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著數個世代,女人承受社會與男性霸權所產生的怨念,全都聚集在這座房子,這就是《咒怨之始》。
Netflix全新原創影集,《咒怨》系列首部影集,由《你的鳥兒會唱歌》新銳導演三宅唱執導、《七夜怪談》編劇高橋洋、原版製作人一瀬隆重監製,描述跨越40年的連環詛咒,以及一個個「真實事件」。
對於恐怖片苦手的CharMing來說,的確是左手捏住心臟、右手遮住眼睛看完。如此自虐的觀影方式,仍是驚艷於《咒怨之始》精彩的虛實交錯。
在近日首播的《未滿警察》第一集中,一名女子洗腦家庭成員讓他們自相殘殺的劇情,讓部分觀眾表示不舒服甚至認為劇情不合邏輯與誇張,然而,這其實是改編自日本1996年的「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而去年同為Netflix原創電影、影集,由園子溫執導的《在無愛之森放聲吶喊》同樣改編自此事件。
所謂的現實世界,才是真正的戲劇化舞台。因此《咒怨之始》最恐怖的,莫過於他將無數的真實事件,化為電影中的鬼影幢幢。
從1995年真理教發起的恐攻「#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與「#阪神大地震」,再到1997年年一名14歲少年將小學生人頭掛在校門口「#酒鬼薔薇聖斗事件」,本劇將這些日本真實事件,作為電視新聞中令主角感到不寒而慄的過場鏡頭,彷彿有意識的提示觀眾,「現實的恐怖永遠不輸給虛構」。
但是《咒怨之始》依然在看似虛構的支線劇情,融入其他殘酷的真實案件:作為開場與伏筆,1988年的「#女子高中生水泥埋屍案」,與由柄本時生飾演犯人宮崎勤「#埼玉連続幼女誘拐殺人事件」。
而作為劇情主線的則以日本至今尚未破解的懸案貫穿:1997年「#東電OL殺人事件」與1988年「#名古屋孕婦剖屍被殺案」。
三宅唱以多重視角與跳躍的時空,讓《咒怨之始》成為一部不折不扣的日本犯罪黑歷史,以及咒怨的母題「人類的怨念永不消失」,將駭人聽聞的事件濃縮成六集、約三小時的影集。
天花板上有什麼?鏡子裡映照而出什麼?腳步聲代表什麼?《咒怨之始》將時序打亂得非常徹底,也算是延續咒怨系列一慣的作風,需要一氣呵成地看完。此次,透過荒川良良飾演的靈異學者逐一揭開「那棟」房子可怕詛咒的開端,從1952年橫跨至1997年,長達四十年的怨念。
・
「我曾問你為何要收集這些靈異故事。」
「我當時只說要出書。現在我也不清楚自己為何要搜集這些。」
・
「為什麼你會知道那些事?」
「這一切當然是我虛構的,我不是紀實作家只是個靈異學者。說不定這就是留我活口的原因,要我向世人傳達這一切。」
雖然《咒怨之始》只有影射伽椰子的原型為何,對於想從頭被嚇到尾的咒怨迷來說,或許鋪陳太多且火侯不夠。然而,三宅唱導演讓緩和與緊張感,以精彩的光影表現區隔,倒也再次證明日本影視圈有多需要Netflix的金錢力。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所謂的「始」,依舊是那份隨著房子而生的怨念,以及「太便宜的房子,千萬不要買,抵制黑心房仲。」
「酒鬼薔薇聖斗現在」的推薦目錄: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心情] 追星矛盾負面的感覺-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轟動日本連續殺人犯最凶殘少年犯"酒鬼薔薇聖斗事件"【WTO ... 的評價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Is the murderer's book a confession or an excus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Re: [新聞] 「酒鬼薔薇」駭日本!少年A虐殺2童再出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田村瑠奈FACEBOOK顔画像「資産家の過保護美人娘 ... 的評價
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國美女教師Lindsay Ann Hawker殺害事件】
昨天寫了我本人的經歷回應之前網上一位台灣女生對日本的恐懼,可能大家還是覺得小兒科,因為我和那個台灣女生至少都安全回國。
一個女仔去日本工作安全嗎?當然大部份情況都是安全的。但是10年前就曾經有一單轟動國際的事件:2007年3月,距離現在剛剛好10年前千葉曾經發生過一單非常可怕的殺人事件。死者是22歲英國籍女教師,Lindsay,犯人是當年28歲的市橋達也。
市橋找英國老師Lindsay學習英語,地點是在公眾地方的咖啡室。不過由於犯人跟死者說自己沒有帶學費請老師到他家稍等一下,就發生了非法禁錮以及後來的姦殺事件。
可是令到我意想不到的是,市橋竟然寫了一本書【逮捕されるまで 空白の2年7カ月の記録】講述自己的犯罪經過,就和當年酒鬼薔薇聖斗一樣,成為了少部份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暴力就是一道連鎖,受過傷害的人為了忘卻痛苦,會透過傷害他人來尋求解脫,然後那個他人則又會去傷害另一個人,這樣的狀態有時會無限循環永無止盡,你不覺得悲傷嗎?而能夠斬斷這些悲傷連鎖的,不正是你們的工作嗎?」
這次重看《BORDER》,最令我震懾的劇情不再是後半段的暗黑爆發,而是在兩年前播出當時,可能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到的第三話「連鎖」。
第三集的故事,講的是一起少年犯罪所以發而來的犯罪連鎖。
多年前,兇殘的少年殺害了一對無辜的母子,因各種因素被判處了並不算重的刑罰。出獄後由於少年的人像與資訊早已流傳於社會,他過著不斷被驅趕、被隔離的日子,無法重啟人生,他最後選擇整容,並且打算寫一本記錄當時犯罪心境的自白書,賺點版稅過活。但這件事被多年前與少年共同社區的幾位鄰居得知,他們循線找到整容後的少年,聯手殺死那位當年犯罪遭到輕判、現在還想寫書的少年。
本集《BORDER》在日本的播出時間是2014年4月24日。當時,這就是一集挺有韻味的刑事劇。
但在一年過後,這集的劇情,成為現實世界的警世物語。
--
2015年6月,日本太田出版社推出了一本名為《絕歌》的自白書。
作者是18年前犯下造成2人死亡、3人重傷「酒鬼薔薇聖斗連續殺人事件」的兇手,少年A。
少年A在14歲的時候犯案,20歲後從少年院出院,重新走回社會。與《BORDER》這集的故事較為不同的,是少年A的容貌與個人資料,受到了確實地保護,所以並沒有太多人知道他的真實身分。
不過日本大大小小的八卦報社與周刊報,在這多年間,從來沒有放棄追查過這件事,他們多次曝光疑似是少年A的人像,並且不只一次的在報導中傳達:「有這樣的人潛藏在社會中,大家都應該更加提心吊膽的活著。」
--
《BORDER》第三集中,策畫殘殺當年那位少年犯的所謂正義之士說:「當年在那個少年犯下殺人案前,其實社區內就不斷傳出各種聲浪,說那傢伙總有一天會犯下難以挽回的錯事,他生活不檢點,偶爾有粗暴行為,但我們誰也不敢去告誡他,因為大家都害怕遭到他的報復。」
《絕歌》出版後,因其高話題度迅速成為市場最暢銷的書籍,不斷再刷。同時,也接獲來自四面八方的禁賣、投訴、抗爭宣言。大部分的民眾認為:「我們為什麼要創造版稅給一個曾經的殺人犯?還讓他踩著過去的傷痛營利?」
對我而言,透過這集充滿先知感的《BORDER》,與少年A的出版事件交互衝撞後,更能感受到正義與惡意之下那道看似極其清楚、卻也極其擺盪不定的界線。
《BORDER》的殺人犯在最後認罪時,不斷地告訴主角:「你應該理解我殺他的心情吧,那傢伙就是個死有餘辜的人,我殺了他完全是忍無可忍。」
主角只是冷靜地看著他說:「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是死有餘辜。」
正因為我們無法強迫他人去寬恕一切的罪惡,也因此,逼迫整個社會去接受以惡制惡的作法也更顯得荒唐。
每一個人對於正義與惡意的每一次發言,都是極為珍貴且獨一無二的,但同時卻也都脆弱地有如焦熬。只要一個事件、甚至一句閒言,都可能造成全體價值觀的翻滾與扭轉。
人類光是活著要做出選擇就已經夠像個受害者了,還何須殺人呢。
--
延伸閱讀:
《絕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5110
《酒鬼薔薇聖斗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E9%85%92%E9%AC%BC%E8%96%94%E8%9…
《絕歌雙書評》
http://ctopenbook.tw/archives/20160514-02/
《少年A的後續》
https://www.juksy.com/archives/51688
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轟動日本連續殺人犯最凶殘少年犯"酒鬼薔薇聖斗事件"【WTO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酒鬼薔薇聖斗 事件發生在1997年兵庫縣神戶市的連續殺人事件最引人爭議的就是這位兇手被捕前的舉動冷血到 ... 甚至 現在 隱姓埋名極有可能是大家身邊的某個人? ... <看更多>
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Is the murderer's book a confession or an excus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與死亡的錯誤連結05:20 從殺貓到傷人、殺人06:07 現在 他真心悔過了嗎? ... 酒鬼薔薇聖斗 (少年A) が書いた本『絶歌』を読んでみた結果・・・・. ... <看更多>
酒鬼薔薇聖斗現在 在 [心情] 追星矛盾負面的感覺-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一直有在追星,會購買周邊商品什麼的,
花了不少銀彈。
不過某一天突然覺醒,
覺得自己生活都過的不是很好了,
為什麼還要花錢養那些偶像明星們。
當紅的可能不斷推出周邊,荷包賺滿滿,
有時候看私生活採訪,豪宅名車樣樣來,
有錢的越來越有錢,好像沒有賺完的盡頭。
而且幾乎都是年紀輕輕就成名,
現階段的積蓄都可以直接過退休生活了。
回頭看看自己的社畜生活,
可能這就是人生首抽的差別吧。
覺得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有他們那種生活,
不僅受人愛戴,又站在人生金字塔頂端
天和地的距離啊。
實際舉例的話,大概就是看完演唱會空虛失落的感受吧,是永遠追不上的高度。
現在有時雖然無聊會手癢想追蹤或想看個影片,
或是想買個代言商品,
但負面的情緒又會再度湧上,
酸葡萄心理又出現了,
唉真的太矛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16.2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07939522.A.20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