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少狼笑|狼少製作】2020狼少車CAM串燒
2020年,小弟改咗最少260首作品,
眨吓眼就密密作咗年幾2年車Cam🥰
第2彈,當然就要同大家一齊重睇吓啦!
數量太多,所以嚴選20首最大回響作品🌟
祝大家路路平安~
======================
20大歌曲名單:
1. 車禍連連|盲位過白線 車手即開年(原曲:歡樂年年)
2. 腦殘見|雙白當佢流 的士猛抽頭(原曲:天蠶變)
3. 鬧媽媽|閘人發忟憎 片主金句贈(原曲:Sha La La)
4. 佢是傻車友|神手倒後泊 車友笑傻格(原曲:我是你好友)
5. 瘋的季節|電單車曉飛 差人神神地(原曲:風的季節)
6. 後座的演奏廳|司機在前面 後座太纏綿(原曲:大會堂演奏廳)
7. 傻膠|單車上高速 差佬即刻捉 (原曲:龍貓)
8. How you like dead|Noah戰蓮花 極速攝贏他 (原曲:How you like that)
9. 嘟嘟嘟|阿爺湊乖孫 車仔向前捐 (原曲:DDU-DU DDU-DU)
10. 撞法拉利|Volks玩串燒 賠到眼淚飆 (原曲:Roly Poly)
11. 追馬仔|Jazz追馬仔 犯錯兼狼戾 (原曲:做馬仔)
12. 演完未|亂砵對亂Chok 司機鬥發作(原曲:演員)
13. 紅色大門|人在艱難時 遇好人好事(原曲:黃色大門)
14. 好心的司機佬|港人仍有愛 車Cam裏盛載(原曲:傷心的小鸚鵡)
15. 何事要開戰|的士似開戰 MMA上演(原曲:I will follow him)
16. 車手方程式|差佬截車手 點知有路口(原曲:戀愛自由式)
17. 條嘢咁高梗撞嘅|吊車舉高手 直撞上2樓?(原曲:明愛暗戀補習社)
18. 楊明又渴醉|楊明又喝醉 Benz變雜碎 (原曲:有酒今朝醉)
19. 車性不改|Tesla鬥26 攬住一鑊熟(原曲:死性不改)
20. 下一站癲后|褪後似癲后 逆線再暴走 (原曲:下一站天后)
#年度大事回顧
#車cam
#交通
#意外
#狼少
#好人好事
酒紅色的心原曲 在 龔鈺祺 Ag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大家昨晚在線&蒞臨欣賞
我與指揮家吳曜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為各位帶來的首演
〈歡迎來到金鐘獎〉鋼琴與管絃樂序曲
"GBA55 Overtur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顧名思義,序曲 (Overture) 是大型音樂作品的開場,例如古典歌劇;本次即為頒獎典禮的序幕。序曲通常會如引言般預告接下來的內容,無論是主題旋律或整體風格。今年春季,我接到金鐘獎主辦單位的邀約,也瞭解影像將會一同呈現。不過,與配樂不同,主辦方讓我先選曲、作曲,音樂全部完成後,再跟影像結合。
〈歡迎來到金鐘獎〉樂曲開端,由鋼琴彈出〈極限〉,接著無縫進入管絃樂,展現無比瑰麗的開場。從獨奏到合奏,暗示今年人們細心維護健康,在每個人共同合作、以身作則的態度下,我們以音樂、影像、藝術作品,再次團圓。
〈極限〉描寫的是關於自己的勇氣(或深入愛情)幾乎到達極限。那麼,做為我的第一首改編曲,以鋼琴獨奏出發,就想表達「這一段故事說的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音樂大氣、旋律華麗,但,這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音樂嘎然而止。
在不斷探索極限的生活外,還有很多人在他們的象限裡徘徊。木管樂器們在停滯片刻後,吹出一些旋律,彷彿我們對週遭的疑惑不曾開朗,反而更加深陷。時序依然向前,我們卻糾結自己的立足之地,瞻前?顧後?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問我自己。〈你在煩惱什麼〉呢?
時間可以治療傷口,沖淡記憶,卻不能洗刷初心。唯「初心」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若緊抓不放,反而寸步難行。如何讓它隨著成長而稍微變化,就又跟當下的自己密切相關。在音樂裡,我用鋼琴的抒情獨奏、接到連續琶音,描繪各種尋找自我的可能性。這首很多人事先猜中的選曲,已經是我第二次做改編了呢!
於是,我們學習勇於面對挑戰。無論是來自舒適圈、虛擬世界、或來自檸檬面,放棄、放縱、放肆、放空,都是各種人生道路。即使外頭再複雜、再殘酷,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了這個夏天,這個令人悲喜交加、無以名狀的夏天。或許十年之後回顧,會成為我們人生中不可抹滅的〈盛夏光年〉。
將學長們的歌曲改編成管絃樂版,也是這次作曲上最大的挑戰。在幾回編寫、更改後,我保留了跟原曲一樣的鋼琴音符,再融合金鐘獎主題「對手」,加入新的旋律同時演奏。直來直往的方式表現「我不轉彎」的聽感,如同現實生活中的冒險與未知。當然,由於這份挑戰相當獨特,我編寫了艱難的銅管演奏。謝謝台北愛樂的青年朋友們接受我的戰帖,謝謝你們完美地完成了。
這部作品的尾聲,以溫暖的樂音鋪陳,讓和煦的陽光照耀每一個人。今年、每一年,我們都經過許多人生關卡,得以短暫團聚、進入殿堂。但,這就是終點了嗎?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開始。因為這一刻,我們理解了永遠、體會了永恆。「永遠」、「永恆」這種廣義的詞彙,並非駐足在原地說說就好。在生命旅程中,我們一直都是〈逆光〉的(不然紫外線太高)。當然,這世界上並不會只有自己逆著光。記得,無私給予、抑或坦然接受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我們在彼此身上也就能找到更多一起共鳴的光。
------
謝謝米奇老師、小單老師、Miogo、世政;
郁萍姐/東潮時裝西服的勃根地紅色穿搭;
馨儀、瑋秦、環球小姐姐們;Monday、Van;
台北愛樂古老師、曜宇、音樂家;
導演小葦;當然還有...
嗯!我想應該沒看錯人的金鐘獎主辦單位!
仔細想想,這是即將不惑的我達成的一項不惑的目標。往回看不免想著打拼將近二十年才獲得如此難得的任務;然,回到當下,我相信如果沒有那麼多年來自蘇打綠、親愛的音樂夥伴們、大小管絃樂團的鍛鍊,我也不會擁有本次挑戰的機會。我很喜歡最終在金鐘獎開場呈現出來的成果!你呢?
廣播電視金鐘獎 Golden Bell Awards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東潮時裝西服Eastream
演出影片這邊看🎞
https://youtu.be/iUtEPjzzo9U
蘋果報導這邊讀🍎
https://reurl.cc/WLRGpL
#喜歡這次的開場演出嗎
#還是喜歡我的酒紅色裝
#演前猜題應該沒有人猜中兩個以上吧
酒紅色的心原曲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住台南的粉絲王士銘先生二月三日去台中茱莉的音樂城堡聽維若妮卡音樂會後,寫出來的感想,覺得很好,和大家分享。
~ 成長---“歐洲幻想曲”專輯系列活動觀後感 ~ For Veronica 2013.2.4
因為古典好好聽協會阿智的功勞(狗腿一下)讓我們不只聽很多古典樂 也在網路上認識兩位美麗的女版主 我因為住在台南所以對維若妮卡版主的關注度較高(其實我是台北人凱盈版主鬆散算來是我的學妹) 再加上有回台北剛好都有協會的音樂會所以躬逢其盛
先介紹我的古典音樂歷程 我其實和大多數台灣孩子一樣 幼稚園時媽媽問我要不要學鋼琴 我當時是一個野孩子整天只想往外跑打躲避球和棒球 所以對於要待在屋裡的樂器練習有障礙(其實是學琴的女生多覺得很娘) 上了小學美術不行卻對合唱有感加上班級是鼓號樂隊我被選為小鼓手 音樂就黏上我了(是嗎?) 國高中因為升學音樂課似有似無 不過高中有一個音樂老師用德文教我們德國民謠 用義大利文唱歌劇”公主夜未眠”我覺得實在太酷了 說了那麼多廢話 進入正題九零年代初我進入台北醫學院就讀 開學典禮有合唱團又有交響樂團 奏唱校歌時忽然覺得開啟一扇天堂的窗 加上當時國家音樂廳剛落成 我的家教費就落入了貴鬆鬆(壹兩千一場)的古典音樂會裡 生命的美好是大學時的前女友 她不但是排球健將(這是我追她的原因)竟然會拉大提琴(Cello) 這是我生命中無法想像的事 所以家教費除了貢獻國家音樂廳之外還買了一隻長笛(長笛家賴音里的影響也有) 並且大四一對一請了長笛老師學加上萬惡的日本出的古典音樂100名盤 至此我的零用錢完全被古典樂吸乾(貧賤不能移就在說這吧)
趕快寫感想不然會被網友嗆 這張”歐洲幻想曲”在台南首演時我最有感覺的歌就是(秋天自畫像)和(阿黎娜之歌) 廢話維若妮卡小姐給甚麼就聽甚麼 重點是這兩首歌有故事才會感動人 而且正值深秋真的好有FU(不過玩具鋼琴那場比較印象深刻倒是真的) 首場這樣算是成功 台北名記音樂廳那場簡直是高人雲集 台大數學系教授楊維哲(應該退休了)就坐在我斜前方 不過那場台北天氣不太好下雨又濕又冷 印象深刻的反而是維洛妮卡和凱盈的雙鋼琴演奏 還有王貝文老師的那把cello 那聲音讓阿智讚不絕口(我也深深被震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真的 另外王老師的人生經歷詮釋比較悲的小調音樂或許感情較投入 更加深(秋天自畫像)和(阿黎娜之歌)在這張專輯的主打歌屹立不搖地位 再提一下那場我把我的初次合照權獻給了阿智(夠義氣了吧)
進入12月和2013年1月終於專輯出來了 網路戰口碑戰開始了 其實11月台北場和12月初雙鋼琴演奏會就買的到 我忍住要簽名的衝動不買 耐心等到誠品上架前一週去台南誠品音樂館預訂 其實我是有陽謀的 比起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的文藝性比較強 又聽聞內部員工(我表妹)提及台南誠品是全台灣文藝類收益最大的分店 真為台南高興文人雅士不少(廢話四百年歷史好野人不少可惜不是我)
所以台南誠品的帶動會影響文藝類的”排行榜” 所以當初無心插柳台南首場是大大的正確 凱盈版主有沒有考慮來台南辦首場阿
終於來到昨天台中場在茱莉的音樂城堡 堡主很用心布置一個舒適的空間 這次除了前兩次的內容外 維若妮卡版主把她的妹妹的插畫也出賣了 她妹妹的鉛筆素描中只有那朵紅玫瑰有上紅色 配上(秋天自畫像)這首曲(中間節奏不知有否加快?) 對於快要背起來的我而言 是一層新的感動(因為買到專輯就掃進iphone 照三餐聽了) 畫面只有紅色的玫瑰花 描述人的愛情感情像花一樣有生老病死再重生 從只有悲傷的原曲目似乎重新詮釋新意後 由悲生喜正如版主說的”The end is beginning.”(真有哲理) 至於{詩人海灣的追憶}和{深埋巴黎的波瀾靈魂}更加深了印象 要提一下{茱麗葉的愛與死} 用小提琴比擬羅密歐大提琴比擬茱麗葉 而產生鋼琴大小提琴的三重奏樂章對話 除了歌頌淒美永恆的愛情外 那鋼琴的主客位的穿插也更成熟 我聽到鋼琴聲大提琴聲和小提琴聲的互相糾纏 隨著樂章的主客易位 這是獨奏無法享受的 這是維若妮卡版主的成長 另外跟隨版主配合的新銳大提琴家慈珊也很有成長 從台南場的對曲目的青澀(緊張吧) 技巧日趨成熟味道慢慢出來了 不過感情還投入不夠(這需要人生歷練沒辦法速成) 成長是本文的主題 所以我把這三場專輯發表會看到的成長寫下來 其實最大的成長是樂迷(包括我自己) 不僅耳朵愉悅了似乎不只靈魂充滿了電 還下載開啟了一個叫音樂控的APP(心靈病毒程式?)
最後談一下音樂會成功的要素(發表會才走到一半) 不外乎 天(天候季節) 地(地點空間) 人(樂迷演奏者伴奏者) 器(樂器)來決定 台灣因為季節不明顯 要顯示秋季的蕭瑟 春季的殘雪新芽似乎不容易 人是最大的問題 由於功利升學主義 比方來說一個交響樂團 大家拼命努力搶指揮的位子 沒人要認真演奏(因為最威風的指揮全拿) 所以”協”奏是我們台灣人的罩門 努力扮演好各項角色各司其位是我們要修行的地方 樂迷也是如此 當便利商店越開越大戶外咖啡越來越多 我們是不是也能像歐洲一樣 興起就有一場露天小型音樂會 歐洲的酒吧大部分有手風琴口琴音樂助興 就像薇若妮卡說的”當音樂來找我 我就把它紀錄下來” 對於樂迷我來說”當我去找音樂 我就把感動記錄下來” 如果咖啡 音樂和美好的事物(美酒美女和精品)是上帝引誘人的毒藥 就讓我中毒下地獄吧(哈坳完一篇了 下一篇就是專輯系列演奏會結束時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