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週四晚美股3大指數個別發展,道指升53點或0.15%,標指跌0.33%,納指跌0.7%。標指受制於4400關口遲遲未能破關,超買引發的回吐壓力越來越大,短期先考驗4300支持,留意此關絕不能失守,否則有機會作出7%以上回調。
週二因CPI意外地上升,十年債息曾急抽上1.42%,但仍未升穿6月時高位1.59%,市場慢慢消化通脹消息,隨著下半年縮表預期,Risk Off情緒升溫,資金徹出風險資產如Crypto,轉入債市避險。受到鮑佬保證縮表前會有「溫馨提示」,只要仍有QE,有美聯儲這位最後買家,債市成為最安全資產,過去3個月可見,當次出現通脹惡化數據,債息抽上債價下跌,都有資金低位買入,CPI、PPI如何抽升,十年債息總是反反覆覆跌回1.3%水平,這便是資金流向。
債息下跌有利科技股低息發債,5月納指便是借助十年債息回落,才由13000點起步升上14800。週二當債息回升至1.42%時,當晚納指轉弱倒跌收市走勢是合情合理,但過去兩日債息由1.42%重返1.3%,理應對納指有一定支持,惟納指卻是兩連陰下跌走勢,是否科技股已開始對低息環境無反應呢?
台積電剛公佈第2季業績,未能受惠於「芯荒荒」效應,績後股價大跌5%,科技股也開始好消息出貨?至今雖然企業業績均不差,但股價未見資金高追,報跌居多,小心今次業績期是大型出貨格局。不要忘記近期美股升勢主要靠蘋果、微軟這些大指數股力托指數,相反二線股如台積電早已乏力再上。
離岸人幣上週見過6.5低位後回升,週四一度見過6.448,加上是首日降準,資金湧入追捧A股金融板塊,帶動起A股行情,週三外資還是淨賣出78億元,怎料週四便大舉買入155億元。兩市成交1.17萬億,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
據資料顯示,上半年內地新成立基金達846隻,吸金量達1.63萬億元,同比增長54%,以半年度吸金量計是歷來第二高,最高是去年下半年所吸走的2.09萬億元,換句話說過去12個月,這批新基金共吸資3.7萬億,成為A股升市的重要推手。
回說港股,恒指這次跌浪在26861見底回升,以反彈38.2%便是27840,反彈50%便是28137,週四最高28181計算是完成50%反彈浪,接下來便要看27840能否守住,守住便在27800至28300之間上落,若失守便要小心回試27500-27800區間,暫時27400絕不能失,失守便是完成反彈再探26861底部,港股自身第一波跌浪告終,後市很視乎美股走向,若美股失守4300並出現大調整,只怕恒指再穿26800機會頗大。
個股方面,資金換馬明顯,資金輪動轉攻為守,強勢板塊回調壓力增加,很多股份出現日升日跌情況,暫時仍未見有任何突出板塊。美聯儲縮表在即,資金沽出升幅大的增長股,改為買入防守性較高板塊。週四所見,升幅大如醫藥、電動車、光伏都有回吐,反而一直偏弱已經無限尋底的內地金融股獲追捧,金融股是轉勢還是只威一日,仍有待考驗。
早前指出比亞迪(1211)230元目標已達,主要股東李祿連日減持,市場擔心股神巴菲特會否跟從,短期先留意200元支持力如何,由於市場氣氛有變,要待市場確認好換馬動作後,再確認是否重新入市也未遲。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通脹受惠板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月21日】短息升長息跌,短期通脹埋身,但中長線經濟變得不明朗,美股借勢回吐,道指跌533點或1.58%,,標指跌1.31%,納指跌0.92%。早前指出當標指升抵4250後,再搏向上空間不多,將有較大回吐壓力,下方主要看兩個支持,首先是4200,週三回試後有反彈,但週五再度殺穿下試4170,若失守便要小心美股轉勢,再往下支持是4050。納指守住14000大關未穿,早前此關花了很大力氣才能升破,不宜太易失守,往下支持是13800。
市場預期最快8月便開始商討縮表進度,2年債息升穿0.25%,但資源價格急挫,資金流入長債避險,十年債息回落至1.44%。息差收窄令銀行股大跌,加上資源股重創,帶領道指快速向下,道指失守34150後已是3大指數中率先穿位,有較大下調壓力。難度舊經濟股炒完,資金又重投科技股身上?
議息過後,焦點又重回基建計劃身上,共和黨反建議的1萬億美元方案,跟民主黨分歧仍大,要達成協議難度較高。有指民主黨打算若在7月4日前,兩黨仍未能收窄距離,將嘗試單方面通過方案,未來兩週將有更多相關消息。另外,本週多位FOMC委員將發表講話,會有更多縮表看法。美國多個州郡的失業救濟金福利快將屆滿,驅使更多人回流職場,下週五的非農數字市場預估可達80萬份。
美元持續走強,美匯跌至92.25,資金放緩流入新興市場,人民幣回落至6.46水平。上週初A股創指連跌3日,上週四及週五迎來反彈,3200大關失而復得,兩市成交回升至10101億元,外資再流入25億元,6月至今只淨買入376億元,較過去7個月為少。人幣升值放緩,外資買盤熱情減退,然而內地基金銷售回暖,且看陸資能否接力入市,A股只要保持萬億元成交,仍能保持熱度,後市關鍵在於央媽會否再度為市場放水。
去年4月央媽為了對抗疫情,M2增速由8.1%幅提升至11.1%,但今年1月增速已回落至9.4%,已開始明顯地收水而不是再放水,4月M2已回落至8.1%,5月為8.3%,都反映水緊情況。央媽操作主要是調節市場資金,過去因應疫情才大手放水,直至去年9月後歐美訂單回流,帶起國內經濟,M2便開始回落,直接過量資金流入炒高了資源價格,導致工業成本上升,打擊出口,4月央媽才不得不加再收緊銀根,現時M2回落至8.1%,已是貿易戰期間「去槓桿」之水平,料不會再收緊。反觀,若內地經濟放緩,反而央媽有機會小量放寬銀根,可多留意近期央媽的逆回購操作會否出現變化,將會是放水前的最大啟示。
回說港股,美股造好,恒指未見受惠上升,反而下試28216尋找支持,當美股回調,恒指卻連升兩日,又重回28600之上。恒指雖有反彈,但入市資金不多,上週五成交雖達2055億元,若扣除了富時指數換馬帶來的額外600億元成交,基本上入市資金仍是維持在1400億元,如此低迷實難帶來破頂效應。更甚是一向是港股忠實支持者的北水,近日開始加速拋售美團(3690)、騰訊(700)、港交所(388)等指數股,如此一來,恒指反彈難度將會更高。在美股回吐下,料恒指在28200至29000 上落為主。
個股表現較指數為佳,醫藥板塊開始呈個別發展,龍頭藥明生物(2269)創出新高,但走勢上已開始有強弱之分。環球疫情有所反彈,疫苗概念股可留意多一些。上週提及電動車未炒完,比亞迪(1211)守住200回氣再上,並升穿230阻力,初步目標已到,料快進入橫行消化期,料內地電動車銷售數字出色,仍會吸引資金流入。
每逢奧運例炒體育用品,但小心開幕之日便是股價到頂之期,龍頭仍是李寧(2331)及安踏(2020),繼龍頭股後,近月熱炒二線股如特步(1368)及361度(1361),近日更擴散至超落後的中國動向(3818),從圖表中量度估計升幅可見1.5元,但筆者利申一下,上週五於1.29元已減了一半倉,尾數保持仍希望能順利於1.5元全數食糊。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通脹受惠板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6月18日】議息後金融市場轉趨穩定,美股呈個別發展,商品價格回落,舊經濟股受壓,道指跌210點或0.62%。噚日提到標指只要守住4200點便可回升,結果中段回試一下4200支持便告反彈,支持力不俗。納指更強,早段下試14000點後直接拉升,相對落後動能強於標指,息口回落有利於善於發債的科技股。
美聯儲委員轉鷹,為市場帶來少許震盪,十年債息曾急彈至1.59%,但仍未升破3月高位1.77%,市場早已對通脹有充足消化。只要一日未停QE,仍是放水階段的蜜月期,資產價格易升難跌。原材料價格未能轉嫁給成品用家,加上收水效應,對沖基金開始徹離商品市場,資源價格高位回落,未來PPI將進一步下跌,3個月後CPI也會隨之下滑。
繼續QE下,醒目資金回流債市,十年債息回落至1.5%水平,距離市場預期的2%越走越遠。資金徹離商品市場後,回流至銀行體系,美聯儲隔夜逆回購金額暴增至7560億美元,銀行體系已是連續7日多於5000億美元,錢太多現時缺的是投資機會,市場大把錢正等候著資產急跌而出現的買入機會。
環球面對過量「放水」,本應要停止QE,但今年是白宮發債高峰期,美聯儲有責任托住美債,故年底前都難以縮表。美國首領失業人數仍高達41萬,正好給與美聯儲大條道理以保就業為名繼續QE,相信要待失業率回落至4.5%,才會考慮縮表。
過去兩個月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主要是看淡美元,憧憬新興市場受惠於貨幣升值,然而人民幣升至6.35準備破頂之際,阿爺便開腔叫停,加上美匯回升至92,資金回流美元,流入人幣資金便減慢,週三A股應聲回落,創指失守3200橫行區底部。
6月內地基金銷售回暖,新基金手上可進場資金高達4000億元,A股回落正好成為這班基金建倉良機,週四3大指數反彈,惟兩市成交不多只有8919億元,反映入市資金並非如期中強,創指反彈至3200橫行區底部即時支持變阻力。究竟資金是只願意低吸?但是願意繼續高追?相信今日能否升破3200便有知曉。外資淨流入41億元,6月入市力度遠低於過去7個月平均數。
恒指於28600有一堆平均線集密,理應有較強支持,噚日大市跟隨外圍低開破位,未見沽盤斬倉,反見買盤進場,形成一支大陽燭向上,資金跌至28200終於出手買入。暫時28216陽燭底部成為新支持,大市有條件反彈,但沒有太多新錢流入,成交只有1402億元,故不應有太大期望,但開始有值搏率。個股反彈較強,主要是週三急跌後沽壓大減,只要有少量買盤已能推升股價,中小型股份仍優於大價股。北水淨流入14億,北水對騰訊(700)、美團(3690)熱情不再是成交滑落主因。
板塊再次輪動,時代天使(6699)上市後一日香,市場對高估值股仍有所保留。醫藥板塊個別發展,急升後進入回氣階段,反觀電動車股接力,噚日提到比亞迪(1211)可於回試200元邊重新上車,由於短期升勢太急,料短期在200至230先橫行整固。
噚日提到要開始留意燃氣板塊,如果有留意早前節目,當中提及的港華燃氣(1083)已開始爆上,龍頭昆侖能源(135)也見破頂,早前因事故急跌兩成的中國燃氣(384),由於價位低殘更值得吸納。今次燃氣股炒上,主要是憧憬上半年內地燃氣銷售價量齊升,料行業利潤增幅可達3成以上,這個板塊估值暫時不高,在資金推動下,料升勢可維持至8月績前,故有一定值搏率。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