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的教養方式,是北風還是太陽?】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總會有一些怎麼說怎麼教,總是擺脫不掉的惡習。可能是舔人咬人,可能是尖叫,可能是不肯收拾或是隨手亂丟東西。
蕃茄討厭我們說教或提點,常常一句話就當場翻臉,但是那些壞習慣就是明擺在那裡,身為父母又不能假裝沒看到,到底該怎麼辦才好?這兩週在課堂上的經驗,意外讓我對這件事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
我們的課程集中在每個禮拜三,總共有四堂課。第一堂是專題討論,第二堂是大組分享,第三堂是個案討論,第四堂是小組分享。
我今天要提的,是大組和小組的分享時間。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課程」,大小組的流程和形式相同,但是人數和時間上有很大的差異。大組是四十五分鐘,全班四十人一起,加上三位老師;小組是一小時十五分鐘,只有十人,加上一位老師。
大小組兩段時間都是完全開放,沒有任何規劃。如果在教室裡,就是大家圍成一圈坐下來,在線上就是面對螢幕上的一格一格大頭,在這一段時間裡,憑自己的意願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回應別人的發言,完全自由,沒有任何強制性。分享的主題也沒有限制,只有不能做人身攻擊的大原則,所以當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完全無法預期。
我非常討厭我這學期的小組。
這學期,身在其中的我只能用「如坐針氈」來形容。這次的小組成員是「愛抱怨組」加上「容易被帶風向組」的悲劇性組合。之前在課堂外的時間,「愛抱怨組」就已經是經常性的到處對人噴發他們生活中的各種不滿,等進入小組,因為成員之間必須遵守保密原則,不能跟小組外的人透露分享細節,小組時間就變成最佳的「密室抱怨集會」。
整整一百零五分鐘的時間,每次就從「愛抱怨組」開始,口沫橫飛慷慨激昂地針對學校的課程,生活中的挫折,疫情開始之後系上應對的態度等等一一批評。氣氛炒起來之後「容易被帶風向組」就會加入,表達羨慕他們可以直率說出不滿。「愛抱怨組」被鼓舞之後就加碼繼續放炮,一路批哩啪拉到最後一刻我把通話切斷為止。
我是一個很喜歡發言,很喜歡跟別人交流想法的人,可是這個環境真的讓我好崩潰。
我不在意沈默。目前為止的經驗裡,曾經有過長達四十分鐘沒有半個人開口說話的尷尬場面,我覺得可以從中學習感受空氣中微妙的情緒變化。我也喜歡各種話題,之前的小組討論過「怎麼樣算是夠好的家長」,「大家對肺炎傳進英國感受到的不安」,「課程為什麼這麼難我好挫折」等等,我都覺得獲益良多。但是這個小組只讓我覺得好吵,好煩,大家都只想發洩,沒有人想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只想要有人互罵,只想要罵爽的,哪裡都去不了。
我其實很想大喊「不要再抱怨了!!長大一點好不好!!」,但是我一個人勢單力薄,也許反而會變成被攻擊的對象。而且規章上並沒有說「不准抱怨」,要這樣度過小組時間也是大家的自由,所以我只好安靜地崩潰著。
上週,專題討論的主題是「失去」和「哀悼」。課堂上談到「失去」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是非常具體的「失去親人」,「失去工作」,也有可能是很抽象的「失去對自己的認同」,「失去一種已經習慣的生活模式」,「失去一種可能的未來」等等。無論是哪一種,都有可能對當事人造成非常強烈的衝擊。
緊接著的大組時間,一位同學鮮少開口的同學說話了。他以平靜沈穩的聲調,告訴大家,今天的課程觸動他內心很多的回憶:在過去的某一個時期,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生活遭遇了很大的變化,無法承受現在,也看不見未來,幾乎決定要放棄這個世界。但是最後他還是留下來了,而且在之後發現,他會走進死胡同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沒有人發現他需要「哀悼」失去的安全感。
這段分享非常真誠深刻,一時之間全體被沈默籠罩,只有一兩個人簡短地跟分享的同學道謝。我覺得自己的心裡也有很多的東西被激起來,覺得想要回應,琢磨著該說什麼才好⋯⋯
這時候,「愛抱怨組」其中一人表示也想要分享他自己的「失去」經驗,然後就滔滔不絕地開始用激昂的聲調和言語表達他對作業評分方式的失望。緊接著另外一位「愛抱怨組」成員跳出來附和,一搭一唱表達強烈的不滿。老師們嘗試給出回應,但是完全沒有平息同學的憤怒,反而越來越高漲,最後變成好像在指控某人,然後突然間「時間到」,大組時間結束。這兩位同學的憤怒並沒有結束,一路維持到小組時間繼續抓狂。於是我再次經歷了更漫長,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憤怒洗禮,直到晚上八點,我把電腦螢幕闔上。
天啊。
我認真覺得受夠了。你們到底要抱怨到什麼時候才滿意呢?從學期初抱怨到學期末,從課堂外抱怨到課堂內,從大組抱怨到小組,從上禮拜抱怨到這個禮拜,所有的自由分享時間都被你們的不滿佔據了,還不夠嗎?
我氣得半死,覺得我的上課體驗整個都被毀掉了,怎麼可以有這麼霸道的人,總是想要搶話講,連一點時間都不分給別人。好不容易有同學分享了內心真誠的感受,你們一點也不尊重,只想著要快點抱怨你們內心的不滿。
我到處詢問熟識的同學對這個事件的想法。果然,很多人覺得不爽。有的覺得真誠分享的同學不受尊重,有的覺得他們有完沒完總是在抱怨,有人覺得他們是計畫好要毀掉整個氣氛,有的覺得他們是故意要羞辱老師⋯⋯。
很好,我有足夠的同伴可以當我的靠山,下個禮拜大組時間,我要第一個發言,讓「愛抱怨組」明白他們的行為已經引起公憤了,很多人不喜歡他們的行為,也不喜歡他們的發言,請他們自重,尊重這個大家共有的時間!他們一定會反駁,一定會跟我吵架,但是沒關係,我又不是沒吵過架,大家一次來把是非真理辯個清楚!!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在腦中反覆思考這個「開場白」到底該怎麼說的過程,卻開始感到猶豫。如果我真的站出來對幹,面對非常好戰的「愛抱怨組」,真的有辦法吵出一個結果嗎?而且其他同學嘴上說自己也很不高興,到時候會站出來分享真心話的人又會有幾個?遇到激烈衝突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安靜自保吧,那最後難保變成只有我一個人對他們有意見,整個會延燒到小組時間,接下來所有的日子都難過。可是我又真心討厭他們這種囂張的態度⋯⋯。
最後,星期三到了。大組時間開始,我等大家都準備好,全班的注意力到齊的時候,深吸一口氣,舉手表示我要發言。
「大家好,嗯,我有一些話想要說。」我停頓了一下,吞了一口口水:「上個禮拜以來,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一直覺得心裡有很不舒服的感覺。我反覆思考的結果,發現,是因為我錯過了上個禮拜回應A同學分享的機會。我不想再錯過,所以我想要一上課就把握機會好好說出來。我想跟A同學說,謝謝你的勇敢,跟我們分享了你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你的故事觸動我內心很多的地方,我還摸不清楚是什麼,但是他們一直在我心裡震盪著。你的分享充滿了力量,讓我非常感動⋯⋯」
我的手心在冒汗,一邊看見跟幾個跟我討論過這次事件的同學,在螢幕上對著我點頭微笑。我覺得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在我的發言結束之後,A同學回應我,感謝我把他的事情記在心上,他很高興自己決定跟大家分享這個經歷。緊接著,老師,同學,還有更多的同學,一一回應了我們這一段來回的對話,覺得這樣的交流很真誠溫暖,讓人很感動。
大組分享順利結束,討論完個案,吃完晚餐,我很輕鬆地準備好面對今天的小組時間。我知道「愛抱怨組」還是會抱怨,但是今天我不介意,我對於自己在大組發言的選擇很高興,我得到了很多正面的支持跟能量,我可以面對今天的負面轟炸。
但是,今天沒有人抱怨。
小組討論的一開始,就處於一種沈穩的氣氛。稍微嬉笑寒暄了一陣之後,這個令我崩潰的小組第一次,開啟了真正觸及內心的話題。大家分享了「想要保有自己的界線,卻被認定拋棄家人的壓力」還有「自己的身體,不符合自己文化的審美觀,所以被羞辱的經驗」。每一段分享都真誠深刻,結束的時候,每個成員都露出了被理解的微笑。
***
原本怒氣沖沖,想要跟同學來場正面大對決的我,為什麼最後放棄了這個打算,完全不提要「愛抱怨組」尊重大家的時間這件事?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在跟同學們反覆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激起我的憤怒的真正理由,在於「真誠分享的人沒有得到尊重」。如果是這樣的話,去數落那些同學,延續上個禮拜的戰場,完全達不到我的目的。我應該做的,是把我認為A同學應該得到的尊重還給他。
第二個原因是,在沙盤推演「愛抱怨組」可能會攻擊的方式,推敲我的防守策略時,我突然對這種廝殺完全失去興趣。我已經對他們佔據大小組時間非常厭煩了,那為什麼還要繼續給他們舞台,讓他們佔據更久的時間呢?他們使用討論時間的方式是否違反原則,永遠討論不出結果,直接把舞台搶過來,用我的行動改變發言的風氣,讓大家作選擇,才是真正有效的吧。
因此,我最終決定,完全忽略上週「愛抱怨組」的胡鬧,專注在表達我對A同學的感謝。而我完全沒有想到,這個決定,真的完全改變了大組發言的風氣,甚至連小組的氣氛都一舉翻轉了。
面對孩子的時候,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時常聽見「鼓勵的效果比處罰更大」,這一點我完全同意,我的經驗也符合這句話的描述。但是如果不是「處罰」,只是「提醒」也不行嗎?
這次的經驗讓我開始思考,即便是「提醒」,依然表示家長把目光放在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想要把那些不好的習慣「去除」。但是經過一次又一次跟蕃茄的衝突之後,我發現我一直卡在「明明提點已經很輕微,為什麼你反應還是這麼大」,但是真正的癥結點是「憑什麼你認為這個習慣不好,他就真的很不好?」
這件事情如果拉到大人對大人的狀況就很容易理解。就算我再怎麼討厭「愛抱怨組」的行事風格,他們其實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只是很多人不喜歡他們的做法而已。但是他們的抱怨一點道理也沒有嗎?也不是,只是多數人對那些事沒有他們那麼在意,而這並不足以成為希望他們「閉嘴」的理由。
回到親子關係來看,以「收拾玩具」這件事來說,我認為這件事情是「絕對真理」,其實是因爲我自己經歷過東西亂丟找不到的狀況,加上收拾環境被視為一種美德,更重要的是小孩會主動收拾對我比較方便。
但是一個 #人生經驗極淺的幼兒,東西時常找不到他也無所謂,美德這種東西他聽不懂,幫別人收拾會讓心情很阿雜這件事他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我等一下還要玩」是不用收拾的充分理由,其實是應該要獲得尊重的。如果我硬是認為「我活了這麼多年當然知道收拾比較好」,#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了。所以無論北風如何吹,旅人就是會把風衣拉得緊緊的,絕對不會放手。
所以,真正的解決之道,其實還是要「#看著孩子的優點,#讓他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吧。如果孩子愛打人,但是對哭泣的朋友很溫柔,就告訴他「我喜歡你對朋友很溫柔的時候的樣子」。當孩子一直被提醒自己的優點,隨時記得用自己好的一面生活的時候,他所累積到的人生經驗,也足夠讓他理解到「收拾玩具」的好處了吧。人性,總是喜歡接近光,接近溫暖的,我這次也親身體會到它的力量。太陽是否就是這樣讓旅人脫下風衣,改變他的執著的呢?
我想要往這個方向嘗試看看。
***
對文章有想法,想要參與更多討論嗎?
我開了一個 #完全匿名的塗鴉牆,#不需要註冊,#不需要審核,只要點進網頁按右下角的「+」就可以開始留言,可以簡單打個招呼,可以分享圖片音樂影片等等,就像是隨手拿張便條紙貼上你的感想這麼簡單,也可以清楚看到別人的留言。我也會把一些延伸的參考資料放在上面。歡迎來試試看: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e9eeneusdic3evu7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oXbq6ZMfZ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oXbq6ZMfZ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8人,被控前年8月18日在維園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港府原本找來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下譯佩里)擔任主控官,未料事件被政治化,英國外相不點名批評佩里「唯利是圖」,最終律政司更換主控官。香港奉行普通法,一向有聘請其他普通法國家司法人員辦案的做法,早前高院批准佩里擔任此案主控官,原因是認同案件涉及集會自由等重大爭議,必涉很多外國案例,而佩里正是這方面的權威,對處理此案有重大幫助,然而英國外相的發言,根本不是講法律,而是只談政治,「唯利是圖」更是人身攻擊。不管佩里出於什麼原因不接手案件,英國政府做法明顯是在施壓,口講法治實際卻是政治先行,有違普通法精神。
蘋果頭條
去年今日,本港出現首宗由高鐵輸入的武漢肺炎個案,全城恐慌,經歷四波疫情,逼近萬宗確診,百多人死亡,香港人究竟何時不用戴口罩?不用隔着膠板吃飯?最快3月開打疫苗,會否為香港抗疫帶來新轉機?香港大學抗疫專家指出,武肺疫苗只證實能有效預防有病徵感染及感染後減輕病情,未證實能產生消除性免疫力(sterilizing immunity),即未能確定可預防無症狀感染,接種疫苗後仍有機會受感染而成為隱形病人,繼續傳播病毒。全球確診人數迫近一億,「感染人數之多已超過臨界點,不可回頭」,加上不能於短時間為全球完成疫苗接種,故武肺病毒沒可能消失,只會變成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可能每年冬天都會爆發,但對長者甚至整個社會影響會大減。
東方正論
律政司重金禮聘洋法官鬧劇,最終以洋法官拒絕受聘收場,除了凸顯港府崇英戀殖,更反映香港沒有本地法律人才,以致涉及國安重犯黎智英的敏感案件,居然鬧至陣前易帥、醜出國際方休,堪稱自取其辱。其實,本港司法千瘡百孔,早已淪為漢奸走狗的保護傘,司法改革刻不容緩,甚至是時候考慮與中國法制接軌,一方面培養本地人才,另一方面讓內地律師來港,為統一法制做好準備。今次鬧劇源於壹傳媒黎智英被控前年8月18日的未經批准集結案,案件將於下月16日開審,律政司原定委聘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擔任此案的主控官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如箭在弦,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就着BioNTech及牛津兩款疫苗,定出了最優先接種的次序,最先接種的群組則為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院友及職員。至於科興疫苗,則因為其並未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全面的第三期臨牀研究數據,故未有在考慮之列,要待獲得更多資料後再更新建議。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見圖)昨日亦表示,政府會爭取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盡早供港,並按規例審批作緊急使用,估計在農曆年後開始透過政府主導的疫苗接種計畫為市民接種,目標在今年內免費為大部分市民提供疫苗。
經濟社評
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甫宣誓,中國突宣布制裁蓬佩奧等28名特朗普政府前官員,無疑是向拜登示警,為未來雙邊關係劃出底綫。分析人士相信,未來中美關係大方向是「施壓+競爭+合作」,雙方現處摸底階段。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慨歎,經過那些非常困難和不平凡的時光後,中美人民都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她指拜登多次強調「團結」,這正是中美關係當前所需,而相信在兩國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中,善良的天使能夠戰勝邪惡的力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oXbq6ZMfZQ/hqdefault.jpg)
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上週連續假期,我本來想跟我老公蘿蔔頭去墾丁走走,在我的想像中,在空無一人的沙灘演偶像劇,結果沒想到墾丁是像巴西嘉年華一樣擁擠,搞了半天原來不是只有我會搞浪漫,還好我臨時決定乖乖待在家裡執行「睡覺防疫」,不然我現在就要自主健康管理14天了!
看了墾丁這畫面很多人就說,台灣就是太民主,要是你在中國,一聲令下,我看誰敢不配合防疫政策?有媒體報導,中國為了確定確診病人不會亂跑,是用鐵條把門窗焊死耶,你要這樣的政策嗎?我才不要。但是我知道,這時候很有威權的政府,對很多人來說,看起來比平常順眼很多,至少沒那麼礙眼,很多政府領導人知道民眾的想法,於是就開始趁著防疫偷渡權力。
我們先來看看民主大國-美國。
you are fired!這是我們川貴人當上總統之前的口頭禪,沒想到都已經當了總統了還很愛用。美國航空母艦「羅斯福號」,3月底驚傳百人染疫,淪為海軍版「鑽石公主號」,但軍方高層卻遲遲不讓船員登陸隔離,氣得艦長「克勞齊」上校向五角大廈發出求救信,沒想到信件內容外洩被媒體曝光,結果最後這名「英雄長官」慘遭撤職嚴辦,理由是洩漏軍機、製造恐慌、缺乏判斷力!結果這個被長官認定為無能的克羅澤,最後一次走下羅斯福號的時候,全艦弟兄以歡呼為老長官送行。
但不只吹哨艦長被拔官,根據彭博社報導,華盛頓、芝加哥都傳出,有醫護人員因為爆料裝備不足,而遭到院方開除,噤聲醫護來維護形象,這是美國版的李文亮事件嗎?
就連「川貴人」也把面子看得比防疫重要,大力支持開除艦長,先前還要紐約州州長古莫在內的敵營民主黨州長「對他有禮貌一點」,否則這些州就等著被放生,拿不到中央物資。
這就好像台北市長柯P向中央要求醫療設備,結果小英總統回他:「你態度太差了,自己掏錢買吧!」我先說沒這回事,是舉個例幫助理解。像川貴人這樣按照政治偏好分配防疫資源,不爽就賞你一丈紅,這樣對嗎?
我們接下來看另一個民主大國-英國。
英國國會緊急通過329頁的「新冠法案」,原本是為了防疫,但卻引發濫權疑慮。比如原本當局想要對國民逮捕、搜查和監視或取得私人資訊,就要取得特別授權令warrant,在英美國家,只要有司法人員找上門,有法律常識的第一句就會回do you have a warrant,沒有warrant想進我家搜索。一般如果要實施特別授權令,必須獲得司法專員的批准,比如法官,但這項緊急法案延長了司法專員「事後批准」的天數,來到12天,等於政府機關可以先斬後奏,在授權令經過批准前就直接執行,權力無限上綱!法案還規定,只要警察、海關人員、公衛官員「認為你有病」,就有權力無限期拘留你,但英國政府先前預估,最後會有80%的英國人遭到感染,就代表當局有權拘留幾乎每、一、個、人!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 匈牙利。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一向主張「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也就是「號稱民主」,但公民個人基本自由得不到保障,隨時有可能被侵犯和剝奪,而這波疫情剛好替奧班鋪了一條捷徑。
匈牙利國會在3月30日通過防疫法案,無限期延長緊急狀態,允許奧班用「行政命令」無限期執政,簡單來說就是他可以跳過國會批准,直接用行政命令治國,而且總理可以當到天荒地老,緊急狀態哪時候結束,他說了算;不僅如此法案還規定,散播假消息的人得吃五年牢飯,阻礙政府防疫措施,最高入獄八年,但標準在哪裡沒人知道!法案讓奧班成為匈牙利1989年以來,掌握最多權力的政治人物,被各界批評不只趁亂擴權、還打壓媒體第四權!國際媒體紛紛報導,匈牙利民主已死,淪為歐盟第一個獨裁國家,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提出警告,但奧班回應:「我沒空!」,疫情結束再來談!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台灣朋友興趣非常高的-以色列
講到這個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真的有夠雷,3月中他原本因為賄賂、詐欺等罪名要接受公審,罪證聽說還滿齊全的,但疫情爆發後,尼坦雅胡竟然利用緊急狀態藉機關閉法院,讓他的腐敗審判硬生生延期兩個月,他還授權國內情報機構出動反恐措施,利用手機數據監視公民,要是敢違抗隔離命令,最高刑期六個月!
但最「抓馬」的要屬菲律賓了!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他曾經將憲法比喻成「一張衛生紙」,還嗆過要屠殺吸毒犯、把貪污的人丟下直升機,但最近馬尼拉因為封城而導致糧荒,引發民眾不滿上街抗議,導致20人被捕,結果杜特蒂不去救濟百姓,反而出言恐嚇說「鬧事的人都該死」,這是要學北韓「標靶治療」嗎?菲律賓國會還通過最新緊急狀態法案,給杜特蒂緊急權力,懲罰違反隔離規定或散布假消息的民眾,如果情況惡化,總統還可以接管私人企業!
標榜民主的國家,正朝威權主義火速邁進,原本就極權的國家更是光怪陸離。例如約旦,誓言將「堅決處理」散布謠言製造恐慌的人;軍政府掌權的泰國,必要時當局有權審查或關閉媒體;而前蘇聯國家更紛紛採取「蓋牌」措施,在土庫曼,「新冠病毒」變成禁忌字,像佛地魔一樣不能說,一講「新冠…」可能就被消失了;但第一名我給了白俄羅斯不但照樣舉辦足球聯賽,馬照跑舞照跳,總統還說伏特加可以殺病毒。總統帶頭發假新聞,這真的快瘋了!
在緊急狀況,人民把權利借給政府,緊急狀況結束了就要還!但剛剛看到許多國家祭出的緊急防疫法,幾乎沒有日落條款,來確保這些法案會隨著疫情結束乖乖退場,更沒有任何監察措施來確保領導人不會濫權,這就好像借條上竟然沒有還款日,還多少也沒人能管,難怪讓許多人權團體批評,假防疫,真集權。
而且這些往往都是主政者老早擬好,只花半天的時間就通過的「速食法案」,議員根本沒時間仔細研究,有沒有奇怪的法條混在裡面。而人民也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沒意識到他們交出的權利,等到想要收回的時候一切都太遲了!
《紐約時報》就以美國在911事件後頒佈的《愛國者法案》為例,當年為了防止恐怖主義,賦予美國警察機關搜索電話、電郵和個資的權力,但直到事發14年後,法案才逐步失效。像這類的緊急法令,很容易滲透到法律結構中成為常態,標準的請神容易送神難哪!
盧森堡政治學家畢柏也警告,等這波危機結束後,許多國家的民主程度將遠低於今年3月疫情大爆發前的水準,為了對抗疫情的權宜之計,很可能變成長久之計。
我剛剛說了,緊急時,民眾可以把民權借給政府,但緊急狀況完了就得還,有借有還,才是有信用的好政府,借的時候就擺明了不準備還,那下次你還借它嗎?
這次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假防疫真集權 #威權防疫有借無還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2I2CZCETo/hqdefault.jpg)
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的疑惑都解開了嗎?
-------------------------------
快追蹤江教練
✨ Facebook 👉🏻 http://bit.ly/2C445wE
✨ Instagram 👉🏻 http://bit.ly/2NtSpZi
-------------------------------
健力腰帶
✨【SBD】http://bit.ly/358vQjZ
✨【折扣碼】👉🏻 Ashlee
-------------------------------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ps://gluteband.ashlee.click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Instagram 👉🏻 https://goo.gl/m5Ro8b
✨Weibo 👉🏻 http://weibo.com/ashleexiu/
✨FB 👉🏻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專屬6折碼】👉🏻 MYPASHLEE
-------------------------------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 Ashlee
-------------------------------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 Ashlee
-------------------------------
筋膜放鬆好物
✨【TRIGGER POINT】http://bit.ly/2ZwwcSB
✨【折扣碼】👉🏻 Ashlee
-------------------------------
【ASHLEE 團隊】
✨ Ashlee
✨ 企劃:Yishu
✨ 剪輯:騰凱
✨ 美編:庭萱
✨ 營養師:亭安
✨ 社群助理:芊芊
-------------------------------
更多影片
✨ 重訓常見問題大揭密 feat.三個字SunGuts https://youtu.be/yTzMP2uPOtc
✨ 健人才懂的事 https://youtu.be/2Tq3w4BwCW8
✨ 不私藏橘皮組織緩解術 https://youtu.be/AJUq8UgmOt0
✨ 月經來怎麼練?https://youtu.be/cG22aai3PVk
✨ 訓練強度 https://youtu.be/mfKamvyHaNg
-------------------------------
✨ 二手出清 👉🏻 https://shopee.tw/show_o_o
-------------------------------
原文字幕
嗨大家好我是ashlee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前陣子我在我的IG story上面發問說
大家關於硬舉有什麼問題
結果訊息整個爆炸
所以呢我今天專程來到臺中
幫你們請到一個專業的
歡迎我們江凱傑教練
那今天呢我想要幫大家詢問
關於硬舉的問題
其實在你看這次影片以前
請你先點右上角看上次的
硬舉教學影片
那邊有一些很基礎
但是非常詳細的解說
我就大家發問的問題
幫你們請教江凱傑教練
可以接招嗎
硬舉很重要
因為它是三項裡面的其中一項
那這三項都是大方向
如果有練到
有在健身的人都會知道
有練到這三項
那基本上全身的肌群
大部分都會練到了
所以這一個動作的效益性是很高的
所以如果做一個這個動作
可能二三十分鐘來得比器材做一個小時
可能效益性來得高
初學者的話
我會建議可以先拿啞鈴或者是拿壺鈴
來代替槓鈴
那這樣子先做一個大概的軌道
那操作起來
順的時候之後再進階到槓鈴
新手會比較註意身體的動作
因為很多人剛開始練的時候
通常都是腰背會拉傷
但是因為胸椎腰椎沒有卡好
所以會比較注意
胸椎腰椎要卡好
那胸椎腰椎還有全身的技巧
就可以看我們的硬舉教學影片
那硬舉前的暖身動作需要註意什麼
我會比較建議針對腰背跟下肢
那像我會在熱身的話做一些
壓腿的動作
左右壓腿或弓箭步前後的動作
還有我也比較傾向於做動態熱身
然後像一些登山跑這一些動態熱身
呼吸的部分應該怎麼配合
呼吸的部分
其實大方向就可以註意
出力跟抵抗的時候就是憋力
在憋力前先吸一口氣
所以要把這個重物拿起來的時候
先有一口氣
然後再開始接著做
當然在做的這個過程
你的氣不能整個憋死
所以氣是要持續能夠排氣的
吸一口氣再拉起來
然後下去放到地上的時候
再重新再換一口氣
但是如果連續的話
它是在上面再換一口氣了
只有第一下是在下面
吸一口氣拉起來
接著第2下的話
如果是連續三下
第2下就是在上面
就要先換好一口氣
因為要下去之前是抵抗嘛
再開始下去
但是如果是一下一下做的話
分開做
所以每一下都從地上
先吸一口氣再起來
教練說要保持暢通是什麼意思
這個是很多人會誤解的部分
在網路還是在教學上
很多人說要吐氣
那很多人會誤解成我先吸一口氣
要拉起來之前
那要拉起來的時候
整個把氣都吐掉了
身體就沒有張力了
那就很難把這個重物舉起來
但是憋著力
怎樣叫做持續的排氣
就是憋著力
但是這個氣是持續性地
慢慢地被排出來
逼出來
而不是刻意的把它吐掉
所以假想一下
我們在打拳打到拳擊機
的那一瞬間
我們先吸一口氣
先有一口氣
然後碰到物體的時候會這樣
如果我連續打10拳的話
這個過程我沒有換氣
可是我是憋著力的排氣
可是我不會打拳之前我不會先
這樣子氣整個就排掉
就沒有力了
教練是不是我一次吸
100%的氣進去
然後每打一下可能放個10%這樣
放一點放一點
不是一次就把90%的氣放掉
所以很多人會誤解成
我就把氣吐掉
硬舉大方向我們會針對腰背
那次要肌群才是腿後
那當然屁股還有很多的闊背
很多的肌群都會練到
那像我頻道的咻格
很多人想要達到翹臀的效果
那教練會建議他們做
硬舉多還是深蹲多
我會比較喜歡蹲舉
蹲舉的刺激跟感覺會比較好一點
那如果硬舉的話
我會建議做寬站的
寬站的屁股會比較多
硬舉腰會酸
那有兩種酸
那一種就是合理的酸
如果你酸個一兩天
那叫合理的酸
就是一般的肌肉鍛煉之後的酸痛
如果腰背酸個4天5天
那就不是合理的酸
可能就是動作的問題或者是拉傷
他為什麼會動作問題
可能就是是腰彎掉了
硬在那裡拉或者是擠腰過度
那也會拉傷
那如果酸超過一個禮拜怎麼辦
那他這樣子算是受傷跟姿勢不正確
那第1個就是要先去看醫生把他看好
第2個看好之後就要回來去想
什麼問題
自己的姿勢是什麼問題而造成這個受傷
然後要去檢視自己的動作
不能再去硬操
動作就很重要了
我們的身體的卡點
胸椎腰椎如果都有卡住的話
基本上就不太會受傷
但是做到力竭或者是做到
好幾組之後會沒力啊
所以我們就可以
再用一點護具來保護
這樣子就可以減少運動傷害
所以教練是建議大家使用
腰帶之類的護具
會建議
因為有些人總會說
我做的可能沒有很重啊
我可能我還沒有舉破百公斤
所以我不需要腰帶
可是其實都會需要的
因為該重量可能就是
自己的70-80%
它是人體蠻重的重量
所以都會建議開始上腰帶
所以不管這個重量多重
這個重量都已經是
我們每一個人的八成重量
就已經很重
所以都會建議上腰帶
新手也就要開始用腰帶
對會比較安全
那我們在做硬舉的時候呢
有時候膝蓋會內夾
那我們要
怎麼樣避免這個狀況
可以藉助彈力帶
環膝蓋大腿這邊
然後全程都保持彈力帶是緊綳的
不要把它撐開
不要讓他有內夾
因為一內夾的話彈力帶就鬆掉
所以全程過程都是微開出力
不要內夾就好
那像硬舉有很多種
傳統、相撲、赤字
羅馬尼亞跟直腿
這幾個有什麼差別
第1個就是
大家看到的動作上行程的差別
那其實這個的用意主要就是針對
每一個階段的弱點
因為有些人的弱點可能是
起槓的時候離地的那一瞬間
會比較吃力
那有些人可能會卡在第2個階段
可能卡在膝蓋的位置
那所以針對每一個人的
弱點的部分去訓練
所以有些人如果他的起槓離地的
那一瞬間會比較難起來的話
他可能就會需要多練赤字硬舉
來增加行程
有些人可能習慣會拉到
第2階段膝蓋就卡住了
那可能他就會去多需要練
這個位置的硬舉
可是不管是這些動作練起來
其實都是練差不多的肌群
那教練我想要翹臀
我應該多練哪一個
翹臀的話
我會多建議練羅馬尼亞硬舉
那教練在硬舉的時候
你會安排在練背日還是練腿日
我會把它變成是下肢
如果我今天的主項是硬舉是下肢
它就歸類我的下肢
所以我的輔助就是練上肢
因為健力主要就是練三項
他不像健美會拆的這麼細
為什麼有些人起槓的時候會歪一邊
這個應該只是單純
重心不穩
那還有可能握距握歪一邊
那如果我在起槓的時候
我看到鏡子裡面
我就是歪一邊
那我要怎麼樣去調整
會去調整站姿啊
然後跟握的位置啊
我自己碰到的
很大的問題是他自己本身骨架
就歪斜而造成它的姿勢歪掉
那有可能不是
他的動作跑掉
他都是標準動作
可是因為他骨架歪斜
他一出力拉起來那一瞬間就歪掉
感覺有點稍微脊椎側彎
也可能就是受傷歪掉
而讓他的動作過程是歪一遍
那骨架歪斜有得救嗎
需要去把它整脊 把它喬好
那有些人在硬舉的時候
她覺得她的臀腿還很有力
可是他的手握不住
握力不足怎麼辦
手握不住這個就是需要
去多加強握力
這就是沒辦法
會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練握力
那握力也是最難練的地方
也要花好多的時間跟精神去練
因為其他的肌群會長得比較快
所以一定會碰到這個問題的
那我可以用拉力帶嗎
你可以用拉力帶
那我折扣碼在這裡
所以當然拉不起來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配合我們拉力帶
但是因為如果是
有要比賽的人的話
那就必須要去強迫自己不用拉力帶
那硬舉應該穿什麼樣的鞋子
硬舉鞋子我會建議穿比較平底
越平底越好不要穿太高的
如果穿太高的話
重心人體的重心會太高
這樣越高的話會比較難施力
所以都會建議穿越平底越好
那教練我這個合格嗎
這個就是腳跟太高了
所以建議穿平底一點
謝謝教練幫我回答這麼多問題
那我這邊想要知道
教練是不是可以
幫我們總結一下
硬舉需要注意的事項
硬舉一開始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軌道
重心再來是注意技巧
那很多人軌道會拉得很順
所以一定要先保持一個流暢性
所以就要回到剛才說的用一些
啞鈴用一些壺鈴
先讓身體有一個流暢性
不要讓下半身太快或上半身太快
是要有平均的一定的流暢性
然後再來就是重心要踩好
那這一些技巧都是在
我們的教學片上就會教到
所以可以去看一些
教學影片的技巧
所以這些你如果都掌握好的話
那基本上在做硬舉的話都會比較流暢
謝謝江教練今天的分享
如果你想要看關於蹲舉
也就是深蹲的QA
跟一些相關要注意的點
請訂閱我
我們下次見
Peace
#江凱傑 #硬舉 #Q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MaumcGVOE/hqdefault.jpg)
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 在 拯救3C過勞眼! 眼科權威傳授護眼四大秘訣| 現代人都要學起來d ... 的推薦與評價
整個演出它就會變成,就變得不透明了, 那你可以用一個針啊,就刺到這個眼睛裡面去, 那這個赤道裡面,有時候大家覺得很可怕啦, 那眼科醫生來講做這個都, 因為開白內障也很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