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為何當時不能一統天下?|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歷史學者周振鶴曾在《假如齊國統一了天下》一文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反歷史假設:如果戰國末年不是秦國而是齊國統一中國,那可能帶來一種完全不同的中國文化。
與當時的中原各國相比,齊國無疑是個異類,但就國力而言卻是個強大的異類:在春秋五霸中,齊桓公是最先稱霸的,戰國時齊威王任用孫臏,在公元前352年的桂陵之戰中大敗驕橫的魏軍,「於是齊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在很長時間裡,齊國一直是東方國力最盛的國家之一,周振鶴據此認為:「秦的統一固然有其必然性,但是東方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魏、齊、楚都曾經強盛一時,尤其是齊國,始終是秦實行統一的最大障礙」,他假想如果在統一天下的進程中是齊國佔上風,那麼「似乎可以說,中國走另一條道路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這當然不失為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假設,但仔細考察一下就會發現,齊國的這種社會制度並不能幫助它在戰國晚期諸國激烈競爭的局面中勝出,由它來統一天下的可能性基本上可說是不存在的。
打造戰爭機器
自西周初年姜太公在東方創建齊國,被授權專徵不守王命之方國,這一專徵大權遂成為日後齊國開疆拓地的合法根據,故西漢末年劉向《說苑》稱「魯有王跡者仁厚也,齊有霸跡者武功也。」在直至戰國中期的數百年裡,齊國作為東方大國很少受到能威脅到其存亡的強敵進迫,戰敗也很少被逼到首都被圍乃至遷都,既然足以應對國外挑戰,那恐怕也就不會被倒逼改革。晏子「二桃殺三士」之舉恐怕更多是著眼於消除不穩定因素,重建國內政治秩序的需要。
但如果要統一天下,那麼戰國時代的政治演進已表明一個殘酷的現實:無論士人如何設想理想的「天下」,最終要「定於一」,事實上還是得打造一部高效的戰爭機器。此時的戰爭形態與春秋時貴族武士之間那種謹遵禮制的車戰已大為不同,而需要國家力量、資源的總動員化,但齊國的軍隊組織卻甚難適應這一挑戰而及時轉變。
在齊國,有一點乍看起來相當矛盾:中國軍事史上公認的兩部偉大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作者都是齊人,但齊軍的整體戰鬥力在同時代人中的評價卻不高。孫臏圍魏救趙時便曾明白承認:「彼三晉之兵索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到戰國末年,荀子作為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祭酒的大學者,對齊軍理應知之甚多,但他對齊軍的評價卻極低,認為是「亡國之兵」,因為齊軍過分推崇個人技能、在意物質獎勵,遇到弱小的敵人還能有用,遇到大事強敵就渙散了。在他眼裡,秦軍戰鬥力最強,魏軍次之,齊軍最差;但講兵法的水平,正好相反,齊國最發達,三晉次之,秦又次之,兵學自東往西傳。
荀子所描述的齊軍,在某種程度上仍遺留著兩三百年前田開疆等三士那種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推崇,整體協同作戰則較差,這一好勇鬥狠的單兵作戰模式是典型的武士文化。這一民風頑強地保留下來,直至西漢初年,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仍然評價說,齊國風俗「怯於眾鬥,勇於持刺」,也即對群體性搏鬥消極,而對單兵較量卻非常勇猛,這與齊人好武、尚功利的特質是密不可分的,管子等政治家的傳統治國思路也注重對人的私慾因勢利導,主張順應人的私慾才能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結果這在促進「民富」的同時,也使齊軍將士的個人英雄主義更為功利。直至西漢時,龔遂為渤海太守,仍發現「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以至於這位循吏花了很大力氣「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見到「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
也正因此,齊國被迫在軍事理論、尤其是軍事謀略上入手來彌補其整體戰鬥力不強的弱點,這便促成了孫子這樣的兵法家興起。張華松在《齊長城》一書中指出:「齊國對外戰爭敗多勝少,但發達的工商文化以及其他種種的背景和因素又使得齊國的兵家文化獨領風騷,先秦時代的著名軍事理論家和兵書戰策也就大多出自齊國。以孫武和孫臏為代表的齊國兵家,其兵法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他們所強調的首先是防禦,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通過‘伐謀’、‘伐交’的手段而制敵取勝。」
此種注重單兵格鬥技能的軍隊,在面對與較弱敵人決戰時往往表現尚可,其最大的弱點恰恰是難以適應戰國中後期那種曠日持久的慘烈集團作戰。孫子兵法雖然注重謀略,但同樣強調軍紀(故有「三令五申」、殺人立威之舉),那恐怕是因為他所生活的時代(約前545-約前470)正處於「二桃殺三士」之後那種弱化個人作戰技能而強調高度紀律約束的新作戰模式。個人的英勇在春秋時代的車戰中尚有發揮餘地,但公元前541年,晉國大夫魏獻子打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步兵方陣。魏國在戰國初年稱霸一時,恐怕依靠的就是這種步兵作戰中高強度的軍紀(荀子稱讚魏國武卒能負重帶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這沒有極強的軍紀約束是不可能的)。這種軍事模式由晉國開創,推動社會結構性調整為中央集權制,因而三晉在戰國時代法家和縱橫家最為發達,主要法家人物和法家著作基本上都出自三晉。
軍事史學者李碩認為,自春秋末年步兵成為戰場主力兵種之後,「嚴格的紀律一直是步兵作戰的基本原則,戰術則是列成密集的隊形,與敵軍進行面對面的砍殺肉搏」,到戰國時代,中原各國均已確立中央集權政治下的軍事模式:「軍隊是由國家財政供養的軍事機器,戰爭行為是為了貫徹統治者的意志,軍事統帥對士兵擁有絕對權威,可以命令士兵們投入哪怕是必死的肉搏作戰。」相比起來,漢代的匈奴人則從不與中原軍隊主力進行硬碰硬的正面大規模決戰,也從未進行對城池、堡壘的大規模攻堅戰,這與匈奴遊牧社會的權力結構有直接關係,因為匈奴單於並不是能驅使戰士投入這種決死戰鬥的絕對君主。反過來,當時名將李廣雖然個人騎射技能極高,但他之所以在對匈奴多次作戰中未立大功,反而幾度覆軍敗績,正是由於他作戰依靠個人英勇而非嚴整的軍令紀律。直到東漢末年騎兵成為作戰主力後,才再度出現一個主將親自披甲上陣、與敵軍肉搏血戰的英雄時代。
在戰國時代那種步兵密集陣型長期作戰的模式下,齊軍的弱點就暴露無遺了。這道理不妨以足球運動為例,曾任中國男足國家隊外籍主教練的霍頓說過:「中國球員並不缺乏技術和體能,缺的是整體意識。足球是集體項目,整體不行就消耗了技術和體能。」2002年世界杯中國隊首次進入32強,結果三戰皆負,淨輸9球而未進一球,在觀看中國隊0:3敗給土耳其隊後,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但中國隊的隊員們顯然不喜歡依靠集體的力量,場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單打獨鬥,並最終丟了球。」
這在作戰中也一樣,古羅馬時代的日耳曼戰士雖然悍勇,但他們缺乏紀律、各自為戰,最終還是抵擋不過羅馬軍團。由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對軍陣的相關記載較少,羅馬軍團可以啟發我們這種步兵作戰模式的特點:其關鍵在於紀律約束之下的強大作戰耐力,因為「羅馬的軍事體制能夠讓其部隊的基礎構成天生具有一種可替換性,因而更易於混合與匹配」,其結果,就算前方士兵倒下,後方的多行陣列也能像輸送帶一樣進行更替,因而「這種佈陣在遭受正面進攻時幾乎不會被擊敗,從而令軍隊得以穩步推進」。戰國後期的秦軍也是,其戰鬥力不是來自出眾的單兵技能,而是「秦兵耐苦戰」,堅忍頑強,穩紮穩打的作戰意味著依靠消耗和逐步推進,當軍隊不存在重大武器差距時,戰陣的人數與耐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各自為戰的武士很難與這樣的戰爭機器對抗。
這一戰爭機器需要社會結構的整體改造,因為這意味著與社會制度之間構成一個功能性的相互聯結的複合體才有可能。如我們所知,在古希臘城邦和古羅馬共和制下,也能產生這樣紀律嚴密的步兵方陣,但在中國當時,唯一能鍛造這一戰爭機器卻只有郡縣制之下貫徹國君意志的軍國主義國家。因為戰國時代以步兵為核心的新軍隊,是以社會的全面徵兵為基礎的,這就不能像春秋時那樣還把軍事作為一小部分貴族武士的專屬事務;其次,如何訓練這些應徵的農民士兵,使其遵守紀律,也是當時政治思想家無法迴避的問題。這都促使戰國時代的政治家們持續關注「民」——與此前的「士」和「國人」憑藉血緣性結合的共同體不同,在封建解體之後,人力的動員機制主要是依靠郡縣鄉里的行政系統來發揮作用的。
按杜正勝在《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一書中的論述,郡縣制正是在離都邑較遠的新辟領土上開始萌生的,「秦漢統一政府的地方行政系統可能是從封建時代天子或諸侯直轄地的行政組織蛻變而來」,到後來則將逐漸沒落的封建世族採邑逐漸納入中央權力管轄之下,隸屬於中央設置的縣,「國都以外的鄉大概從春秋中晚期到戰國逐漸完成,城邦意義的‘國’被縣取代」,「縣」的本義就是「懸系」,指其地與中央政府直接統治之地區不相接壤,如以線繫於國都。戰爭越劇烈,內外新並的土地越多,則國君直領的縣也越普遍;而郡或是特殊的大縣城,多從邊疆軍事區設起。春秋以前零散、碎片化的政治地理景觀,至此被逐漸改造為中央權力垂直所屬的嚴密行政體系統。
這套制度,眾所周知是在秦國貫徹得最為徹底。這不僅確保了秦軍源源不斷的人力調配,而且鄉里告發、連坐等制度也使得臨陣脫逃變得更難——因為逃回老家肯定會被發現,而父老也不敢冒險隱瞞。與此同時,秦國又實行最嚴格的金字塔式階級制度——軍爵制,根據戰陣上的表現決定士兵一生的榮辱,這就在用外部紀律堵死其退路的同時,又給耕戰之士提供內在的激勵。杜正勝一針見血地指出:「唯有像秦國徹底勵行等爵制,授爵必以軍功,耕戰合一的齊民階層才有遠景、有生氣。但在山東列國我們卻絲毫嗅察不出等爵制的氣息,根本原因是軍功祿賞不能塑造身份制。」在魏國,當兵這條路的極致也不過就是豁免租稅繇役,個人前程是指望不上的;而在齊國,士兵作戰最多只能因立功而獲賞金,這順應齊國發達的功利文化,但卻無法因軍功而授爵。
這恐怕就是齊國這架戰爭機器的問題所在:它既無法像秦國那樣有絕對權威迫使士卒投入長期艱苦的殊死作戰,又不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進取動力。其結果,齊國保守有餘而開拓不足,齊人的戰鬥力只有在遭受外敵入侵時才能被充分激發出來。
齊國的悲劇
公元前284年,齊國滅宋,此舉貿然打破了長久以來的各國力量均勢,引起諸侯震恐,結果五國聯軍伐齊,齊國一度只剩下即墨、莒二城未下——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均是齊「五都」之一,原本就有著相對獨立的政治根基。雖然齊國國力此後在田單復國主政之下迅速恢復,但它作為當時東方的強國,竟然這麼容易就被擊破——在戰國七雄中,除了最弱的燕國之外,沒有一個大國像齊國這樣在一兩次決戰失敗之後就陷入近乎亡國的危難境地,這意味著它的軍政體系存在嚴重的結構性漏洞。
齊國採用五都制而非郡縣制,因而編戶齊民並不徹底,被燕軍輕易攻下七十二城,正表明其社會組織結構不夠堅固嚴密,因而當決戰失利後,不能作頑強耐久的抵抗。本來,管仲為齊桓公所規劃的治國方略,雖然也是「分畫都鄙而集權中央,獎勵農商以充實國富,修整武備以擴張國威」,但仍是在舊制基礎上的順勢而為:整理賦稅、發展農商,在國家有充足財力的基礎上,再將軍令寄在內政上,由保甲制度來獲得穩定的軍事力量。不僅如此,管仲還將齊國分為21個鄉,其中6個鄉不用服兵役,專職作為工匠、商人來替國家生產。這樣做的結果,便是使齊國首都臨淄成為戰國時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城市,但也正因此,齊國在戰國時代採納新制度上比其餘六大國更為遲緩,何必呢?它現在這樣也過得好好的,何況多元分權的社會構造本身阻止它作出這樣徹底的變革。
這裡也再次體現出齊國政治文化的保守性:普通士卒無法通過軍功獲得社會地位的向上流動,這恐怕正是由於貴族世家的強大。在當時的楚國,縣之首長稱「公」,多由強大氏族出任,但不能世襲,也有非貴族出身者,縣雖有相當高自主性,但似仍須向中央政府繳納賦稅;這種直屬於國君的「縣」性質上還不同於秦之郡縣,但相比起來,實行五都制的齊國甚至像楚國這樣程度的郡縣都沒有,由此可見其集權程度之有限。
對活躍經濟、學術自由來說,齊國的這種政體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好處,因而它在這些方面均表現突出,然而在戰國時代的激烈戰爭中,相對分權、保守的政治結構卻使得齊國無法有效動員出自己的所有潛力。既然對齊國士卒來說,平日生活也相對寬裕,而打仗所積累的戰功也不過只是財物上的一些好處,那自然更沒人願意冒生命危險去幹這樣的事。二戰時日軍戰鬥力最差的第四師團就多來自大阪的商人,他們圓滑惜命,不願打硬仗,卻善於經商。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便曾明確提出,徵兵「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但看面目光白、形動伶便者是也」,他甚至說,這樣的兵就算由韓信、白起來管教也是帶不好的。在這種情況下,齊國不僅軍隊戰鬥力不夠頑強,恐怕自身就缺乏對外擴張的內在動力。
由此也能解釋另一個歷史謎團:在戰國七雄中,相對於其餘六國,齊國為何在領土擴張上表現得相對消極?蘇秦在遊說齊宣王時就說,齊國富強,但卻是「即有軍役,未嘗倍泰山,絕清河,涉勃海也」。這恐怕不僅是由於齊國政治上不振作,也因為它比其餘大國都更依靠工商業,也就相對不那麼看重領土擴張所帶來的農業產出收益;不僅如此,由於新並領土在各國的慣例都是直屬於國君,那對於分權的齊國權力政治來說,內在的動力也不強,因為各大貴族恐怕也並不那麼希望看到國君力量繼續膨脹。
當然,齊國在領土擴張上也有短暫的輝煌:前314年齊軍三十天內攻滅燕國,佔領長達兩年;前284年齊軍又滅宋,但這兩次擴張都沒能維持有效佔領,第二次甚至差點帶來亡國之禍(前284-前279年燕攻齊之戰)。可以說,這兩次對外擴張都是齊宣王、齊湣王父子兩代國君好大喜功的結果,他們的黷武恐怕正是君權膨脹的結果,但卻缺乏秦國那樣穩紮穩打的軍事推進加上行政系統管理所促成的有效佔領,結果反而徒然招致各國的敵意,埋下自身衰亡的種子。此前齊國也曾多次組織合縱反秦,但正如《齊國史》所言:「齊國在策略運用上有致命的弱點,每次合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卻沒有給秦國以實質性打擊,在兼併土地方面也幾乎一無所獲。」這些都表明齊國的軍政體制在對外戰爭中無法應對新局面,這些戰爭非但沒能增強自己的實力,反而消耗了國力,將自身的弱點暴露無遺。
只有在外敵將齊人逼入絕境時,他們才真正爆發出來。燕軍圍困即墨時,殘虐俘虜、挖掘墳墓,即墨人見狀「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這正表明重視宗族的齊人最深沈的鄉族意識被激發之後能轉化為極強的戰鬥力。總體來看,齊國這樣一種政治體制很難產生對外擴張的持久內在動力,滅燕、滅宋這兩次對外戰爭都只不過是黷武君主的一時心血來潮,這最終不是增強而是削弱了齊國的力量。尤其到戰國末期,面對秦國越來越高效運轉的強大軍事機器,實難想像齊國有任何希望統一天下,它最多只是期望自保,因為兩度亡國復國的歷史事件已清楚地表明:齊國的力量源泉是在本地鄉土,這才是真正能激發齊人為之奮戰的事物。
對如今的中國人來說,這段歷史實在令人感慨:齊國的政治體制看似保守落伍,但以現代眼光看來,它卻又是比秦制更「先進」的,尤其能保障社會經濟、文化學術的活潑多元,然而在面臨激烈戰爭逼迫時,這卻使齊國無法有效動員出自身的所有力量,最終落敗。這不僅是齊國的悲劇,也是後來中國歷史上再三出現的局面:兩宋、明朝這樣經濟文化更為繁盛的複雜社會,卻敵不過組織更簡單的外敵。其結果,直到進入近代,中國社會在發展到更為繁榮的階段時,始終無法找到一套有效的機制將之轉化為自身的力量,這反倒成了自身的弱點,最終趨於向內坍塌。我們不必去遺憾為何齊國不能統一天下,因為那本就不可能,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齊國的悲劇就是傳統中國國家的悲劇。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ordan到處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史文物陳列館隸屬於中研院史語所,為一座研究類型博物館,於2002年重新開幕,展出的文物不僅具備了歷史文化脈絡與考古知識的價值,同時也說明了史語所所自1920年代後期以來的考古歷史的發展演進歷程,近年來更利用數位典藏技術來保存文物和促進世界知識交流,這些都是與一般歷史博物館不同之處。 展示主軸以史...
「金字塔 演進 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夏瑜塔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 其實是這樣建成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內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內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澆筑論詳解(上)重新制作#金字塔建造 ... - Facebook 的評價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夏瑜塔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塔羅牌的由來】
這會是個很攏長的故事…因為學生上課的時候總會問我這個問題,太認真的結果就是查到一堆奇奇怪怪的說法,雖說有很多版本可是我最相信的版本中來自於埃及跟猶太民族的理論我覺得比較可信!我先講埃及的版本!不然要解釋好多遍啊啊啊~~~~
一開始「塔羅」這個字取自埃及文中Tar(道)和Ro(王)兩詞,隱含“王道”的意思,所以,“塔羅”也就是指身為一個擁有的智慧及決策能的領導(法老王)。那時候的塔羅並不是以「牌」也不是用來占卜,它是一本專門來傳達天神旨意的書。
當埃及法老王有任何疑惑時,就可以裡用這本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後來,因為埃及亞歷山大城慘遭消滅後,摩洛哥的城市成為新世界領域,為了防止這本神秘之書落入異民族的手裡,便將它以圖畫的形式繪在圖片上,因為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舞法讓使用拼音文字的歐洲人理解。經亞歷山大之手傳到歐洲,在中世紀形成所謂的「塔羅牌」。剛開始在德國及義大利,塔羅牌極受歡迎,但並沒有很多人去研究它的歷史一直到流傳至法國,法國作家哥柏林(Courtde Gebelin)在1781年的作品‘早期社會”(Monde Primitif),正因書中提到了塔羅,所以因此流名後世。
之後由一位名為彼得瓦(Jean-Baptiste Pi tois)的人,他是巴黎國家教育部的圖書館員,以基督教保羅(Paul Christain)的名字寫了一本‘魔術的歷史’(History of Magic)。在文中講到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地下走道牆上,出現了22張圖案,並證明這22張塔羅牌是出自于埃及古王朝。雖然這被認為是基督教徒的猜測,但自此以後,塔羅牌的圖案在歐洲就迅速流傳開來,並不斷發展新的圖案。如英國人韋特(A. E Waite)翻譯帕普斯(Papus)的書,並由史密斯女士(Pamela Colman Smi th)幫他設計的不同圖案。經過這些年的演進,設計者的風格各有不同,所以許多的牌的順序或圖樣,都跟原來哥柏林的版本相差許多,甚至完全不同了!在哥柏林的書中,他清楚地描述每一張塔羅牌圖案,他認為這二十二張王牌分別代表當時歐洲的社會風氣及習俗,而另外的五十六張小牌也與社會階級有關。而上述的塔羅牌圖片,並非來自埃及。因為當時的埃及在哥柏林所處的時代,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有著許多的奧秘值得探索。事實上,許多的證據顯示這些牌,是中世紀一種益智性紙牌遊戲的殘跡,用來教導人們的圖案而已。
在東歐,塔羅牌是相當普遍的,但它的圖案與我們一般般看到的不同:包括二十一張數位牌及一張非數字牌。這張非數位牌圖案為小丑或愚人,第一張王牌上的音樂家,被聯想成“魔術師”;第二張王牌上有一隻在岩石上的巨鷹;其他的紙牌與現代義大利塔羅牌一樣,兩端都是奧古斯都的圖案。這種牌可以像其他塔羅牌一樣用來占卜,另外還有屬於它自己的歷史和傳統。今日我們所擁有的二十二張王牌及四組十四張紙牌,是經過時間的演進,來自于不同根源的混合體。幾世紀以來,塔羅牌的使用者常會賦予其深遠的意義,而許多的紙牌圖案設計者,也會以相同的心態來修改圖案,如此,可能使一些傳統的塔羅圖案被淘次,但間接也將塔羅牌在時代的洪流中,被套入並擁有無可取代的力量。
藉由旅人的足跡,塔羅逐漸傳到西方歐洲大陸,成了吉普賽人的道具。吉普賽人把塔羅由冊子改成一張張圖案精美且深富意義的卡片。吉普賽人的流浪生活因此將塔羅牌流傳到各國;因此塔羅牌的圖面融入各民族的傳說與信仰,也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占卜類型。塔羅牌全套共有78張,其中又可分成大阿爾克納(major arcana)的22張,以及小阿爾克納(minor arcana)的56張。大阿爾肯那由0到21,是由純真的“愚人”開始,一直到世故的“世界”為止的一趟人生旅程。
大阿爾克納是最具力量的一套牌,是人們必須知道與瞭解的'生命的原動力。而小阿爾克納又分成四套:魔杖(權杖)、聖杯、錢幣(五角星)、寶劍。代表了四個元素、四種人格,以及四季。
一般而言,大阿爾克納與人的天生性格和命運,以及典型的事件和重大的問題有關。小阿爾克納則與現況,環境,人的行為有關;他們可以更精細地表現大阿爾克納的精神,短期內可以明確呈現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因此直至今天,塔羅牌從原本傳達‘天意的‘媒介”變成如今人們占卜的工具,而且占卜出的結果常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明確,不論如何問題都可以得到解答
看完後...你是不是也開始對塔羅牌感到好奇了呢?總知原來塔羅牌是個"神說"啊~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石瓢壺細介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是紫砂傳統經典款式,型態雅致,舒展挺拔,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
「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係。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於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於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曼生石銚」與「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後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石瓢壺
詳細介紹
石瓢壺是紫砂傳統經典造型。溯源歷史,有相關資料和實物佐證,當在清代乾、嘉年間。歷代名家製作較多,但每人風格各異,其品種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本人都曾製作過。並在此形上創作開片石瓢,均受人喜愛。但我認為還是以高石瓢為優。試以高石瓢為例談談其造型特點。
高石瓢造型簡練,古樸大方,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壺的體形是以兩條拋物線結合而成,一條是從口到底的轉角處,一條是底中心至底的轉角處。兩條拋物線略有不同,但要運用得當,結合得恰到好處,感覺剛中有柔,和順有勁。蓋雖是平蓋,但實質上中高周低,中間和邊沿有一毫米的差距;蓋板線厚薄正好,線要圓、潤,下邊要與口結合嚴密,上邊與蓋面的交接要和順而;又要突出蓋板線的圓整有勁。
蓋上的橋梁的(鈕)是最關鍵之處,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變化較大。要抓住每一個細部:橋中央是最狹處,慢慢向兩面延伸至蓋,特別是與蓋的結合處要形成橢圓形,但又不是整個的,而是個三分之二橢圓;橋與蓋的交接處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顯;其內孔與蓋的結合處緩轉勻稱,內孔也是三分之二個橢圓,與橋形成呼應;橋的兩側對稱,處理手法難度較大,需耐心才能達成。
壺嘴稱為直筒暗嘴。首先注意長短、粗細的比例恰當,自然,不能相差絲毫。從嘴頭至壺身,逐漸加粗,就像是從壺體上生出來的感覺。至嘴端1釐米左右是直形,但看起來有些喇叭形,這是視力的錯覺。嘴的角度恰到好處,面要平整,內孔要圓,嘴內徑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這樣出水衝力有勁,不易涎水。
壺把要與嘴對稱,把內外都是和順流利的三角形線條,把頭與壺體結合與嘴相同,自然流暢。(把手的橫斷面外圓內平似圓頭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適。
壺底部三足稱圍棋足,形如圍棋子。足與底面結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邊三角形,要求勻稱不偏,使整體統一,顯示出一把壺的神韻齊全,風度大氣,實用大方。
石瓢在我們行家來說是永遠跌不破的形(還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說這些形很受行家喜歡,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並可能一直延續下去。
歷史
壺中百變,首推石瓢。
石瓢壺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於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壺以三足立身;舊時為避塵穢,農家借用鍋蓋遮擋,故此鍋蓋拎手演進為石瓢獨有之過梁。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蓋橋鈕,此三要素構成了石瓢遺傳的DNA基因。作為個人臆斷,雖有些異想天開,但求證過程頗是小心謹慎,既見生產實物,又有生活體驗。博學的高振宇就創作過一隻碓身石瓢,算是例證吧。
石瓢起源之另一說,應自顧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而將「石銚」改稱為「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據清末旗人震鈞《茶說》談到「器之要者」,當屬銚。作為吊在炭火之上的烹煮用具,「銚以薄為貴,所以速其沸也,石銚必不能薄;今人用銅銚,腥澀難耐,蓋銚以潔為主,所以全其味也,銅銚必不能潔;瓷銚又不禁火;而砂銚尚焉」。所以,紫砂銚取石銚形意而成壺,但已不具烹煮之功,僅作沏泡專用。陳曼生與朱石梅分別在其參與的石銚壺銘文: 「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梅花一瓢,東閣招邀」, 想來這也是顧老為之更名的直接依據。
石瓢製作大家以清中期楊彭年為上。他所制石瓢有高、中、矮之分;有圈把、提梁之別。並與陳鴻壽合作弧曲面的「曼生石瓢」,樸茂祥和;與瞿應紹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剛勁明快;與朱堅合作虛蓋的「石梅石瓢」,渾厚高古。更為經典的是文人雅士有感而發,將詩書畫印集於壺身,切水、切茶、切壺型、切感懷。 「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愛竹總如教弟子,數番剪削又扶持」等等,充滿了人生的況味。
顧景舟製作、吳湖帆與江寒汀書畫的合作壺,是當代石瓢壺的扛鼎之作。曾創出紫砂史上的神話:拍賣價折合人民幣為1000多萬元。不以金錢的槓桿衡量,只以藝術的角度評價此壺,它當之無愧的。石瓢壺雖是仿古之作,但顧景舟大師不因襲傳統,將畢生的修為瞭然於胸,機杼獨運。景舟石瓢強化渾圓之身,蓬勃沈雄。壓低拱形橋鈕,待勢而發。「有神斯秀,有氣乃潤」,作到了神完氣足。因此極具現代審美。
石瓢壺久盛不衰,還在於壺型優勢。自編順口溜為:「下大上小梯形身,利於聚熱和發茶;壓蓋闊口橋形鈕,方便提拎清茶渣;三足鼎立壺身扁,安穩擺置好端拿;壺面寬廣宜書畫,喝茶品壺才為雅。」
當代
在時代的呼喚下,當今陶藝家們繼承傳統,並以個人理解不斷演繹出自家面貌的石瓢壺。如徐漢棠的矮石瓢、葛陶中的滿石瓢、高振宇的高鈕石瓢、陳國良的長嘴石瓢、高湘君的星帶石瓢等等;在繼承傳統上,年輕有為的徐小平、邵雲琴、李涵鳴、任備安、李寒勇、吳界明、朱勤勇 、吳洪明等等好工手一展才藝。石瓢壺成為紫砂藝人從傳統到創新的接力棒,薪火相傳……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歷史文物陳列館隸屬於中研院史語所,為一座研究類型博物館,於2002年重新開幕,展出的文物不僅具備了歷史文化脈絡與考古知識的價值,同時也說明了史語所所自1920年代後期以來的考古歷史的發展演進歷程,近年來更利用數位典藏技術來保存文物和促進世界知識交流,這些都是與一般歷史博物館不同之處。
展示主軸以史語所研究成果為主,規劃出不同的主題:2樓的「歷史空間」展出居延漢簡、珍藏圖書、內閣大庫檔案、中國西南民族、豐碑拓片、臺灣史料等文物。1樓的空間試圖營造出進入地下墓室的情境,展出早期的重要考古發掘成果,依序為龍山文化、殷商、西周與東周。
古埃及法老王長眠的金字塔和古中國商王大墓有何不同?「鹿方鼎」的長相為何?漢代的軍備檢查報告書怎麼寫?金榜題名的「金榜」又是什麼模樣?前往「歷史文物陳列館」可以滿足各種好奇之心,可以欣賞到中國珍貴的歷史文物,更重要的是「歷史」不再是教科書裡生硬無趣的教條。
#台北景點 #歷史文物陳列館 #故宮博物院 #博物館
🔑【副頻道「Jordan日常」】https://bit.ly/3hhOQDg
🔑【「Jordan到處走」粉絲頁】 https://bit.ly/2XaazF9
歷史文物陳列館官網
http://museum.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區圖
http://museum.sinica.edu.tw/visiting_location.php?action=download&id=15
「Jordan到處走」健行影片 https://bit.ly/30XNJBD
渡假村、飯店住宿 https://bit.ly/3fcCDh6
陽明山景點 https://bit.ly/2P3URqC
賞花系列 https://bit.ly/336ZOHj
夏天避暑清涼步道 https://bit.ly/2CYLRk4
兒童遊戲場 https://bit.ly/3f9qXf5
玩水系列 https://bit.ly/2Xab4Px
歷史建築古蹟 https://bit.ly/2BGNzWR
博物館 https://bit.ly/3094SZS
台北景點 https://bit.ly/39BY0HN
基隆景點 https://bit.ly/2PaYsDa
宜蘭景點 https://bit.ly/3098Mly
新北市瑞芳區景點 https://bit.ly/3368SMD
新北市淡水區景點 https://bit.ly/2D0q6R4
新北市石門區景點 https://bit.ly/2BHDCbJ
新北市萬里區景點 https://bit.ly/3gblYMx
新北市貢寮區景點 https://bit.ly/2X7JgLN
新北市汐止區景點 https://bit.ly/2D1Tp5B
新北市平溪區景點 https://bit.ly/3gejH2Z
台南景點 https://bit.ly/2Dh8fFm
商業配合聯絡方式:
1. FB粉絲專頁「Jordan到處走」私訊
2. E-mail:driversjuju@gmail.com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新版)新加坡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位於新加坡聖淘沙島砲兵大道8號之名勝世界綜合娛樂城,於2010年3月18日開試營運,於2011年5月28日正式開幕,為僅次於日本大阪後亞洲第二座環球影城。樂園現時分為7個主題區,分別為:好萊塢、紐約、科幻城市、古埃及、迷失世界、遙遠王國及馬達加斯加,是全世界面積最小的環球影城。好萊塢位於公園的入口區。園區設有具吸引力的百老匯式劇院,同時亦設有數家餐廳和各種旗艦店。作為一個複製的好萊塢大道,該區域的兩側是動態建築和棕櫚樹。而每個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還亦會會有好萊塢星光大道的演出,在公園的潟湖亦會發放煙花。在園區出現的電影角色包括:功夫熊貓阿寶、科學怪人、啄木鳥伍迪、啄木鳥雲妮、瑪麗蓮•夢露、查理•卓別林、陰間大法師和貝蒂。紐約園區是根據原來紐約市建成,展示紐約市隨時代及後現代化的轉變。此區域擁有在環球電影中常描繪的城市輪廓,霓虹燈,門面和人行道,同時亦特意在園區複製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大門口及入口處的兩座石獅子,將紐約市的風貌呈現在遊人眼前。科幻城市是一個以想像而成的大都市,其中內容包含許多是夢,但過去的人類及文化則未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演進,只餘下很少或根本沒有殘餘。另外,城市中亦設有世界上最高的對決鬥過山車「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過山車高度為42.7米,對決的兩方分別為機械及人類。古埃及的歷史由20世紀30年代黃金時代埃及勘探開始改編,此園區的特點,是以古埃及為主題,園區中有一座古埃及方尖碑和金字塔,同時展出的還有在那個時代被發現法老王的墳墓。該地區還有加入廣受歡迎的電影神鬼傳奇的元素。馬達加斯加的靈感來自於同名電影馬達加斯加,電影中有四隻動物﹕獅子愛力獅,斑馬馬蹄,長頸鹿長頸男及河馬河馬莉,牠們從中央公園動物園逃脫,不幸最後流落到馬達加斯加島。該園區擁有茂密的熱帶叢林以及兩個遊樂設施,同時亦有電影人物會在該處出現,包括:愛力獅、馬蹄、長頸男、河馬莉、狐猴國王朱立安、4隻企鵝、猴子及小狐猴Mort。遙遠王國的靈感源自夢工廠動畫的史瑞克,並描繪童話人物在遙遠王國的日常生活。該區域由許多的電影內的事物組成,如史瑞克的沼澤房子以及遙遠的美艷羅密歐鎮的夜生活場所,亦可識別騎士俱樂部所在的位置。該區域的亮點是40麥可的遙遠王國城堡,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參照遙遠王國建成的城堡。該城堡主要的主要景點有史瑞克4-D影院和多話驢耍寶秀,現場配音亦由原配音員麥克•邁爾斯、艾迪•墨菲和的卡麥蓉•狄亞負責。而園區中可找到的卡通電影人物包括史瑞克、驢友、皮靴貓和費歐娜公主。失落的世界包含目前在大多數世界各地的環球影城公園了的許多傳統景點,而當中亦分為兩個主題區:侏羅紀公園和水上樂園。侏羅紀公園由史提芬•史匹堡和米高•克賴頓所創作的小說流行的電影而建成,當中,在其他環球影城公園廣受歡迎的水上遊樂項目「侏羅紀河流探險」更採用了全新設計。而水上樂園部分則為主要的水上景點,當中的表演亦是根據奇雲•高士拿主演的電影《未來水世界》作為藍本,將當中爆破及驚險的場面呈現在觀眾眼前。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內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埃及吉薩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不但擁有4500年悠久歷史,而且眾多未解之謎一直讓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科學家無限神往。一個國際研究團隊2日宣布, . ... <看更多>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內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埃及吉薩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不但擁有4500年悠久歷史,而且眾多未解之謎一直讓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科學家無限神往。一個國際研究團隊2日宣布, . ... <看更多>
金字塔 演進 史 在 埃及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 其實是這樣建成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金字塔 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 ... 金字塔 的建造一直是世界未解之谜,在科技和建筑业都不发达的古代,埃及人民能够建成 金字塔 真的太神奇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