策略、擔起公司進步的重任。
帶給我的啟發:這本書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商管書,相比起我待的高科技製造業使用「規範與控制」來達到製造量產,Netflix看似「零規則」的管理方式則有利於「創新」。我沒有在這類型的公司待過,能夠這麼近距離了解這家公司的運作和理念,對我的領導思維帶來很多衝擊,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團隊管理和帶人方式。
.
【後記:更多的好書推薦】
.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每週都會寄送最新的文章通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
最後,提供一些閱讀的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邊文章有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
2021年正式起跑了,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
【博客來.2021 黃金月活動】
文章的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好康,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博客來黃金月活動」。我幫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們爭取到了「限量2000份的 $50 優惠券」,需要的朋友趕緊去領取。更棒的是,我請博客來將我的年度書單,做成一個專頁讓你可以快速瀏覽我的好書推薦,千萬別錯過了!
領取粉絲專屬 $50 優惠券 https://bit.ly/2WHAdAr
「下一本讀什麼」年度書單 https://bit.ly/3pB9aDa
黃金月活動主場(全館3折起) https://bit.ly/2L8pTPs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最專業最深入分析科技巨頭與獨角獸商業動態的電子報 👉🏼https://bit.ly/33TmTgT
科技巨頭解碼,推出十月國慶優惠活動!👉🏼通勤十分鐘推薦碼:VzzRCAy8SigH
科技巨頭解碼是由M觀點的Miula以自己多年的科技產高階業經理人經驗,分析包括蘋果、雅馬遜、特斯拉等痾技巨頭的商業策略電子報。對於想掌握科技與商業世界脈動的人,絕對是必須訂閱的乾貨。
每個月月費只要169,訂閱一年一個月只要150,現在用推薦碼訂閱,訂一年還額外多送一個月,活動只到十月底。
💬合作邀約: onthewaytowork2020@gmail.com
💬IG: http://bit.ly/otw2020
💬FB: https://bit.ly/34JYjyg
💬Youtube:https://bit.ly/36WsNQk
如果喜歡的話 歡迎幫我們分享和訂閱🙂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最專業最深入分析科技巨頭與獨角獸商業動態的電子報 👉🏼https://bit.ly/33TmTgT
科技巨頭解碼,推出十月國慶優惠活動!👉🏼通勤十分鐘推薦碼:VzzRCAy8SigH
科技巨頭解碼是由M觀點的Miula以自己多年的科技產高階業經理人經驗,分析包括蘋果、雅馬遜、特斯拉等痾技巨頭的商業策略電子報。對於想掌握科技與商業世界脈動的人,絕對是必須訂閱的乾貨。
每個月月費只要169,訂閱一年一個月只要150,現在用推薦碼訂閱,訂一年還額外多送一個月,活動只到十月底。
#通勤十分鐘寵粉活動持續進行中
這次送出五本《股票作手回憶錄(經典珍藏版,獨家收錄〈李佛摩交易語錄〉,養成洞悉人性與市場的贏家之眼)》,趕快到臉書抽獎吧👉🏼 https://bit.ly/34JYjyg
💬合作邀約: onthewaytowork2020@gmail.com
💬IG: http://bit.ly/otw2020
💬FB: https://bit.ly/34JYjyg
💬Youtube:https://bit.ly/36WsNQk
如果喜歡的話 歡迎幫我們分享和訂閱🙂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最專業最深入分析科技巨頭與獨角獸商業動態的電子報 👉🏼https://bit.ly/33TmTgT
科技巨頭解碼,推出十月國慶優惠活動!👉🏼通勤十分鐘推薦碼:VzzRCAy8SigH
科技巨頭解碼是由M觀點的Miula以自己多年的科技產高階業經理人經驗,分析包括蘋果、雅馬遜、特斯拉等痾技巨頭的商業策略電子報。對於想掌握科技與商業世界脈動的人,絕對是必須訂閱的乾貨。
每個月月費只要169,訂閱一年一個月只要150,現在用推薦碼訂閱,訂一年還額外多送一個月,活動只到十月底。
#通勤十分鐘寵粉活動持續進行中
這次送出五本《股票作手回憶錄(經典珍藏版,獨家收錄〈李佛摩交易語錄〉,養成洞悉人性與市場的贏家之眼)》,趕快到臉書抽獎吧👉🏼 https://bit.ly/34JYjyg
💬合作邀約: onthewaytowork2020@gmail.com
💬IG: http://bit.ly/otw2020
💬FB: https://bit.ly/34JYjyg
💬Youtube:https://bit.ly/36WsNQk
如果喜歡的話 歡迎幫我們分享和訂閱🙂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On The Way To Work 的推薦與評價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3,916 個讚. . 4,396 位追蹤者. . 追蹤. . 貼文. 關於 ... 文末有通勤精釀電子報免費訂閱辦法❤️ 謝謝通勤族對於通勤訂閱制的支持 ... ... <看更多>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通勤十分鐘On The Way To Work 的推薦與評價
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 3917 次赞· 9 人在谈论. Apple Podcast 不想 ... 文末有通勤精釀電子報免費訂閱辦法❤️ 謝謝通勤族對於通勤訂閱制的支持讓 ... ... <看更多>
通勤十分鐘電子報 在 [心得] Overcast - Podcast App簡介與節目推薦- 看板iOS 的推薦與評價
Overcast及我所愛的Podcast清單
以下為圖和連結比較多的網誌版本:
https://www.zoncheng.com/2021/02/0398-overcastpodcast.html
Overcast (https://apps.apple.com/app/overcast-podcast-player/id888422857) 是我
從2017年就開始重度使用的第三方Podcast App,多個獨家的功能讓我無法Uninstall它。
在去年或前年Podcast大流行期,我本來想寫介紹文推這個App並分享我喜歡的Podcast節
目,也去信給創作者想說看他願不願意釋出中文版,可惜沒有下文。
---
以下與大家分享我喜愛Overcast的點滴:
Voice Boost
音量增強 – 有時候節目因為錄音設備,環境不穩定而可能過於小聲,
或者你在一個相對吵雜的環境之下收聽,這個功能就會很有幫助。
當然,還是要提醒大家要保護自己,過強或是長時間的使用,可能會損害你的聽力。
Skip Intro
可以直接跳過開頭,並依不同的節目自訂所要跳過的時間。
這一點對於跳過某個聯播的台呼或是部份Podcast的片頭很有幫助。
跨平台:
iPhone/ iPad可以同步沒什麼,主要是申請帳號後,可在PC上用瀏覽器同步”管理”訂閱
的Podcast節目。這點不少平台也可以作到,只是Overcast身為一個獨立的App能有這個功
能,我還滿感激的…
Seek Back/ Forward:
可自訂快轉,倒回的時間,這點在聽某英文電子書的時候很方便。
Smart Resume:
Podcast暫停後,下次接續播放時,它會自動先倒回幾秒,讓你回憶一下之前的對話。
這點真的很用心而且人性化!
Share link at Current Time
可以像分享Youtube一樣,直接分享當下的片段,不用再和朋友說,請聽幾分幾秒。
其他特色:
Smart Speed
現代人很沒耐心,加上早期的Podcaster在剪接上不是這麼的專業,留白之處較多。
這個功能開啟後會自動化的為Podcast調語速 (不是統一提速喔~)
不過我個人不太開這個功能,因為沒興趣的環節我會直接快進15秒。
Overcast App無法在中國使用
詳見不解釋:
https://twitter.com/overcastfm/status/1271122252868784140
---
以下為喜好的節目介紹:
財經相關:
通勤十分鐘:主要的收穫是認識更多有趣的公司,特別是加拿大的公司,因為主持人就是
旅居加拿大的雙人組。因為他們的介紹,幾天前看到Canada Goose的品牌介紹雜誌時就很
有感覺。
Gooaye 股癌:身為價值投資信仰者,除了廣告及Q&A橋段都會完整聽過;美股賠錢時還會
順便線上取暖. 另外推薦用Feedly訂閱他的新聞運鈔車及財報分析, 雙重服用後會更有效
果。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總體經濟愛好者必聽,順便加碼之前寫的讀書心得。
景氣循環投資 閱讀心得
https://www.zoncheng.com/2020/12/0393.html
投資癮:不懂台股,但某些投資理念是相通的。聽了之後不用抄心經,就會讓心靜。
科技島讀:相對其他Podcast,能比較深度的介紹一個公司或是趨勢。但因為聽眾不可能
對每個主題都精通,所以有時候還是會講的太淺。
其他:M觀點 | 科技X商業X投資 / 理財學伴 | MoneyMate
依主題評估是否聆聽。
---
深度訪談: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深度訪談Podcast的領先者。第四季雙人主持覺得沒有1+1>2;有點可
惜。不過一路聽下來,可以聽到不少產業專家的對談,很有收穫。
百靈果NEWS:KK Show only, 相較於其他的Podcast,百靈果其高聽率及知名度,還是比
較有能力去邀請更權威或是有趣的特別來賓。其他日常談話就留給教徒們吧…
其他:星箭廣播/ 感官一條通
依主題評估是否聆聽。
---
議題與通識: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最喜歡的新聞專題Podcast,沒有之一;在深度與突然的詼諧上取
得完美平衡,優質主題數不完!重磅一頁書更是佛心企劃,真心佩服整個團隊。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最喜歡的非營利新聞媒體,專題的深度令人激賞,有時
候會有在聽紀錄片的感覺。
阿善師鑑識實錄:特別喜歡睡前聆聽,在腦海中具現化事件的場景,然後會覺得用腦過度
很累,就睡著了。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在某Youtuber事件前就訂閱收聽了,因為家人比較注重養生;說真的
值班醫生平常上班忙的要死還有空錄Podcast作影片,也滿佛心的。
寶島少年兄:其實…這個,比較,像是…那個,自成一類啦…要開心的話聽這個節目就對
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在聊政治議題時,感覺容易對某政黨輕輕放下…算了,我可能要
求太多了XD
其他:哇賽心理學/ 新聞內幕/ 法律白話文運動:法客電台 BY 楊貴智 / 人渣文本特急
開講
依主題評估是否聆聽。
---
閱讀相關:
哈利播客:唯一每集都會聽,有時候還會重聽的Podcast,也感謝這個Podcast開啟我閱讀
了全套的Harry Potter原文書之路。
去年的心得請見:
https://www.zoncheng.com/2020/06/0387-harry-potter-and-zons-murmur.html
老編垚順聊出版:因為每年都會翻上百本的書,所以對這個產業滿有興趣的;但興趣不能
當飯吃,還是聽專業的前輩來分享吧!
整理了一下我寫過的閱讀心得:https://www.zoncheng.com/search/label/book
三個賣書人:我的書架就在圖書館和誠品,旅行時也會特別找奇奇怪怪的書店、圖書館去
逛,所以對這個營業場所很好奇… 想聽幹話的話,這個節目也可以喔~
其他:認真舊書了/ 耳朵書籤/青鳥search/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迷誠品
依主題評估是否聆聽。
---
影音相關:
這一塊沒有能找到什麼非常喜歡的節目,依主題評估是否聆聽,但以下兩個節目還是想推
薦:
96%適合你 Match: 開頭96%的發音相當微妙。節目基本上是兩個影片翻譯師的幹話大全,
有集翻A片的故事很好笑;要恐怖的話,也有電台播音樂的鬼故事…不過整體而言,笑聲
可能佔了節目的69%...
尼爾喝牛奶:你的次文化指南.:其實依主題評估是否聆聽,因為我二次元相關的文化涵
養不足。
---
旅遊相關:
這裡胡說 | 生活x旅遊x飲食:雖然主持人的旅遊方式同樣是自助旅行,不過預算上明顯
天差地遠。主持人真的是個飛行愛好者,也對旅遊相關的冷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不
能出國旅遊的當下,就來~聽旅遊吧!
歷史下酒菜:會喜歡的原因是自助旅行找資料的時候會連當地的歷史文物也一併study,
所以聽到熟悉的歷史環節會很感動。主持人非常的用心收集資料寫稿,不過知識型的
Podcast作單口輸出真的很辛苦,希望她能快找到好的伙伴和他一起把節目作的長久。
博物誌:博物館專門Podcast,不過因為是中國的Podcaster,所以能讓我比較有感的部份
只有她與日本、歐洲的朋友聊當地博物館的環節。
此外,這個Podcast初期講的題目比較通用,如博物館是否能拍照,展品是否有哪些限制
…等,這些主題比較容易有共鳴。後期因為主持人歸國了,比較專注在中國的博物館或活
動,因為沒有相關經驗,我就~跳過了。
建築+ Arch Plus Podcast:身為建築愛好者,能聽到建築師講建築議題真的不容易。講
到的建築作品如果有去過的,則更是感同深受。此外,這組Podcaster也是我唯一donate
過的~
這邊我想加碼我最喜歡教堂的遊記:
https://www.zoncheng.com/2015/09/0226-201559-014-chapelle-notre-dame-du.html
---
來自其他空間的朋友:
這個部份信者信,不信者不信,所以放在最後。
不過我個人是大部份的集數都會聆聽,也從中取得自己相信的部份,覺得有收穫。
總之,大家多存好念,作好事,準沒錯。
.設計師的仙界傳說 Oh My God
.一問三不知
---
最後,希望我所喜愛的Podcaster都能業配滿滿發大財!少了視覺上的剌激,Podcast其實
比Youtube/ 直播 難以推坑,台灣的Podcast也逐漸走向精緻化,開始新一輪的競爭,相
信非一線的Podcast都是在用愛發電。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55.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13650173.A.90B.html
※ zon:轉錄至看板 Podcast 02/18 20:21
※ 編輯: zon (59.115.155.99 臺灣), 02/18/2021 21:06: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