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的人生路】
我們帶著艷寶往南出發,第一站與許久不見的老友會面,說起這位老友,他並不老,在我記憶中一直是風度翩翩帥氣挺拔的模樣,還有些少年郎的硬氣。
認識他的經過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回憶(笑),我們在線上遊戲結緣,認識至今超過十年。
或許很難想像我會玩線上遊戲,魔獸世界陪伴我渡過兩千多個日子,它是我玩的第一款線上遊戲,也是最後一款。我從遊戲裡接觸到很多未知的世界與故事,認識很多有趣又善良的人,到現在,只要一通電話,幾乎臺灣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找到朋友。
如果沒有玩魔獸世界,以我認真到拘謹無趣、不太會社交的個性(狼爸都是這樣評價我),應該無法結交來自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好朋友,魔獸世界也讓我對人與人之間的友誼產生不同的見解。
我跟極端就是這樣認識的。
---
極端的人生大跨步,讓我對他的欽佩,就像多隆對韋大人的景仰一般,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更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他原本從事水電工程,以門外漢的身份一腳踏入養殖業的世界,雖然經營的規模不大,但是從配種到接生全都一手包辦,我們抵達的前一天凌晨,他都還在接生小豬。
看著他精神奕奕地解說關於飼養豬隻的趣事, 我也不停的發問,學到很關於養豬的知識。
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的人生設限,那在這段路上一定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
#不設限的活著永遠都不嫌晚
---
這趟拜訪,有我想教導艷寶的事,實際的生命體驗能超越書本、超越3C能給予的,向自然學習也是學齡前教育重要的一環。
在開往飼養場的路上,我刻意將車窗打開,讓艷寶感受農田與鄉間。
果然,對於氣味敏感的高敏感寶寶開始喊臭,因為瞭解她的高敏個性,所以這趟拜訪就是想讓小豬當她的老師。
我耐心地對她解說氣味的由來,告訴她這是自然而且非常重要,同時也讓她知道小豬的家會有一樣的氣味,不同的氣味同時存在於世界。
雖然觀看、感受、觸摸對孩子很重要,但是父母是領路人,能讓孩子瞭解,就能用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
抵達豬場後,艷寶非常開心的到處逛、到處觀察,在離開前她都沒有再說過一個臭字,媽媽感到欣慰萬分啊!
好感謝喜歡孩子的極端,溫柔地牽著艷寶幫她介紹小豬們。
#其實孩子懂得比你想像的還多
#一起跟孩子成爲更好的人
#旅行創造的是親子之間的回憶與交流
低調IG帳號,有跟FB不一樣的照片
https://www.instagram.com/soyviento1015/
門外漢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提起山口縣,這裏是日本首任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的故鄉。只不過,除了有關明治維新的歷史遊覽之外,山口縣還有太多值得欣賞學習的建築,大家又是否知道呢?
今次為大家介紹就算是建築的門外漢都會懂得欣賞的兩個建築設計—錦帶橋及漢陽寺。
位於山口縣岩國市的錦川,有一條木製橋樑名喚「錦帶橋」。錦帶帶橋拱的結構精巧仔細,是「日本三大名橋」之一;雖然經過多次修葺,但最初代的錦帶橋乃由岩國藩藩主下令建造,從1673年至今已有350年左右的悠長歷史。
我本來就很喜歡看橋。
坐在觀光小船上抬頭張望,即見使用傳統工藝製作的木製組件。這些支撐着橋樑的木製組件排列成幾何圖案形狀,甚為有趣。
除了建築之外,值得欣賞的還有太多太多。站在錦川上的錦帶橋,不同季節色彩各異,蔚為奇觀:春天是櫻花、夏天翠綠遍野、秋天最美好的自然是火紅的紅葉了。
錦帶橋雖有滿滿的歷史感,但如果你是喜愛到佛寺神社等參拜的朋友,我就要為你介紹山口縣的臨濟宗·鹿苑山漢陽寺。欣賞日本佛教建築是固然的觀光活動,但是更重要是佛門才能感受到的祥和氣氛能撫慰日常疲累的心靈。
對於戰國粉絲的大家來說,毛利家是耳熟能詳的戰國大名。在毛利家之前已經冒起的大內家,亦曾經在中國地方叱咤風雲,掌握大權。漢陽寺就是在應安7年(1374年)由大內家建立,是大內家的祈願寺廟。現在它是山口縣首屈一指的著名寺院,慕名到訪參拜者更是不計其數。
漢陽寺有個優雅的著名庭園—「曲水之庭」。
庭園的基本設計以襌宗「枯山水」為基礎,前方位置加入了平安時代的庭園經常可以看到的「曲水」設計樣式。在日本「平成名水百選」中佔一席位的「潮音洞」間穿過的涓涓水流,悄悄流入了曲水⋯
曲水的由來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傳統。西晉年代的詩人王羲之就曾經舉辦過「曲水流觴」的聚會,當時寫成的作品就是後來的蘭亭序。
假如想體驗禪修或者抄寫佛經,可以預先聯絡漢陽寺。
我以前也有過幾次禪修的經驗,但跟漢陽寺有點不一樣。這裏禪修的做法是面向本堂前的「曲水之庭」進行修煉,在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庭園環境裏,無論身體還是心靈都頓時變得舒暢爽利。
一面坐襌、一面閉上眼睛冥想,或者就能夠開始了解佛教的教義呢。
另一方面,抄寫佛經也是佛教徒非常重要的其中一項修行。即使書法技巧不過爾爾,最重要的還是內心虔誠吧?
除了看佛寺建築還有庭園設計之外,在佛寺裏,似乎還有太多太多事值得我們要做的事情呢?
連結:https://www.kiri-san.com/post/33767
門外漢由來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廠走透透
BBC有個「工廠走透透」的節目,內容介紹現代「專業鞋子」的由來,主持人是一位昨天還在主持美食競賽節目的六旬男士。他從牛皮加工開始介紹,講解老師傅如何將牛皮裁切到最佳狀態,再交給縫製師傅套進楦頭,敲槌納批不一而足,主持人講得頭頭是道,我這個門外漢聽的津津有味。
鏡頭拉到鞋廠的主人家,主人指著照片上的一位先生說,他叫J.W. Foster,是他的曾祖父,也是這家專業鞋廠的創辦人。1895年,Foster先生在鞋底打上釘子,這是釘鞋(運動鞋)的源頭,有了釘鞋之後,運動員在煤渣跑道上更是如魚得水。主人說,您也許記得一部叫做「火戰車」的電影,那是1924年兩位英國選手穿著Foster家的鞋子,拿下100米與400米短跑冠軍的故事。
故事轉移到芭蕾舞鞋,當您看到老師傅拿著榔頭敲打布做的舞鞋,琢磨出一雙頂級舞鞋時,您是感動,還是把它當成工業時代的產品呢?一個小時的節目讓我反芻再三,為什麼台灣的企業簡介影片千篇一律,看完了還得鼓掌,以免失禮。我們能不能用更貼近人性的方法介紹工業電腦、半導體工廠,或是電競電腦呢?
在台灣,很多公司都有「產品做不好,才要做行銷」的錯誤觀念,很多口條欠佳的老闆反倒覺得自己可以講得最清楚,真的嗎?老闆是長篇大論的講話,還是交給專業人員規劃,自己畫龍點睛比較好呢?多觀摩,也許就可以找到答案。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他們這兩百多年沒有白過,我也看到了這位熟男主持節目的功力與問問題的智慧。不要說電視螢幕上沒有好節目,而是台灣的電視台做不出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