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女兒的房東, 是我高中隔壁班的同學的老婆?!
要釐清這一層人際關係,簡直比弄清楚泌尿系統解剖構造還困難!
不過沒關係,保持平常心。對我而言,每一個病人都是VIP。而這一次開刀也很順利,沒有給我同學漏氣。
這位病人過去10年過得很辛苦,因為多次的結石復發,加上多次的內視鏡手術、體外震波碎石手術,導致輸尿管損傷合併有輸尿管纖維化、狹窄。 如果不進行重建,恐怕一輩子都必須藉由支架來支撐輸尿管,才不會造成腎積水。
手術後他已經移除支架 (雙J導管), 腎臟不再積水, 拋開過去常常腰痛、尿路感染的惡夢。
我常常感謝上蒼, 賜給我現在的工作(泌尿外科醫師)。 除了能養家活口, 也能夠實現自我、幫助別人,重建這個社會人與人溫暖的連結。
因為太寫實的圖片 可能會造成讀者不適,所以以後都用繪圖。
更多有關我的介紹請參考以下的連結 :
https://www.cgmh.org.tw/tw/Services/DoctorInfo/7402
#健康科技最前線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侯鎮邦醫師
#達文西機器手臂
#深夜老司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This is達文西」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畫家腦中納有宇宙,手中握有乾坤。」──李奧納多.達文西 李奧納多.達文西,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知識淵博、涉獵範圍極廣,他既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還是...
達文西解剖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閱讀筆記]
看照片常會有人問我,兩兄弟怎麼那麼愛看書。
也不是都這麼美好,事實是這樣啦~
叫兩兄弟練琴,他們就想看書
叫兩兄弟洗澡,他們就想看書
叫兩兄弟寫功課,他們就想看書
叫兩兄弟收東西,他們就想看書
叫兩兄弟睡覺,他們當然想要看書
叫兩兄弟吃飯,他們就叫我唸書
就是一種拖延戰術。”我在看書耶,你幹嘛一直催我......”
但是該完成的事還是得完成啊~
等把交代事情做完了,當然是”無•止•盡•的•玩"啊!!
誰不想放空耍懶?🤣
閱讀習慣是培養出來的。
請注意光源是否充足、姿勢是否正確。閱讀時間不要連續超過三十分鐘,每半小時就必須要休息十分鐘,起身走走,讓眼睛眺望遠方放鬆一下。定期檢查視力!
現在近視寶貝太多啦,我也在警惕自己💪🏻
📚偉人傳記
以前陪讀過The magic school bus and the science fair expedition,兩兄弟對科學家們充滿好奇,剛好我也熱愛讀傳記,幫他們入手了一些。
📖Who was系列
很多小朋友的入門偉人傳記寫的太少太淺顯,無法好好詮釋。這套寫的很好,重要大事、時代背景、如何受到啟發等,該寫的都有寫到,我很喜歡,我自己也很愛看。
鳳梨還指定要再補貨另外兩位科學家_居禮夫人、巴斯德。
這套書目前是要陪讀。
📖Giants of science系列
這系列的建議閱讀年齡是10Y以上,用字更好,實在有點太好看。E是因為對達文西的人力飛行儀很有興趣,所以我先唸給他們聽。裡面內容相當真實,毫不避諱。私生子的難處、解剖過程有點太生動、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黑暗、筆記內容的反寫密碼等。非常精彩 ,一樣建議陪讀。
科學類的書,因為兩兄弟喜歡,所以較容易深入閱讀。
但是他們更愛惡搞放空書.....
下面幾套是兩隻愛到翻的系列書
📚The 13-story treehouse series. (瘋狂樹屋系列)
這要感謝朋友送我們CD,剛開始聽的時候,太惡搞到我有點疑惑?兩兄弟每次都笑的亂七八糟。瘋狂樹屋裡有各種男孩愛的元素,滿足他們的各種想像力。兩兄弟根本是主角Andy 跟Terry的翻版。
剛開始只買了一本,後來被兩兄弟逼迫我整套搬回。前陣子39-story tree house不見了,鳳梨吵著要我補齊。
二上(上學期)E把這套書來回不知看了幾遍?後來還得藏在比較不顯眼的地方。鳳梨也是走到哪看到哪。
這系列書看起來很厚,但是字不多,圖倒是不少。也是很多作者自創、不正式的英文單字。不影響閱讀。這系列我沒陪讀,有字不會再來問我。
📚Dragon masters 馴龍大師
每隻龍都有不同的魔法、命定的主人,每集都會出現一種新龍。是橋樑書,用字淺顯易懂。兩兄弟超愛,目前共17集,我先買了半套,還在拖延購買整套中。🤣
📚Dog man
一樣惡搞、有男孩愛的元素,是漫畫,原本不想入手,但是還是被他們發現這套書了,我跟他們說我不想買整套,因為都差不多。鳳梨每次去誠品就拜託我買一本,不知不覺就這麼多本了。😅
📚Roald Dahl
我家的晚餐故事,E爸從前唸過Fantastic Mr. Fox, 我也念完了Charlie’s Chocolate factory. (經典必讀啊)
每次唸一段,停下,且聽下回分解。E就會迫不及待自己拿書接著讀。🤣
一直覺得David Walliams 的寫作手法跟Roald Dahl很類似,都喜歡從人性黑暗面角度切入,詮釋人生道理。後來聽訪問發現原來Roald Dahl是David Walliams 的偶像,David小時候也很愛Charlie’s Chocolate factory.
📚Awesome Friendly adventure
原本是看到E愛的海馬而入手。
是Diary of a wimpy kid系列延伸。主角變成Greg的朋友Roland. 是Roland編的無釐頭冒險故事,Greg也有幫忙發想。兒子一樣很愛。
真的很愛惡搞系列🤣
📚escape this book
入手兩兄弟喜歡的主題,是動腦玩玩書。
📚mommy’s reading媽咪的新書
📖大腦解鎖。
看網紅美女玉婷醫師推薦入手。培養成長型思維,一起來練習腦部運動。對自我成長、教養靈感都很有幫助。
📖The queen’s gambit
影集太好看啦,忍不住把原作搬回家。
下一集,中文書,敬請期待,是說有人在看嗎?有的話請按個讚讓我知道吧。😊
達文西解剖圖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溫故知新 李奧納多.達文西,生於 1452年4月15日(對!今天是他生日!),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博學者,他最被人熟知的是畫家的身份,《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是他最著名的畫作。達文西除了畫油畫、濕壁畫,還親自解剖人體畫了兩百多幅解剖圖。達文西在解剖學的鑽研不僅對他的繪畫有很大的幫助,還進一步使他成為生理學家、機器人設計師。
達文西除了在繪畫、藝術、解剖學有很高的影響力,物理學、天文學、建築也有他不朽的成就。達文西對於很多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也總是盡全力鑽研,他不只是個天才,還是個努力的斜槓天才。
你知道達文西曾經是一名軍事工程師嗎?他對物理學又有什麼貢獻呢?就在達文西生日這天好好認識一下這個世紀天才吧!
延伸閱讀:
真相達文西特展受損畫作 修復18小時近完成
https://pansci.asia/archives/84406
和鳥類學飛翔,讓人類學會飛行奧秘——《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像科學家一樣,發明、創造和製作STEAM科展作品》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5194
______________
歡慶 #達文西 生日,達文西手稿模型、書籍等系列商品,限時限量優惠中:https://bit.ly/3dfjm17
還不趁這波優惠,速速買起來!
達文西解剖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This is達文西」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畫家腦中納有宇宙,手中握有乾坤。」──李奧納多.達文西
李奧納多.達文西,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知識淵博、涉獵範圍極廣,他既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還是生物研究者、歷史學者、理論家、政治家……然而,他一生居無定所,漂泊各國,周旋於政商富賈之間,一幅畫從創作之初到完成可能歷經十數年,然而他的神祕與獨特的世界觀,讓眾人皆願耐心等待大師之作,無所怨懟。
藝術史學家祖斯特.凱澤鑽研文藝復興時期與達文西等重要藝術家已有多本重要著作,這次他與插畫家克莉絲汀娜.克里斯托弗合作,以精簡扼要的文字與活潑鮮明的圖像,演繹達文西充滿傳奇的一生。
作者簡介:祖斯特.凱澤(Joost Keizer)
祖斯特.凱澤是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藝術史教授,也是策展研究所所長。他是萊登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文藝復興及巴洛克藝術。他曾出版探討不同藝術家的專書,包括米開朗基羅、李奧納多.達文西、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皮耶羅.德拉.法蘭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達文西解剖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常常我會遇到一些朋友跟我討論,到底「閱讀」的價值跟義意在哪裡?
因為很多人會有一種感覺,閱讀是很花時間的。然而當他們知道,我從2005年的4月份開始,一直持續推出「有聲書評」到現在;這意味著我是一個很大量的閱讀者。
甚至於,他們會用一些想法跟我討論,他們會告訴我:「你不是說『實作』才是最重要的嗎?實際去感受、體會,才是一個真正重要的關鍵嗎?」
「而且呢,那些已經寫成書的,不就是別人已經固定下來的知識跟觀念;然而真正的創新,可能是還沒有任何書本寫得出來的。所以『閱讀』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所以對他們來說,結論就是關鍵在於「好奇心」跟「實做」;而不是讀了多少書啊!「大量閱讀」在他們的角度來說,可能呢是一個框架。甚至於,沒有那麼高的必要性。
那如果談到「好奇心」,我想舉一個人物。大家應該可以公認,他可能是人類史上,數一數二具有「好奇心」的人。他是誰呢?達文西。
我們知道喔,達文西不只是在藝術層面的成就,更重要一點是,他對於現代的醫學,也是一個指標性的人物。從他留下的許多資料跟手稿裡面,他是一個實作的專家跟大師。
有大量的設計圖,包含還在概念發想中的飛行器,或者是人體的解剖。那在「人體的解剖」的部分,最有名的就是,他會在半夜偷偷跑到墳場裡,把那些剛埋下去的死人挖出來,去做解剖學的實作。
他一切的延伸跟發展,都是他自己透過「好奇心」跟「實作」而產生出來的。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達文西除了「好奇心」跟「實作」之外,有一個資料告訴我們。
他只光在1503年到1504年,這一年中間,他自己的藏書,至少收集了116本書。別忘了喔,在他那個年代的書籍的概念,跟我們現在是不一樣的。在他那個年代,書籍的取得很困難,而且很貴。
所以呢,他居然在這一年的期間裡,蒐集了116本書。你想他會是蒐集在家裡附庸風雅的,還是真實的去讀、去研究的呢?
不止如此,這些書涵蓋的主題包羅萬象,從解剖學、醫學、自然史,一直到算術、幾何、地理、天文學。還包含了哲學、語言、文學…等等的作品。
甚至於是宗教的書籍;總之呢,這位在過往的印象當中,大家覺得他比較喜歡「做實驗」勝過「閱讀」的人。他所擁有的藏書,別忘了!是在1503年那個年代,都是這麼的大量。
事實上呢,「大量閱讀」對達文西來說,反而是他的「好奇心」跟「實作精神」當中,重要的背景知識。好,所以談到這裡,你覺得「大量閱讀」是限制住你的創意嗎?
再來,如果用同樣的邏輯延伸來看,我也曾經遇過很多,在做創意工作、創作工作的朋友。我都會鼓勵他們,好好的安排跟規劃自己的時間,要有記錄「時間帳」,並且分析自己時間使用的習慣。
他們總告訴我,他們覺得做這樣的一個事情,會限制住他自己,似乎他的創意會因為記錄時間、規劃時間、管理時間,而造成了限縮。
可是,如果回到達文西的例子,他的「好奇心」跟「實作精神」,並沒有因為「閱讀」被限制,反而因為「閱讀」而更有延伸。
那麼請問你的「創意」,究竟會因為你好好的規劃、管理自己的時間,而被限制;還是因為你好好的規劃、管理自己的時間,讓你的創意有更好的發展呢?
為了幫助大家的理解,我打個更容易懂的比方好了。小時候,我們可能都上過作文課。我每一次喔,在面對作文課的時候,我都很怕老師出一個題目,這個題目叫做「自由題」。
所謂的「自由題」,就是從「定題」開始就要自己想。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哦?
如果老師定一個確切的題目,比如說「我的志願」、「我的爸爸」、「我的媽媽」 ,就算自己覺得這個題目有夠爛、再難寫;你會發現,至少題目就先訂在那裡了;兩個小時的作文課,你怎樣都還是可以擠得出一些東西。
但是,如果是「自由題」的話,可能兩個小時的作文課,前面一個半小時,只光想到底要寫什麼題目,就已經想破頭了。而最後,終於把題目定下來之後,你也沒時間可以寫了。
所以,在我過去的經驗當中,老師只要一出「自由題」,通常我的作文,都要等到隔天才有辦法交給老師。其實,不管你的創意輸出形式是如何,真正能夠幫助你發揮無限創意的,往往是建立在「限制性」的基礎上。
就好像是一個再會畫畫的畫家,他的畫總有「邊框」不是嗎?一個專職的寫作者,你總有「主題」、你總有「截稿日」。
如果拉到更大的格局來看、來想的話,人生不正是因為他「有限」,沒有人能夠有永恆的生命。所以,我們才要好好的過自己「有限的一生」;在「有限的」人生當中,盡可能的去發揮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啊!
所以今天的內容,雖然東聊西扯。但是呢,我希望你能夠收下的,就是永遠不要把「限制」當成是「限制」。當然了,「閱讀」它其實不會限制住你;你會因為閱讀而受到的限制,是因為你先幫自己設限了,並不是閱讀限制了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即將推出一門「線上課程」,課程的名稱叫做「時間駕訓班」。
它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安排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價值。從眼前的任務怎麼樣如期完成?到你生命的長河當中,怎麼樣發揮更多的可能性?
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請你拭目以待,並且也期盼你,能夠在我們課程推出之後,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達文西解剖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