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醫生──希望大家都是「差不多孕婦」】 作者:楊濬光醫師
先來看看這段摘錄自中國名著《差不多先生傳》的故事:
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媽叫他買紅糖,他買白糖回來。他媽媽罵他,他搖搖頭道:「紅糖同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那一省?」他說是陜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陜西。」他說:「陜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後來他在一個錢舖裡做夥計;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會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只是笑嘻嬉地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行醫多年,發現到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為數不少的孕婦,會把對寶寶的關心,表現在對很多小細節的鑽研。這種態度不是不好,但是,往往在太過注意小細節的同時,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憂慮;甚至,忽略了真正該注意的大問題。
「醫生,今天寶寶多大了啊?」
「1400公克左右。」
「可是,書上說30周的寶寶應該有1500公克了耶。」
「差不多吧……」
「醫生,我吃的鈣片夠不夠啊?」
「每天900毫克,可以啊!」
「可是你的部落格上寫每天要1200-1500毫克。」
「差不多啊,又不是沒有吃其他含鈣的東西。」
「醫生,寶寶臉朝前或朝後有差嗎?」
「差不多,頭在下面胎位就是正的。」
「有書上寫說,寶寶臉朝前會生不出來,是真的嗎?」
「這沒有絕對的關係,生不出來與把寶寶養太大才有關。」
「醫生,我唐氏症篩選的機率是1/1150,會很高嗎?」
「不會啊。」
「可是我同學年齡跟我一樣,她的機率是1/1200。」
「差不多啊!」
「醫生,我買了胎教音樂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胎教音樂,我每天逼自己聽30分鐘,不知道夠不夠?」
「差不多吧,就別逼自己了。」
自從上個禮拜有一位熟識的孕婦給我一個「差不多醫生」的封號,我才驚覺,一天的門診我可能說了超過100次「差不多」!
到底是文明社會的競爭,還是少子化趨勢,還是輿論媒體加諸在大家身上的壓力,讓大家在懷孕中應該保持的放鬆、愉悅的心情,幾乎在現代孕婦身上都找不到。更多的營養品,只會讓大家成天覺得還少了補什麼營養;更多的檢查,只會讓大家對於檢查的結果充滿一堆疑問,而又創造出一堆問題。
有一位孕婦氣沖沖的跑來跟我說,她想要請之前產檢的醫生幫寶寶數手指腳趾,「他竟然回答我說:難道看到寶寶多一隻手指腳趾,妳就要把寶寶拿掉嗎?」這位醫生的回答當然太過於直接而聳動,可是,請大家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這是事實不是嗎?
產前檢查要做的是確保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不是保證完美無缺!在科技一日千里之際,「健康」與「完美無缺」,距離好像越來越近了。這是好事嗎?我完全不能同意,等到幾年以後產前檢查可以測出智商超過180的寶寶的時候,你我只能慶幸早40年出生,不然都可能是淪為被「拿掉」的那一個!
講一個笑話。一天,有一位老婆婆對我們超音技術師非常的不滿意,於是跑去跟醫生告狀:「為什麼其他的病人都做20分鐘,而只幫我做3分鐘?」
「做20分鐘的是因為是孕婦,要看寶寶的構造,才會花多一點時間啊。」
「可是,在我前面的那個沒有懷孕的小姐也做得比我久,還找了十幾張照片,為什麼只給我照三張,你們評評理……」
「因為你的子宮和兩個卵巢都正常,而且沒有長什麼東西,所以照片三張。前面那一位小姐子宮長了很多肌瘤,所以多照了很多張,妳想要照很多張嗎?」醫生笑笑說。
有經驗的醫生,只要把握重要的項目問診與檢查,也許三分鐘的時間,在談笑中,就能完全掌握病人的情況。千萬不要以醫生看您的時間久不久,有沒有很詳盡的向您解釋,做為這個醫生好不好的唯一判斷依據。
醫學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一個醫生的養成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而當中也充滿著許多的細膩的判斷。當一個「差不多醫生」,聽起來似乎很糟糕。對我們來說,孕婦的血壓高一點點,我們就要斤斤計較;如果加上出現了蛋白尿,那就「差很多」了!超音波檢查,若有前置胎盤,那對於胎盤的關注,就要放的比胎兒還多很多了。寶寶的胎動如果和以往「差很多」而沒有馬上來檢查,換來的一定是醫生板起來的面孔,這可不能差不多就可以的。我寧可花更多的時間,好好的判斷產婦的產程,而非斤斤計較胎兒體重到底是多少。很多很多的細節,絕對不能馬虎的!
希望各位孕婦保有「固有美德」差不多先生的心情懷孕,當個「差不多孕婦」就好,這樣媽媽心情愉快,寶寶最健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母乳媽媽的心事有誰知? 😫半夜擠乳餵奶甜蜜又心酸! 😤親餵寶寶24小時掛身上,媽媽睡眠不足臉蠟黃。 黑面蔡媽媽也曾經是母乳陣線聯盟的一員, 第一次加入聯盟的時候還是個職業媽媽, 第二次則是全職媽咪, 兩種身份都體驗過的我覺得只要是餵哺母乳都很累人呀! 但是為了寶寶身體更健康更有抵抗力, 其...
鈣片不能和什麼 吃 在 ??????翁啾的餐桌食譜與生活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W的孕期好物 懷孕補鈣、幫助睡眠、好孕不抽筋
[老行家珍珠粉]
◾今年3月初,我經歷了懷孕後第一次的小腿抽筋-右腿後側,跛腳痛了將近5天,目前住透天厝的我每天上下樓,每走一步都好痛...😭。
其實,我知道抽筋發生的機率很大,因為孕期健檢報告裡:缺鈣嚴重。這就是為什麼只要宜蘭天氣一好,我就會出門曬太陽,為的就是補充維生素D來幫助體內鈣質吸收。
"吃鈣片?"
孕後我無法吞一些加工的藥丸或藥粒形狀的營養補充品,就連初期每個人都說一定要補充的葉酸錠,都能讓我反胃直接吐出來😢。所以後來我也就完全不考慮吃鈣片。
"鈣質哪裡來、如何從負的補到滿"
成了我的一個棘手問題,就在這時,我收到老行家珍珠粉的試吃。
它的成分就是單純的"珍珠",我早晚準時配溫開水各吃一包,偶爾加入牛奶或豆漿甚至是優格裡,食用了好一陣子後,真心覺得是個好東西!相見恨晚!我沒有再次抽筋,非常非常感謝!反倒我老公抽筋了,他真的很有事,難道他還要長高🤷🏻♀️?家裡珍珠粉數量不多,要吃請他自己買🤣。
對於珍珠粉,我是從小聽到大,因為我媽好愛講:
"我懷著妳的時候有吃珍珠粉喔!"
阿姨都會在一旁應和:
"妳看看妳媽,我懷孕都沒吃這麼好的東西!"
老一輩以為懷孕吃珍珠粉會讓寶寶漂亮,不過寶寶的長相靠的是基因。
其實,珍珠粉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鈣、珍珠蛋白、胺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不論懷的是男寶或女寶都要吃,而且缺鈣好像會影響睡眠品質,在我補充了珍珠粉後,幾乎都很好睡,這點已經懷孕後期的我很有感。孕媽咪群裡面最愛訴說的就是睡不好這件事了。所以,補充珍珠粉為的可是孕媽咪我們自己,我們狀態好,肚子裡的寶寶才會好!重要的懷孕時期不能省!
◾老牌子的老行家珍珠粉,採低溫專利製程生產技術(-196℃專利充氮研磨),全程控溫、保留養份,萃取出優質、富含胺基酸的高品質珍珠粉。
◾衛服部建議成人每日攝取鈣含量為1000毫克,而老行家的珍珠粉每一小包約含有400毫克鈣質,每天2包的鈣含量就能達到成人每日建議鈣攝取量的8成囉!再加上三餐原型食物的補充,1000毫克達標不是問題!
◾好康提醒:
①懷孕3個月(擁有媽媽手冊者)的孕媽咪們,可以上老行家官網,申請免費的好孕禮!
🎁[好孕禮] 珍珠粉2入(原味+蔓越莓各1包)+珍珠粉面膜+益生菌3入
②今年母親節檔期優惠折扣:4/9(五)~4/16(五)單筆消費限時滿萬折千。
消費也會有滿額贈,同時還可以參加抽獎抽按摩椅、調理鍋呦!珍珠粉除了有組合折扣,還有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
連結:https://lihi1.com/SWHPJ/winniesdiningtable
老行家官網 https://www.lohongka.com.tw
*小提醒:珍珠粉不可與含咖啡因飲品同時食用喔,咖啡因會影響鈣質的吸收。
老行家燕窩Taiwan
IG @lohongka_taiwan
#老行家 #老行家珍珠粉 #珍珠粉 #懷孕日記
#w的孕期餐食紀錄 #補鈣 #懷孕不要抽筋 #懷孕吃什麼 #孕後期 #孕期保養 #孕期營養 #母親節 #母親節禮物 ※拍攝時期:33w
鈣片不能和什麼 吃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沒在吃任何保健食品,但我對當紅的各項產品其實並不陌生,除了社群媒體廣告無孔不入,門診中也常有女生懷孕後,發現自己常吃的保健食品包裝上標示著「孕婦服用前請諮詢婦產科醫師」,擔心吃了影響胎兒,緊張地來問我意見。
首先要釐清,保健食品的本質就是「食品」而不是藥,自然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反過來說,要藉由吃珍珠粉、燕窩等「食品」讓胎兒的皮膚變好、贏在起跑點,也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天方夜譚。在我看來,產品要孕婦服用前諮詢醫師,可能是廠商認為多寫一句當然不吃虧,甚至是抱持著些許推卸責任的心態,「反正我該寫的都寫了,有問題請妳自己負責。」
雖說食品不會影響胎兒,但我對這些產品還是持保留態度,不會特別鼓勵媽媽食用。因為各種產品推陳出新,醫師不可能通盤了解,更不可能為其背書。 再加上時不時就有新聞報導某某產品塑化劑超標、含重金屬,就算是所謂天然的鹿膠、鹿茸也曾因狂鹿症而下架。上網搜尋,也會看到網友表示吃了某牌的養顏產品經期亂掉、肌瘤變大,懷疑廠商偷添加雌激素等等文章。姑且不論這些分享是真是假,退一步來想,懷孕要煩惱的事情已經夠多了,何苦花大錢吃下更多的擔憂呢?
更何況市面上保健食品功能通常不明確,效果也很難驗證。比如各種號稱喝了氣色會變好,能維持青春的美容飲、吃了皮膚會Q彈的膠原蛋白粉,往往是靠著光鮮亮麗的代言人與網紅鋪天蓋地的利用女性身體形象焦慮做行銷。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膠原蛋白用吃的根本都會被胃酸分解,完全不可能運送到皮膚。講得直接一點,如果吃了真的「感覺」有效果,若非心理作用,還真的要懷疑它到底添加了什麼?
如果真的忍不住,一定要購買,我會建議認明衛福部認證,包裝上印有「健康食品」字樣及小綠人標準圖像的健康食品。
還有所謂「呵護私密」(廣告還不能寫「私密處」,因為涉及器官所以違法)的蔓越莓錠,其實對預防尿道、陰道感染僅有零星的小研究佐證,功效也非常有限,,倒不如養成多喝水、不憋尿、早睡不熬夜的好習慣。更何況,孕期因雌激素改變、膀胱壓迫等因素,感染的機會又比懷孕前高上許多,如果真的出現陰部搔癢、解尿疼痛等症狀應該尋求治療診斷,請醫師開立懷孕適合的藥物,而不是因為怕吃藥而靠著吃保健食品隱忍,反而容易因延誤治療讓感染加重。
大家一定會問,那孕期有沒有一定該吃的營養補充品呢?我認為還是得先回頭檢視媽媽的一日三餐來做個人化的選擇,比如愛吃蔬菜的人未必要補充葉酸,每週都有吃兩、三次魚類(尤其鮭魚、鯖魚、秋刀魚)的媽媽大可不用再添購魚油。但假設妳是素食媽媽,補充維他命b12和鐵劑就很重要。假設孕中期很容易抽筋的孕婦,就可在睡前補充高單位的鎂。如果很不喜歡乳製品討厭曬太陽的女生就可以適量補充鈣片、維生素D。簡單來說,與其花時間比較各營養品廠牌的優劣,還不如用心了解自己三餐吃進去哪些營養素、哪些還不足需要補充。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產品雖然孕前有效,但到懷孕時有可能失效。好比孕期因黃體素上升、腸胃蠕動變慢,原本對於幫助排便很有效的益生菌或酵素都可能失靈,甚至有媽媽便秘嚴重到一週都解不出來,造成腹絞痛難耐。這時除了多喝水、多吃蔬菜外,可放心使用軟便劑(氧化鎂)、瀉藥或杜化液等產品。這些改善便秘的藥物對胎兒並不會有任何影響,效果也比益生菌好。
或許有人會說,反正這些保健食品就是賣個「健康的希望」、「美麗的夢想」,有錢就買來加減吃,我何必擋人財路。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核心價值的問題,不吐不快。有些人不運動、三餐亂吃熬夜卻捨本逐末買一大堆保健食品,誤以為這樣就是養生,也有孕婦對於包裝精美、有漂亮代言人的產品深信不疑,卻對普通的食物。如 :冰水、 薏仁 、 海鮮、 山楂等過度害怕,動輒得咎。還有人明明就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感染等疾病,卻堅持吃藥傷身,只信保健食品導致病情惡化。
我如果不「老實」說出真相,對這些族群實在不公平,也有失醫師的本分。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否有懷孕,健康的根本永遠都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睡眠充足的老生常談。如果真的生病了,要治療還是得靠專業醫師開立的藥物,這些都不是保健食品所能取代的!
#一口氣得罪所有廠商
鈣片不能和什麼 吃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母乳媽媽的心事有誰知?
😫半夜擠乳餵奶甜蜜又心酸!
😤親餵寶寶24小時掛身上,媽媽睡眠不足臉蠟黃。
黑面蔡媽媽也曾經是母乳陣線聯盟的一員,
第一次加入聯盟的時候還是個職業媽媽,
第二次則是全職媽咪,
兩種身份都體驗過的我覺得只要是餵哺母乳都很累人呀!
但是為了寶寶身體更健康更有抵抗力,
其實再累媽媽都會撐下去,
但如果能有後援補給隊伍的支持,
我想我們在母乳人生這條路上會更順利。
像我懷孕時全期都吃孕哺兒的營養品,
特別是綜合維他命、鈣片等等,
產後因為餵母乳的關係更不能鬆懈,
我就會特別補充卵磷脂與鈣片,讓我在哺乳的時候順利!
這次黑面蔡媽媽剛好有機會主持活動,更進一步認識孕哺兒,
老實說讓我有點心動是不是要來生老三,
然後好好的乖乖的吃營養補充品,再把身體徹底調養一次。
#因為坐月子就是調身體最好的時機
活動中我認識了兩位母乳陣線聯盟的媽咪,
她們目前都還在餵哺母乳,
同時也和我分享很多餵母乳辛苦和甜蜜的地方,
究竟有什麼聰明的方式,支持她們繼續走下去呢?
趕快和我一起來了解吧!
了解更多孕哺兒
👉https://lihi.biz/JQLlM/omc1m
孕哺兒粉絲專頁
👉https://lihi.cc/o8K7O/omc1m
#黑面蔡媽媽 #和妳一起運動的好朋友 #超級媽咪 #SuperMami #孕哺兒 #母乳陣線聯盟 #孕哺兒卵磷脂 #哺多多
鈣片不能和什麼 吃 在 骨質疏鬆別再吃鈣片了!醫生:吃魚時多撒一把它,補鈣效果比 ... 的推薦與評價
骨質疏鬆別再吃 鈣片 了!醫生:吃魚時多撒一把它,補鈣效果比牛奶強20倍,到99歲都不用拄拐杖,骨頭比鋼鐵還堅硬丨養之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