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成長視角的人,認為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可以培養、可以發展的,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感受到的並非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成長、進步的機會。
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因而能從中找到收穫,從而在下一次挑戰中表現得更好。
在靈活的注意視角下,任何經歷都存在不同的兩面:喪失的一面與收穫的一面。當我們選擇性地關注其中一面時,我們的生活會隨之發生變化。
取自《擺脫內耗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在昨天的贈書直播之後,我想特別分享這篇摘文,跟大家討論黎老師的視角轉換。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12676309385186/
各位朋友如果有聽直播,會很明顯感受到黎老師看待單親挑戰的視角不同。而得與失,常常跟視角的轉換有關,也影響未來的成長。
所以,除了摘文中易懂好讀的例子之外,黎老師本人的親身實證,也是我們絕佳的學習典範。還沒參與昨天贈書直播的朋友,非常歡迎您點開昨天的直播連結,即使不是為了贈書,您的點閱與留言,也能讓更多人關心單親議題。
另外,這本書也有贈書活動,連結附在下方,也歡迎參與。祝願您,能採取成長視角,幫助自己心智更靈活,也更有機會走向屬於您的成功!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34858933197056/
……………………………………………………………..
成長與收穫視角
【文/ 于德志】
要擺脫內耗,必須注意靈活性的不可或缺。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中,據說記者採訪時問他:「你為什麼不放棄呢?那麼多人都失敗了,你自己也失敗了五千多次,為什麼不乾脆放棄?」愛迪生的答覆是:「誰說我失敗了五千多次?我成功發現了五千多種無效的設計方案,這是一個巨大的收穫。」最終,在失敗了一萬多次後,愛迪生成功發明了燈泡。
這就是注意力視角的力量—不存在所謂的「失敗」,每一次經歷帶來的都是寶貴的收穫與經驗。
其實,在靈活的注意視角下,任何經歷都存在不同的兩面:喪失的一面與收穫的一面。當我們選擇性地關注其中一面時,我們的生活會隨之發生變化。正如上面的記者,當他關注於五千多次失敗時,他感到的是挫敗與無望;與他相反,當愛迪生關注於五千多次的成長時,他看到的是越來越靠近目標的收穫與希望。
注意視角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對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
義大利都靈大學醫學院的生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法布里奇奧.貝內德蒂的一項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收穫視角的療癒力量。他與同事一起,針對胸腔手術病人的術後疼痛感做了研究。在術後一小時手術麻醉效果消失後,手術造成的劇烈疼痛感會出現。醫生會為病人注射硫酸嗎啡止痛。在注射止痛藥時,貝內德蒂教授與同事做了些細微調整:一半病人由醫生在病床旁注射,另一半的病人由提前設置好的程序自動注射,兩組患者藥物注射量完全相同。
結果,相同的注射量,在採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後,患者的感受卻截然不同:看到醫生為自己注射止痛藥的一組病人,疼痛迅速減弱;而另一組並不知道自己被注射了止痛藥的病人,疼痛減弱速度變慢。在後期關於焦慮症患者、高血壓患者、帕金森患者的類似研究中,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能否注意到自己的收穫,決定著我們所感知到的疼痛程度。
哈佛大學克魯姆博士與蘭格教授針對七家不同飯店的八十四名房間清潔人員做了另一項研究:注意視角的改變對她們意味著什麼?
這些清潔女工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當被問到每天是否會鍛鍊身體時,她們的回答是「沒有」。其實,她們每天對房間的清潔工作,就是最佳的運動。
克魯姆博士首先測量了這些女性清潔人員的體重、血壓、體脂率、對工作的滿意度,然後將她們分為兩組。第一組,研究人員為她們進行了十五分鐘的講解:用一系列的資料讓這些清潔女工相信,她們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而每天運動帶來的那些健康益處她們都會擁有。第二組, 則不做任何干預。
四週後,研究人員對所有被試進行第二次測量,結果顯示,注意到並相信自己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的一組,體重下降,血壓下降,體脂率下降,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而另一組,則幾乎沒有變化。
該實驗再次說明:改變注意視角,將帶來一系列身心變化。
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 Dweck)教授是思維模式研究領域的領先人物,在幾十年的研究中,她發現人有兩種基本思維視角:成長視角和固定視角。這兩種思維視角,可以互相轉化,但影響截然不同。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固定視角。一個擁有固定視角的人,相信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固定的,是不可改變的。對他們來說,變化的生活更容易喚醒恐懼。比如,我看起來是否聰明?犯錯是否會改變我的名聲、改變他人對我的看法?我是不是不像別人希望的那樣足智多謀,還是會讓他們失望?
在這種恐懼中,他們會逐漸遠離挑戰,遠離失敗,遠離一切不確定性。但生活本身就充斥著挑戰、失敗和不確定性,因此,這種視角很容易導致內耗:無法面對真實的生活,遭遇持久的痛苦。
與固定視角不同,擁有成長視角的人,認為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可以培養、可以發展的,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感受到的並非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成長、進步的機會。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因而能從中找到收穫,從而在下一次挑戰中表現得更好。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總結自己和同事幾十年的研究結果,認為:成長視角與固定視角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一個擁有成長視角的人,可能會因為年齡、地位的變化而變成固定視角,但成長視角是個人心理靈活性發展以及個人成功的關鍵。
.
以上文字取自
擺脫內耗人生:走出焦慮、自責、憤怒、悔恨⋯⋯透過有效練習轉化情緒,讓你停止內在糾結、化解自我衝突,重新拿回生命主控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293
麥田出版
.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選擇性注意力例子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要來幫大家介紹一下視覺注意力的故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首先要來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注意力是不是我們能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眼前有個事物沒有被我們注意到,那我們還看得到它嗎?
關於這些問題,最早以實驗來加以研究的,就是奈瑟(Ulric Neisser),也就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一集開場時,曾經提過的認知革命的四位重要人物之一的奈瑟。Neisse r在 1975 年,曾經做過一項先驅實驗,就是以疊合的影片,來測試人類的注意力能不能被分配。
這段影片,我們會放在以下連結中,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到連結中看一看。如果沒機會去看的話,也沒關係,我在這邊用語言來幫大家說明就好。
影片:https://youtu.be/nkn3wRyb9Bk
在奈瑟的實驗影片中,基本上就是把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其中一段影片,是穿著白衣的籃球員在傳球,另外一段影片,則是穿著黑衣的籃球員在傳球。然後呢,這兩段影片會被疊合在一起。什麼叫做疊合在一起呢?疊合在一起,就有點像是你拿兩台投影機,同時投影在同一面牆上,然後影像就會疊合在一起那樣。
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之後,奈瑟就請受試者去注意數數看影片中的黑衣隊伍總共傳了幾次球。
結果發現呢,當受試者在專心數著籃球員的傳球次數的時候,很多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有一位撐傘的女士出現在影片之中。
奈瑟根據這項結果,就提出了他的主張,他認為,受試者只能注意重疊影片中的其中之一,而無法同時注意兩者。當你全神貫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某些事物上時,其他的事物就會發生視而不見的現象。我們把這個現象稱為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關於這個現象,你可能會質疑,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種重疊的影像太不真實了,所以大腦才無法處理?關於這個問題呢,有後續的實驗改變了影片的呈現方式,比方說,心理學家不使用重疊影片,而改在兩隻眼睛中分別呈現不同的影片,結果發現,受試者一樣只能注意其中一隻眼睛中的事物。
所以呢,沒有被注意到的東西,我們似乎就會看不見!
關於 Neisser 的這部影片以及實驗,很多人應該會覺得有點耳熟。沒錯,因為我們現在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在流傳的一部大猩猩影片,其實就是這部影片的後續作品,如果大家沒看過大猩猩影片的話,一樣可以看一下以下的連結。我們在這裡要跟大家說的就是,真正的第一版影片,其實不是大猩猩的影片,而是奈瑟在 1975 年的影片。
影片:https://youtu.be/vJG698U2Mvo
但是,為什麼 Neisser 的第一版影片默默無聞,但是後來的大猩猩影片卻爆紅呢?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 Neisser 的發現走得太前面了,因此當時大家無法理解這個發現背後意義,所以才選擇性的忽略了這項發現。
--
早期視覺記憶理論「像照相機」?
--
在 70 年代時,主流的視覺記憶理論認為,人類的視覺記憶形式,就是像照相機一樣,會把所有的視覺內容都一次儲存在一個暫存記憶體之中。
根據這樣的理論,所有的視覺內容都應該在腦中,因此不應該會出現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才對。也因此,當時的學術界對於奈瑟的發現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這項發現就一直被擱置、一直被束諸高閣。
雖然 Neisser 在 1975 年的最早發現被大家忽略,但是 23 年過後的 1998 年,終於有其他學者開始重新檢視這個現象,而這一次呢,終於讓 Neisser 的發現獲得了平反,並且讓大家開始重視到其中的意義。
在 1998 年的時候,兩位學者 Arien Mack 和 Irvin Rock 做了一系列實驗,結果都支持「不注意視盲」的現象確實存在。
--
「不注意視盲」
--
比方說,在一項實驗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去注意螢幕上十字形的+號圖案,然後每次+號出現時,受試者就要回答,在這個+號圖案中,是+號圖案的垂直線段比較常,還是水平線段比較長?
接下來,當受試者回答了好幾個回合,回答得正高興的時候,某一個回合螢幕上的+號圖案旁邊,就會突然出現另一個圖案,比方說可能是三角形。三角形閃現過後,實驗人員就會問受試者是否看見剛剛額外閃現圖形是什麼形狀?結果發現,很多受試者都無法成功回答這個問題。
結果顯示,當受試者專心注意某項作業時,可能看不到其他同時出現的視覺刺激。
關於這個實驗結論,各位聰明的看倌可能會想要反駁,你可能會說,這個實驗的結果可能和注意力無關,而是因為三角形是被呈現在視野周邊,沒有被直接呈現在凝視點的正中央,所以才看不見?
換句話說,你可能質疑,或許是因為受試者的眼睛一直盯著+號看,所以才無法看見視野邊緣的其他圖形,所以是視野太偏的問題,而非注意力無法分配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針對這樣的質疑,Mack and Rock 這兩位學者,做了另一項實驗再次驗證。這一次,他們請受試者凝視在螢幕中央的一個凝視點上。然後把+號排在螢幕的邊緣。作業內容和剛剛一樣,只不過這一次,受試者必須把視線凝視在中央的凝視點上,然後用眼角的餘光、去判斷視野邊緣的十字+號中的垂直線段或水平線段何者較長。然後呢,當受試者專注進行作業時,有時候凝視點會突然變成另一個圖形。
結果發現,受試者有高達 87% 左右(!)、偵測不到凝視點的這個變化。只有當受試者事前先被警告過凝視點可能會出現變化時,他們才偵測得到。
由此可知,即使受試者的眼睛一直凝視在凝視點上,仍然有可能錯過發生在凝視點位置的變化。所以說,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並不是因為視野的關係,而應該是注意力無法分配所致。
Mack and Rock 的一系列研究,幫不注意視盲的現象找到了紮實的證據,並引起了學界的重新重視。隔一年,1999 年,另外兩位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 和 Christopher Chabris,就根據Neisser的原始影片,製作了改良版的大猩猩影片,結果爆紅,也因此讓「不注意視盲」的現象一砲而紅。
--
「不注意視盲」還是「不注意失憶」?
--
關於「不注意視盲」這個現象,有些人認為,這代表了注意力是我們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沒注意看,視覺刺激就不會進入意識狀態。
關於這個看法,其實目前正是大家熱議的一個主題,有些人同意,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所以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自己思索看看。
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另外一種的看法。例如有沒有可能,其實注意力並不是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有沒有可能,在我們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其實我們還是看得見,只是看到的東西被迅速地遺忘了。
比方說在傳球撐傘的例子中,受試者其實可能看到了撐傘女子,但是因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的就遺忘掉了。或者是在 Mack and Rock 的實驗中,有可能受試者其實清楚的看到三角形,但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就遺忘掉。所以說,注意力說不定和意識無關,而可能是和我們的遺忘速度有關?
這種說法,我們稱之為「不注意失憶」(inattentional amnesia)。而且更在我們先前提過的「早期選擇理論」和「晚期選擇理論」的爭論中,再多添加了一個新的立場,就是「超級晚期選擇理論」。
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理論認為,注意力介入的時間點非常的晚,是在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出現之後才介入。在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中,注意力影響的是我們能否順利回報而已,而和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無關。
--
為什麼我們看得見背景?
--
另一個可以思考、反駁的地方是,如果注意力真的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的話,那我們怎麼可能還會看得見背景呢?
比方說,大家如果在開車時,眼睛專注地盯著路況,但是你眼角餘光所見之處,並沒變得一片漆黑,餘光可見座椅、方向盤等,並沒有因為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而看不見。由此可知,注意力並不是我們看得見的必要條件。對吧?
當然若要繼續辯論,你也可以說,不對,我認為注意力確實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卻仍然還看得見視野周遭背景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仍然自動了分配了一些注意力給周遭背景,所以我們才看得到這些周遭背景。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這雙方的辯論攻防,其實兩邊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爭論,而這也正是目前關於注意力和意識關係之間的重點議題之一。
關於細部更深入的爭論,在這邊我們就暫時打住,至於究竟哪一個理論才正確,現在大家也沒有定論,所以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和判斷。
--
「整合問題」:不同腦區的視覺刺激如何在腦海裡整合?
--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視覺注意力的理論和相關生理機制。
在介紹注意力的理論之前,我們要先來討論聽覺和視覺的差異,以及引發心理學家思考注意力理論時的一個重要現象。
首先,如果我們檢視「視覺刺激」或「聽覺刺激」的本質,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視覺或聽覺刺激,都是由好幾種不同基本特性所定義而成的。比方說,聽覺刺激包括了頻率、強度和音色等等。而視覺刺激則包括了顏色、線條的方位和形狀等等。
以視覺刺激為例,如果視覺刺激是由多種不同的基本特徵所構成,而且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負責處理這些基本特徵的腦區都在不同的位置,比方說,形狀是在 V3,顏色是在 V4 腦區,動態是在 hMT 腦區等等,那我們就要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物體的視覺經驗竟然是完整,而不是各自分離的?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整合問題」(binding problem)。
也就是說,如果視覺刺激的各種特徵是由不同腦區負責,但最後所有的特徵在被我們意識到時,卻是完美整合的狀態,那勢必腦中應該有一個機制在整合這些位於不同腦區內的視覺刺激特徵才對。
--
特徵整合理論
--
關於這個問題,Anne Treisman 就提出了她的「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的所謂「前注意階段」(pre-attentive stage),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
根據這個理論,如果視野中同時有好幾個物體,那在注意力介入之前,這些物體上的所有視覺特徵就會全部混在一起處於自由浮動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才會把每個物體應該要有的視覺刺激特徵整合在一起。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這個理論呢?Treisman 的特徵整合理論,其實做出了一些預測,剛好可以被用來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這個理論做出的預測就是,如果注意力介入的過程出現錯誤,就可能會出現特徵整合錯誤,也就是把不同物體的特徵錯誤的整合在一起的現象。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是「錯覺組合」(illusory conjunction)。
Treisman 在 1982 年就做了一項實驗,證實了錯覺組合現象的確存在。他首先在螢幕上快速閃現兩個數字以及四個圖形,然後要求受試者先回答數字,再回答看到哪些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結果發現,有18%的試驗中,受試者會出現錯覺組合。
比方說,原本的視覺刺激中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和一個黃色的圓形,但是受試者可能會說成黃色的三角形。
所以,從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確實有「錯覺組合」的現象。而 Treisman 對於「錯覺組合」的解釋就是,這是因為受試者把注意力都在數字上,所以才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去整合四個圖形的視覺特徵,也才導致了「錯覺組合」現象。
好,聽到這邊,聰明的聽眾們又可以提出質疑了。什麼質疑呢?這個質疑就是,沒錯,你 Treisman 的確有發現「錯覺組合」現象,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注意力不足的關係導致的呢?說不定是因為記憶力不好、動機不足等等的其他原因才出現的結果。你 Treisman 有證據可以顯示這真的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導致的嗎?
關於這個質疑,Treisman 也做了一些實驗來回應。比方說,Tresiman 決定直接操弄注意力,看看會不會影響結果。例如他要求受試者不要去注意數字,而改成直接去注意四個圖形,結果發現錯覺組合的現象減少了,因此這個現象確實應該和注意力有關。
--
布林氏症候群
--
還有另一項可以用來特徵整合理論的證據,就是布林氏症候群(Blint’s syndrome)。所謂的布林氏症候群,就是當與注意力有關的頂葉受傷時,病人會出現注意力異常的現象,就有點像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一季第六集介紹大腦頂葉時的特殊病例那樣。
關於這些注意力異常的布林氏症候群病人,有實驗發現,這些病人的錯覺組合現象也確實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因此注意力應該和錯覺組合有關。
最後幫大家總結一下。我們在今天的內容中學到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不注意視盲」,也就是沒有被注意到的事物,我們常常就無法回報他們的存在。那至於我們無法回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完全沒看見,還是有看見但卻快速遺忘了,目前仍沒有定論。
還有,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也學到了崔斯曼的特徵整合理論,崔斯曼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而一但注意力不足時,就會出現整合錯誤,也就會出現錯覺組合的現象。
以上就是《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四集的內容,有機會的話歡迎大家試聽!我們下週再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選擇性注意力例子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識集中性注意力
集中性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在清醒的情況下,進行任何活動都需要集中性注意力,這是最基本款的注意力之一。以照相為例,好比拿起Canon或Nikon相機,讓眼睛貼近視窗,鏡頭聚焦在眼前即將拍攝的人、事、物,按下快門。(謎之音:能拍出淺景深,效果最好,讓主角明確,背景模糊)。如果用許願池來形容,這時,你很清楚在許完願後,將握在手中的銅板,順勢往池裡一丟(當然得丟準,願望才容易實現)。或想像在天空盤旋、展翅翱翔的老鷹,如何瞄準及鎖定眼前的獵物。
想想,除了以上照相、許願池與老鷹獵物的例子之外,你和孩子心中浮現的集中性注意力有哪些。
#了解選擇性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指的是孩子當下是否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該進行的活動,而不受其他外在不相關刺激所影響。例如當孩子正在書房寫功課,這時,客廳電視裡傳來海綿寶寶、派大星、蟹老闆及章魚哥的對話。或是媽媽在身旁來回走動,弟弟妹妹在一旁玩耍,爸爸的iPhone手機鈴聲響,或窗外摩托車奔馳而過的引擎聲等。這時,請觀察孩子是否仍然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寫功課這件事情上。如果可以,這就表現出好的選擇性注意力。
#明白持續性注意力
持續性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這就如同電瓶一樣,你可以留意孩子的注意力,是否能夠維持一段合理的時間在進行的活動上。例如孩子專心在眼前的畫布,持續將風景油畫彩繪完成,或順利完成梵谷《星空下的咖啡屋》五百片拼圖。
#理解轉換性注意力
轉換性注意力(alternating attention):指的是孩子是否能夠順利地從一項活動轉移至另一項活動,而仍然可以維持該有的注意力表現。例如當孩子做功課到一個段落,要求上網玩線上遊戲十分鐘後,接著仔細留意他的注意力是否能夠順利回到功課上。這就像是在學校,當孩子下課到操場玩一玩,是否能在回到班上後,繼續專注地上課。
#清楚分散性注意力
分散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指的是孩子是否能夠在同一時間進行兩件或以上的事,像在教室裡一邊聽老師上課,一邊做筆記。或在家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如果孩子的集中性注意力表現不佳,要進行相對複雜的分散性注意力將更困難。(謎之音: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就別想同時做好兩件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選擇性注意力例子 在 選擇性專注力(Selective Attention)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選擇性 專注力(Selective Attention)有密切關係。它是一種能夠在雜亂繁多的訊息中,仍然能夠集中 注意力 ,有 選擇性 地篩選,忽略無關痛癢訊息的能力 ... ... <看更多>
選擇性注意力例子 在 視覺/聽覺注意力整合活動 的推薦與評價
回覆範例 · 常見問答07 · 感覺統合問答 · 認知發展問答 · 社交情緒問答 · 教養資訊問答. 影音列表 ... ◎整合活動(持續/分離/交替/選擇性注意力) · ◎分離式注意力訓練1 ·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