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9/25 ~ 09/27]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9/25] 高雄市政府 #更新疫情警戒二級各行業別開放及管制作為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542084159186512
0925高雄市防疫最新訊息
#更新高雄市從業人員COVID_19快篩規範
#更新_疫情警戒二級【 #里活動中心】開放及管制作為
●開放
○課程項目:各類授課講座、語文、書法、盆栽植栽等 #可保持社交距離及無肢體接觸之各項運動
○各類公務會議
●開放時須配合以下防疫管制作
○需採實聯制。
○依室內面積扣除固定設備,除以2.25平方公尺計算容留人數與設備、用具、清消等規定提報計畫予各該權管機關(區公所)
●不開放
○喜宴宴會、共餐、歌唱(謠)、共飲(泡茶)、卡拉OK及 #其他有肢體接觸之活動 https://bit.ly/3lWHp86
#更新_高雄市從業人員COVID-19快篩規範
●幼兒園/補習班/課照中心/高中職以下公私立學校
○未接種疫苗或第一劑未滿14天者,每7天快第1次
○已接種滿14天者,如出現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儘速快篩且應就醫
○住宿型長照機構
●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第一劑疫苗未達14天之工作人員,每14天快篩1次
○美容美體營業場所/職業訓練機構
●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第一劑疫苗未達14天之工作人員,每7天快篩1次
○表演場館/拍攝劇組
○演出或拍攝期間之演員,每7天快篩1次 https://bit.ly/3i5Ivxh
●高雄市COVID-19防疫措施專區 https://bit.ly/3EPGE9q
#雄健康_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
[110/09/27]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規劃於本週起放寬部分場域防疫管制措施,並於10月5日起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90956104404131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9.27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I04BFHVuJ9w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vUPfPWsxwAk
●《客家電視台》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unmbmoHdVxQ
●衛生福利部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目前已趨緩且穩定控制,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指揮中心規劃於本週起放寬部分場域防疫管制措施,並於10月5日起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詳細防疫管制措施將由主管部會公布/修訂之相關指引辦理,原則說明如下:
一、各場域管制調整(本週起放寬):
1.臺鐵、高鐵:車站付費區,如能維持適當社交距離,可開放飲食。
2.遊覽車:以核定座位數乘坐,不另限制承載上限。
3.藝文表演展覽、體育活動賽事:
(1)實聯制、量體溫、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
(2)室內:進場人數符合場所容留人數,得不受限室內80人上限,以實際座位數入座,且不限梅花座/間隔座。
(3)室外:人數降載50%(如實際座位數50%),得不受限室外300人上限。
(4)如能維持排隊時之室內外適當社交距離,得現場售票,不限預約制。
(5)開演前、中場休息及散場時仍須維持室內外適當社交距離。
二、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規劃10月5日起),並依經濟部公布之相關場所防疫管理措施指引辦理:
(1)預約制、實聯制、量體溫、全程戴口罩、人流控管、加強通風換氣。不得有陪侍服務行為。
(2)從業人員應6成以上已施打至少1劑疫苗滿14天,落實健康管理。
2.電子遊戲場所及資訊休閒場所:
(1)顧客以1人1機遊玩,機檯間須裝設隔板,或採間隔座/梅花座。禁止飲食。
(2)場所內須裝設攝影監視設備,必要時提供錄影資料供查核。
(3)定時執行環境及機臺清消,顧客把玩離開後立即消毒機臺。洗手間加強清消。
3.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
(1)固定座位,採梅花座或間隔座。非固定座位須維持1.5公尺以上距離。禁止飲食。
(2)每組顧客消費完畢,應清消包廂環境設備,距下一組顧客使用至少隔30分鐘。
(3)維持場所良好通風,每2小時進行換氣,加速室內空氣循環。
4.視聽歌唱場所(自助式KTV及電話亭KTV)
(1)除飲水外不得飲食。須全程戴口罩(包括使用麥克風時)。
(2)每組顧客消費完畢,應清消包廂環境設備,距下一組顧客使用至少隔30分鐘。
(3)維持場所良好通風,每2小時進行換氣,加速室內空氣循環。
5.桌遊、麻將休閒館營業場所
(1)不同桌之顧客間保持1.5公尺以上間距或獨立包廂、屏風或隔板,同桌者使用隔板。
(2)接觸遊具前後應執行手部衛生並戴手套。飲食須遵照餐飲相關規範。
(3)遊具及桌面使用過應立即清消,間隔至少15分鐘始能提供下一組客人使用。
三、仍需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指揮中心說明,將持續觀察國內外疫情態勢,循序漸進放寬管制措施,也請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才能達到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請持續關注 [李順進 議員] 並給予指教:
○臉書貼文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
○LINE生活圈貼文串 >>> https://timeline.line.me/user/_dQCiWURPZDXrxB0r9P0uvfNJRbuv-80TSueOj6Q
○加入LINE生活圈 (ID : @tss1248n) >>> https://lin.ee/9YhCukt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一時許的荔枝角道,繁忙得很。車子也好,行人也好,都絡繹於途,遊竄於大街小巷之間。步履匆匆之間,有數雙腿駐足於一間小店門前。頭頂上的紅色小簷篷,殘畫着「金鳳大餐廳」數個黑字,默默為簷下的老人遮擋着陽光。店前的鐵閘緩緩上捲,一整塊落地玻璃被老套的白紗窗簾覆蓋着,右側玻璃門亦掩了一層薄紗,透出了點點昏燈...
酒店侍應辛苦 在 私人健身教練Flow Le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e Water
我做過的職業
第一份工 14歲賣私煙(被警司警戒)收入全交給屋企人,當然不是屋企人要求我做,只是細個見阿爸一個做兩份工養五個人好辛苦,網上不斷有人攻擊我以為公開呢件事我會好驚,我一啲所謂都冇。
18-26歲
波鞋街售貨員 (好辛苦,好悶,一日番12個鐘,訓醒番工,放工衝去訓)
凍肉倉搬運(好悶,無野學,如同機器)
電話cold call銷售員(對當時既我嚟講好難,其實幾佩服成功既人,當時對工作零熱誠,無思考過點樣做好佢,否則有得著)
茶餐廳廚房(香港做廚,急過打仗,我好鍾意著野食,但做廚果種急速,同不見天日既感受真係好難頂)
酒店西廚(無咁急,但都係唔鍾意困係一個地方,對住死物咁工作,細個唔知自己咁鍾意同人接觸)
酒吧侍應(成日比女調戲,公司既低層,無自信,又收得夜)
Bartender (開頭覺得好型,之後覺得好死板,跟住份量左溝右溝,當時未識同客social,人地玩,我係到做,同收凌晨既感覺好寂寞)
髮型師(開頭幾有成功感,鍾意做手藝野,出嚟作品客人欣賞有滿足感,如果現在再做會做得更好,因為識得同人交流,交朋友)
社工助理(幾好玩,我自己都係大細路,識左好多小朋友,放工同我捉衣因,做文件野就悶到我死)
保鑣(當時覺得人工高,無野做,行行企企,爽到暈,但只是兼職,到有人搵我做全職時,對我當時收入人工就不算高了)
Model(無咩特別,賺下外快,計番時薪都係高)
教拳(非常有興趣,同熱誠,工作於娛樂,教識人野好開心)
26歲之後
消防員(之前詳細講過)
健身教練(直到打自己工真係好大轉變,再唔係做又36唔做又36,要有紀律,否則就可以成日放假去玩,要宣傳,要做好口卑學生介紹學生,要專業對學生生責任,要守時,要諗進步不被淘汰,整個人都要轉變,好有得著)
茄喱啡(叫做體驗過拍野,無發揮既機會,無得評論好唔好,等多過做,當時又一邊教緊健身,個人極攰,無得話等既時候睇書)
人生就係好玩!
挑戰仲未完,只要有健康,70歲先創業又如何,每一刻都係人生既開始!
我相信以今日既自己,將自己放係任何工作,任何崗位都可以做得很好!
(去旅行每次到大自然我都忍唔住全裸😈)
Go with the flow🌞
Gym with the flow💪🏽
Love with the flow❤️
#animaflow #健身教練 #泰拳教練 #我練既係態度唔係力度 #gym #gymlife #personaltrainer #增肌 #減肥 #健身 #健美 #fitness #Spiritualawakening #love
#nature #naturelover #knight #doglover #dog
酒店侍應辛苦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十六餐][台北美食地圖]GB鮮釀餐廳—這!很!讚!
告個急先:本人已被炒,未訂嘅記得訂Patreon,積小成多呀。訂咗嘅可以考慮加碼(https://bityl.co/4Y0h)。當然我唔係坐定定「我不想努力」,一星期至少出返六篇文,仲要之前有啲讀者贏到下錢嘅(但本人目標唔係玩畀冧把,係更高層嘅嘢)
亦係嗰句,辛苦自在搵嚟食,搵食搵食,最後都係搵嚟食。但,唔通畀人炒咗就日日40蚊魯肉飯咩。況且呢餐都未畀人炒
1. 個名怪怪地,原來係Gordon Biersch,美國開嚟台灣。
2. 一直覺得,台灣嘅高檔西餐,係唔係好得嘅。呢,特別係啲乜乜酒店嗰啲。唔係差,但你去到五舊水港紙以上嘅,不見得會好得過香港。特別係啲侍應,同外國,甚至香港日本嘅都係有啲距離。就識係英文講解咯,但都係背。
3. 樓上呢個情況,到近年有改善,因為又多咗班後生而去外國學廚嘅,有啲新派啲嘅餐館,江振誠RAW(*),陳嵐舒在台中間樂沐(**)都係名店。仲有同香港有啲淵源嘅Mume(***),態苪(****),或者台中嘅JL Studio(*****)等等
4. 但又話說回頭,由於始終人工同舖租平香港一截,所以食啲中價(陣間定義)西餐,是不錯的。邊啲係中價?唔係夜市嗰啲,講緊例如……TGI Friday’s 嗰啲。我有次去西門町食,覺得相當不錯,又開得夜,兩三百蚊港紙,仲有免費添飲
5. 所以呢餐想鋸牛扒(邊個話隔離冇得鋸?你鍾意打邊爐都仲得),原本都係TGI Friday,但埃汾太阻止我,提議咗呢間
6. 哇,好食呀!
7. 咁但,當然啦,同你當場食都係爭太遠。牛扒嘅嘢,梗係要熱。佢送嚟都仲熱,但就點都同你當時食爭一截啦。又唔會好似「伙頭智多星」咁畀塊石頭你。
8. 唯一要講嘅係。點切呢?個盒咁嘅款。所以最後我係撕爛咗個盒,拎塊邊嚟當碟咁砌。即係同大家食蛋糕差不多。
9. 好食呀下,Flame Grilled New York Strip,10安士,五成熟,英文寫medium.實情聽聞品味男要食medium rare,但我近年佬化,已經食medium甚至medium well.不過又as per 煩精(係,嗰個煩精)所講,亞洲地區,特別係台灣(我加嘅呢句),一般你叫medium rare就變外國medium,你叫medium 就變 medium well.原因?有啲木嘴會投訴唔熟,所以餐廳都會煮熟多啲。咁為咗調呢樣嘢,想要medium well嘅我就叫medium,真複雜
10. 呀仲有,個薯條都係很好食的!其實原本想叫薯蓉,但賣晒。
11. 價錢?「你地就只係關心錢」。盛惠1280。「當然係中價」。
12. 推薦!
(*)但其實RAW麻麻地,幾時都話你食三餐RAW嘅錢儲埋食一次新加坡嘅Andre好過,我食咗兩次,仲要間嘢都執埋,應該都唔係好多人食過兩次
(**)還好,甜品尤其出色,我特別鍾意佢保留老傳統:男士嘅餐牌有價錢,女仔就冇。睇下幾時畀(啲並唔會自己畀錢嘅女仔)投訴。不過樂沐就係十分正式嘅西餐,我一路都係唔多慣嗰種格局的。
(***)呢間我幾鍾意,但朋友就認真麻麻。主要不滿服務水平。的確我都覺得啲軟件差啲。例如到差不多收舖,佢可以在廚房拖住個垃圾袋經過啲客中間拖出門口掉。你想唔想像到日本會出現咁嘅事?
(****)呢個好東西,揩卡士,美麗華個摩天輪對面。不過最大煞風景係啲音樂,播埋啲「存為愛」嘅老餅英文歌,Right Here Waiting,Ocean Deep咁,完全格格不入。
(*****)呢間應該係我在全台灣食過最精彩嘅西餐了。新加坡廚。
==========================
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蚊唔使,4個月已8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酒店侍應辛苦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十一時許的荔枝角道,繁忙得很。車子也好,行人也好,都絡繹於途,遊竄於大街小巷之間。步履匆匆之間,有數雙腿駐足於一間小店門前。頭頂上的紅色小簷篷,殘畫着「金鳳大餐廳」數個黑字,默默為簷下的老人遮擋着陽光。店前的鐵閘緩緩上捲,一整塊落地玻璃被老套的白紗窗簾覆蓋着,右側玻璃門亦掩了一層薄紗,透出了點點昏燈。門前數人見狀,急忙鑽入店內,自顧自的坐於紅啡色的皮卡座位上,見未有員工上場,就徑自走到水吧前倒杯水,又回到自己位置靜侯,分明是老顧客。說老,又何止是人,還有這家小店,一九六九年開辦至今,屹立五十載,店主都已經是蒼蒼老人,八十有幾。老店兒啊,早就交予兩名女兒打理。時代轉幾轉,店子裏的桌椅﹑磚牆﹑擺設,一切恍如初,但最難得不變的,是那份炊煙裏的情懷。
有一種文化
小店算是方寸之地,左右兩排卡位之間,放了圓枱三數張。粉肉色的牆身在燈光映照下,都呈了暗黃色。分針指正了下方,剛好是十一點半,員工紛紛從後廚房步出,替席上客人落單。尚未到正午,已經人人點了一份扒餐,餐牌上亦沒有太多選擇,也對,反正來到這裏,大家都屬意鋸扒,而且是大件夾抵食的港式牛扒。此時,一名戴着眼鏡的短髮女生,手托着三份扒餐,逐盤送到客人面前。右方的老伯伯自動執起餐紙打開,擋在身子前,主動跟女生表示要黑椒汁,只見,她把銀壺裏的醬汁倒到燒紅的鐵板上,「喳」一聲,香氣四溢,白煙裊裊上升,還有點嗆鼻。見老伯高興地大口吃肉,女生趕忙為其他客人做着相同事情。不說不知,她其實是小店的兩位太子女之一,妹妹Noble 。
見招呼了大部分客人,隨即步回廚房。她當然不是廚子,但也事事親力親為,落單﹑出餐﹑收銀,甚至於廚房打雜。她一點不介意,因為她從來沒有看高了自己身份,倒是把小店當作自己家裏一樣,她笑言:「當你落手落腳去做,你會更明白客人同同事,佢哋嘅角度,需要啲乜,甚至辛苦嘅地方,會更了解呢度。」不是嘴裏說說,講起牛扒,她也真是頭頭是道。首先,港式牛扒的肉類都不是上等貨,貨品都來自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或巴西,來貨後都要先檢查肉質,起碼要屬中品。接着拍鬆肉質,然後醃製。跟新鮮牛肉不同,新鮮肉愈早吃愈好,醃製過的扒類要隔夜才好吃,醃製中的肉扒都要雪藏,放一個晚上,隔天才可以煮用。繼而,煎扒的成數很重要,如客人要吃五成熟,就不能過熟。這類扒餐最重要的,就是鐵板。
鐵板要先燒紅,一來為食物保溫,二來為了香氣四溢。薯菜放底,扒放上方,表面會鋪放大量蒜茸,因為蒜味會令牛味更突出,跟牛肉很配。醬汁有黑椒汁及燒汁,每天新鮮熬煮,用鐵板上菜,淋上醬汁時會更香。此時,兩份扒餐已經完成,正當Noble執起食物之際,一名同樣戴着黑框眼鏡,直髮及肩的女生步進廚房,快手地拿走了兩盤鐵板,送到客人跟前。她同樣是小店的太子女,姊姊Mary。一旁的老侍應見有餐送到。即為其淋上汁醬,Mary則在一旁解釋:「我哋想做到色香味俱全,首先你見到外表,然後淋汁有香味,跟住先食,咁就係最正宗嘅港式扒餐。」說是賣花讚花香,她們也是老資格,因為此港式鋸扒文化,小店的老店主「阿叔」,可算是始祖。說着,她的目光就落在牆上掛着的舊照。
有一種廉價
照片已有點泛黃,但阿叔與蔡瀾的靦腆笑容,仍舊清晰可見。旁邊數個紅字更為顯眼「金鳳亞叔牛扒大王」。這位牛扒大王的宗旨是,做一般人吃得起的港式牛,這說起來,又是一個老故事。
一九四八年,十二歲的阿叔來港投靠姊姊,因為沒有能力賺錢,姊夫嫌他白食白住,藉機打了他一記耳光,結果他便離家出走。後來,他在酒店做學徒,努力學懂了英語,更拜了一個鬼佬廚師為師。喜獲賞識,他有機會去了外國深造廚藝,後來回流香港,就於太子開辦了這家小店。只是,最初阿叔賣的,並不是港式牛扒,而是酒店高級貨,一塊牛扒相等於平民半個月的薪水。這個地段賣高級牛扒,生意當然不會見好,更淪落到房租也付不起,被迫於鋪頭留宿。最後,連薪水也沒法付了,兄弟倒也不錯,願意分文不收地工作,但阿叔始終過意不去,惟有請夥計離場。於是,小店只剩下他與兩個夥計,由廚房﹑樓面﹑打掃﹑洗碗都要自己下手做。
終於有一晚,他於床上輾轉反側之時,想到了太子區,鬼佬遊客甚少,只有老街坊,但街坊又如何吃得起貴價牛扒?因為當時香港人很少吃西餐牛扒,大多在酒店或有錢人才吃得到,他就想到一個主意,將價錢定得低,改用中下貨,好讓大家幾塊錢就嘗丁扒餐,更加送西湯﹑麵包及飲品,實行把外國牛扒變成港式牛扒,平民不用去酒店,不懂點餐又不知道是甚麼,成為了現時人人吃得起的港式牛扒文化。結果如他所料,小店天天爆場,至今不變。阿叔為自己的牛扒及餐廳而自豪,舊時的熟客都知道,他曾把整條牛扒抬出來演講,跟客人講解牛的部位,如何烹調及食用。只是,後來年紀大了,也就慢慢退了下來,畢竟時代不同了,現時在網上已經沒有甚麼看不到了,老人家也要交棒予新一代。
有一種承傳
回過神來,午市稍過。姊妹二人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吃午飯。她們不約而同地吃着豬扒,因為這承載着她們的童年回憶。從小到大,二人都習慣了回來店裏幫忙,別以為她們牛扒任食,其實二人的母親都不准她們吃牛肉,故只能吃豬扒,吃飽了,還要幫忙工作。Mary身為大女,做的功夫較多,落單﹑水吧﹑收銀都不成問題;至於當時人仔細細的Noble,因為覺得爸爸很早開工又很晚收工,為見爸爸一面,甫放學就跑到店裏跟着爸爸,經常在店裏行來行去,猶如半個家。她笑着憶述:「到我大啲啦,就企喺門口派籌,有啲客人扮見我唔到,直接推門入嚟,然後我就好可愛咁追住佢哋,你幾多位啊?」因為這緣故,她跟客人也特別投契,不時都有客人認得她是太子女,問她阿叔的近況,她通常會回答爸爸身體很好,接着熟客又會問:「為甚麼他不來店裏走走?」她就直言,阿叔已經八十多歲了,作為女兒不願他辛苦,有些客人跟他不熟,會吩咐他工作。自己辛苦倒好,爸爸是時候享福了。
也許是自小培養,她們對這些工作,都不會嫌骯髒及辛苦,Mary更加享受與同事相處的時光,畢竟很多同事都工作多年,看着她長大。她記起,自己二零零五年正式回來接手,當時爸爸還未退休,姊妹二人剛來工作時,元老及長輩全都在此,她們也沒甚壓力,相處融洽。只是,工作難免辛苦。然而,金鳳養大二人,她們覺得責無旁貸,因為阿叔年紀大了,看見爸爸花了那麼多心機及時間,整個人生都為了鋪頭,為了家人而奮鬥,實在不忍小店就此結業。二人眼神流露出堅定,表示要將港式牛扒文化傳承下去,將爸爸一直以來的宗旨延續,Mary站起來道:「大件夾抵食!最緊要捨得畀客人食,只要夠出糧同開支,其他都冇所謂啦!自已開心,過得自己過得客人。」小店下一年就是五十周年,香港做到五十年的餐廳的確不多。Noble附和着:「細個好多呢類扒房,慢慢發覺愈嚟愈少,然後發覺自己仲做緊,唔錯喎。」
她們的心願就是,將港式牛扒一直保存,希望有一天成為百年老店。
願炊煙,緊緊守護着這一份情懷。
金鳳大餐廳
地址:太子荔枝角道102號金鳳樓地下
電話:2393 6054
營業時間:11:30am-11:30pm
詳情: http://bit.ly/2LnvBct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5memrB1qhI/hqdefault.jpg)
酒店侍應辛苦 在 HKFE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墨者黑,中學草草畢業」
年少輕狂,Stephen失敗既青少年時期也是因為細過群啲損友,掛著週圍玩,,從來唔認真讀書,到中五之後畢業以後為了幫忙養家就投身社會了。一開始時,子隨父業做地盤散工,工作唔穩定,一個月返得十幾日;當時馬父用「震機」鑽地,返到屋企大脾通紅,腳都震晒,非常辛苦,令Stephen好難忘,覺得長大後自己也要盡力做好工作養大仔女。無奈地,學無所成又無專長的Stephen之後只能輾轉做些收入較低既工作如做快餐店侍應、辦公室助理、酒店炒散等等,見到其他同事華髮漸生,不禁諗,四、五十歲之後自己仲係唔係繼續做侍應呢來養家呢?
「壯驥伏櫪,志在千里」
機緣巧合,Stephen後來投身珠寶公司,做咗四五年,係佢學到最多野既地方:做人、買賣、談判,都為之後創業準備打好基礎。回想當年,Stephen 連中文打單也不會,星期六一個人獨自留守office 只係為了打一張中文單。他感覺好深刻,因為自己連小小中文字都唔識打,便要付出更多時間同努力去勝過別人。係17,18歲已開始出來社會工作既Stephen每月收入只有6千多元,憑著堅毅每月儲下3,4千元,到了廿六歲他買了自己第一個住所,一個位於將軍澳的居屋單位,首期約20多萬。買完樓用盡積蓄,Stephen諗落其實打工賺錢真係每個月有數得計,點解自己唔試下創業呢?所以廿七歲開始研究到底要點做老闆,曾經有諗過開報紙檔、漫畫店等等。當時有位對Stephen好重要而影響深遠既人,Johnny Chan,佢話生意大有大做,細有細做「兩張檯拍起,已經可以開公司,就算蝕都只係蝕自己人工同時間」。最後決定同珠寶公司舊同事兼現在的拍檔Stanley Leung共夥創業,繼續做珠寶,終在廿九歲成立「Star Diamond」。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創業頭半年,Stephen同拍擋幾乎零收入,只得一團火捱落去,,「既然仲係後生,點解唔博下呢」。當時講好「開業一年,守業兩年」——如果失敗了,就會出返去打工賺返萬幾蚊月薪。 開業之初,Stephen同拍檔都唔會留係公司拍烏蠅,拍擋同我輪流打電話同見客。但生意一直未如理想,繼續多個月接近零收入既日子。皇天不負有心人,有日,忽然有人打去公司搵佢地幫忙買貨,佢話「我打過去你舊公司,佢地無辦法做到,你有無辦法?」 。原來該名客人是以前舊公司的一個客戶,是英國其中一個較大鑽石批發商,當時完全沒有把握既Stephen二話不說就接下生意,然後馬不停蹄到處為客人找貨,最終能順利完成訂單。經此一役,佢地羸得信譽,英國客人仲「打本」支持Stephen開廠同請人手。Steven回想,如果唔先付出,咁就連機會都博唔到。
「一勤天下無難事」
Star Diamond發展迄今,業務慢慢交畀年輕人做,例如接單、跟單——後生既同事都展示過自己能力,所以Stephen好信任佢地。Stephen坦言,其實港青都好聰明,但有時只肯用「小聰明」,唔肯用心機同時間,例如喜歡用短信請假或辭職,忘記要「尊重」自己「尊重」老闆。他寄語年輕人「「一勤天下無難事」,既然像他這樣「又無學歷、又無父幹、又無資金、又無技術」的人也能在人生道路上創出自己一片天地,年輕人一定要靠自己努力,趁著後生,好好準備,咁先可以把握機會並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回饋社會,支持青年創業」
Stephen其實已經做義工好耐,特別係服務「唐氏綜合症」患者,佢覺得做義工可以改善自己心靈——希望「人生燦爛一點,唔想渾渾噩噩就咁過一世」。現時Stephen在青年商會服務,專攻青年創業,希望可以畀多d資源支持香港青年創業,特別係覆核「商業計劃」。Stephen分享最近有個青年想搞補習社,雖然有心想做,但好「空白」,其實Stephen覺得創業最重要係「七成研究,三成行動」;Stephen亦打算化身「天使投資者」為年輕人出錢出力支持其創業夢。Stephen更指出其實政府、坊間亦已經有唔少機構、講座、計劃為青年創業提供人脈、知識等,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夢想Stephen 還有一個心願,就係雖然他公司發展已經不錯,但佢自己竟然連一個學位的砂紙也沒有,他坦言「我將來會讀返個學位,否則可能是我人生的一個遺憾。」
最後節目主持人Laurence希望Stephen傳奇式的經驗可以勉勵各位無「父幹」的年輕一輩,想把握機會,一定要早有準備及努力工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nXqPTd_-E4/hqdefault.jpg)
酒店侍應辛苦 在 HKFE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墨者黑,中學草草畢業」
年少輕狂,Stephen失敗既青少年時期也是因為細過群啲損友,掛著週圍玩,,從來唔認真讀書,到中五之後畢業以後為了幫忙養家就投身社會了。一開始時,子隨父業做地盤散工,工作唔穩定,一個月返得十幾日;當時馬父用「震機」鑽地,返到屋企大脾通紅,腳都震晒,非常辛苦,令Stephen好難忘,覺得長大後自己也要盡力做好工作養大仔女。無奈地,學無所成又無專長的Stephen之後只能輾轉做些收入較低既工作如做快餐店侍應、辦公室助理、酒店炒散等等,見到其他同事華髮漸生,不禁諗,四、五十歲之後自己仲係唔係繼續做侍應呢來養家呢?
「壯驥伏櫪,志在千里」
機緣巧合,Stephen後來投身珠寶公司,做咗四五年,係佢學到最多野既地方:做人、買賣、談判,都為之後創業準備打好基礎。回想當年,Stephen 連中文打單也不會,星期六一個人獨自留守office 只係為了打一張中文單。他感覺好深刻,因為自己連小小中文字都唔識打,便要付出更多時間同努力去勝過別人。係17,18歲已開始出來社會工作既Stephen每月收入只有6千多元,憑著堅毅每月儲下3,4千元,到了廿六歲他買了自己第一個住所,一個位於將軍澳的居屋單位,首期約20多萬。買完樓用盡積蓄,Stephen諗落其實打工賺錢真係每個月有數得計,點解自己唔試下創業呢?所以廿七歲開始研究到底要點做老闆,曾經有諗過開報紙檔、漫畫店等等。當時有位對Stephen好重要而影響深遠既人,Johnny Chan,佢話生意大有大做,細有細做「兩張檯拍起,已經可以開公司,就算蝕都只係蝕自己人工同時間」。最後決定同珠寶公司舊同事兼現在的拍檔Stanley Leung共夥創業,繼續做珠寶,終在廿九歲成立「Star Diamond」。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創業頭半年,Stephen同拍擋幾乎零收入,只得一團火捱落去,,「既然仲係後生,點解唔博下呢」。當時講好「開業一年,守業兩年」——如果失敗了,就會出返去打工賺返萬幾蚊月薪。 開業之初,Stephen同拍檔都唔會留係公司拍烏蠅,拍擋同我輪流打電話同見客。但生意一直未如理想,繼續多個月接近零收入既日子。皇天不負有心人,有日,忽然有人打去公司搵佢地幫忙買貨,佢話「我打過去你舊公司,佢地無辦法做到,你有無辦法?」 。原來該名客人是以前舊公司的一個客戶,是英國其中一個較大鑽石批發商,當時完全沒有把握既Stephen二話不說就接下生意,然後馬不停蹄到處為客人找貨,最終能順利完成訂單。經此一役,佢地羸得信譽,英國客人仲「打本」支持Stephen開廠同請人手。Steven回想,如果唔先付出,咁就連機會都博唔到。
「一勤天下無難事」
Star Diamond發展迄今,業務慢慢交畀年輕人做,例如接單、跟單——後生既同事都展示過自己能力,所以Stephen好信任佢地。Stephen坦言,其實港青都好聰明,但有時只肯用「小聰明」,唔肯用心機同時間,例如喜歡用短信請假或辭職,忘記要「尊重」自己「尊重」老闆。他寄語年輕人「「一勤天下無難事」,既然像他這樣「又無學歷、又無父幹、又無資金、又無技術」的人也能在人生道路上創出自己一片天地,年輕人一定要靠自己努力,趁著後生,好好準備,咁先可以把握機會並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回饋社會,支持青年創業」
Stephen其實已經做義工好耐,特別係服務「唐氏綜合症」患者,佢覺得做義工可以改善自己心靈——希望「人生燦爛一點,唔想渾渾噩噩就咁過一世」。現時Stephen在青年商會服務,專攻青年創業,希望可以畀多d資源支持香港青年創業,特別係覆核「商業計劃」。Stephen分享最近有個青年想搞補習社,雖然有心想做,但好「空白」,其實Stephen覺得創業最重要係「七成研究,三成行動」;Stephen亦打算化身「天使投資者」為年輕人出錢出力支持其創業夢。Stephen更指出其實政府、坊間亦已經有唔少機構、講座、計劃為青年創業提供人脈、知識等,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夢想Stephen 還有一個心願,就係雖然他公司發展已經不錯,但佢自己竟然連一個學位的砂紙也沒有,他坦言「我將來會讀返個學位,否則可能是我人生的一個遺憾。」
最後節目主持人Laurence希望Stephen傳奇式的經驗可以勉勵各位無「父幹」的年輕一輩,想把握機會,一定要早有準備及努力工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OVwgns0h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