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中醫師有興趣可以睇睇!
https://wealth.hket.com/article/3047347?r=mcsdfb2
醫療機構 招聘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一個美股重大的新聞,就是亞馬遜、摩根大通和巴菲特的公司波克夏,在2018年聯合創立的醫療健康合資公司Haven即將於今年2月停止營業。
這個新聞對我來說還蠻重要,不過好像沒什麼人在討論
JPM CEO 戴蒙:「今後我們的合作將不再那麼正式化,而是分別設計符合公司需求個別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就是三巨頭的合作案宣告破局,未來要獨立營運。
為什麼這家公司重要?
亞馬遜(AMZN)、摩根大通(JPM)和波克夏(BRK)三年前開始聯手嘗試改革醫療健康領域。當初Haven成立的願景是致力於降低他們員工的醫療成本。根據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數據,2016年美國醫療保健支出增長4.3%,達到3.3萬億美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8%。在美國,不斷膨脹的醫療成本對於美國人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對於美國的經濟也是潛在的威脅,是未來勢必要面對以及解決的問題。
這三家公司總共擁有數十萬名的員工,這些企業在擁有高額獲利的同時,除了兼顧股東權益外,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如何提高員工福利,讓員工受惠才有辦法創造更高的生產力。
所以Haven想要利用技術並尋找新方法降低他們數十萬名員工的醫療成本,結果在還沒有成功之前,這家公司持續燒了至少1億美元資金,最後仍不敵解散的命運。
而這筆投資在當初就已經知道是由巴菲特的助手Todd在做決策,所以巴菲特應該是沒有參與Haven的運作,2019年波克夏買入亞馬遜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波克夏投資亞馬遜,巴菲特真的變了嗎?》(參考留言)
這篇文章中就有提到我認為波克夏投資亞馬遜(AMZN)的目的更在於企業合作,而非產生投資效益,雖然亞馬遜(AMZN)的股價上漲非常多,但是波克夏對公司的持股並沒有顯著的變動,約持有54萬股左右,帳面獲利約89%。
公司的發言人表示:「Haven團隊探索了廣泛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並試行了一些新辦法,旨在使初級保健更容易獲得,保險福利更容易理解和使用,處方藥更可負擔。Haven在這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但公司遇到的困難與過去傳統企業一樣,每家公司的員工與工作性質、地點不同導致各自優先事項不同,而且每家公司現有的醫療保健系統也需要不同的解決辦法,難以估算醫療護理服務的實際成本。
數據也是一個核心挑戰。Haven難以匯總並分析三家公司員工的醫療費用資訊。上述人士稱,這些合作夥伴對數據的擔憂以及保險商的抵制,阻礙了Haven弄清這些公司支付的醫療費用金額及背後原因。
亞馬遜(AMZN)自成一格
在Haven的運行過程中,亞馬遜(AMZN)較另外兩家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數據與技術上的優勢,持續的拓展醫療保健業務。
2019年,亞馬遜(AMZN)為本公司在西雅圖的員工推出了一個被名為Amazon Care的線上診所。這是一個 Amazon 內部一個小型遠距醫療服務計畫,在2019年推出時先只提供給Amazon員工及其家人。
直到2020/10/22最近遠距醫療成為了科技界的一個重點產品,開始招聘更多人手,12/16更是具體宣布進軍遠距醫療,讓Teladoc(TDOC)當日重挫。
這家科技巨頭長期以來都有志涉足醫療健康領域,在大約兩年前收購PillPack後,亞馬遜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決定進一步進軍藥房領域,於2020年11月推出了一家線上藥房,通過Amazon Pharmacy,顧客可以添加自己的保險資訊,並向沒有保險的Prime客戶提供折扣,亞馬遜Prime會員無需購買醫療保險就可以更便宜的購買藥品,擴大這家電商巨頭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影響力,並進一步侵佔傳統零售商的地盤。
對醫療保險公司的影響:聯合健康保險UNH與CVS
聯合健康保險(UNH)是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險及衛生資訊科技公司,為美國和國際業務的近5000萬會員提供醫療福利,與各州州政府合作提供之聯邦醫療補助計劃與聯邦醫療保險兩者皆佔。2019年財富500強中排名第6,也是財星雜誌評選聯合健保為美國保險和管理式照護公司中最受敬重的健康保險公司第一名。
一直以來公司的營收成長都相當穩健,近十年營收每年平均成長13.6%,且現金流充沛,股息支付年年成長,是相當值得長期投資的公司之一。
CVS藥局(CVS)近幾年的成長率也維持在10%左右,支付穩定股息。公司在2018年底收購安泰人壽(Aetna)之後,CVS Health提供更全面的的醫療服務。Legacy CVS既合併了最大的藥房管理公司,超過2300萬醫療會員、每年處理約20億份理賠,並擁有美國近10,000家零售藥房,也在健康照護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但是在Haven解散的消息宣布之後,股價並沒有特別的表現,反倒是Teladoc(TDOC)的股價在這兩天反應很好!1/7股價上漲12%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Haven的失敗可歸咎於大企業的相互整合,將原有體制推翻重建的困難性高,加上數據隱私的維護問題與保險業利益的合作都是問題,其中協調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相當高。所以亞馬遜自己跳出來做一定是效率更好的方式!
而從個別企業來看,新創公司像Teladoc(TDOC), Veeva(VEEV)這類型原生於線上,可以直接掌握用戶、患者數據的的SaaS公司在未來會更有優勢。
Teladoc(TDOC)是美國遠程醫療服務的領導者,採用訂閱制的收費方式,提供遠距的醫療保健服務,讓患者可以不用到醫院,藉由視訊通話來接受醫療診斷,醫生直接開立藥物或進行轉診來幫助患者進行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客戶包括財星五百大企業,並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致力於服務更廣大的市場。
總而言之,對於像Teladoc(TDOC)這樣的高成長公司,市場目前看的還是營收與用戶的成長率,用戶的上升未來都被預期被貨幣化,轉化為獲利成長的動力,未來投資人可關注獲利能力的變化。而在高成長的過程中,為了加快遠距醫療市場的普及,行銷費用也預期會持續擴大,壓縮公司的獲利能力。
公司在去年併購了另一家公司Livongo(LVGO)則是管理慢性病的雲端服務公司,也屬於遠程醫療的範疇,算是Teladoc(TDOC)的競爭者之一,但也是行業中少數的參與者。同樣採訂閱制的商業模式,Livongo(LVGO)提供一台可連接雲端的血糖機,利用即時的數據上傳來協助客戶管理生理變化,包括血糖、血壓監測與心理狀況等。優化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水準,也為這些用戶大幅降低了醫療成本,提高醫療品質與效率。
我們剛已經說過Livongo(LVGO)其實算是Teladoc(TDOC)的競爭對手,但是公司是專注在慢性病管理,而Teladoc(TDOC)是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所以我認為兩者合併反而在市場中形成更強固的競爭優勢。而公司也認為未來合併後公司的年銷售額會有更好的成長,預計2020財年營收將達13億美元,年成長85%,經調整後的EBITDA將達1.2億美元以上。
以產業面來說,遠距醫療的市場規模在2019年約為450億美元,預計道2026年將會達到1750億美元,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9.3%。未來幾年中,由於網路與移動裝置的普及,遠程醫療的發展趨勢有可能成為診斷和開處方的最被接受和使用的方法,公司預期的樂觀前景不是不可能達成,而是看他們如何進行整合,創造更好的綜效。
有了數據,未來要切保險市場,加上平台公司的網絡效應可以更好的節省運營成本,就像ARK方舟公司提到,任何科技的普及與盈利都是建構在成本的降低上,提供更合理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塑造更大的市場,也讓Teladoc(TDOC)變得更有期待空間。
醫療機構 招聘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口結構高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議題,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我國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超過20%,這也表示未來每5人中就會有1人為65歲以上的老人,個人與家庭的負擔將日益加重,民眾對於長期照護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完善長照體制已是刻不容緩。
民眾黨團特別邀請長照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諮詢會議,針對長照2.0的問題進行討論,監察院也在今年6月對衛福部長照2.0提出糾正。從長照1.0到現在的長照2.0,長照服務據點遍布全台,卻仍有完全無自我照顧能力者躺在機構而無人聞問,甚至每月還得繳交高達2.5至4.5萬元不等的「生活照顧費」,造成民眾極大的負擔。
隨著長照預算經費逐年增加,執行率卻很低,106及107年預算執行率只有5成左右,都顯示出政府缺乏稽核管控機制,造成服務品質的疑慮,政府花了很多錢,卻沒有達成預期成效,相當可惜。更重要的是,目前長照服務發展基金的財源,包含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捐等,但是這些稅收並不算是穩定的財源,是否增加多元財源值得討論。長照保險是社會上被討論的另一種聲音。
另外,衛福部對於長照2.0造成住宿式長照機構、醫療機構等服務領域的人力流失與招聘困難,缺乏相關的配套措施與對策,導致各服務領域因為長照2.0的實施,而發生人力失衡短缺的困境層出不窮。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老,健康的老者如何維持健康,如何減緩失能的進展,以及進入安寧階段,如何有尊嚴地老去,衛福部應針對監察院提出的糾正盡速檢討改進,建立稽核管控機制並提出長照人力失衡短缺的相關配套措施,同時扛起家務勞動社會化的責任,落實將醫療與長照跨專業的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滿足每一位長輩的長照需求,達成長照2.0在地老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