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這篇文章被電影導演本人點了讚,然後還被分享到電影的專頁,瞬間吸引了六千人次來閱讀,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不過是幾個月前寫的字,為什麼感覺這麼遙遠啊。不知道在哪裡曾經讀過倪匡的自傳,他說二十多歲來港時覺得自由得不得了,感覺就是就算在維多利亞公園的草地上隨意翻滾都沒有人會在意。
二十多歲本來就是最適合胡思亂想的年齡,然而現在有些事情我真的連想也不敢想,後來甚至不想想了,我想你們都懂的。
也不知道如何作結,還沒看的朋友快去看,或是買個DVD支持一下。
遠在天邊
前往看《地厚天高》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想起2014年的雨傘運動,還有那群學運青年傘後的遭遇,以至一整代年輕人的將來,當中包括我的許多朋友同學,也包括我自己。
今天電影在影意志天邊外電影院播放,影院在工業區裡的一棟破落的工廠大廈的閣樓,一點都不顯眼,單憑地圖要找到它應該沒什麼可能,幸好主辦單位有在電郵用詳細的文字教大家如何前往電影院,入口原來隱藏在一個乒乓球會燈箱下。沿著工廠大廈的樓梯往上走,每層都有個小窗戶,小窗戶外所看到的就是這個老舊工業區的面貌,地上不時看到用過的紙巾跟菸蒂,我每走一步都在反思政府到底要把年輕人,還有從事各種藝術的人,趕到多邊緣才滿意。
電影院其實也是一個小劇院,椅子是用木板搭建的,上面鋪著一個個自製的碎花椅墊,很小卻也很溫暖。看電影的人有老有少有老外,然後場地負責人開場說了幾句,說很可惜這部電影最終沒能在各大影線上映,他沒有把原因講出來,但大家都懂。
梁天琦算是我的大學同學吧,但我不認識他,也不曾在校園看到他,雨傘運動時倒是有在金鐘見過他,那時他已經開始站台,綽號是「四眼哥哥」。透過電影看到他的日常,也聽到他真正的想法,感覺好親切,或許是因為我們是同一代人,或許是因為我們來自同一所學校,也或許是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過同樣的傷痛,當然他的傷深許多。
雨傘運動時我沒有站得很前,也不算很熱心參與,倒是有很努力的想像和相信我們這次真的會成功,然而我們沒有。後來看著一個個站得很前的朋友崩潰.當中有許多是準律師,也有很多本來以考進政府為目標,那一場仗不但讓一群對香港有抱負的人失望,更有可能毀掉他們的前程。
2016年梁天琦由「四眼哥哥」變成「暴徒」,被一些人唾罵,又得到一些人的追隨。同年他參選兩次,第一次他只輸了一點點,第二次卻因為政府的一些打壓而被逼退選,他說:「原來政治真的很可怕,短短半年已經開始要我改變我當初的理念,為了拿一個議席,我甚麼都說得出來,甚麼氣都吞得下去。」我對這段話的感受特別深,因為我知道他說的是反話,的確有許多人為了贏一場選舉而做了許多違背良心的事,但那肯定不包括他,然而他不能一直怪別人啊,不然他跟他討厭的人有甚麼分別?討厭他的人或許會覺得他自命不凡,但我的確在他身上看到久遺的風度與氣節,而風度與氣節曾經是一個領袖的基本。
同年九月我開始工作,以工作的性質來說我大概就是站在民主的對岸吧,兩年間從這個新的視覺看到了許多事,也深深的感受到梁天崎所說的政治的可怕,站在不同的崗位,就算你不完全相信你身處的那個體制,久而久之你還是會被改變,比如變得麻木。為了生存,偶爾還是要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慢慢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電影有一幕我看到一位朋友,想起當初認識他的場合,那是一場只有十個人的酒精沙龍,在一間酒店房間,主持人是我在台大認識的老師,參加者是當時在香港的學生、媒體人、學者,當中大部分是來自台灣的,也有來自大陸跟香港的,討論的話題離不開香港的前途問題,那晚我們聊到隔天凌晨,氣氛是歡快的,心情卻異常沉重。那位在電影出現的朋友來自台灣,那時還在港大唸書,他比絕大部分香港人還關心香港政治,不但關心還為此寫了許多文字,字裡行間總能感受到他的熱忱。那時我們對香港的未來還有某程度上的相信,現在有好幾位已經離開香港了,也有些已經放棄媒體這方面的工作,這些我們都能理解。
然而後來去了美國唸書的梁天琦,卻堅持要回來受審,勇武到底,然而勇武的代價是六年的青春,六年。
看著電影,我覺得眼前的梁天琦也不過是個小男生,喜歡打球、喜歡彈彈吉他唱唱歌,喜歡講無聊的笑話,笑起來天真的像個小孩,覺得自己可以像蝙蝠俠般保護地球。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他錯在哪裡,或許就是錯在他的天真吧,不知天高地厚,現在身陷囫囵,天更高,地更厚,也就不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在天邊外電影院看完《地厚天高》,沒錯天很高地很厚,但或許我們還能在天邊外找到一處安身之所,在體制外的狹縫求生。原諒我暫時說不出甚麼積極的話,只希望幾年後回來的梁天琦仍是那個可愛、親和、敏感且帶著點點脆弱的小男生。
附上幾張在天邊外拍的照片。
點播Beyond的十八:https://youtu.be/XtLms2nqMEs
從不知天高與地厚
漸學會很多困憂
也試過制度和自由
也許不再沒有
又或者不想再追究
我發覺這地球原來很大
但靈魂已經敗壞
違背 的青春 電 吉他 在 怪咖電影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遠在天邊
前往看《地厚天高》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想起2014年的雨傘運動,還有那群學運青年傘後的遭遇,以至一整代年輕人的將來,當中包括我的許多朋友同學,也包括我自己。
今天電影在影意志天邊外電影院播放,影院在工業區裡的一棟破落的工廠大廈的閣樓,一點都不顯眼,單憑地圖要找到它應該沒什麼可能,幸好主辦單位有在電郵用詳細的文字教大家如何前往電影院,入口原來隱藏在一個乒乓球會燈箱下。沿著工廠大廈的樓梯往上走,每層都有個小窗戶,小窗戶外所看到的就是這個老舊工業區的面貌,地上不時看到用過的紙巾跟菸蒂,我每走一步都在反思政府到底要把年輕人,還有從事各種藝術的人,趕到多邊緣才滿意。
電影院其實也是一個小劇院,椅子是用木板搭建的,上面鋪著一個個自製的碎花椅墊,很小卻也很溫暖。看電影的人有老有少有老外,然後場地負責人開場說了幾句,說很可惜這部電影最終沒能在各大影線上映,他沒有把原因講出來,但大家都懂。
梁天琦算是我的大學同學吧,但我不認識他,也不曾在校園看到他,雨傘運動時倒是有在金鐘見過他,那時他已經開始站台,綽號是「四眼哥哥」。透過電影看到他的日常,也聽到他真正的想法,感覺好親切,或許是因為我們是同一代人,或許是因為我們來自同一所學校,也或許是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過同樣的傷痛,當然他的傷深許多。
雨傘運動時我沒有站得很前,也不算很熱心參與,倒是有很努力的想像和相信我們這次真的會成功,然而我們沒有。後來看著一個個站得很前的朋友崩潰.當中有許多是準律師,也有很多本來以考進政府為目標,那一場仗不但讓一群對香港有抱負的人失望,更有可能毀掉他們的前程。
2016年梁天琦由「四眼哥哥」變成「暴徒」,被一些人唾罵,又得到一些人的追隨。同年他參選兩次,第一次他只輸了一點點,第二次卻因為政府的一些打壓而被逼退選,他說:「原來政治真的很可怕,短短半年已經開始要我改變我當初的理念,為了拿一個議席,我甚麼都說得出來,甚麼氣都吞得下去。」我對這段話的感受特別深,因為我知道他說的是反話,的確有許多人為了贏一場選舉而做了許多違背良心的事,但那肯定不包括他,然而他不能一直怪別人啊,不然他跟他討厭的人有甚麼分別?討厭他的人或許會覺得他自命不凡,但我的確在他身上看到久遺的風度與氣節,而風度與氣節曾經是一個領袖的基本。
同年九月我開始工作,以工作的性質來說我大概就是站在民主的對岸吧,兩年間從這個新的視覺看到了許多事,也深深的感受到梁天崎所說的政治的可怕,站在不同的崗位,就算你不完全相信你身處的那個體制,久而久之你還是會被改變,比如變得麻木。為了生存,偶爾還是要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慢慢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電影有一幕我看到一位朋友,想起當初認識他的場合,那是一場只有十個人的酒精沙龍,在一間酒店房間,主持人是我在台大認識的老師,參加者是當時在香港的學生、媒體人、學者,當中大部分是來自台灣的,也有來自大陸跟香港的,討論的話題離不開香港的前途問題,那晚我們聊到隔天凌晨,氣氛是歡快的,心情卻異常沉重。那位在電影出現的朋友來自台灣,那時還在港大唸書,他比絕大部分香港人還關心香港政治,不但關心還為此寫了許多文字,字裡行間總能感受到他的熱忱。那時我們對香港的未來還有某程度上的相信,現在有好幾位已經離開香港了,也有些已經放棄媒體這方面的工作,這些我們都能理解。
然而後來去了美國唸書的梁天琦,卻堅持要回來受審,勇武到底,然而勇武的代價是六年的青春,六年。
看著電影,我覺得眼前的梁天琦也不過是個小男生,喜歡打球、喜歡彈彈吉他唱唱歌,喜歡講無聊的笑話,笑起來天真的像個小孩,覺得自己可以像蝙蝠俠般保護地球。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他錯在哪裡,或許就是錯在他的天真吧,不知天高地厚,現在身陷囫囵,天更高,地更厚,也就不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在天邊外電影院看完《地厚天高》,沒錯天很高地很厚,但或許我們還能在天邊外找到一處安身之所,在體制外的狹縫求生。原諒我暫時說不出甚麼積極的話,只希望幾年後回來的梁天琦仍是那個可愛、親和、敏感且帶著點點脆弱的小男生。
附上幾張在天邊外拍的照片。
點播Beyond的十八:https://youtu.be/XtLms2nqMEs
從不知天高與地厚
漸學會很多困憂
也試過制度和自由
也許不再沒有
又或者不想再追究
我發覺這地球原來很大
但靈魂已經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