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策會是中國台灣區嗎]
醫策會6月底將前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參與由中國官方機構「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第一屆國家醫院評審評價論壇暨第四屆醫院評價與品質促進國際高峰論壇」,經費補助來自於衛福部「整合醫療與產業帶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與鏈結南向」計畫。
第一,到中國參加「國家醫院評審評價」,干「鏈結南向」什麼事?
第二,這個活動,醫策會是以什麼身份代表過去?
醫策會在收到本辦詢問活動細節時,回答「這已經參加好幾年了」,並且表示「醫策會是受邀」。
那就奇怪了,查詢起來,自2015年第一屆論壇開辦以來,醫策會是固定赴中參加沒錯,但是在主辦國中國的會議資料,醫策會在2016年、2017年掛名「支持方」,2018年則名列論壇的「協辦單位」;可都不是「受邀」。醫策會為什麼要對本辦說謊?難道是因為你們早知道你們跟主辦的中國方,活動交流的過程有什麼不敢讓台灣內部知道的事情嗎?2017年的手冊上,醫策會執行長也是致詞嘉賓,真的只是「受邀」嗎?
既然醫策會說「已經參加好幾年」,那麼,2017年活動之後中國方新聞稿中說「我國台灣地區(醫策會)」,將台灣直接寫成中國的台灣地區,醫策會知道嗎?
在2017年台灣專家在研討會上的演講題目,「台灣地區醫院院感規範化管理經驗介紹」、「台灣地區醫院現代化後勤管理之思考」;那,與會的挪威,也稱為「挪威地區」嗎?2017年研討會開幕式的背板和活動手冊,全部都是簡體中文,這樣所謂的「國際研討會」中,台灣代表的是「國際」或是「(中國)國內」?
在2015、2016、2017年的研討會資料裡,明明確確的寫著「(中國)國內台港澳地區」、「(中國)國內各省及台灣地區」,醫策會就是會議中「中國台灣」的代表;講師講題更以「台灣地區」作標題。醫策會對於前三年的矮化毫不知覺,在台灣剛在WHA與各項國際參與上被中國打壓與矮化之際,又若無其事地拿衛福部經費赴中,一再被當成統戰、宣傳工具,醫策會是末梢神經麻痺還是視國家尊嚴於無物?!
醫策會的董事代表多數由衛福部遴選,九成以上經費來自衛福部支持;其他經費來源中,參與評鑑醫院所繳的報名費,其實也是因為評鑑通過才能掌握健保給付額度,而必須繳給醫策會的;簡言之,醫策會是衛福部在醫療品質監測與相關政策實施的代表,進入中國參加研討會卻完全任由中國將台灣稱為「國內」、「中國台灣地區」,衛福部對此行為不能完全不吭聲!!
難道此類研討會只有中國有,不參加不行?台灣的醫療專業團體在國際上屢屢受中國干擾、打壓,第一次去參加活動或許不知,吃了悶虧,連續三年都如此,還要再去第四次?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黃君聖Sunny營養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於智慧型手錶真的是新新人類的科技 以前的人根本無法想像未來會如此進步 阿環小姐就是見證時代演變的最佳人選 還常說再多過個幾年可能人死都能復生 這次體驗到Garmin #Venu2 真的讓她覺得相當的神奇 也從來沒見過智慧型手錶 竟然能有這麼多種的功能 就像是一個健康教練一樣 從各面向來 #訓練你...
醫療品質監測 在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於智慧型手錶真的是新新人類的科技
以前的人根本無法想像未來會如此進步
阿環小姐就是見證時代演變的最佳人選
還常說再多過個幾年可能人死都能復生
這次體驗到Garmin #Venu2
真的讓她覺得相當的神奇
也從來沒見過智慧型手錶
竟然能有這麼多種的功能
就像是一個健康教練一樣
從各面向來 #訓練你的健康
飲食習慣、睡眠、抗壓性
還有心率都是要持續練習
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
這次第二代的最新版本有許多特色
悠遊卡行動支付 – 智慧錶變家裡門禁卡變錢包都行
身體年齡 – 根據各項數值評估身體年齡
睡眠分數 – 能偵測睡眠品質並打分數
壓力指數 – 壓力太大會提醒要深呼吸
喝水提示 – 方便計算喝水量並且提醒
算卡路里 – 連結Myfitneespal做紀錄
該動一動 – 長時間久坐會提醒你起來
運動模式 – 能夠偵測各類型運動表現
還能夠達到10天超級長效電力免充電
功能其實也多到阿環小姐搞不清楚了
還有近期大家最重視的全天候
#血氧監測
#呼吸速率
不過在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後
真的覺得智慧手錶有夠厲害
全都是實用又很有幫助的功能
如果你有需求可以參考看看
👉https://lihi1.cc/tb72s
@garmin
手錶非醫療器材
血氧飽和度數據僅供參考
🔎愛營養優質好物賣場🔍
https://www.inutrition.com.tw/
✨與營養師對話✨
Line@加起來 https://lin.ee/ttarScs
安媽料理食譜🙌
阿環小姐日常👵
專業營養資訊📣
專屬社團加起來👇
https://lihi1.com/JwIl9
營養師的連結🔗
Facebook讚起來 https://reurl.cc/vnYKze
Instagram追起來 https://reurl.cc/4gANpV
#Venu2
#營養師
#練出更好的自己
#你的健康生活教練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醫療品質監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梁恆彰醫師四招處理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身心症狀」介紹
訪問作者:梁恆彰 醫師
內容簡介:
用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的監測心率功能,測量睡覺前後、上班前後、
休息前後、壓力前後的心率,掌握身心壓力的平衡點!
第一本關於身心壓力的新觀念、新技巧,以臨床醫療實證直指:
心病從心藥治不好或更糟時,就更要從治癒身體病痛做起,
因為,你我熟知的心理或情緒問題,絕大多是生理因素造成!
行醫三十年之久的梁恆彰醫師醫治過無數病患:
成天唉聲嘆氣的長者、足不出戶的青壯年、抗癌成功卻憂鬱者,親友認為只是無病呻吟;
課業求好心切的好學生、愛運動陽光型男美女、事業有成創業者,竟轉瞬間身心崩潰了;
不由自主頻頻洗手、或摳指甲、或抓頭髮、或割腕等身心失控者,自殘到令人心疼……。
然而,當梁恆彰醫師聽聞與觀察他們的身心苦楚之後,
以厚實的醫學觀點與豐富的醫治經驗發現,
當他先調理好病患的身體疼痛與生理缺口之後,
幾乎所有人整個外觀煥然一新,心理狀態也都大大改觀!
⊙打破身心科治療盲點,為心病找解藥!
尋求解藥是人類本能,端看是否能對症下藥!面對壓力與情緒困擾時,人們會產生尋找解藥的慾望與行為,但是當遇到壓力嚴重的情形又無法自己解決時,許多人就會求助於心理諮詢或藥物的協助,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有著無法根治的盲點。
盲點1:心理治療多糾結於過去與現在的情境找元兇
盲點2:精神科治療常陷入藥物的副作用與戒斷症狀
站在醫療現場第一線的作者梁恆彰醫師,有著他人少見的婦科與麻醉科兩項專科。他以婦產科醫師問診時,對許多前來求診的女性病友坦言心理壓力很大,甚至嚴重到有自殘行為或有自殺念頭;同時,他也是麻醉專科醫師,基於對神經與生理學的運用,在面對手術前焦慮不安或身體疼痛問題的患者,在臨床上有他獨到的心得與見解。
梁恆彰醫師懂得傾聽患者身心痛楚的仁心仁術特質,始終想為病患解身體的痛,也解心理的苦。在行醫多年之後,感悟並觀察到:心理問題絕大多數根源於生理現象。
→原來身體笑了,心花也跟著開!
作者簡介:梁恆彰醫師
具有麻醉學與婦產科學的訓練與經歷,在30餘年的行醫中吸收各種醫理,從日常對症下藥的治療中逐步發展出無藥治療的醫術。獨到的針法對於疼痛與自律神經症狀的治療常有不藥而癒的效果,可以使患者減少藥物使用過度的種種問題,從而大大改善生命的品質。
˙ 學歷:台大醫學士
˙ 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 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
˙ 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
˙ 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
作者粉絲頁: 身新醫學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醫療品質監測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全程的費用需要將近500萬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政府修法個人綜所稅特別扣除額的部分,增訂了「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符合資格者,一年最多可以有12萬元的長照扣除額,受益人數推估有42萬餘人。
然而,台灣需要被照顧者眾,長照扣除額排富門檻的20%稅率限制,#將多數長照家庭皆排除在外。
我認為該項政策立意良善,但若我國長照服務能全面含括失能者被照顧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再透過長照特別扣除額來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
行政院列出的排富條款,將稅率限制訂為20%,也僅涵蓋了約5.5%的納稅人口,年所得淨額逾121萬者皆排除在外,我認為太嚴格了,政府應將稅率限制從原本的20%提高到30%,把這10%級距中的4.21萬人也納入適用對象,#受益者便會超過46萬人,約半數的長照家庭都能因此受惠。
此外,多納這10%級距的人數,#預估減少的稅損也只有約10億元,在過去5年皆超徵的狀況下,不至於造成稅基過度流失,卻能使民眾對該項政策更有感,我認為是值得的。
除了財政後援,全面性長照服務的提供也很重要。目前長照2.0的補助多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主,#缺乏對於機構式服務的補助,導致長照機構的資源不足且佈建不均,「排隊五年等不到床位」、「有錢也找不到長照機構的床」等說法四起。
弔詭的是,即使衛福部推估現在的長照住宿式機構缺口超過5萬張床,還有88個鄉鎮市區未設立或供不應求,#但國內住宿式機構的佔床率也僅有85%,究竟是城鄉資源分布不均?還是住宿式機構品質參差?還有待衛福部查清、解決。
此外,政府也應盡快清查閒置的公共設施空間,評估設置綜合式服務長照機構的可行性,並參考日本居家護理師的先驅秋山正子所開設的「生活保健室」,#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規模多機能整合型服務中心,針對門診以上、在宅未滿的社區長照個案,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並藉由聚集長輩成為日常串門子的地方,發揮預防保健的功能,實現在地老化。
在長照人力方面,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照老闆」雖然因為薪資待遇提高與政府鼓勵創業而快速增加,但不夠全面的制度與管控,#卻也可能產生了許多弊端,像是勞動合作社設立的照服單位無法透過勞基法監測時數、勞工故意失業再從事照服工作以領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等等,這也都需要政府再去徹查與改善。
此外,大部分的治療師白天都在醫院或診所上班,#僅一部分有接觸到長照業務的治療師會在下班後到個案家中進行居家復能的服務,社區的長照人力嚴重不足。
這都凸顯出了社區長照專業服務的血汗,還有夜間服務是服務者需求抑或是服務者需求等問題。
我再一次呼籲政府,#只有當長照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時,才會有人願意到長照領域服務,否則訓練出再多的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最後還是都不願意「下場」。
💥建議
✔長照特別扣除額應提高排富稅收至30%。
✔護理人員為整合醫療與生活照顧最適合的專業人力。
✔協助護理人員成立、經營「社區保健站」。
💥提案
✔研擬除了稅制補貼外紓解長照負擔的方案。
✔提升住宿式機構「好床數及佔床率」的具體方案。
✔徹查居服申報、濫用失業勞工就業獎勵津貼的可能弊端。
✔改善居家專業服務的勞動條件與促進社區化的發展。
#質詢
#長期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