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看了《千六》,即係2020年《八佰》加1975年《八百壯士》
~分別看完國共製作的八百壯士,再看完些少史料,就這樣充實地過了週末,都是為政治宣傳製作的愛國電影,個人已經過了看完這類電影感覺激動、熱血沸騰的階段,一口氣看完兩齣,純粹相比較兩者如何處理這個歷史課題。
~ 414名(維基百科資料)國民革命軍,號稱有800人,在1937年10月28到11月1日,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抵抗了日軍前後六次圍攻,幫助了其他軍隊徹退,為日本侵華事件惹起國際關注,同時亦挫了日本宣稱可三天攻陷上海的鋭氣。在11月1日凌晨,謝晉元奉命撤退,成功率領357人(1975年版《八百壯士》數字)進入英國租界,而維基說是377人,國內電影《八佰》沒有報數。看了兩齣戲,再看看實際死傷數字,只能說戲中的國軍點止死傷咁少人,尤其《八佰》最後一幕,令人的感覺差不多是全軍覆沒,明白不斷死人,是為了增強戲劇性和煽情效果,不過的確離事實有點遠。
~論製作一定是利用現今科技,加上超過5億製作費的《八佰》勝出。劇情上《八佰》集中在那四天的困獸鬥戰爭中,有採用了現在流行的由小人物小故事,引導觀眾入戲,軍隊中除了勇敢不畏死的,還有逃兵、怕死的、入錯軍隊行列最後變成兵的…,龍蛇混雜,軍人方面的人物描寫上,比75年版更豐富深刻。不過有個位相當敗筆,就是為了政治正確,不斷剪走中華民國國旗,或者相當細小地出現在鏡頭中,令到女生冒死遊泳送國旗,到之後拚死護旗這段戲,完全失去應有感染力,本來演員應該向著國旗致敬,現在變成眼神望著空氣致敬,完全兩回事。另外還有那匹不死白馬,只覺得造作和矯情。現今電腦技術加上充足製作費,英國租界的繁榮對比四行倉庫的荒蕪,效果做得很好,製作上,這劇無疑是一級。見到不少網頁有長文談《八佰》,不贅了,大家找來看吧!
~ 1975年的《八百壯士》,可能不少朋友未看過,這個版本有林青霞做女主角楊惠敏,柯俊雄飾演謝晉元,徐楓演他妻子凌維誠,初出道的張艾嘉也客串一婸,年輕的秦漢、馮淬帆、楊群、.…也有參演,仿如之後的《建X大業》系列,當時得令的明星也要參加一般。雖然當年沒有電腦動畫幫助,不過得到政府支持,軍艦、戰機、裝甲車、鎗炮…全部用真的軍備,又有另一種味道。故事方面,自然將國民革命軍描述得很正面。開場約四十分鐘,不是講四行倉庫,而是說謝晉元在日本人租界做卧底,執行「鐵拳行動」,攻擊日軍司令部和用自殺船炸日本軍艦「出雲號」,任務部分完成,但仍然抗受不了日軍猛烈攻擊,在撤退的問題上,謝晉元建議死守四行倉庫,於是好像《墨攻》,國軍在倉庫中,非常有時間去預備和建築各種防御設備,這方面和《八佰》差異頗大,而對於士兵,75年版也沒有甚麽描寫,主要見他們不斷開鎗和被炸到彈開等等,沒有小故事,不過,當年也未流行這種小人物、小故事風格,很難一句說下去舊不如新。
~ 75年女主角比較多戲,而2020版較小女性戲份,初出茅廬的林青霞飾演女童子軍,典型充滿愛國熱情的角色,據資料她為了這戲努力學遊泳,因為遊水送國旗去四行倉庫的便是她。謝晉元接過國旗,掛起後所有士兵一同敬禮,到空襲國旗一幕,國旗的特寫鏡頭出現了多次,雖然充滿政治宣傳味道,但合理的,因為這段戲的感情位是由國旗帶動。徐楓演的謝晉元妻,一開始帶著對子女和丈夫一齊做卧底,戰爭劇烈時,謝多次要她帶子女會廣州,她走完還是回到他身邊,可能是史實,也可能因為是女主角,點可以咁快消失。
~ 邊部好看些?現時口味肯定是《八佰》,不過重申已經過了聽《勇敢的中國人》、《長城謠》、《龍的傳人》就會勁感動的時期了,反而今年看過的《幻愛》、就上畫的《親愛的房客》和《怪胎》,個人更為喜歡。
#八佰 #八百壯士 #四行倉庫 #上海 #日軍侵華 #八年抗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0的網紅【官方專屬頻道】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裡是 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官方專屬頻道】 我是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lfeasantSir Twitch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sealstungming 任何聯絡、合作、工商、訪談 請至信箱:m...
「長城謠」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城謠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城謠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城謠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城謠 在 【官方專屬頻道】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城謠 在 Fw: [評論] 直面殘酷的抗戰歌曲:〈長城謠〉 - 看板LyricsStudy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雷佳(抗戰勝利歌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古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 The Great Wall Ballad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 张明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 周小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羅文-長城謠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林明正- 長城謠,小時候常聽到的抗戰歌曲,如今在台灣幾乎 ...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古璇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長城謠 的評價
- 關於長城謠 在 [創作] 新.長城謠~ - 看板HatePolitic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長城謠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寫作:讓配角活成主角】
前幾天我們看了一部泰國廣告,講的是熱愛足球的男孩坐冷板凳的故事(連結:http://bit.ly/2z0wAd2)。
不過,這部影片讓人感到勵志的地方,卻是因為這位心思成熟的男孩所帶來的。
一起來看看榮哲老師的微影評分析吧。
-
如何寫作:讓配角活成主角 / 許榮哲
常有朋友問我「如何寫作」?
我的答案是「放大你的主觀」。
什麼意思?
我舉了一本繪本為例──《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
故事很簡單,就是反覆問同一句話「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
雖然問題一樣,但每次都有不同的答案。
第一個跳出來回答的人是秦始皇,他說「當然是我的功勞,因為是我下令築長城,以抵禦匈奴」。
「下令者」秦始皇的主觀,非常有道理。
第二個跳出來回答的人是鍊金術士盧生,他說「當然是我的功勞,是我拿了一本奇書給秦始皇看,書上寫著『亡秦者,胡也』,胡不就是匈奴嗎,這本書把秦始皇嚇得半死,他才因此下令築長城,防堵匈奴」。
「源頭者」盧生的主觀,也非常有道理。
第三個跳出來回答的人是大將軍蒙恬,他說「當然是我的功勞,因為長城是我帶百姓去築的,匈奴也是我帶兵去打的,統統都是我」。
「實做者」蒙恬的主觀,確實非常有道理。
第四個是哭倒萬里長城的孟姜女,她流傳在民間的故事你一定非常熟悉,她說這是她的功勞,沒有人能夠否認。
「傳說者」孟姜女的主觀,確實非常有道理。
同樣的邏輯,第五、六、七……登場者,分是匈奴王、漢武帝、南北朝將軍檀道濟、唐朝詩人王維、王之渙、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作〈長城謠〉這首歌的作詞作曲人潘子農、劉雪庵、從外太空肉眼看到長城的太空人,把長城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們都都宣稱「萬里長城這麼有名是自己的功勞」。
一連十幾個「主觀」的個人觀點,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用一句簡單的大白話帶過,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底下這支微電影〈坐了整天冷板凳,兒子你難過嗎?〉,用了類似的說故事方法,前後兩個主觀的個人觀點。
故事梗概如下:
父親跟著兒子去參加足球比賽。
兒子是候補球員,整場球賽下來,即使主力球員受傷,也是另一位候補上場,兒子從頭到尾坐冷板凳。
看著候補區,兒子失落的神情,父親的心裡非常難受。
以上是父親的主觀,以下則是兒子的主觀。
球賽結束,父親問兒子「從頭到尾都沒上場會不會難過」,沒想到兒子居然回答「有啊,我有上場」。
原來父親的「上場」是字面上的意思「上場踢球」,然而兒子的「上場」卻是「團結合作」,有人的工作是踢球,有人的工作是後勤補給,即使是撿球、遞茶水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代表世俗看法的父親(以及觀眾)被早熟懂事的兒子的說法說服了。
看完上面的故事梗概,應該已經秒懂,不需要再看影片了。
錯!
繪本《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和微電影〈坐了整天冷板凳,兒子你難過嗎?〉,在故事結構上類似,同樣用多重主觀說故事,但本質上卻天差地別。
繪本《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裡的各種主觀,基本上是平等的,沒有誰壓過誰,是非、對錯、有理沒理,全交給讀者自由評判。
也就是繪本組合了一堆主觀,最後卻說了一個客觀的故事。
至於微電影〈坐了整天冷板凳,兒子你難過嗎?〉則不是,兒子的主觀強壓父親的主觀,作者刻意在主導一種價值:父親是錯的,兒子才是對的。這是一支徹徹底底的主觀故事
客觀好?還是主觀好?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主觀要如何才能說服人」。
這支微電影一連做了兩次好到不行的伏筆示範,極簡單,而且行雲流水,不露一絲痕跡。
影片一開始,兒子正在綁鞋帶,因為足球比賽即將開始了。
父親問:「要幫你綁嗎?
兒子自信的回答:「老爸,梅西都是自己綁鞋帶的。」
開場一來一回,一個極簡單的對話,在「故事」上帶出「足球賽」(這一點容易)。在「人物」上,強而有力的刻畫出這對父子「不在同一個檔次上」(這一點困難)。
兒子高了父親不只一個檔次。
父親是傳統父親。
兒子不是傳統兒子。
這為後來父親眼裡的「兒子從頭到尾沒上場」(利己精神),以及兒子心中認定「我們從頭到尾都是一體的」(利他精神),做了非常有說服力的伏筆。
不只如此,還有第二次。
足球賽開始了,教練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幫忙,快幫忙」。
這句話看起來是教練說給「場上球員」聽的,但「場下候補」的小男孩聽進去了。
於是整場比賽,小男孩都在貫徹教練的話「幫忙,快幫忙」──
他遞茶水給隊友,他是服務員。
他撿踢出場外的球,他是小小球僮。
不只如此,他為了受傷的隊友,衝進場內,幫他冰敷,他是防護員。
他幫隊友講解戰術,隊友才能踢進致勝的一球,他是教練。
從服務他人的小事,一直做到致勝贏球的大事,小男孩徹底完成了教練開場的那一句話「幫忙,快幫忙」。
聽了兒子的解釋之後,父親釋懷了,他說:「上場滿久的嘛!」
隨後,父親把飲料空瓶往空中一抛,兒子隨即起腳,俐落一踢,空瓶應聲入垃圾桶,這是他今天踢進的第一球。
Slogan出現。
運動──造就不凡的人!
結束得簡潔有力。
微電影講的其實就是「把配角活成主角」,這不就是我常說的「相信自己是天才,比真的天才更重要」。
回到一開始的寫作問題。
「如何寫作?」
我的答案是「放大你的主觀」。
最後再補上「然後用你的主觀來說服讀者」。
──完
長城謠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寫作:讓配角活成主角】
前幾天我們看了一部泰國廣告,講的是熱愛足球的男孩坐冷板凳的故事(連結:http://bit.ly/2z0wAd2)。
不過,這部影片讓人感到勵志的地方,卻是因為這位心思成熟的男孩所帶來的。
一起來看看榮哲老師的微影評分析吧。
-
如何寫作:讓配角活成主角 / 許榮哲
常有朋友問我「如何寫作」?
我的答案是「放大你的主觀」。
什麼意思?
我舉了一本繪本為例──《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
故事很簡單,就是反覆問同一句話「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
雖然問題一樣,但每次都有不同的答案。
第一個跳出來回答的人是秦始皇,他說「當然是我的功勞,因為是我下令築長城,以抵禦匈奴」。
「下令者」秦始皇的主觀,非常有道理。
第二個跳出來回答的人是鍊金術士盧生,他說「當然是我的功勞,是我拿了一本奇書給秦始皇看,書上寫著『亡秦者,胡也』,胡不就是匈奴嗎,這本書把秦始皇嚇得半死,他才因此下令築長城,防堵匈奴」。
「源頭者」盧生的主觀,也非常有道理。
第三個跳出來回答的人是大將軍蒙恬,他說「當然是我的功勞,因為長城是我帶百姓去築的,匈奴也是我帶兵去打的,統統都是我」。
「實做者」蒙恬的主觀,確實非常有道理。
第四個是哭倒萬里長城的孟姜女,她流傳在民間的故事你一定非常熟悉,她說這是她的功勞,沒有人能夠否認。
「傳說者」孟姜女的主觀,確實非常有道理。
同樣的邏輯,第五、六、七……登場者,分是匈奴王、漢武帝、南北朝將軍檀道濟、唐朝詩人王維、王之渙、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作〈長城謠〉這首歌的作詞作曲人潘子農、劉雪庵、從外太空肉眼看到長城的太空人,把長城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們都都宣稱「萬里長城這麼有名是自己的功勞」。
一連十幾個「主觀」的個人觀點,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用一句簡單的大白話帶過,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底下這支微電影〈坐了整天冷板凳,兒子你難過嗎?〉,用了類似的說故事方法,前後兩個主觀的個人觀點。
故事梗概如下:
父親跟著兒子去參加足球比賽。
兒子是候補球員,整場球賽下來,即使主力球員受傷,也是另一位候補上場,兒子從頭到尾坐冷板凳。
看著候補區,兒子失落的神情,父親的心裡非常難受。
以上是父親的主觀,以下則是兒子的主觀。
球賽結束,父親問兒子「從頭到尾都沒上場會不會難過」,沒想到兒子居然回答「有啊,我有上場」。
原來父親的「上場」是字面上的意思「上場踢球」,然而兒子的「上場」卻是「團結合作」,有人的工作是踢球,有人的工作是後勤補給,即使是撿球、遞茶水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代表世俗看法的父親(以及觀眾)被早熟懂事的兒子的說法說服了。
看完上面的故事梗概,應該已經秒懂,不需要再看影片了。
錯!
繪本《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和微電影〈坐了整天冷板凳,兒子你難過嗎?〉,在故事結構上類似,同樣用多重主觀說故事,但本質上卻天差地別。
繪本《為什麼萬里長城那麼有名》裡的各種主觀,基本上是平等的,沒有誰壓過誰,是非、對錯、有理沒理,全交給讀者自由評判。
也就是繪本組合了一堆主觀,最後卻說了一個客觀的故事。
至於微電影〈坐了整天冷板凳,兒子你難過嗎?〉則不是,兒子的主觀強壓父親的主觀,作者刻意在主導一種價值:父親是錯的,兒子才是對的。這是一支徹徹底底的主觀故事
客觀好?還是主觀好?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主觀要如何才能說服人」。
這支微電影一連做了兩次好到不行的伏筆示範,極簡單,而且行雲流水,不露一絲痕跡。
影片一開始,兒子正在綁鞋帶,因為足球比賽即將開始了。
父親問:「要幫你綁嗎?
兒子自信的回答:「老爸,梅西都是自己綁鞋帶的。」
開場一來一回,一個極簡單的對話,在「故事」上帶出「足球賽」(這一點容易)。在「人物」上,強而有力的刻畫出這對父子「不在同一個檔次上」(這一點困難)。
兒子高了父親不只一個檔次。
父親是傳統父親。
兒子不是傳統兒子。
這為後來父親眼裡的「兒子從頭到尾沒上場」(利己精神),以及兒子心中認定「我們從頭到尾都是一體的」(利他精神),做了非常有說服力的伏筆。
不只如此,還有第二次。
足球賽開始了,教練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幫忙,快幫忙」。
這句話看起來是教練說給「場上球員」聽的,但「場下候補」的小男孩聽進去了。
於是整場比賽,小男孩都在貫徹教練的話「幫忙,快幫忙」──
他遞茶水給隊友,他是服務員。
他撿踢出場外的球,他是小小球僮。
不只如此,他為了受傷的隊友,衝進場內,幫他冰敷,他是防護員。
他幫隊友講解戰術,隊友才能踢進致勝的一球,他是教練。
從服務他人的小事,一直做到致勝贏球的大事,小男孩徹底完成了教練開場的那一句話「幫忙,快幫忙」。
聽了兒子的解釋之後,父親釋懷了,他說:「上場滿久的嘛!」
隨後,父親把飲料空瓶往空中一抛,兒子隨即起腳,俐落一踢,空瓶應聲入垃圾桶,這是他今天踢進的第一球。
Slogan出現。
運動──造就不凡的人!
結束得簡潔有力。
微電影講的其實就是「把配角活成主角」,這不就是我常說的「相信自己是天才,比真的天才更重要」。
回到一開始的寫作問題。
「如何寫作?」
我的答案是「放大你的主觀」。
最後再補上「然後用你的主觀來說服讀者」。
──完
長城謠 在 【官方專屬頻道】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裡是
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官方專屬頻道】
我是老蓋倫,你不是最強的。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lfeasantSir
Twitch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sealstungming
任何聯絡、合作、工商、訪談
請至信箱:malfeasantsir@gmail.com
有關於老蓋倫的影片剪接都由這裡上傳
其他沒有經過同意的皆屬於盜片行為
謝謝大家配合。
感謝大家的厚愛
與剪接影片的各位,真的很謝謝你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GZJSalk1o0/hqdefault.jpg)
長城謠 在 《長城謠》雷佳(抗戰勝利歌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長城謠 》雷佳- 抗戰勝利歌曲曲:劉雪庵詞:潘子農專輯:《雷佳老歌精選》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 ... ... <看更多>
長城謠 在 長城謠-古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萬里 長城 萬里長 長城 外面是故鄉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擄掠苦難當苦難當奔他方骨肉離散父母喪沒齒難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家鄉大家 ... ... <看更多>
長城謠 在 Fw: [評論] 直面殘酷的抗戰歌曲:〈長城謠〉 - 看板LyricsStudy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comment 看板 #1G6HRjmX ]
作者: youtien (章太炎龍騎士團) 看板: comment
標題: 直面殘酷的抗戰歌曲:〈長城謠〉
時間: Wed Aug 1 19:45:47 2012
直面殘酷的抗戰歌曲:〈長城謠〉
長城謠,是一首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並至今傳唱的歌曲,作詞潘孑農,作曲劉雪庵。1937
年春,上海藝華影片公司開始拍攝潘孑農編劇的《關山萬里》,潘孑農邀請劉雪庵為影片
配樂。由於上海八一三事變發生,影片沒有完成,但是劉雪庵把已經完成的影片插曲《長
城謠》刊載在自辦的刊物《戰歌》上。很快《長城謠》被一些青年抗日宣傳隊的演唱。不
久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漢合唱團獨唱領唱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國留學,途經新加坡應
百代唱片公司邀請,演唱灌制了《長城謠》唱片,使這首歌曲更加廣為傳唱。
1957年該歌曲的作曲者劉雪庵因歌曲《何日君再來》和《壯志凌霄》的所謂歷史問題被打
成右派,《長城謠》在大陸被禁止演唱長達20多年。但是台灣香港的藝術家沒有忘記這首
歌,一代又一代傳唱下來。1979年劉雪庵被平反,《長城謠》的歌聲又從海外傳回。1984
年春節,香港歌手張明敏在北京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長城謠》,大陸年輕人對這
首歌曲十分陌生,以致認為是張明敏首唱的港台歌曲。此時79歲的劉雪庵已經雙目失明,
在家中的病床上收聽了張明敏的演唱,老人百感交集,淚如雨下。(引自維基百科)
周小燕演唱版連結一(側錄自唱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8l29RGsio
周小燕演唱版連結二(MV,音質較乾淨而單薄)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xNDM1MzAw.html
〈長城謠〉,抗戰歌曲中的經典之作,首段「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梁肥
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直到我中學時都還被課本(忘了是歷史還是地理)引用來介
紹塞外風土,我一讀就記了下來。
「七七三三七」這種句式極易成誦,也和4/4拍子相合,歷代的詩詞都不少見。修辭上,
起句「萬里長城萬里長」重覆得好,亦賦亦興;承句「長城外面是故鄉」頂針法接得密;
轉到「高梁肥 大豆香」排比出我們農業民族最樸實的美感與願望,一口氣呼喚了視覺、
嗅覺與味覺的記憶;再到結句「遍地黃金少災殃」鋪開一片豐美,而「災殃」又帶出了相
對於這豐美的恐懼,也為第二段作了伏筆。
如果只看第一段的話,這詞是多麼美麗啊!但我的歷史/地理課本並沒有繼續引下去。全
詞如下:
一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梁肥 大豆香
遍地黃金少災殃
二 自從大難平地起
姦淫擄掠苦難當
苦難當 奔他方
骨肉離散父母喪
三 沒齒難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鄉
大家拚命打回去
哪怕敵人逞豪強
四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四萬萬同胞心一樣
新的長城萬里長
「姦淫擄掠苦難當」,一百年來的華語歌詞,絕少絕少有寫得如此深重、赤裸而直接的。
「骨肉離散父母喪」也重,但「骨肉」這種譬喻句感覺畢竟沒有全動詞的「姦淫擄掠」那
麼直接。我忘了我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讀到這句的,但我記得當時我被它震住了。為什麼這
麼直接?中國詩歌不作興這麼直接的。但是,想想當時情景,似乎就是要這麼直接,只有
這樣直接的詞句,才能傳達那情景與悲憤!這「姦淫擄掠」實在突兀,然而必要。不用再
多修飾,也不應該再修飾,它就與第一段形成了忠於事實的反差。
漢末蔡琰(文姬)〈悲憤詩〉寫董卓部下胡羌兵的擄掠有句:「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前兩句泛泛而述,只算鋪墊;
中兩句寫出慘遭屠殺後的場景,但也不甚驚心;到後兩句「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才真讓人觸目驚心,因為描繪的是現時正在進行的暴行,白描,寫實。如果不是實有其事
,這種詩句是不應該存在的。〈長城謠〉的二三段也是同理。
而這可就難唱了。曲調是優美的,事情卻如此殘酷,於是詞意的要求,與一般藝術歌曲求
美的原則全然相反。周小燕的原唱,在前兩字「姦淫」沉痛壓下,有咬牙切齒揪心之感,
然後「擄掠」上去,「苦」釋放控訴,「難」過渡,至「當」拉長再一個滑腔頓挫下來,
悲情而不煽情,有技巧而不賣弄,很是中節。這除了是她本身的歌藝,也是因為她就是那
個時代的人,抗戰也剛剛結束,記憶猶新吧。
我可以想像當年群眾唱到這一段以及下一段時的情景,他們一定能把它唱得震撼人心,因
為這就是他們那時的真情實感。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當時的錄音?現在網上可以找到鄧麗
君、董文華的版本,鄧麗君唱「姦淫擄掠苦難當」有作出一些悲憤的感覺,但更多的是一
種不習慣、不自在的尷尬,後面「沒齒難忘仇和恨」也都沒唱出來;董文華則就是中共式
民族美聲的尖銳,就像樣板戲一樣,刻板化了──而她已是以情感真摯著稱的歌唱家。她
們都是歌后,但都未能超脫黨國宣傳調的限制與影響,很大程度地被「淨化」而偏失了原
意,因此唱不好「姦淫擄掠」這種無論如何都淨化不掉的歌詞。所以,周小燕的版本,相
對來看就更形可貴。但未知1956年,她入了共產黨以後,是否還能在教學與演唱上繼續秉
承真意?
下面我本來寫了好幾千字,把三四段以及1983年盧國沾作詞、羅迪作曲、羅文演唱的粵語
版〈長城謠〉都評了一遍,可是我用的Word 2010在一個插入超連結的指令後當機了;我
雖然有設自動儲存,但怎麼都找不到檔案,只好認命。現在沒什麼心思重寫一遍了。這裡
就只再寫幾點吧:
我父母小學時都有學過這首〈長城謠〉,整首都有教,但大家通常只唱第一段。我想,大
概「姦淫擄掠苦難當」這種句子對成人都很殘酷,何況小孩。如果說現在沒有人能把它的
二、三段唱好,那大概是因為很難把心態和立場擺對,如果你刻意去激憤,很容易過度。
我想,要把〈長城謠〉唱好,必須深入瞭解歷史,體會當時人們在劫難中的種種感觸。
〈長城謠〉的第一段歌詞,放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中,也算一流上品;第二段以後則不宜列
入流品,就像〈悲憤詩〉不宜與一般的詩歌相比。三四段的文辭並不特別出色,但就好在
直抒胸臆,不掉文不弄花巧。
古人說詩,有「正聲」,有「變聲」,抗戰歌曲兼具二者,雖強敵肆虐,民族的正氣卻也
空前高張,而國共兩黨的問題可暫時擱置,大家各盡所能去報國,這是比只得茍全性命於
曹魏政權下的蔡文姬幸運的。
〈長城謠〉一、四段是正聲,二、三段是變聲,典型的起承轉合、正─反─反─正的結構
,從豐美到劫難,再化悲憤為力量。大家多聽幾次周小燕的版本,就能感到她對每一段、
每一句間的呼應關係都有照顧到,別人平平帶過的,她都能含蘊丘壑,真不簡單。然而,
要唱到這種境界,卻也不一定要有聲樂訓練;靈心善感,還有對「哀而不傷」等詩教的領
會,才是最重要的。劉雪庵那一輩的音樂家與詞人,就是在這些應運而作的歌曲中,發揚
了他們對儒學傳統的體認,重申了中華民族的德性。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36.8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outien (123.193.36.80), 時間: 08/01/2012 19:46: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