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詢問 鉅祥發言人 廖經理】
1. 先前股東會有提到第 一季出現虧損是因為投資部位需依市價評估,而這部分的損失已經大多回升,但財報中揭露的「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淨利益」部分 上半年的數值看來只回升了一半,跟我的預期差異頗大,不知是哪一部份還沒回沖?
回覆:主要是投資美金債券 109Q2 較 109Q1 市價評價回升 80,288仟元,但美金 兌台幣匯率貶值由 109Q1/ 30.23 → 109Q2/29.63,產生兌換損失增加 (17,574) 仟元,合計回升了一半,請參閱合併財報P20 及附圖說明:
2. 現金流量表中的營業活動呈現現金流出,看了細項發現「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公平資產」 就造成現金流出四億多,想請教為何這個項目會放在營業活動現金流呢?
回覆: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規定~「透過損 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在現金流量表中揭露於營業活動或投資活動都是可以的,我司認為投資此項金融資產性質屬營運資金的短暫運用故 放置營業活動項下,後續揭露需視投資狀況及目的進行評估調整表達方式。
達方財報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篇來說說金融資產的三個分類:
1.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2.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3.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這三個為金融資產在新準則IFRS9中的三個分類。
本篇將以較簡易的方式說明這三個分類大概的意思。
首先,先舉例來解釋「按公允價值衡量」的意思。
柴柴公司在2019年初以$1,000,000元買了月月公司的股票100張(每股$10)。到了2019年底,月月公司股票市價上漲至每股$15。則按公允價值衡量,在柴柴公司的報表上,這筆股票投資會以$1,500,000(=每股$15×1000股×100張)呈現。
也就是說,「按公允價值衡量」者,會以財務報導日當天之公允價值進行評價、認列損益,並以公允價值呈現在報表上。而有活絡市場交易之股票之公允價值就能以其市價計算。
「透過損益」和「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指的是損失或利益認列的途徑,一個是經過損益,認列為「金融資產評價損益」;另一個則是經過其他綜合損益,先認列為「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等實現時(ex.賣掉)再重分類至損益。
如此,「透過損益」科目的損失或利益就會對當期淨利產生影響;而「透過其他綜合損益」者在未實現前僅影響綜合損益,實現時才會影響當期損益。
通常「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多以交易目的之證券投資為主。也就是說,分類為此科目的證券投資,通常會有較頻繁的買賣,並以短期內之買進賣出賺取價差。因此,將其公允價值變動導致的損益反映於當期淨利較為妥當。
而「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則通常為非利用短線進出獲利之證券投資。例如,可能為預期將進行策略聯盟之對象公司之股票,或有意收購其股票並取得影響力之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將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損益列入本期淨利,則會有失妥切。因為公司進行此一投資並非著眼於當下的市值,而是可能有其他策略或投資上的考量。所以,才會將其未實現損益先分進其他綜合損益,等實現之時再重分類至當期損益。
之前用IAS39時(即分為交易目的及備供出售時),較有操縱當期淨利的空間。因此,新的準則也規定,分類於原始認列時一經決定即不可撤銷。
延續上個例子來說,柴柴公司於2019年初將買進的月月公司股票分類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則年底出財報時,差異的$500,000就必須列在其他綜合損益。如果柴柴覺得今年業績不好,也不能將這$500,000的利益列至當期損益以影響淨利,讓當期的淨利看起來比較好看。反之亦同,分類為「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者,若當期產生損失(投資的股票價格下跌),也不能將損失列至其他綜合損益,企圖美化淨利。
再來說說「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指的是,此分類下的金融資產,並非以公允價值(市價)進行評價,而是用買入的成本、市場利率、未來預計流入之現金流量等計算其現值。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常見的為債券投資。若公司進行一債券投資,其目的不是賺取價差,而是預期將以「收取利息及到期之票面金額」為獲利的方式,則將其公允價值變動導致之差額列為損益或其他綜合損益都不免有失允當。
舉例簡單說明攤銷概念:
柴柴公司於2019年初投資一不付息、兩年後到期之債券,分類為「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票面金額$1,000,000,柴柴公司以$826,446的成本購入。則此債券投資會以$826,446入帳。
列式:$826,446×(1+r%)×(1+r%)=$1,000,000
可求得r為10,此債券投資之有效利率為10%。
2019年底,可求得此債券之現值變為$826,446×(1+10%)=$909,091。或$1,000,000÷(1+10%)=$909,091。差額認列為利息收入(此為應計利息之概念)。
因此,此一債券投資會以$909,091出現在帳上。
2020年底,帳上金額為$1,000,000。正好票面金額$1,000,000到期,換為現金。
由於預期用以獲利的方式不同(持有至到期並收取利息、或是利用價差賺取利益等等),所以才有不同的分類及表達方式。
達方財報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影片分享-2019投資必讀的兩本書
Hi大家好,連假過的充實嗎❓
我除了讀了幾本書,心血來潮還學了一點新技能
➡️ "無草稿自拍影片"及"手機快手剪片"🤣
👉 想跟大家用影片分享最近讀的兩本新出版、覺得非常不錯的新書:
1️⃣ 尋找股價飆漲前的下一個星巴克、麥當勞、沃爾瑪與全食超市
2️⃣ 矽谷創業家教你看懂新經濟公司財報
雖然這第一本已經分享過心得,但是我覺得這兩本書蠻有關聯性,可以一起閱讀。
總之,影片跟文章的表達方式真的差蠻多的,想到什麼講什麼,也加點閒聊~
👉 影片連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nKBw4qmiw&t=5s
#JC讀書 #讀書心得 #尋找股價飆漲前的下一個星巴克 #麥當勞 #沃爾瑪 #全食超市 #矽谷創業家教你看懂新經濟公司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