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Podcast
英國與台灣的共通點,可能成為絕佳疫情實驗場,英國研究可以為我們帶來哪些有價值的理解呢?
#實驗一:第一劑與第二劑之間可以間隔多久?
#實驗二:疫苗對變種病毒有沒有用?
#實驗三:變種病毒的其他特性
#實驗四:面對變種病毒以及疫苗施打,封鎖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
Podcast 連結請參考:
📻SoundOn: https://bit.ly/2ORxyjU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2Zfw74B
📻Spotify: https://spoti.fi/2Pnj5Mx
📻Google Podcast: 關鍵字搜尋“洞見國際事務
📻KKBox: https://rb.gy/h9nd8g
#夠多的病例、島嶼地形、健保制度=完整的實驗空間
疫情實驗場聽起來有點讓人難過。如果英國完全像台灣,那麼就會欠缺病例數據,無法測試與監測病毒與疫苗對人類的影響。但因為英國病例超多,地理上又是島嶼,在簽證制度上又不像歐盟國家完全來去自由沒有管制。更重要的是,英國也有跟台灣相似的普遍國民健康保險制度,讓醫療數據的取得與病例的追蹤更加便利。
這些數據與追蹤的完整性,讓英國的疫情研究更有效率,例如能夠發現英國的變種病毒,雖然並非好消息,但完整的資訊鏈功不可沒。
#英國疫情是沈重代價
這些因素的結合,讓英國成為實驗疫情發展與疫苗效果的絕佳實驗場。這個稱號是有沈重代價的。截至目前為止,英國已經有超過十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這是地表最高的人均新冠死亡率。同時英國也已經進入第三次的全國性封城,而專家認為這次封城如果四月結束,可能都是樂觀的。
#健保制度是效率保證
但另外一方面,英國也有非常驚人的疫苗施打效率。截至目前為止,英國已經有680萬人接受過第一劑的疫苗,47萬人完成了兩劑的疫苗注射。從人均疫苗接種數來看,英國的效率遠高於美國與任何歐洲國家。這樣的效率要歸功於國民健保的醫保制度,有完整的由上至下一條鞭指揮鏈,讓疫苗一聲令下就可以把疫苗施打推廣出去。英國衛生部門規劃,二月中以前,要讓1500萬人施打完第一劑的疫苗,這是超過台灣一半的人口。
#實驗一:第一劑與第二劑之間可以間隔多久?
為了要達成1500萬人施打第一劑的目標,延後了第二劑施打的時程。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目前英國施打完第一劑與兩劑都打完的人數落差來到六百萬,兩劑都打完的人數只是零頭。專家推測,這中間的時間間隔落差可能長達12週,而目前英國醫藥協會建議都是兩劑之間間隔應該為六週之內。
這樣的間隔,意味著英國政府是想用第一劑至少能夠降低一定機率的感染率,來減緩疫情擴散的速度,那只要被傳染的人數低於治癒與死亡的人數,這個疫情就可能提早結束。而同時如果延後12週再打第二劑疫苗也還是有效,那就意味著疫苗施打的策略可以有不同的安排,例如全力拼第一劑疫苗的普及化,第二劑可以稍微延後。
至於這個實驗結果會是什麼,很多國家都在看。
#實驗二:疫苗對變種病毒有沒有用?
英國研究顯示,變種病毒的傳染能力比原本的病毒提高了30-70%不等,而疫苗公司目前的判斷是,現有疫苗對於變種病毒仍然有效。只是這個宣稱從來沒有在真實世界裡面被證實。而英國由於更高更好的疫苗施打效率,以及完整的病毒與疫情資訊,將可能成為最早證實這件事情的國家。
#實驗三:變種病毒的其他特性
目前英國研究的初步結果已經證實,變種疫苗對小孩的傳染力更高。而16歲以下的小孩目前是不能施打疫苗的,這對於疫情控制來說,顯然是一個重要的破口。除此之外,英國研究目前也已經顯示,變種病毒有更高的致死率。這些發現都有可能改變我們因應疫情的方式。
#實驗四:面對變種病毒以及疫苗施打,封鎖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顯然我們面對著兩個狀況,一個是變種病毒有更高的傳染力跟致死率,另一個則是疫苗施打開始有更多人擁有免疫能力。那到底要封鎖到何時才能解封?儘管目前英國的疫情案例已經隨著封城開始下降,但是考量到疫苗無法百分之百免疫,而且施打的速度還是不可能馬上讓所有人免疫,英國專家建議,不但封城結束的時間不能早於四月,更要在解封之後,持續力行戴口罩跟社交距離。
參考來源:華盛頓郵報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europe/uk-variant-covid-vaccines/2021/01/26/03533f3a-5ca0-11eb-a849-6f9423a75ffd_story.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文章連結: 医保最大的恶,就是让每个善良的医生不得不去做恶!https://mp.weixin.qq.com/s/CF1_4sfPv...
醫保制度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一新冠患者出院後,收到近40萬美元巨額賬單】
當地時間8月20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的一周,美國單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重返100萬之上,達到110.6萬,遠超預期,美國就業市場復蘇依然步履蹣跚。
隨之而來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大量美國人因為失業失去醫療保險,完全無法承擔治療新冠肺炎的巨額費用;即便是眼下還有醫療保險的美國人,也依然為收到的賬單感到心驚。
患者康復出院 收到近40萬美元賬單
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珍妮特·門德斯在入院治療一個月後康復出院。近日,她在紐約接受了“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的采訪。
珍妮特說,在她出院之前,家中就已經開始陸續收到醫院的賬單,目前收到的賬單總額高達近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3萬元。
除去醫療保險支付的部分,她仍然需要支付7.5萬多美元,約合人民幣52萬元,而這還不是全部。珍妮特說,醫院的賬單還沒開完,像救護車費用、急救費用以及放射科、心臟科等等這些都是分開計費的,預計她還要為此支付6000至16000美元。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采訪說,美國政府之前宣布將承擔新冠肺炎治療的費用,但妳還是收到了賬單。
珍妮特·門德斯回答說,“是的,我也很驚訝,我看了新聞,政府說別擔心,如果妳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們會幫妳支付醫院的賬單。那為什麽我感染了新冠肺炎之後,要承擔這麽一大筆費用,我得的是新冠肺炎,又不是什麽別的病。”
醫保制度缺陷 令美國疫情陷入惡性循環
對於有醫保的美國人來說,醫療費用尚且如此難以承擔,那對於沒有醫保的美國人來說,就更是天文數字了。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醫保制度的缺陷與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疫情導致大量美國人失業、失去醫療保險,沒有醫保的人因為無力承擔費用而選擇不去檢測、不去治療,更加劇了疫情傳播的風險,這也是美國遲遲不能控制住疫情的原因之一。
醫保制度 在 巷仔口社會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VID-19論壇系列之一:誰在治理什麼?新冠肺炎、全球健康和台灣的多重定位
【李柏翰/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系】
近期不少分析指出,在應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效率與防疫能力上:
💡 民主政體優於威權政體
💡 有新興傳染病歷史經驗者優於缺乏者
💡 醫保制度健全者優於不健全或高度商業化者
但是這些解釋都不完整,在最新的「確診排行榜」中,你都可以找到異例。例如:
⚠️ 前十名中多數是西方「民主」國家
⚠️ 曾遭SARS重創的新加坡,近兩週疫情失控,目前確診數已逼近一萬五千例
⚠️ 在醫保制度方面,目前確診數高居全球第四和第五的法國和德國,亦均採行與台灣類似的強制性全面保險
為什麼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對於西方先進國家的衝擊特別大呢?本週的巷口,要提供給讀者上述解釋之外的另一種觀察視角,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系的李柏翰老師,從「全球健康治理」的角度切入,分析新冠肺炎的治理議題。
柏翰老師指出,目前國人與國際輿情普遍歸咎於 WHO,但其實這樣的究責思維,忽略了 WHO 僅是單一國際組織,並非全球健康治理的全貌,WHO 背後的國際權力階序與角力同樣重要,如同柏翰老師在文中引用 Ipek Demir(2020)所言:
「人們是否認真看待風險,與預警發出者(東亞)與接收者(西方)間的權力關係密切相關。」
從全球健康雙軌制來看,「崛起」而不受控的中國給國際社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惟西方中心主義所造成的惰性也暴露了全球預警系統的侷限性。
--------------------
本文為《臺灣社會學刊》COVID-19論壇系列之一,將刊登於《臺灣社會學刊》第 67 期(2020/06)
文章連結:https://twstreetcorner.org/2020/04/28/leepohan/
圖片來源:Ingram Pinn/Financial Times
醫保制度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文章連結:
医保最大的恶,就是让每个善良的医生不得不去做恶!https://mp.weixin.qq.com/s/CF1_4sfPvd0lCR3iH-vASA
是什么把医生推向了矛盾第一线?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85704?full=y&scene=2&clicktime=1577669449&enterid=157766944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ccode=2G18800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BXg5lvxr0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u0I7f7l6HXiM8VMnfjbGxL8Vd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