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也從一個有趣的問題開始:假如給你10個億,讓你隨便花,你花完它需要多長時間呢?
很多人都吐槽北京的房價高,2021年北京三環的房價平均在7-8萬元1平米,我們按好地段往貴了算10萬元1平米,買一個200平米的房子,也才花掉2000萬。再買上幾台跑車,按法拉利SF90的2021最新款價格來算,大約550萬一台,就算你買上7台,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換著開,也就花掉不到4000萬。房子和車子加在一起,到現在連1個億都還沒花掉呢。總之,按照常理來看,10個億怎麼也得花上很長時間。
但現實中卻不是這樣,10個億有時很不經花。比如在美國,有一個現象叫做「NBA的詛咒」,講的是很多拿著巨額薪水的NBA球員,在退役之後短短幾年之內就會破產。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就是2010年從NBA退役的著名球星艾倫·艾弗森。
艾弗森的職業生涯風光無比,當年力壓科比成為1996年的NBA選秀狀元,11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後來甚至進入了NBA名人堂,是NBA千禧年一代數得著的大球星。算上工資和各種代言費,在職業生涯期間,艾弗森大約掙了2.5億美元左右。但他2010年剛退役,到了2012年和他妻子打離婚官司的時候,他在妻子面前把身上的口袋全翻了出來,說「我現在連買一個漢堡的錢都沒有了」,他妻子聽到這句話傷心又無奈,隨後遞給了他61美元。
艾弗森並不是個例,根據美國著名體育雜誌《體育畫報》統計,60%的NBA球員會在退役5年之內以破產告終,有的人破產後去快餐店或超市打工,有的人甚至淪落到以偷盜為生。
NBA球員的收入有多高?
要知道,即使是我們印象中普遍高收入的西方體育界,NBA球員的收入也可以說是高得離譜了。2018年,NBA球員的平均工資是每年777萬美元,就算歐洲俱樂部的足球球員,或者頂級的網球、高爾夫球員,整體水平也簡直沒法比。至於那些人們說得上名字的大牌明星,比如庫里、杜蘭特、哈登、詹姆斯等等,當下的行情都是年薪3000萬美元以上。其中庫里排在第一,在2021-2022賽季的年薪達到4570萬美元,而到了2023-2024賽季,庫里和另一位球星利拉德的年薪都將突破5000萬美元。
這還只是他們的工資收入,球星還有一部分巨額收入來自代言費。比如被稱為詹皇的詹姆斯,一年光從耐克這一個品牌就能拿到3200萬美元的代言費,總額估計超過5000萬美元。
對於美國人來講,5000萬是什麼概念?如果你在加州做軟件工程師,工資是加州工程師的中位數,那麼一年大概能掙10萬美元。這樣算來你需要工作5個世紀,不吃不喝不上稅,才能攢夠5000萬,也就是說,在哥倫布登陸美洲時,你就要開始辛勤工作了。
這些球星在當運動員時無比風光,而且從來沒有聽說誰出財務問題。但他們一旦離開球隊,就像變成了一個毫無生活能力的孩子。2006年,四次入選全明星陣容的球員貝克(Vin Baker)從NBA退役,職業生涯期間他從NBA掙到了1個多億,按一般人的標準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了。然而2015年媒體報道他已經在星巴克打工了。貝克其實還算好的,至少他破產之後幡然醒悟,戒掉了自己的壞習慣,開始自食其力。
而姚明在火箭隊時的隊友和好搭檔弗朗西斯,當年收入比姚明更多,光工資收入就超過1個億。結果破產後因為偷竊罪而入獄(後來被保釋,改做社區服務)。那麼弗朗西斯偷了多少錢呢?大約7000美元。想當年姚明剛進入NBA時,還是依靠弗朗西斯站住了腳。而今天兩人的境遇判若雲泥,讓人不禁唏噓不已。我們在之前的信里介紹過90年代的NBA籃板王羅德曼,他在球場上彷彿一尊神,結果一退役,不久也破產了。
比奢侈消費更花錢的是什麼?
為什麼這些前NBA球員們收入如此之高,卻會如此迅速地破產?具體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如果我們觀察這些球員的經歷,就能發現四個共性。
第一,大多數NBA球員都養成了奢侈炫富的消費習慣。有一種看法認為,這是因為很多NBA球員小時候都是苦出身,一旦有了錢,就克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慾望。
比如凱爾特人隊的著名球星安托萬·沃克曾經是他那個年代薪酬最高的球員之一。1999 年,沃克與凱爾特人隊簽了一份6年7000多萬美元的合同,當時的凱爾特人隊的總經理祝賀他講,「你這一輩子財富自由了」。
結果退役之後,沃克不僅自己揮霍無度,還為了炫耀自己的成功,供養起身邊幾十個親朋好友。可能中國的項羽很理解他這種心態,就像項羽說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然而沃克開支太大,又不善理財,結果很快就破產了,還欠下一千多萬美元的巨額債務。
但你可能也想到了,就像這封信開頭說的,如果只是生活習慣奢侈,再大手大腳也花不了那麼多的錢,或者說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時間之內就揮霍一空。NBA退役球員迅速破產,其實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第二點共性,絕大部分NBA球員破產,幾乎都有同一個原因,就是投資不善,被割了韭菜。
我們都知道不能坐吃山空,人守著一筆錢只出不進很容易焦慮,手裡有了一大筆錢,很多人都會想通過投資帶來可持續的回報。這個道理絕大多數NBA退役球員都是懂的,但是,恰恰是這種想通過錢掙錢的想法反而加速了他們的破產。
他們會投資怎樣的項目呢?大部分人會投資一些傳統商業,比如連鎖快餐店;而在加州特別是在硅谷,一些球員還會投資一些高科技公司。實際上,不論是傳統商業還是高科技公司,都是他們不懂的領域。
投資快餐店可能還好一點,運氣好的能夠掙到一些錢,比如已故的科比。但絕大部分人其實並不懂得經營,快餐店的生意看起來簡單,其實對經驗水平的要求很高。NBA球員雖然很多都是大學畢業,但他們算是一種「體育特長生」,在學校里主要是為學校打比賽,很多人都不怎麼上課,也沒學到什麼真本事,對商業管理其實一竅不通。而那些去找他們投資的人,顯然是看上了他們有錢而又不懂,因此投資之前對這些球員講得是天花亂墜,等球員們把錢投下去,就發現這些生意花起錢來就像無底洞,窟窿越來越大。
有一些在硅谷的NBA球員因為喜歡看一些高科技項目,和我還有些交集。我和朋友們投資時根本看不上的很多區塊鏈項目,很多NBA球員都投了,我估計損失恐怕要在90%以上。當然也有運氣好的,比如大鯊魚奧尼爾當年跟著別人不小心投資了谷歌,到谷歌上市時獲得了300多倍的回報,這是非常罕見的。
有些NBA球員比較理性,知道自己不善於理財,把錢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呢?
其實也是看情況而定。因為有的華爾街基金經理割的就是這些體育文藝明星的韭菜。大名鼎鼎的皮蓬,當年是公牛王朝的二號人物,名氣僅次於喬丹。在當年的那一批NBA球員中,皮蓬以文雅、理性著稱。退役後,他自知投資能力有限,專門選了一家金融機構幫他打點財產。結果這家金融機構把他當韭菜割,多年之內皮蓬不僅沒有得到投資回報,還把本錢都賠光了,為了還債不得不從銀行借了140萬美元。最後,皮蓬將那位投資經理送上法庭,最終法庭以欺詐罪判了對方3年徒刑,但皮蓬的錢只拿回200萬美元左右。
皮蓬這種遭遇在NBA退役球員中也相當普遍。前面講的那位「衣錦還鄉」的沃克,就是在投資人的建議下,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一下子買了140處房產。看似是很穩妥的投資,其實是當了接盤俠。很快金融危機到來,房價暴跌,而他購房時用的錢有一部分是貸款,結果血本無歸。
在NBA的退役球員中,真正投資做得比較好的是喬丹,因為他只做自己熟悉的生意。
比缺乏投資知識更可怕的是什麼?
為什麼NBA球員如此容易被「割韭菜」呢?這就要說到他們的第三點共性。他們投資失敗,其實並不是因為缺乏投資知識,而是並沒有成為成熟的社會人。
如果要說缺乏投資知識,其實大部分人都缺乏。但普通人知道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要有一些敬畏,比如股市;而且,普通人掙錢不易,投資時也會格外謹慎。一般的美國人投資,大多會採用定投共同基金結合一些債券投資的方式,到了退休時都會有不錯的回報。
而NBA球員雖然很多人也上過大學,其實大部分人從中學開始就不怎麼學文化課了。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時,當過校籃球隊一些隊員的助教,深知他們訓練比賽壓力很大,經常需要請假外出比賽,平時也沒有時間做作業,因此對他們總是網開一面。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這些球員雖然課程都能通過,實際上自己並沒有學到什麼。
此外,雖然很多球員看上去交遊廣泛,好像很有社會經驗,其實直到退役之前,他們接觸到的人都很單一,自己也比較單純。在球隊時有教練和經理管著,沒有心思去胡亂花錢、胡亂投資,不會出什麼問題。退役之後,一夜之間沒有了約束,社會經驗又不足,加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很容易被不懷好意的人惦記上。
第四個共性則是很多球員生活習慣很糟糕,退役後沾染上毒癮和賭癮,這也是破產的一大原因。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展開講了。
小結
也許這封信的內容會有些顛覆認知,就是一些富人變窮比普通人變窮還要更快。雖然NBA退役球員的情況可能是特殊的,但他們暴露的問題其實是具有普遍性的。對於這些問題,我有三個建議:
1. 不能失去對金錢的敬畏,失去了對金錢的敬畏,離失去金錢本身也就不遠了。千萬不要因為一兩次好運氣就認定自己是投資天才。
2. 通常,錢來得越快,去得也就越快。因為一個暴富的人,他駕馭錢的能力和往往和他擁有的錢不成比例,結果更容易成為心懷惡意之人的目標。人應當讓自己駕馭錢的能力和掙到的錢相匹配。
3. 人要成為社會的人,如果長期只在某一個方面發展,不諳世事,生活終究會給你相應的打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
「遠 傳 經理 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創業家驚點語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新聞] 遠傳年年調薪確保薪資競爭力-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中華電信主管薪水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中華電信主管薪水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陳菈菈在#爆料公社發文時間:2/25 事件:遠傳電信(地點 的評價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給想去遠傳電信上班的朋友做參考 的評價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分享一下我在遠傳直營門市工作的心得 的評價
- 關於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新聞] 電信三雄員工平均年薪全揭露!台灣大100 的評價
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創業家驚點語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您怎麽看🤔🤔🤔
上海台籍幹部的真心話,請各位朋友耐心看完,台灣人該覺醒了!下ㄧ代的前途在那裡?
我在陸資公司,我是台勞,我寫簡體字,我逐漸用大陸的慣用語除了講國語(北京話),面對客戶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說英文了。
1995年,我被派駐在菲律賓,2001年開始往返大陸,沒想到2013年,我變成真正的台籍幹部,果真“世事難料”。 大家都要看, 曾經我們看不起的,現在卻成了我們的危機......
專制的中國蓋1條千里高鐵只要 4 年,民主的台灣蓋捷運新莊線10 幾年才蓋好。
我們擁抱西方的民主,認為這才是真理!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人民作主,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打打嘴砲.....
我們得意自豪的新聞自由透明且公正,但實際上呢? 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新聞毫無深度可言.....
哪個高官明星結婚,誰跟誰又傳緋聞......
國際上真正發生的大事,沒看到幾家媒體在報導.....
我們是可以選擇,但太多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被動的吸收單一資訊,而 <民主自由>的大旗又讓我們誤以為~~
我們的資訊是最正確的, 最全面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規劃一片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這段話,讓我感觸很深, 我們的自由是以 " 我 "為主,但人是自私的,也是狹隘的,有誰願意為了公眾的利益,去犧牲自己的利益?
但一個國家的建設跟規劃,少不了會犧牲少數人的自由,此時該如何抉擇 ? 看台灣高鐵跟大陸高鐵花的金錢跟時間,比較一下就知道,我們花了太多成本在內鬥、在制衡、在討好!
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首要(政治正確),然後(跑紅白帖)跟(拼選舉)缺一不可,至於建設?民眾有抗議再說吧....
反觀大陸,綠化減碳,太陽能運用,雲端技術的成效,已經要把我們拋在腦後了,在我們還要捧著水電繳費單要到7-11繳費時,大陸早已數位化一卡搞定了,當我們政府只能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時,北京家戶早已裝上太陽能板了。
當我們兩黨還在煩腦六都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能再嘲笑幾年?
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時間,大陸前兩項都有了,那時間呢?
台灣花了二三十年,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
我認識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甚至在國際觀、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
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 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 夜郎自大 " 的故事。
二年後你的老闆有可能會是大陸人!看到這篇文章心裡更覺得難過,我也常常把這個想法掛在嘴邊,不過我個人擔心的是五年後!沒想到理財週刊說我們只剩下二年的時間來拼了。
我認識幾個外商銀行的年輕大陸人,個個都是來自MIT 或牛津或長春藤名校,而且每個的工作態度都十分認真,每天都像是7-11一樣,真的是很不簡單。
有一次我和他們下班約出來打籃球,有一個大陸人居然說打完球、晚上洗完澡,還要回辦公室,看到他們追求成功的渴望和認真度, 我心裡常想,我那裡比人家強,所幸我現在是有比他們多點人脈和經驗,如果我不趕快爬上再高一點的位置,很快就會被長江後浪推前浪,前人準備死在沙灘上了。
看到現在台灣很多的年輕人抗壓性和態度都不是很好,我真的十分擔心!現在我們大家要互相勉勵!也多加油了!
希望大家都能持續增加自己的價值,而不要在未來容易被別人取代。
十年前,台灣企業調派一個員工到中國去工作,薪水起碼要增加1/3甚至更多,還不見得有人願意去,那個時候,台灣人的「優越感」很強,大家最想要做的工作,是到外國公司上班,到Apple、IBM這種國際大公司謀個一官半職,可以光宗耀祖。
但是,IBM 的電腦部門已經被中國聯想集團買走,抱著這種夢想進入 IBM工作的台灣人,無論是不是已經取得綠卡,他的老闆現在是中國人了!
十年後的現在,很多企業的員工都會說:「我做好心理準備,願意去中國闖闖,請給我機會。」
最近幾年,想要前進中國的人更多了,很多前進中國的台商或外商更聰明了,聰明調整他們的人事策略,不管是從美國或台灣被派去中國,除非你是副總(VP) 級以上的高職位,他們大多會要求你接受所謂的「local pay」,也就是根據當地分公司物價水準所制訂的薪水標準。
更令人訝異的是,短短5年,「大陸人管台灣人」正在增加。近 5年來,包括中國聯想電腦、中國海爾電器、中國華為科技,以及北大方正與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陸續來台成立分公司,
這些公司的最高階主管都是大陸人,而員工,都是台灣人,這些台灣中資的公司台灣員工,領的是大陸老闆的薪水。 如果,你只注意台灣二次金改的金融業併購; 那麼,你可能不知道,中國的銀行正不斷的往全世界併購!
如果,你只注意外資買賣超台股多少;那麼,你可能不知道,外資擠破頭想進入中國投資,卻不得其門而入。
如果,你只注意台灣高科技與製造業世界聞名;那麼,你可能不知道,現在全世界龍頭企業面對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中國的企業。
如果,你只擔心中國阻擋台灣加入聯合國;那麼,2年後,你可能就要準備讓中國人當你的老闆。
過去政府鎖國,造就台灣企業無法與世界接軌,導致現在面臨競爭力不足的情況;現在政府對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一位金控業的專業總經理說:「只要1家中國建設銀行的財力,便能買下 2個台灣的所有金融機構。」
顯示台灣正面臨著來自中國強大金融實力,將可能會有無力招架的窘境,這是對台灣人發出的重要警訊,如果再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可能就必須面臨被對岸取代的壓力。
在全世界競爭激烈下,企業透過併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早已屢見不鮮。但現在中國的企業經營困境是欠缺人才、技術與創新,唯獨不缺資金。反正有的是錢,只要花錢買,照樣可以突破這些經營上的困境,並進一步將企業規模放大,增強實力與全世界競爭。
所以,朝全世界龍頭產業進行戰略性布局,收購國際大型企業,是中國慣用的方式,台灣人不僅必須正視這個議題,更應該加緊強化自己的實力,將格局定位在全世界,將企業立足於制高點,聯合其他國家資金,以共同迎接未來大環境的挑戰。
感言:
半夜,台灣大學生大多掛在網站哈啦噴口水,中國大學生大多挑燈苦讀。早晨,多數台灣大學生八九點還窩在床上,不去上課,多數中國大學生六七點已經盤踞校園各個角落,安靜看書......。
寒暑假,我們隨便到任何一省分、任何一所大學、白天任何時段,校園各個角落、亭台、樹下、座椅,都可以看到中國大學生埋首閱讀;台灣將近200所大學校園,
寒暑假空空蕩蕩,除了打籃球,學生在哪裡埋首閱讀?
火車上,台灣學生大多在喧嘩、打牌、看漫畫、玩線上遊戲;中國學生大多埋首安靜看書......... 我們忍不住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 捏一把冷汗!
請注意:
中国大学生有数千万人 .... 台灣大學生幾十萬人, 除了極少數頂尖的學生,多數的台灣大學生還能繼續鬼混,做白日夢幾年?
我們絕不羡慕專制體制,相信絕大多數的臺灣人,不會願意接受極權統治或回到“一黨專政”的體制。
但是爲什麽同樣採用西方民主制度的韓國和新加坡,能果斷地全面快速發展,持續超越臺灣與西方世界? 臺灣卻做不到?
臺灣不能再允許黑金、貪污、爭民粹及個人與政黨利益的領導人與政客,繼續犧牲且斷送臺灣人的幸福與未來。
愚蠢的大學教育普及化,讓臺灣的競爭力和人才倒退幾十年。
這些享領厚祿的民意代表,一年內提議與通過多少有利國家經濟、民生福利的法案?
(與其他四小龍的國會比一比,不堪入目)。
臺灣現在只剩數十年來建立的優雅和諧社會與人文素質仍能引以為傲,但就這還能安慰自己多久?
如果你同感!請幫忙轉貼,搶救台灣的下一代年輕人
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經常在商業雜誌裡,看到很多股市名人,他們接受專訪、分享投資的心法,好像喔只要學會投資,賺錢就永遠不會是一件難事。
但你知道嗎?有很多投資的老手都掉過一個坑啊,那就是當他們的資金部位,還太小的時候,就算帳面上有賺錢。
但是事實上,到了年度結算,他們就發現喔他們所賺的利潤,根本都被那些進出市場的手續費,所有都吃掉了!於是呢,等於一整年都白忙了一場。
這就讓我們學到一個經驗,要是想要投資操作,就一定要有某個程度的資金水位,跟避免頻繁的進出市場,以免你白白浪費心力。
不過說到這裡喔,我並不是說上班族啊、小資族啊,那些手上沒有大筆資金的人,真的就沒有辦法靠投資賺錢。
而是我想要邀請你想一想,投資、投資,你也得要先有第一桶金,有那個「資金」,才能夠去「投」嘛!
而那個最基本的「資金」要怎麼來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要先「記帳」跟「踏實存錢」!
當你聽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會大翻白眼,心裡想~拜託,我以為裘老師要跟我講什麼厲害的東西,結果是這麼老梗的「踏實存錢」。
沒有錯喔!我知道「踏實存錢」可能沒有什麼樣的新意;但這件事情,可不是我個人的見解而已;我最近啊剛好讀到一篇報導,也非常呼應這樣的觀念。
在天下雜誌的一篇報導,叫做「跨國金融家的投資3秘訣」這裡面。這個受訪者是德意志銀行,前台灣區的總經理~吳均龐先生。
他就指出喔,年輕人常見的錯誤理財心態有3個,分別是「用耳朵聽、看故事模仿」,跟「從電視或電影,去想像富有的生活品質」。
我們先來看「用耳朵聽消息」喔!
這很好理解,就是聽到股市老師,或者有人跟你報明牌、內線消息這時候,你就閉著眼睛跟著買;但其實這種投資方法,它的風險很大,賠錢的機率也很高。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個,「看故事模仿」。
就是按照理財書上面的經驗照著做,比如說「只要懂10檔股票就能夠致富」這樣的觀念;於是呢他跟著買。
但是吳均龐先生就指出喔,如果賺錢是這麼容易的話,這些理財專家還需要出這麼多書嗎?
他們大可以專心的投資,讓他們可以賺更多嘛,他何必去賺這微薄的版稅呢?
而接著的第三點,也就是最致命的,就是「學電視、電影這些主角,過日子的方法」。
所以呢,食衣住行,凡事注重氣氛、品味。在這樣的狀況底下,花錢、刷卡買名牌都不手軟;於是就造成習慣性透支的結果,難怪永遠留不住錢啊!
我知道喔「踏實存錢」這四個字,不是一個會令人開心的訴求,但我必須強調,我不是要你不要買衣服、不能喝手搖飲。
能夠「踏實存錢」的真正關鍵,是在於花錢之後,你要馬上的去「記帳」;否則啊你很可能不是沒有錢喔,而是搞不清楚把錢花到哪裡去了!
這會讓你一直活在,怎麼賺都沒有錢的「感覺」裡面!而這樣的「感覺」很抽象、很不具體。
就算你現在的薪水不多,當你學會記帳,最起碼就能夠清楚的去看見你的金錢流向,你知道自己錢花到哪裡去了!
而進一步就更能夠清楚,自己的資金缺口在哪裡,想要彌補這些缺口,你也才知道要補多少?
否則呢,你就只會「感覺」上,收入好像變多了,而幻想著財務狀就會變好。
但事實上,要是你沒有先學會踏實的存錢,你的收入一變多,只會讓你的消費慾望更大,於是花得更多;這樣子一樣留不住錢,甚至於變成是惡性循環的結果。
說到這裡喔,跟你分享金融投資市場上流傳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啊,亞馬遜集團的總裁~貝佐斯喔,他在一個宴會上面,就遇到美國的股神~巴菲特。貝佐斯呢,就趁機向巴菲特請教。
跟他說喔:「大家都知道你投資的秘訣,其實很簡單,但為什麼總是只有少數人,能夠跟你一樣,靠著投資變成一個有錢人呢?」
沒有想到喔,巴菲特他想都沒有想,他就回答貝佐斯。他說喔:「那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
而巴菲特所說的「慢慢變有錢」,就是回歸投資理財的基本功啊!
務實的做功課,弄清楚自己真實的財務狀況;接下來找尋真正有價值的標的,並且長期的去持有它。
而回到你我身上,第一步就是先做好自己的財物功課,那就是「記帳」和「踏實存錢」。
你可能不知道喔,即使像巴菲特這麼富有的人,他也是靠著踏實的記帳,才能夠有效的去控制預算,讓他的風險跟報酬,一直在一個最好的平衡狀態裡。
也就是說喔,唯有「記帳」才能夠去區分出,哪些資金可以用在投資市場裡面?而有多少的資金比例,必須要存下來,才能夠去做好風險的控管。
所以說喔「記帳」和「踏實存錢」,雖然是萬年老梗,但是啊有用的梗,就算它再爛,只要能夠讓你變有錢,它就是好梗,不是嗎?
只是很可惜的是喔,我們一般熟悉的理財課程,它只會教你機械式的記帳,但是卻沒有教你理財背後的「心法」。
這也會造成有很多人,都有記帳的習慣,但是卻始終不知道如何去「運用」記錄下來的數字?
把這些數字做為每個月,甚至於是每年度的財務規畫的檢核點;透過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更有效率的去管理好金錢。
而再加上花錢享樂,本來就是天性,要是你不懂「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你的慾望」這個觀念的話,你自然就留不住任何錢。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你處理慾望的方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小測試喔,你馬上就會知道答案。
我想請你試著回想看看,在你的生活裡,當你看到一個很喜歡的東西,喜歡到捨不得把它放下來的時候。
你是會毫不手軟的直接買下來,把信用卡拿出來刷了再說,還是先理性的把它放下來,一定要貨比三家,確定選到最便宜的才買呢?
無論你選那一種喔,我想要問你的是這種花錢的直覺,會讓你聯想到你的爸爸,還是你的媽媽呢?
在你印象當中,他們花錢的習慣,是不是造就了你今天花錢的模樣?!
沒有錯!我就是在提醒你,你從小看著父母親他們到底是怎麼花錢;你很有可能就是照著做啊!
你並沒有去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金錢價值觀;所以呢,你要不是亂花錢、就是變成守財奴。
這也是一般坊間的理財老師,他並沒有辦法教你理財「心法」的最主要原因。這背後的道理簡單,一個是他們可能沒有心理學的背景。
他當然看不出來,理財的背後的心理動力,是要先面對慾望;而慾望影響一個人的模式,竟然要追溯回他的原生家庭。
再來,就算老師他懂心理學的因素,但他也不會真正的教你。因為啊,他要是把你教通、教透了…
原來你的很多行為,都是受家庭的影響;那大家就會開始清醒過來,可能就不會再拿更多的錢,來投資他所報的明牌啊!
要是你也想要清醒過來,願意開始管好自己的錢,那我會很鼓勵你,加入「啟點線上學苑」,我們最近推出的【理財心裡學】課程。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是嘉玲老師融合了「心理學」,和「財務管理」這兩個大架構。
札札實實的跟你說通、說透,那些一般在理財課程裡面他們不會教,讓你能夠從「知道」,也能夠「做到」的關鍵心法。
嘉玲老師還會一步步的陪伴你學習,所有「踏實存錢」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情。像是呢,記帳的原則跟實作的技巧。
怎麼樣編列預算、怎麼樣去檢核自己的支出,去釐清自己用錢的模式,然後算出可支配的所得,並且控制自己的心理帳戶?
我們會用最務實的方法,培養你的富體質。
其實存錢的過程它很無聊,我們都知道。但要是你還搞不清楚,那些無明的慾望到底是怎麼來的?
你只會一直被慾望牽著鼻子走,這也是巴菲特他說,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的最大障礙啊!
你想要穩定的慢慢變有錢嗎?還是你想要讓自己處在一個「為什麼這麼窮?」或者是「為什麼錢老是不夠用?」;處於一個很大的疑惑,這種狀態底下一直下去嗎?
【理財心裡學】會從最實務的操作,幫助你看見原生家庭為你帶來的金錢觀念,陪伴你穿越自己的慾望。
你不用活得很拮据,就能夠有效的存到錢;這才是這門課,最難能可貴的價值所在。
我常常說喔,投資自己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而其次是「現在」。健康的財務,更是越早起步越好!
歡迎你現在就加入【理財心裡學】的線上課程,幫自己打造一個富足的未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到的這一個主題,關於你的財務。
【理財心裡學】是我們最新推出,為你準備的課程。我們的真實人生,財務它是我們跟這個世界接軌,的一個最重要的物質連結。
當你能夠圓滿它,你在自己的內在探索,和生命圓滿的路上,才能夠真正的完整。歡迎你的加入,關於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附上連結──
影片內容參考: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7248&eturec=1&ercamp=home_hot
跨國金融家的投資3秘訣:你我皆窮人,別妄想單靠理財致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cHvO78PM/hqdefault.jpg)
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中華電信主管薪水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電信主管薪水- 以同樣是總經理職務來說,中華電信年薪不到1000萬元,遠低於台灣大、遠傳總座酬金各有1500~3000萬元水準。證交所3日首度. ... <看更多>
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中華電信主管薪水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電信主管薪水- 以同樣是總經理職務來說,中華電信年薪不到1000萬元,遠低於台灣大、遠傳總座酬金各有1500~3000萬元水準。證交所3日首度. ... <看更多>
遠 傳 經理 薪水 在 [新聞] 遠傳年年調薪確保薪資競爭力-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872293
遠傳年年調薪 確保薪資競爭力
2022-12-29 06:26 聯合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基於重視人才培育與留用,遠傳表示,每年四月會依據個人績效進行調薪作業,並固定參
考市場薪資水準編列調薪預算,確保員工薪資水準具備市場競爭力。
此外,遠傳電信落實經營利潤分享、保障員工退休生活,近年推出員工持股信託,補助員
工購買公司股票,期盼能藉此提升員工向心力,並透過薪酬多元化增進福利水準,有助長
期人才留任,與企業永續發展緊密相連,目前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員工參與入會。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不斷提升各項育兒福利,打造親子友善幸福職場,就是要讓同
仁照顧家庭無後顧之憂,包含今年加碼提高產檢假、產假及陪產假天數,皆優於法令水準
,並提供每胎最高萬元生育補助金,針對懷孕中準媽媽,也額外提供每月兩千元的「準媽
媽營養金」。
此外,遠傳也提供彈性上下班時段,方便員工調配時間,在不影響業務運作前提下,提供
「居家遠距工作」選項開放申請,讓同仁能兼顧家庭照顧。
遠傳表示,公司重視每位員工的聲音,強調平等、公開透明的企業溝通文化,每季舉辦員
工溝通大會,透過現場直播讓每位員工都可參與,並開放線上互動平台Slido,讓員工自
由提問,由總經理或高階主管直接現場回覆,建立即時互動溝通模式。每年也有兩次的員
工滿意度調查,了解同仁心聲,作為公司持續改進的依據。
--
佛沒說小乘、大乘。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具戒經講記》拆穿假佛教大乘經典的騙局。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是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是假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 華嚴經 心經 金剛經 楞伽經 梵網經菩薩戒 圓覺經 楞嚴經 是 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 是 大乘假佛 觀世音 文殊 普賢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 是 大乘假菩薩
https://www.ptt.cc/bbs/IA/M.1588944610.A.D9C.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和那先破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86.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72328914.A.46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