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瑜伽跟唸經,最近蠻喜歡讀《周易》,越看越發現易經跟塔羅的概念完全相通,看到後來甚至有點感動。
光是易經第一卦乾卦到最後一卦離卦,就可以和塔羅二十二大秘儀連結,是一個誕生到回歸的循環;易經當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可以跟塔羅的寶劍、權杖、聖杯和金幣對應。
但易經遠比塔羅深奧,因為它每個卦後頭還有爻位,每個爻位又對應到不同的故事和破解之法。
整個宇宙都藏在這本書裡了。
《易經》表面上是陰陽八卦的占卜之書,實際上講述的是宇宙從對立到統一的循環。
誠如我一直堅信,你想知道你的未來,就要從過去挖掘,因為掌握你命運的鑰匙絕對是藏在過去,一旦明白了,你就能改寫你的未來。
又或是,你就會看淡很多事情。
畢竟易經會告訴你,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不易),所以你只能在你既定的格局裡去盡量發揮到最大,就像乾卦的初九到用九,盛極必衰。
易經有三種「易」的意思,簡易,變易跟不易,這三個易都可以貫穿在天道、地理和人事,它是儒家第一本經典,道家的起源更是藏在易經的體系裡。
連中醫理論也是源自易經,因為人的身體講究陰陽平衡。
每個人的人生都已經有了格局,這是《周易》的「不易」,就像曹操有三分天下的命,但一統天下就沒他的份。
想發揮到最大,就要清楚你自己是誰,不然你以為的大格局,其實不是你以為的,而過程中要懂得君子終日乾乾,不斷學習,勇敢改變,再求飛越,才能開創格局,這是「變易」。
至於「簡易」我還不懂,目前解讀是努力一切後都是回歸塵土,關於這部分我會學習雪寶,我再長大一點,也許就明白了。
目前我才讀到「豫卦」,越讀越覺得很多事情盡力就好,該是你的就會來找你,又或者你會自己去求,因為每一件事都是一個從乾走到離、從愚者到世界的過程,你只能在這過程裡瞭解自己、努力開拓,然後順應天命。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七种民间吉祥法器,镇宅、开运、纳福、消灾、辟邪、驱晦,寓意详解。 封面源自网络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中国人潜意识里面相信自己身边围绕着一团气,你生活中所有的行为事物都在影响着它的兴衰。所以有些人无意间说了什么不好的话都要呸呸呸!甚至出门莫名其妙跟人家吵一架或...
道家的起源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七种民间吉祥法器,镇宅、开运、纳福、消灾、辟邪、驱晦,寓意详解。
封面源自网络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中国人潜意识里面相信自己身边围绕着一团气,你生活中所有的行为事物都在影响着它的兴衰。所以有些人无意间说了什么不好的话都要呸呸呸!甚至出门莫名其妙跟人家吵一架或者丢东西、被踩脚都会觉得有点触霉头。每个人当然永远希望自己周围的气势是兴盛的旺气,此外还有运气、和气、衰气、晦气、病气、煞气等等。从我做这个节目开始,就一直不断有小伙伴私信说:壮哥我最近好像事事不顺或者感觉身边有什么脏东西!再或者壮哥我马上要高考了、创业了、结婚了、生小孩儿了、搬家了、失业了、生病了、做噩梦了总之什么状况都有,就是在某一个时刻你突然希望这个世界能有一股来自于自身之外的力量辅助自己气,或者仅仅在某一方面守护家人,所以想请个什么物件在家中摆放或随身佩戴。今天这一期超实用,给大家介绍七种中国民间民俗的吉祥法器…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各有特性、各有所长。另外一定有广告之嫌、不喜勿入,因为我自己店铺里流通的当然是我理解最深、最钟意的喽。但是这个罗列跟任何人、书籍、宗教的说法可能也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碎是我个人的观察、总结、学习和喜好。所以不用说诶壮哥怎么没有那个什么什么?我一定有我的理由…比方说道家的令旗、法印好是好,但还是觉得他不够亲民,比方说藏传精钢杵、转经轮你也一定淘得到,但他的宗教背景过于浓重也不够普罗大众我希望这个总结是那种最传统、最基础、最容易让寻常百姓内心有认同感的。比如这第一位:就是具备以上所有属性,又很容易获取的“葫芦”,我们家是就常年有!我是怎么做的呢?某宝买一捆干艾草用一根红绳捆绑牢固,然后再顺着葫芦的腰线绑住挂在在四个地方,家门口大门的左上角、卫生间镜子的左上角、阳台天花板的东南角和厨房天花板的东南角。这葫芦有什么特性?温和圆润、口小肚大、包容万象,风水上也认为它可以吸收化解掉,你在外一整天带回家中一些不好的气,家中有老人身体不好可化解病气,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化解小人,工作、读书、生活中遇到那种特别不对付,事事找茬的领导、老师、同事、同学。干脆随身佩戴一只以后再敢惹你,随时掏出葫芦对着他雷霆怒吼: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另外都说葫芦招财,为什么呢?源自于葫芦的谐音就是“福禄”,而葫芦的生长又是依靠藤蔓枝叶,古人称之为蔓带…合起来就是蔓带葫芦“万代福禄”又因为成熟后腹中多子,又有子孙昌盛的寓意,所以家中有老人、孕妇、小孩都特别适合。
第二位:我觉得应该是“钱币”我们通常说的五帝钱就属于这一类,大家想啊,钱这种东西它本身就自带着一种魔力,因为他真的很吸引我们所有人。而且这世上有多少恩怨情仇生死兴衰都是因钱而起…所以它本身就沾染了无数经手者念力,哪怕是我们现在人人手中的一块钱硬币都有着不可言说的力量。更何况这种古钱币跨越着时空把数百数千年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汇聚其中…所以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算命先生用龟壳钱币卜卦,除了天圆地方一阴一阳之外,也是因为它钱眼之中,看尽了世间百态所以能跨越时空、所以能识人知物。现在我们说的五帝钱分别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通宝,但其实清代以前就已经有五帝钱的概念了,所以五帝钱还分成大五帝、小五帝。大五帝分别是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宋宋元通宝、明永乐通宝。什么作用呢?驱邪挡煞增补财库,但是因为这个物件本身带着一些执念,所以家里有小孩子的不建议在室内摆放,你可以放在车里挂在门口。那么道家呢?又根据钱币的特性在此基础之上赋予其更多的意义和能量,铸造了一种非流通货币,从东汉兴起雕刻一些神兽图案或者吉祥文字,一直发展演变到明末清楚就变成了道家一门非常重要的法器,背面后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对应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正面左右山鬼雷霆,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勅。这整个上面的文字其实就是奉行老君敕令借山神之力降妖驱邪,周围一圈饕餮寓意护主、螃蟹寓意横财、蝙蝠寓意多福。因为工作原因我之前三天两头全国各地跑,在酒店住的日子比在家还多,所以四处奔波的小伙伴或者独自居住、经常上夜班、开夜车、那么五帝钱或者山鬼花钱都可以随身佩戴。
第三位:法剑,兵器这东西当然不用想你就知道寓意斩妖降魔镇宅驱邪,只是现在这个时代你要是去谁家里看到墙上挂着一把大宝剑总觉得土土的,估计只有那种很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家。而且你也不方便随身佩戴。半夜三更出门吃个宵夜、上班下班做个地铁、外地出差住个酒店,身后背着一口宝剑…手里再端着一支搪瓷的大茶杯盛满冰镇的酸梅汤边走边唱,这就是二!围观群众也就算了警察叔叔过来询问你说你怎么回答?您这是干嘛呢?仗剑走天涯!所以呢,请一个小小的佩戴即可,寓意都是一样的!材质当然最普及的是“桃木”雕刻的七星剑、八卦剑。因为道家觉得桃木本身是有能量的,也被称为仙木和降龙木。相传夸父逐日渴死,手执木杖化为桃林。之前也讲过逄蒙暗算后羿就是用桃木棒,后羿化鬼王宗布转世为钟馗,那桃木能杀鬼王,自然可杀天下万鬼。我们平时过年贴的春联起源于先秦了,最早就是用桃木雕刻图案文字挂在大门两边被称为“桃符”。那为什么我个人从来不佩戴桃木的物件呢?主要原因:太多太便宜,木质又太轻。你知道这好工匠拿在手里一块桃木,他就没心思精雕细琢,因为怎么做都难以高价,我们现在在市面上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机械雕刻,所以看起来总觉得有点糙。全国各大景点地摊有售,5块10块请一个带在身上实在很难体现收藏价值和把玩乐趣。直到后来发现了雷击枣木,无论在寓意、油性、密度、价格我都觉得合适,之后再去找这个小剑的样式也折腾了半年,也找师傅设计打样都不满意,直到巧遇一个好朋友是个律师是。发现了这个孤品的狮咬剑,我太喜欢了…做完第一批就赶紧拿出一个挂在小小壮的推车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Su_XCujv9Q/hqdefault.jpg)
道家的起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特展
專訪:陳勇成 解說員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信仰之一,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民間土壤之中。道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共同構成中國大陸現今的五大宗教,當中只有道教為發展起源於中國。道教與中國人的風俗習慣以至性格、心理的形成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道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博物館」。因此,一些外國學者說,不瞭解道教就無法深入地完全瞭解中國。
《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意思道生化萬物,而德畜養萬物。道是萬物的總根源,德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道教,廣義地說,就是以「道」教化眾生,在中國古代,諸子百家都將自己的理論和方法稱之為「道」,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 以及佛教等,都曾自命或稱作為「道教」。狹義地說,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尊道貴德是其核心價值,奉老子為教主,尊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它以長生成仙為追求目標,以修煉丹藥為修道途徑,以符籙齋醮為拯救手段,這些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文化、思想與藝術。
道教在台灣呈現著熱烈的蓬勃發展風貌,台灣為亞洲區道教最興盛的地區之一,道教信仰人口以及影響力相當深遠,台灣道教從傳入以來就承襲閩南文化的道教特性,大量流傳在民間的道教相關文物,默默影響著明、清以來民間的與藝術創作表現題材,到現代仍保有此特色。博物館的社教功能與教育主題本當與社會民眾生活緊密貼合,展品內容時間上溯自新石器時代,下至民國初年;有先秦道教精神典籍,亦有明代道教修煉腧穴科學「針炙銅人」;有皇家道觀御賜神像,亦有民間木雕神像;有文人菁英仇英的畫作,亦有民間廣為流傳的民俗版畫;展出選件力求豐富與廣泛的展現道教的文化與其影響,以期帶領民眾從多元角度重新認識這個我們既熟悉卻又感到神祕與陌生的「道教」文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ANM1WeWodc/hqdefault.jpg)
道家的起源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年指定動作,當然是拱手拜年,見人就說祝賀說話啦!但不說不知,原來很多人都拜錯年。拜年手勢又稱「拱手禮」,據說拱手禮最早起源於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禮節文化,已有兩三千年歷史。標準的男子姿勢,應是右手握拳,左手包着。因為右手在概念上是攻擊手,包拳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的傳統一脈相承,如左右手弄反,就變成哀拳、報喪或求饒了。大家以後別再拜錯年啦!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RHmlB2W4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