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推薦】Be Water, My Friend 解放新.海洋空間想像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提到海,大部分香港人大概會想起與樓價密切相關的海景、娛樂化的水上活動、貴價深海海鮮食材、人工沙灘,或不時有臭味的海濱長廊,以至填海、明日大嶼願景,而理解海洋本身似乎一片空白,彷彿只有在以上商業及地產框架內,海洋才有其價值。除此之外,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海洋?
一篇2015年由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Philip Steinberg及英國威爾斯亞伯立斯威大學地理及地球科學學系學系學者 Kimberley Peters發佈有關「海洋本體論」的學術文章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文章帶領我們離開以人類為中心、以陸地為主的視野,由本體論(ontology)的角度重新認識海洋的運動(motion)、流動性(fluidity)、深度(depth)、容量(volume)以及隨性(randomness)等特性,簡而言之,就是從海洋本身出發,去問海洋是甚麼?
這正好回應,現時海洋簡單地被視為可被「填平」的空間,將海洋中的特性視如無物,亦不清楚陸地與海洋規劃的分別,有時甚至連填海物料也不太清楚是什麼。這種思維正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空間想像,讓我們應對「明日大嶼」等填海計劃時亦顯得乏力。
文中一開頭引用德國法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 於”The Nomos of the Earth” 一文中,認為海洋並沒有特性,除了海浪就只有海浪(The sea has no character, ...... On the waves there is nothing but waves)。撇開當代有關海洋符號學以及地緣政治學的學術理解,這種扁平化的海洋想像亦會引伸出一套「土地規劃」視覺,將海洋像陸地領土一樣切割、分配及加工建設,人為置入式改造海洋。最近的龍尾「海膽黑沙灘」為例,正好凸顯這種「暴力」人工改海的潛在災難,忽視吐露港一帶的水質評估、海灘選址的海水對流動向、以及鄰近具生態價值的海洋生物等等以海洋為整體的規劃考量。
海洋既非空無一物,那我們應如何定義海洋?作者認為,海洋除了充滿各樣的生物,作為一個流動的世界,地方(place)永遠正在形成,更是一個權力關係投射、通過及圍繞的空間(a world of fluidities where place is forever in formation and where power is simultaneously projected on, through, in, and about space)。可見,陸地平面的、可理解的、有確立邊界的特性幾乎與海洋完全相反。海洋為本的思考除了海洋本質上跟陸地不同,亦會影響如何認知海洋中的物質與非物質互動。相信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才能找尋與陸上視覺以外海洋規劃新出路。
要理解何謂流動(fluidity)的海洋,除了要閱讀今次推薦文章外,亦推薦透過呈現海洋生態的紀錄片,作為理解海洋流動且多變的特質的方法,除了講述正在消失的粉紅色「魚頭」的紀錄片《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外,近日最新一套關於香港海洋聲音的《聲之海Sea of noise》,亦呈現香港海洋作為一個不斷有各種不同聲音流動混雜的空間。
紀錄片中呈現,聲音在海洋裏傳播的速度為在陸地上的五倍,傳播的距離也比在陸地上遠得多。原來對於倚靠聲音作溝通媒介的海洋生物而言,海洋工程的影響下,置身海洋中就如長期在工地裏生活,噪音大大影響牠們探索環境、與同伴溝通、甚至覓食。再反思香港近年在海上的基建,為補償三跑工程對白海豚生境作出的破壞而設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竟選址在三跑項目旁邊,該海城一直受高速船影響,鄰近又不斷有工程進行,成立這個名義上的海岸公園,其成效不足可想而知,嘗試滿足的,可能只是反對三跑的民意。
放眼未來,不斷上馬的大型填海項目明日大嶼、海洋旅遊化等海洋產業,以規劃土地的眼光去規劃海洋,除了對環境做成不可彌補的破壞,更甚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豐富想像。因而,要尋求現時香港海洋規劃的新出路,第一步先要理解陸地與海洋的巨大差異:海洋既沒有如陸地般有意義的邊界,亦是個擁有不同流動性與特質的空間。輕率將陸地城市發展的思維貿然在放在海中心,或許會出現「蝴蝶效應」,招致意想像不到的災難。
#圖片由研究員Kristy提供
#研究員潛水訓身演出
#bewatermyfriend
#海洋規劃新出路
#研究閱讀
Reference
Steinberg, P., & Peters, K. (2015).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3(2), 247–264.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這集很開心可以邀請到HP 過去是在成大念復健相關的學士 畢業後 雖然大部分的同學都進入職場累積經驗 但 HP 決定到德國 TUM 念運動科學碩士 儘管在讀的過程也會對未來感到擔憂 不過在他自己的努力下 還是可以找到另一條出路 想知道他怎麼找到 ETH PhD 的職缺嗎? 還是博...
「運動科學系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運動科學 的評價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2019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簡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運動科學系出路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運動科學系出路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時報出版 的評價
- 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體育系的出路 的評價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基層打造Taiwan No.1】
昨天我和同事開了一場探討基層運動、國手、後勤團隊的記者會,發言熱烈,開了將近半個早上。
會中我提到美國職籃洛杉磯湖人隊傳奇球星 Kobe Bryant 有一代簽名球鞋名為 SYSTEM,設計團隊以食物鏈頂層的掠食者為發想,並提出體系的概念,象徵Kobe主宰比賽的能力。我覺得「 SYSTEM」這個字彙用在運動員身上,是再精準不過。不管是個人的運動或團隊運動,每個運動明星、每面獎牌的背後,都是整個團隊的付出,有許多人在背後默默努力,像是教練、防護員、陪練員、運動科學分析系統與專家、心理諮商等等都該被重視,沒有後勤團隊的無名英雄參與,不可能會有站在台前的英雄。
此外,也應該讓從小開始培養的運動員了解未來的職涯出路,無論是投入職業運動、或選擇公務人員身分的隊伍,都要讓運動員充分了解選擇的優缺點。而在台灣,許多基層運動員若沒有獲得政府或企業幫助,就無法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訓練,因此難以維持生計,也難怪台灣家長普遍不鼓勵自己的小孩投入體育項目的學習,認為小孩未來若是作為選手是「會餓死的」。我常說:「恐懼來自於無知與未知」,因此,我認為應該營造友善民眾接觸運動的環境,讓台灣對於體育推廣與發展的想像不僅僅是「出國比賽! 得冠軍,拿金牌」,而是可以豐富民眾生活的日常,達到全民運動普遍化的風氣。
在台灣的運動系統裡面,過去常缺乏對「社區運動」的關注,但運動產業的發展,最是需要基層運動、社區運動做為基石。台灣過去欠缺全民「平等」接觸各項運動的機會,民眾時常連借運動場地都會遇到種種困難。
我的理想是「全民體育」——建立全民運動習慣,從基層的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出發,學校、社會人的運動組織參與開始改變,各縣市盤點閒置空間增建社區球場、微型運動中心,開放民眾免費時間,讓運動不只是競技,更是存在生活每一個角落的興趣。運動風氣要「從小深耕」,運動場地資訊要「公開透明」,讓民眾、社區、公司行號、鄰里據點、自行成立的隊伍可以租借、使用,政府做好軟硬體資源的提升,使運動據點鄰里化、普及化,讓運動成為全民的日常。
基層運動隊伍的教練、領隊,可能都是過去在職業或國際賽場上發光發熱的選手;或者更直接的,民眾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著手,活絡運動市場,從根本做起,透過循序漸進的行動和實踐,擴大運動產業的參與者、促進者、消費者。
期盼相關單位能一起攜手積極推動,統整及盤點各種可以讓體育環境更好的資源,創造選手、政府及民眾三贏的局面,以民間與政府的力量共同支撐台灣的體育環境!
並特別感謝與會的體育界出席者:
空手道 黃昊昀教練(也是文姿云選手的教練)
東奧代表團 運動心理諮詢師 陳泰廷
五人制足球 林良貿教練
台灣男籃 許皓程教練
謝謝你們長年的付出。
以及同事 立法委員 莊競程 陳秀寶 黃秀芳 陳瑩(Ying Chen) 陳亭妃 陳歐珀 的熱烈討論。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奪牌風光後,還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台灣體育員】
這週中華小將在東奧捷報連連,
讓大家在國際體壇上看到台灣的驕傲
但是,這些小將在成名前,
其訓練是不是也十年寒窗無人問?
運動員職業生涯短,
卻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青春
而在退休後,選手多半選擇擔任老師、教練,或是進入本身有球隊的國營企業上班
喊出體育改革的同時,
若只是制式性的增加預算總額
而忽略運動員真實的處境,
待遇不足、僧多粥少的情形仍難以根絕⚠️
#關鍵在於經費的配置是否適當
以今年度中央體育預算預算為例,國家體育經費用於運動選手培訓相關者約46%
但是運動員實際上獲得多少照顧?
成名前是否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他們上場?
以我國現行選手零用金為例,
#培訓選手一個月僅有15500、
#儲訓選手更低至一個月9000元
只有 #參與代表隊、 #獲得國際賽會成績者 才有機會再往上加給
但是誰能確定,哪個小將會是明日之星?
而這樣的低價,又能支撐多少小將走到國際舞台上,爭取後面的待遇?
同樣,奧委會和體育署輔導退休運動員的相關措施,多半僅限於 #大型國際賽會奪牌的選手 #輔導機制仍不足以保障所有運動員的退役生活
➡️ #各國運動員輔導機制比一比:
🇹🇼 #台灣
1⃣️運動員的升學制度:升學管道多元,
成績優秀者可以保送入學
2⃣️學校對運動員的職業發展:成立體育班且課後輔導
3⃣️運動員大學畢業的出路與輔導發展:大部份當體育老師或教練
4⃣️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及出路:部分當教練或與球團簽約
5⃣️政府如何支持:以支持主流項目為主,依成績給予經費
🇺🇸美國
1⃣️運動員的升學制度: 運動員升學獎學金、運動成績保送入學
2⃣️學校對運動員的職業發展: #學生未達成績標準會禁賽!獎學金制度盛行、誘因高
3⃣️運動員大學畢業的出路與輔導發展: #依相關科系找工作 #優秀選手則加入職業聯盟
4⃣️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及出路:較廣,看個人興趣,且普遍的運動員待遇很高
5⃣️政府如何支持: #以企業贊助為主,頂尖運動員則由政府培訓
🇯🇵日本
1⃣️運動員的升學制度:運動員升學獎學金、運動成績保送入學
2⃣️學校對運動員的職業發展:透過專門能力的研習制度與各體育大學合作
3⃣️運動員大學畢業的出路與輔導發展:成利國立運動科學中心
4⃣️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及出路:運動相關企業或一般企業就業
5⃣️政府如何支持:政府出資或民間捐款
縱使體育署預算連年增加,
仍有許多運動好手不得不放棄這條荊棘路
「#體育即國力」,但是台灣可曾真正將其看作一種職業?
中央給予沒有支撐力、沒有吸引力,只是津貼性質的零用金,
甚至有些縣市完全沒有訓練費,
選手練習時間外還得打工、兼職
卻又因為忙於練習鮮有其他一技之長
更別論退休生活的不確定性、轉行的困難性
這些惡性循環還要讓台灣多少體育好手止步? 參照國外訓練,
多半擁有企業及民間極大的力量支撐
政府除了在訓練及經濟上要給予這些運動好手更大及更實質的支持
#確保選手能直接拿到他們應有的資源
也應該要積極邀請、鼓勵企業貢獻民間力量,贊助選手為國爭光、
打造企業職業隊提供更多職缺,
也讓國人一同來支持這項產業✨
#又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不吃草
#誰還能穿得起國家的球衣
#國家有義務讓選手沒有後顧之憂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這集很開心可以邀請到HP
過去是在成大念復健相關的學士
畢業後
雖然大部分的同學都進入職場累積經驗
但 HP 決定到德國 TUM 念運動科學碩士
儘管在讀的過程也會對未來感到擔憂
不過在他自己的努力下
還是可以找到另一條出路
想知道他怎麼找到 ETH PhD 的職缺嗎?
還是博士面試的經驗分享呢?
就聽聽 HP 怎麼說咯!
▷▶︎ 幫助你更快的找到問題
-------------------------
00:00 有關浩平
00:21 浩平的背景
00:57 到德國留學的原因
02:05 運動科學主要在做什麼?
03:03 為什麼想到ETH寫碩論?
04:25 瑞士交換的獎學金申請
05:27 瑞士省錢的秘訣
06:41 碩論主要在做什麼研究?
07:40 怎麼找到目前的博士缺?
08:52 申請到博士的關鍵
11:43 面對未來的博士職涯
▷▶︎ 點擊領取德國留學申請祕訣
https://mailchi.mp/e20209012955/lilyhahahahana
或是在底下留言你的email給我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 影片當中的音樂
--------------------
Music by Ice Cream Cult - Snow Day! (Feat. Joey Boone) - https://thmatc.co/?l=EF22BAAA
Music by Dafna - yours someday - https://thmatc.co/?l=76B220C3
Music by Chinsaku - Blossom - https://thmatc.co/?l=558B53CD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喔~
-----------------------------------------------------------------------------------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我的德國生活
Instagram @lichun_lin_41795 @lily.hahahahana
-----------------------------------------------------------------------------------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5月11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我們繼續審議《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各項修正案。我就香港的青年、體育和電競發展發表了我的意見。香港的體育發展欠缺整體策略,政府投放於運動員和各個項目的資源也十分不足,我希望政府成立體育發展局,統籌體育發展政策,同時,增撥資源培育相關人才和加建體育場地,推動運動的普及化。當然,政府也必須優化現有的運動員資助機制,將資助對象由逐步擴闊至其他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並適度增加資助金額,減低運動員因訓練和比賽產生的經濟負擔。
除了傳統運動外,我也十分關注近年發展迅速的另一個新興運動—電子競技。政府雖然表示在今年暑假會舉辦一個大型電競比賽,但要推動電競產業的發展,不能單單依賴每年幾個比賽,而是要恆常化地持續推行電競活動和比賽,建立一個發展全面的環境。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培養電競產業的人才,電競運動不只是須要遊戲選手,還須要其他專業人員,包括分析師、直播主持人、專家旁述和技術支援等,讓年輕人有多一個出路和選擇,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產業有規劃地發展。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主席:
在這個辯論環節,我會集中就涉及總目53民政事務局和總目95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修正案發言。首先,我想講體育方面。我相信不少市民同我一樣,認為香港過去在體育發展方面是欠缺整體策略、政府在培訓各類型運動員的資源投放並不足夠,各個運動項目的軟、硬件,包括運動場館,以及運動科學和物理治療等相關的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短缺情況,嚴重影響香港過去的體育發展,這方面民政事務局的實在責無旁貸。但我認為,即使削減民政事務局局長的薪酬開支亦無補於事,相反我們應該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建議,敦促下一屆政府全面推動體育精英化和普及化發展。
過去,本地多數運動項目都是依賴政府資助,雖然很多時資助金額並不多,但對於很多運動項目而言,政府的資助亦只是唯一的依靠,不過現時的資助模式難以推動體育界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參考藝術發展局的模式,成立法定的體育發展局,負責統籌各項體育的組織,完善資源分配機制,同時肩負政策的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的責任。
在制訂體育發展策略方面,政府可考慮邀請商界合作,提供誘因,吸引商界投放資源,與政府共同扶助本地體育邁向商業化發展。當然政府亦須增撥資源,培訓更多運動科學、醫學及物理治療方面的人才,為各級、各類型的運動員提升訓練水平,並在護理方面提供更完善的支援,減少傷患,從而令運動員有更好的發揮和表現。
主席,本港不少精英運動員,包括曹星如、李慧詩、吳安儀等,近年於各項國際賽事取得驕人成績,為港爭光,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偶像。特別在互聯網發展的配合下,廣大市民對體育活動更為熱情,在近年越趨分化和對立的社會氣氛中,發揮了團結社會的作用。所以,政府應該把握這個好機會,透過進一步推動運動普及化,包括研究於各個社區增建體育場地,資助各體育會提供更多培訓,提高市民對各體育項目的認識和興趣,讓市民大眾多參與各類型的運動,希望可以有效緩和社會對立的氣氛。其中,政府應資助學界運動員到海外交流,透過比賽和交流提升技術水平,並且為青年運動員提供更具彈性的升學安排,令青年運動員能夠在學業和體育事業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另外,同樣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優化現有的運動員資助機制,包括將資助對象由現時只有精英運動員,逐步擴闊至其他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資助金額亦應適度增加,盡量減輕運動員因參與賽事所需負上額外的經濟負擔;至於對不同運動組織和協會的資助,政府亦要進行全面檢討,善用資源,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支援。
除了傳統的運動項目,近年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興起一種深受青年歡迎的運動項目,就是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都有提及的電子競技。雖然香港目前在電競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內地、美國、韓國等很多國家和地區,但我相信香港是有能力和條件發展電競項目和相關產業。
早前,我出席了本地一個遊戲資訊平台舉辦的電競比賽,現場人數超過100人。除了現場有觀眾觀看比賽外,其他遊戲愛好者也會上載打機的實況片段供大家參考,或以直播形式讓觀眾能投入遊戲當中。我亦了解過外國的電競發展,他們並非只是訓練電競運動員,或者單單舉辦幾個遊戲比賽,而是恆常化地持續推行電競活動和比賽,讓身處電競活動中不同位置的參與者、歡眾和愛好者,透過持續參與,提升整體的電競水平,以及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其實,香港並不缺乏人才,本地不少電競隊伍和選手在國際賽事中都表現不俗,可惜的是,由於社會氛圍、認知和相關配套設施不足,窒礙了本港電競產業的發展,他們的努力不為人知,也沒有足夠支援支持他們更上一層樓。反觀美國,就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將電競視為正規的體育項目,除了設立專項「電競獎學金」,獎勵在電子競技遊戲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學生外,更會組織遊戲團隊參加聯校比賽。另外,韓國的大學亦開設專門的電競課程,甚至針對不同種類的電競遊戲,細分了不同專業,而一些優秀的職業選手更能像傳統運動員一樣能保送入大學。
電競運動員可說是電競產業的帶頭人,電競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龐大。電競發展,其實是一個巨型產業鏈的發展,同時亦是可供青年選擇、有機會向上流動的其中一個出路。雖然真正能成為電競專業運動員的人不多,但其實電競的產業鏈與傳統體育並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收入基本來自於贊助、門票、媒體版權以及周邊商品。新舊兩個產業的新型配搭與融合,有助雙方推動自身產業發展,開拓新市場。
根據國際電子競技公司Newzoo在今年二月發表的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經濟增長高達6.96億美元,比起2016年增加41.3%,預計到2020年將會進一步增加至14.88億美元,其中廣告佔1.55億美元,比2016年增加21%,至於贊助佔2.66億美元,增幅更高達57.7%。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觀眾達到3.85億,其中電競愛好者佔接近2億人,當中51%來自亞太地區,預計到2020年全球電競愛好者將會增加50%至接近3億人。
主席,電子競技的發展潛力非常龐大,它同時加速了與多個行業和產業的結合,為不同品牌、媒體等締造了一個重要發展契機。隨著網絡直播平台的發展和興起,越來越多市民可以透過網上直播,參與和觀看電競比賽,同時吸引了不少運動相關的組織和團體、企業、廣告商等積極參與電競活動和投資,將有助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正規化、普及化發展。
日前,我們新民黨和候任特首會面時,我已建議特區政府應提供更多資源,支援有志投入電競產業的年輕人,因為電競運動不單只需要職業電競選手,還要有遊戲分析師、專家旁述、直播主持人、技術支援、賽事運營和組織,以及內容製作等不同專業人員的配合,香港可以在職業教育系統中加入電競相關課程的培訓,提升本地青年在電競方面的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產業有系統、有規劃地發展。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2019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簡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9臺北市立大學 運動 健康 科學系 簡介. 4.1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運動 能力分析實驗室. 3.93K. Subscribe. 3.93K subscribers. 38. Share. Save. ... <看更多>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運動科學系出路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在Facebook上關於運動科學系出路的文章與內容 ... 有我個貓樣! 有得投社福界功能組別的朋友,可以的話,請支持我的戰友邵家臻。 ... 我支持邵家臻,他理念 ... ... <看更多>
運動科學系出路 在 運動科學 的推薦與評價
代問)清大運動科學系有轉系成功的嗎? 本魯朋友今年重考考上這個系,但他不太 ... 請問一下如果就讀運動科學研究所畢業的出路選擇是哪些呢?走大學教職,走國訓中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