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瘋零碳轉型,這些「綠色職能」是未來求職市場的新趨勢(09/02/2021 Future Commerce未來商務)
文:張庭瑋
「許多大型企業為響應全球減碳及環境永續,紛紛要求旗下供應鏈加入碳排放考量。」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稅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文孝表示。隨著氣候變遷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各國企業及政府紛紛宣布減碳目標,逐步轉用再生能源。
根據 LinkedIn 盤點了 2018~2020 年間,職場上快速增加的綠色技能,前 3 項分別是:生態系統管理、環境政策和永續採購。生態系統管理主要是能夠掌控氣候造成天然災害的成本;環境政策則關注環境惡化對人類的威脅;永續採購則是注重降低供應鏈碳足跡的能力。
這些從事綠能相關的專業人員,或是對環境保護及復育有重要影響力的工作者,成了求職市場中新的工作群體:綠領(Green Collar)。
「綠領」將是未來的熱門人才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1 年 5 月發布的《2050 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中指出,淨零排放將帶動再生能源的投資,到了 2030 年將創造 1,400 萬個職缺,在開發節能電器、燃料電池運具,以及建築節能改造上,更將增加 1,600 萬個工作機會,顯示「綠領」將是未來就業市場的熱門人才。
其中像是許多住宅、工廠都投入太陽能板設備,因此組裝以及維護人員需求大量提高,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預估,2019~2029 年太陽能安裝商(solar photovoltaic installer)的就業成長率達到 51%;另個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前景也看好,美國勞工統計局調查 2019~2029 年成長最快的 20 大職業中,風機技術人員(wind turbine specialist)更是以 61% 的就業成長率,排名第一。
環境議題受重視,新 C 級職位「永續長」應運而生
「永續長」(CSO)這個職位,首次出現於 2004 年,美國化工公司杜邦(Dupont)任命費雪兒(Linda Fisher)為永續長。
專為全球企業招募高階永續人才的公司 Weinreb Group 觀察,全球在企業內部設置永續長這個高階職位的企業數量急劇上升,2020 年美國共有 31 家公司聘雇了首位永續長,數量高於前 3 年的總和。包括星巴克(Starbucks)、通用汽車(GM)等,都在 2020 年增設永續長職位。
永續諮詢機構《Eco-Business》報導,亞洲永續發展諮詢公司 Corporate Citizenship 永續部主任米爾本(Thomas Milburn)認為「永續部門」不是一個在公司角落,負責撰寫永續報告,發一些綠色債券,贏一些獎項回來的角色。
一名好的永續長需要持續與執行長和利益關係人溝通永續的重要性、確保企業能將永續發展整合到企業核心策略上,並在此基礎上朝目標前進。香港最大酒店集團之一的信和酒店集團(Sino Hotel)資深永續發展經理 Melanie Kwok 就指出,「永續長必須從內而外了解業務的風險與機會,並且具備解決全新問題的能力。」
想當「綠領階級」,還有這些綠色職缺
除了永續長這樣的高階主管之外,未來的求職市場中,還有許多「綠色職缺」。
比方說,現在各國都在擬定徵收碳稅的政策,企業就需要可以管理「碳」的人,「碳審計師」(carbon auditor)因此成為新興職缺。碳審計師的工作,是扮演公正的第三方角色,查核企業揭露的碳排數據是否正確,也需要盤點企業碳排的來源,分析碳排放對公司財務及營運的影響,提供後續管理的建議。
另外,金融市場上,除了常見的股票、期貨這類金融商品之外,「碳權」也成了新的交易商品,因此能夠掌握碳排放和核查技術、了解碳交易規則的「碳排放交易員」(carbon trader)也是新的綠色職缺。
除了碳排放相關的職缺,在綠色建築這塊,也會釋出許多工作機會。國際勞工組織預估,為了因應大量像是改造老舊漏水建築、興建符合低碳標準建築等計畫,將需要為數眾多的綠色住宅建造者(green home builder),到了2030年可望帶來 650 萬個工作機會。
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化石燃料的需求下降,其相關工作定會大幅流失,不過新興能源及其周邊的職缺也會崛起,若政府能夠做好就業輔導、協助工作者轉換職能,便能降低能源轉型造成的失業衝擊。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fc.bnext.com.tw/articles/view/1663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從樂陞案、永豐案到慶富案等一連串弊案,在在印證獨立董事明明有足夠的監督權力,但卻背棄職責,竟還不須負責。嚴重失職的獨董,不是弊案發生後急忙脫產,就是配合公司說謊掩飾! 永豐金控薛琦等三位獨董,在明知重大弊案後卻毫無作為,迄今依然安如泰山。被行政院調查小組描述為「打開金庫讓慶富搬錢」的慶富弊案...
關係人交易揭露標準 在 孫大千Sun, Ta-Chi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鬼月還沒到,沈榮津就已經開始鬼扯了!
唐榮案的四大疑點:
第一,既然唐榮公司已經是上市櫃公司,那麼相關採購弊案,就應該面對政府針對上市櫃公司的相關監理法規,而不僅僅只是公司內規。經濟部怎麼會僅僅以公司內規的標準來進行調查呢?
第二,四件採購弊案可能已經涉及了違反公司法的背信、掏空、及關係人交易的行為,經濟部身為唐榮公司的大股東,為什麼不向檢調司法單位進行舉發,查個清楚明白呢?
第三, 沈榮津辦公室解釋,因為「唐榮是上市櫃公司,若沒有查證屬實就貿然對外揭露,恐會影響公司治理,因此才會採用密件形式」,政府主管機關對於其他上市櫃公司所爆發的弊案疑雲,也是採用同樣的標準嗎?查證屬實後,政府有主動對外公開揭露嗎?
第四,經濟部如此具有爭議的總經理任命案是由誰主導的?難道不需要負起行政和政治責任嗎?監察院有沒有介入調查呢?綠色監委們不會因為太關心曲棍球案,而荒廢了職責吧?
關係人交易揭露標準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業務報告Day4+5|政風處、都發處、地政處、產發處、觀銷處】
因為業務報告累積太多,且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還有協和電廠的「填海造陸」環評公聽會(請大家多多關心「填海造陸」環評案,已經來到二階環評最後階段了:https://npptw.org/Vr6vV6 ),因此,一次將這幾天一共五個處室的業務討論一起報告!
💻業務報告影片💻
政風處、都市發展處: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528D_0.mp4
都市發展處: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528D_1.mp4
產業發展處: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529D_0.mp4
觀光及城市行銷處: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529D_1.mp4
🕵️♀️ #政風處
我和政風處長簡單詢問了採購稽核小組及工程施工查核中市政府經查發生的缺失,因為想了解採購金額錯誤、限制性招標所出現的問題等狀況,以及想知道施工品質的問題主要出來哪裡。處長現場簡單分享了之後,會後科長馬上就將2019年兩項所有缺失整理出來提供給我參考,非常迅速!👍
📚 #地政處
實價登錄不揭露案件篩選
由於地政處的報告特別有提到實價登錄作業:「...本市實價登錄案件揭露提供民眾查詢件數為2355件,平均揭露率達94%, #有助提升不動產交易透明度, #減少資訊不對稱之情形。」我除了針對平均地權法修法詢問宣導的狀況(雖然去年立法院實價登錄過的版本是張宏陸的實價登錄0.5版有點沒什麼好說),但由於地政處的報告有特別寫道「提升不動產交易透明、減少資訊不對稱」,因此我特別詢問,剩下的6%大概是什麼樣的狀況不予揭露?處長很簡單的回答說:「是因為親友間交易與公司作價等沒有參考價值」,我理解市場中過高或過低的價格算是統計中的outlier、會造成市場價格波動,但想知道剔除的6%大概是甚麼樣的機制與標準,而且若基隆有很多「公司作高價」會讓人蠻擔心的,結果處長居然回我說「是法規規定。」我翻了平均地權法和施行細則並沒有看到規定到這麼明確「6%」不公開之交易,到底為什麼是「6%」?我正要繼續就教處長,結果議長居然說「#這種事情可能要買過一些房地產才會知道,你會後再請教。」意思是說地政處的部分要結束了、叫我不要再問。(呃,我要問為什麼是「6」?為什麼要買過房地產啊?)
會後地價科科長趕緊來跟我說明這個不揭露的「6%」是該處內自己的作業規範,並沒有明確規定到要這個數字,主要是依據「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及查詢收費辦法」第 12 條至第 14 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經篩選去除顯著異於市場正常交易價格及特殊交易之資訊並整理後,揭露申報登錄之資訊。
至於不揭露原則科長也有舉例,如總價或單價過高或過低之案件,如不具市場參考價值者過高過低,或是如親友間交易等,有一些非一般正常交易者,如塔位、墓園等,也不予揭露。感謝科長特別說明。
🌃 #都發處
🏠市有閒置空間再利用和障礙排除
市有閒置空間的盤點及再利用或導入參與,一直是我和很多基隆的年輕人關心的重點。我以台北市「臺北市市有閒置空間整合查詢平台」舉例,該平台由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提案,財政局作為專案管理以列管方式推動。建置過程中北市府邀請他們府內包含青委會、財政局、都發局、地政局、資訊局等單位,以及府外的民間參與者及資料處理、網站建立的g0v共同討論。這個平台除了資訊揭露以外,也開放讓民眾提案如何進行再利用。
我希望市府針對市有閒置空間進行盤點及跨局處的資訊整合,除了資訊的統整彙集外,也希望在法規工具上,能夠有利這些市有空間的再利用和市民參與,因此我也要求市府檢討、盤點現行相關法規與行政流程要如何調整,好來協助市有閒置空間的活化再利用。我就以上內容向都發處提問,礙於時間沒有辦法和處長討論,但已經收到都發處的書面資料,之後也會持續跟都發處一起努力。這項工作絕不只是都發處的事,也不該只是都發處在努力的事情,我希望財政處、地政處和資訊管理單位都一起來努力。
⛲️公園管理機制建立
針對我非常關心也有提案的公園管理機制,都發處在業務報告裡面有提到,市府正在就公園經營管理制度面,刻正整合相關SOP及製作公園巡查表單及巡察機制,並就園內硬體設施及環境整理全面加強管理。我詢問都發處,這份SOP及巡查機制設計方向及規劃原則為何,以及是否會需要相關預算和員額配搭?未來是否會適用於其他非公園管理科所轄的鄰里公園?
處長針對整體公園的管理進行回覆,表示針對公園管理的權責分配(目前是以2公頃為分界),他認為不應該以規模而是以特性來分配,目前都發處已經在著手進行討論準備起案。另外,關於公園維管的部分,針對公園管理科負責的公園,都發處目前正在建立SOP並針對實行狀況進行修正。
🌱都市計畫變更回饋事項監督
最後,我詢問都發處,關於都市計劃變更回饋事項執行與監督的問題,依據《都市計畫法》第24條、第26條或第27條進行都市計畫、主要計畫或細部計畫變更時,相關回饋事項,包含同法第27之1條所定事項或土地權利關係人與主管機關協議之回饋機制,主管機關如何監督土地關係人履行?另外,以不是捐贈土地方式進行之功能或設施回饋事項,土地權利關係人是否有確實執行,主管單位如何監管?功能回饋部分,是否有相關定期巡查機制確保土地權利關係人有持續確實執行?
因為我們遇到的案例正是在都市計畫變更(保護區變更為其他分區後開發)後至今已經經過多年,功能回饋事項履行的狀況並不明確,或不全然符合土地使用管制要點。這個部分因時間關係無法與處長討論,會後已與科長討論,科長表示目前回饋事項都是以捐贈土地或是公共設施給政府來進行,較不會有功能回饋未履行的問題。若土地權利關係人不履行,土地要依變更前的都市計畫規定使用。
🐟 #產發處
✍青年事務委員會和青創結合社會創新的可能
產發處青年與綜合規劃科是去年底新成立的科室,除了負責青年事務外,其實還負責漁業的產業規劃。與青年較相關的是青創孵育獎勵補助與青創貸款補貼,今年度特別設計以「市政發展方向的創業議題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徵選的青年行動團隊。除了單純的「創業」獎勵或貸款補助,也擴及了對市政發展和永續目標的青年行動方案的支持。我也特別提到,非常支持產發處的方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如此的規劃,除了補助創業、開公司,更可以鼓勵青年針對基隆目前的市政與社會問題,用己身的創意和現今的技術來提供市場沒有、符合「社會創新」和社會問題解決導向的創業模式。
但同時,對青年的支持有非常多的面向,除了補助外,協助擬具行動方案、了解市場的業師也非常重要,同樣地,有讓青年有安心規劃、實驗商業模式的基地與空間。關於空間,我也和財政處、地政處與都發處討論過非常多次。綜上所述,青年事務涵蓋非常廣,不論是補助、貸款優惠、市場業師與空間等,這些其實都需要跨部門的合作,因此我也接著王醒之議員的建議,希望產發處研擬「青年事務委員會」,讓不同部門的青年支持資源可以彙整。處長和科長也談到會往這個方向來努力。
🌲樹木保護委員會和受保護樹木稽查作業
由於基隆市市內大大小小工程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樹木相關的工程,主責單位為產發處,因此我特別詢問了《基隆市老樹及珍貴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中規定的普查與列管內容和對樹木之維護措施,以及是否有單位主動巡查與檢視工程單位對受保護樹木之認識與維護,以及《基隆市樹木保護委員會設置要點》中委員會針對受保護樹木之腳色。
因時間關係處長非常快速地回復基隆市樹木保護委員會半年會主動巡查一次。原本想繼續詢問工程中若遇到樹木修剪甚至移植,產發處是否有主動的技術資源等,只好留待總質詢。
🎿山坡地過度開發因應
本市山坡地占全市93%,其中坡度30%~40%佔14.3%、坡度40%至55%~19.6%,佔全市土地面積達33.9%,比例非常的高,也有明顯超限利用的狀況。坡地管理(不論是否位於都市計畫區)會涉及到水利、水土保持、建築及土地使用管制等面向,需要由各主管單位積極地來進行合作和規劃。這次業務報告中,我也針對山坡地面臨過度開發的問題向各相關單位提問。但在整份產發處的業務報告中,並沒有提及山坡地相關的業務內容,因此我詢問產發處,針對目前基隆市坡地過度開發的情形,以產發處的執掌所掌握的狀況是如何?也詢問產發處,在調整過後的業務單位中,「大地及農漁工程科」針對:山坡地違規、水土保持、山坡地災害防治等坡地相關業務規劃是如何?
另外,在目前的國土計畫草案中,針對山坡地過度開發的問題,也提出了未來應該檢討現行坡地開發機制,增加坡地開發成本以降低風險和公共建設成本支出,國土科也提到必須和山坡地主管單位來進行合作,因此,我請產發處簡單說明,未來國土計畫通過後,針對山坡地管理,產發處如何配合國土計畫進行相關的業務調整?以及如何規劃未來與國土、工務、環保等單位來合作?處長回應目前已經有在加強處理、嚴格把關,未來也會按照國土計畫的指導進行相關作為,目前也有和都發處密切在合作。
關係人交易揭露標準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 從樂陞案、永豐案到慶富案等一連串弊案,在在印證獨立董事明明有足夠的監督權力,但卻背棄職責,竟還不須負責。嚴重失職的獨董,不是弊案發生後急忙脫產,就是配合公司說謊掩飾!
永豐金控薛琦等三位獨董,在明知重大弊案後卻毫無作為,迄今依然安如泰山。被行政院調查小組描述為「打開金庫讓慶富搬錢」的慶富弊案,事後被究責懲處的全部都是基層,位高權重的獨董們,沒有一個負起任何責任。金管會也繼續縱容,難怪公司治理日益敗壞。
2.面對我的質疑,顧立雄主委不斷跳針,不願意正面回覆。這是哪門子的公司治理?哪門子的金融監理標準?
金管會不斷強調獨董的適格性、獨立性,卻不願正視過去因縱容所造成的弊端,淪為打高空的作文比賽,對公司治理毫無助益。
3. 今日金管會所提出乏善可陳的報告,唯一與現行規範有所不同的是要求獨董須簽署無隱匿聲明書。諷刺的是,日前我所揭露在中國國企違法兼職的台大教授李存修,擔任期交所董事提交的聲明書,竟被金管會列為密件!請問金管會:到底為什麼是秘密嗎?
面對質疑,顧主委卻以個資法迴避監督,完全與顧立雄擔任立委時的立場,相互矛盾。
更可笑的是,連金管會在任命期交所董事所出具的「聲明書」,惡意隱匿在中共國企擔任獨董,不僅不必負責,還被列為密件保護。如此的標準,現在金管會有何立場推動獨董的「無隱匿聲明書」?到底有何意義與作用?
(編按:影片內字幕誤將「李瑞倉」繕打為「李瑞昌」,在此向大家致歉。)
附註:
⛔永豐超貸弊案
2017-10-23 財政委員會:永豐案吹哨者保護
https://reurl.cc/ommoM
2017-10-02 財政委員會質詢
https://reurl.cc/WzzZe
2017-05-15 財政委員會:永豐銀恐涉利害關係人交易
https://reurl.cc/VnnO5
2017-05-08 財政委員會:金管會處理永豐案避重就輕、捉小放大?!
https://reurl.cc/mzz5l
2017-05-04 財政委員會:百億中資違法炒股 金管會應積極徹查
https://reurl.cc/vGGOL
2017-05-03 財政委員會:打破金融幫 改革要加速
https://reurl.cc/0kk0l
2017-04-26 財政委員會:何壽川明顯違法 金管會繼續推托
https://reurl.cc/6XXOM
2017-04-10 財政委員會:稅務獎勵金法制化及永豐金超貸案
https://reurl.cc/jVVZZ
2017-04-05 財政委員會:金管會查核不法鬆散、檢舉機制形同虛設?!
https://reurl.cc/XxxM0
2017-03-08 財政委員會:金融檢查與消費者保護
https://reurl.cc/OQQN7
⛔樂陞弊案
2016-11-12 財政委員會:無法認同「投保中心」恣意的擴權作為
https://reurl.cc/qaaRg
2016-10-14 林全內閣總質詢:樂陞弊案
https://reurl.cc/qaaRn
2016-09-29 財政委員會:樂陞公開收購弊案
https://reurl.cc/eQQ2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NjmWNBhIG4/hqdefault.jpg)
關係人交易揭露標準 在 IAS 24 關係人揭露(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 - Deloitte 的相關結果
第十八條發行人應依國際會計準則第二十四號規定,充分揭露關係人交易資訊,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列示關係人名稱及關係。 二、單一關係人交易金額或餘額達發行人各該 ... ... <看更多>
關係人交易揭露標準 在 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採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版本) 的相關結果
發行人應依國際會計準則第二十四號規定,充分揭露關係人交易資訊,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列示關係人名稱及關係。 二、單一關係人交易金額或餘額達發行人各該項交易 ... ... <看更多>
關係人交易揭露標準 在 109 年度應揭露關係人及關係人交易資料範圍(財政部96 年1 月9 的相關結果
(三)前(一)、(二)以外之營利事業,全年收入總額在新臺幣3 億元以上。 二、應揭露之關係人及關係人交易之範圍:. (一)關係企業方面:. 符合第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