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 #只怕萬一?
2021-06-18
雖然 #台山核電站 燃料棒出現問題,有惰性氣體積聚的新聞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但香港市民反應冷靜。由此可見港人已見盡風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台山核電廠距離香港一百三十公里,若出現任何閃失,影響最嚴重的是接近核電廠二十公里的地方,連澳門都未必有太大影響。以日本福島核電廠洩漏事故為例,其放射性物質每五公里的稀釋率大概是三萬分之一。事隔多年後,距離福島二百五十公里的東京,居民生活如常,就連福島縣大部份地區的農業運作亦未受影響。當下日本以至全球最大的挑戰是福島核污水排放,對太平洋生態帶來的危機。
倘若香港有機會受到核洩漏影響,最大的威脅並非台山核電廠,而是大亞灣核電廠。而香港早有應變措施,如果大亞灣出現事故,東北面的平洲和大鵬灣就要撤離。當局預計,即使大埔和西貢距離只有四十公里內的市民也不用撤離,亦不一定要進入掩蔽所。
不過萬一輻射煙塵因為東北風而吹到香港,又可以怎樣處理呢?屆時大家就要走到室內,關閉所有門窗和氣口,連有換氣功能的冷氣也要關掉。飲食前沖身洗手,就能減低放射性微塵的污染。
無論如何,倘若台山核電廠發生意外,地理和風向上短期內都對香港影響有限,反而要為台山市和開平市的人擔心多一點。
#張慧慈
#香港人乜嘢都見識過
#相信該死不需病
#一定夠長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平立園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塘口鎮賡華村,是塘口鎮旅美華僑謝維立的私人園林。開平立園以人名作園名,有“立樹立人”的含義。開平立園從1926年動工建設,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約19600平方米,集傳統園藝、西洋建築、江南水鄉特色於一體,其獨特建築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是中國較為完整的組合。興...
開平市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平民的堡壘】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的開平市,於2007年登錄為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碉樓雖屬鄉村民居,建築卻特別地往上發展,牆壁堅固厚實,窗戶較小,部分裝設鐵柵,高層角堡更有射擊孔,明顯嚴陣以待,以防土匪和水災。
開平碉樓的歷史源流可追溯至明朝,而現存的碉樓大多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建成,可說是這種傳統最後一次興盛的痕跡。那時美加等地排華風潮高漲,因受淘金熱吸引遠赴這些地方發展的開平華僑,便寄回大部分積蓄贍養家眷,或帶着血汗錢回鄉,買地起屋。
由於開平土匪猖獗,搶劫頻發,富裕的華僑更是他們的目標,所以建築自然沿用碉樓設計。除此之外,這些碉樓又融合在了國外各種建築風格,例如古希臘、古羅馬等等,使碉樓變成中西合壁的華僑鄉土建築。
📸 Kevin Poh、Payton Chung、roaming-the-planet、xiquinhosilva / Flickr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中國 #藝術 #建築 #旅遊 #美景 #攝影 #碉樓 #photography #art #china #tourism #design #architecture #instagood #852 #hkig #Guangdong #diaolou #UNESCO
開平市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下華人 梁順:我的雙城情緣
梁順來自江門開平,自1984年前往秘魯打拼以來,已在秘魯生活了30多年。他現在是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一直致力于維護華人權益,向當地人民宣傳中華文化。
2019年,江門開平市和秘魯庫斯科市結爲了友好城市,實現了兩地之間更多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促成這件事的重要人物便是梁順。然而在促成結交之前,梁順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他是如何克服困難、促成兩市結交呢?這兩座城市又有什麼樣的淵源?點擊視頻,詳情盡在其中!#CCTV4
開平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開平立園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塘口鎮賡華村,是塘口鎮旅美華僑謝維立的私人園林。開平立園以人名作園名,有“立樹立人”的含義。開平立園從1926年動工建設,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約19600平方米,集傳統園藝、西洋建築、江南水鄉特色於一體,其獨特建築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是中國較為完整的組合。興建歷時十年,民國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1957年,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等曾到立園參觀,並指示要保護好立園的一草一木。立園曾成為“中南局老幹部療養所”。1983年3月23日,開平縣人民政府把立園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0月10日,園主夫人謝余瑤瓊女士(謝維立遺孀),在美國欣然與開平市人民政府互訂合約,誠意委託市人民政府代管。立園可分為三部分:別墅區、大花園區、小花園區。三個區用人工河或圍牆分隔,又巧妙地用橋亭或通天回廊將三個區連成一體,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亭台樓榭,佈局幽雅,獨具匠心,令人有巧奪天工之感。整個立園不但在建築物構圖獨異,而種植花草樹木也構思獨特、新穎,各種名花異草、風景樹等,應有盡有。
開平鳳儀里碉樓群旅遊區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碉樓之鄉-----塘口鎮,毗鄰沈海高速,距沈海高速塘口出口僅3公里,距珠三角各大城市僅100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利。 如今鳳儀裡僑胞大多分佈在美國、加拿大和香港地區,該村目前已經沒有村民居住,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無人村落,儘管村裡看不到人煙,每一座建築在歲月流逝中也漸漸變得破敗不堪,然而從這個村莊零星剩下的邊邊角角,仍可以看出,它是一個曾經輝煌的村莊。鳳儀里古村落占地面積約500多畝,由碉樓、曬穀場、鄉間田野、古井、魚塘,翠竹環繞等組成,是最典型的開平碉樓古村落展示旅遊區。開平碉樓形態萬千,風格多變,按建築材料總結起來只有四種:石樓,夯土樓,磚樓和混凝土樓,在鳳儀裡就能欣賞到這四種類型的房屋結構。景區內碉樓建築錯落有致,大量建築物運用磚雕、灰雕、石雕等傳統工藝建造,更有能工巧匠繪製的大量民間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有些樓內保存著一部分傢俱、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有趣,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而碉樓閣、野花、參天古樹更將景區內各個建築有機結合,移步換景,景景相連,景在人中,人在景中,讓人仿如置身于一幅精美畫卷中。鳳儀裡突出了百年的鄉土文化與景觀,根據現有資料查證,開平碉樓最早興建於16世紀中葉,大規模興建於20世紀一二十年代,之後逐漸減少,最後一座碉樓建於1949年。開平碉樓由興起到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由動盪走向安定,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開平籍華僑華人的主要僑居國美國、加拿大對華移民政策發生了演變。這個經歷過百年歷史沉澱的鄉間小村落,是華僑同胞們心系祖國、情牽桑梓的縮影,這裡的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一種獨特的鄉土情懷,凝聚著華僑同胞們戀祖愛鄉、落葉歸根的赤子之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0hobEXVlU0/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aXfozsTdG2ktAZ8OVAXwsKFFXg)
開平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開平碉樓與村落以碉樓和建有碉樓的村落聞名於世,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的鄉村地方,現存碉樓有1833幢。開平碉樓與村落於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蘭基督城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其中,赤坎鎮三門里村落、塘口鎮自力村村落與方氏燈樓、蜆岡鎮錦江里村落和百合鎮馬降龍村落群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遺產的四處提名地。自明朝以來,由於水患和匪患的緣故,開平當地就已有民眾開始修建碉樓。但直至鴉片戰爭之前,碉樓數量都還不多。19世紀中期,隨著美國和加拿大西部大開發,包括淘金熱潮和修建鐵路需要大量外來勞動力,加之開平地區「土客械鬥」盛行,人民生存狀況惡化,大量農民開始遷往美洲,進而產生了大量開平籍的旅美和旅加華工。到19世紀8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開始實行排華政策,其相關規定迫使華工紛紛回鄉買地、建房和娶親。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末,隨著美國、加拿大經濟的高速發展,華工的收入和匯回開平的僑匯明顯增加,為開平碉樓的大量修建創造了經濟條件。1900年至1931年,開平共建造碉樓1648座,佔總數的89.9%;特別是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樓940座,佔總數的51.2%。此外,由於開平地方土匪眾多,加之民國戰亂頻繁,經常有土匪搶劫發生,從1912年至1926年,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因此,具有防澇防匪之用的碉樓受到了華僑青睞,得以大量修建,最多時達3000多座。1940年代,隨著美國和加拿大對華移民限制的放開,僑眷大量移民與家人團聚,碉樓的興建逐漸減少並最終停止。開平最後興建的一座碉樓—赤坎鎮兩堡村委會新塘村健廬,建於1949年。資料顯示,1943年至1949年,開平僅建造碉樓7座,佔總數的0.3%。其特色為中西合璧,結合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多種風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obIC43l0p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3Y3CxoDWmGASd1UMmmNnvEAdV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