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1.
今天是2021年7月26日,台灣疫情持續穩定趨緩,今天新增本土病例為10例,新增死亡個案為零,更重要的是這10例感染源,其中8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
疫苗接種已經來到38歲以上的朋友囉!
38歲(1983年12月31日含當日之前出生)以上已經完成「意願登記」的朋友,明天會收到預約簡訊,從7月27日上午10點開始,可以在 1922.gov.tw 進行「預約接種」。
附圖2.
這一波Alfa和Delta變種病毒株的肆虐,從五月份至今,世界各國都疫情升溫,Rt值多落在5-8之間,甚至疫苗接種率較高的以色列、新加坡等,也同樣爆發疫情。而台灣可以在五十多天內,疫情得到控制,Rt值已經超過六週小於零,這是政府防疫工作、人民素質和配合的共同成果,台灣防疫不能放鬆,但是也不用妄自菲薄,我們防疫成績還是全球防疫前段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狂人JoJ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B ⼁邱怡澍Joyce IG⼁ just_be_joyce - 防疫前段班的韓國 國民強大心理素質? 超強部署但是常常毀於一旦? - 全球各國疫情現況 蒐集超過十個國家 歡迎大家進入播放清單內尋找其他的國家 沒意外的話這應該就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影片啦 JoJo蒐集了各國的第一手資...
防疫前段班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超前部署到信心危機】#防疫前段班
換日線阿拉伯 Crossing Arab World
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被認為是「地區防疫前段班」,疫苗施打率也位列全球前 10 名榜單。
但在這兩個月內因為 Delta 病毒入侵,原先平緩的疫情再度飆升,甚至打破過去新冠疫情以來新的感染高峰。
其中巴林甚至在 5 月 29 日創下單日 3,273 人確診的歷史紀錄。
巴林當局加快施打疫苗,進一步希望接種國藥疫苗的公民再次接種,或是補打 BNT。
流行病專家 Islam Annan 說:「中國用這種疫苗成功消滅疫情,也許對其他民族的效力比較低⋯⋯」
其他中東國家又推出了什麼樣的防疫政策呢?他們下一步該怎麼走?
▍換日線 Hostel 預約一趟「不改期的行程」>> https://bit.ly/36IGscr
▍Email 訂閱《全球事件簿》接收世界消息 >> bit.ly/2PfOGnb
防疫前段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來探討COVID-19感染/疫苗接種後的 #持久免疫力,是多久?
隨著Delta 變異,全面接種疫苗的競賽變得越來越緊迫
💉也因為前陣子台灣一波確診病人紛紛解隔出院了,病人都在問何時打疫苗?
目前指揮中心的做法是 #半年打第一劑
依莫德那和AZ第二劑時程打第二劑
--
🟥 千萬不要認為得過就不用打喔
最近的趨勢,Delta病毒在沒有接種疫苗的族群快速傳播
以及發現在先前有感染過的民眾,抗體尚不足抵禦這些變異
是極嚴重的威脅
而疫苗接種盡早覆蓋完80%以上的病人
是唯一對抗這些病毒的解決辦法
#感染後免疫力如何演變?
先說結論,在 SARS-CoV-2 感染後 6 到 12 個月內,中和滴度保持相對不變,並且疫苗接種進一步將這種活性提高了近 50 倍。
今年6月中旬發表在《Nature》
Naturally enhanced neutralizing breadth against SARS-CoV-2 one year after infection
Michel Nussenzweig的團隊追蹤康復的新冠患者
分別在發病日後約第1個月和第6個月做分析
甚至有受試者是連續12個月的抽血檢測
Nussenzweig 的團隊發現,針對 SARS-CoV-2 的抗體在感染後持續進化長達一年。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反應。
6 個月後,未接種疫苗的參與者維持了大部分抗體濃度,並保有可以中和病毒蛋白的能力。
他們產生抗RBD抗體的記憶B細胞數量僅比上次訪問時略少,並且已經進化為產生更廣泛、更有效的抗體。
然而,他們的血漿對變體 B.1.1.7 (英國alpha)、B.1.351 (南非beta)、B.1.526 (iota) 和 P.1 (巴西gamma) 的中和活性較低。
與未接種疫苗的參與者相比,接受至少 1 劑疫苗的參與者的抗體濃度更高,中和活性增加了近 50 倍。
疫苗對這些受感染後的病人會增強的記憶抗體,成為“出色的反應”(比一般無感染、二劑接種者還好)。
在該組中,針對變異體的中和抗體水平,超過了在其他研究中在感染或完全接種疫苗的個體中觀察到的針對野生型病毒的水平。
額外的研究支持這一點。另外北美和英國的兩個團隊最近在Science 上發表了研究證明單劑 mRNA 疫苗可顯著增強先前感染患者對 SARS-CoV-2 變異體的免疫反應——這種現象稱為“混合免疫”。
--
#然而對於Delta變體呢
法國最近的一項研究也發表在《Nature》雜誌上,其中分析了康復患者對這種高傳染性變異的免疫力。
"Reduced sensitivity of SARS-CoV-2 variant Delta to antibody neutralization"
7 月初,delta變異很快擊敗其他變異體。
Delta 對一些抗 NTD 和抗 RBD mAb 的中和作用具有抗性,包括 Bamlanivimab,它們與 Spike 的結合度是不足的。接受一劑輝瑞BNT或AZ疫苗的個體的血清幾乎不能抑制變異 Delta。
與 Alpha 相比,未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在從輕度感染中恢復過來後
似乎對 Delta 和 Beta 變體的保護較少
雖然該組中有 88% 的人具有針對 alpha 的中和抗體,但也只有 47% 的人中和了 delta。
📌 然而,與未接種疫苗的同齡人相比
接種 1 劑AZ、BNT或 Moderna 疫苗的康復醫護人員
針對所有 3 種變體的中和抗體水平顯著增加。
作者寫道:“恢復期個體接種疫苗後,[針對 delta] 的體液免疫反應遠高於中和閾值,對先前受感染者進行疫苗接種有明顯保護作用。”
📌 在法國的研究中,這些人在接受 2 劑疫苗方案後 8 至 16 週內針對 alpha、beta 和 delta 變體具有高度中和抗體水平。
--
Nussenzweig 說
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單獨接種疫苗後免疫力能持續多久。
目前可以知道二劑接種完有足夠與持久的保護作用,我們也看得出是長達12個月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系副教授Rachel Presti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除非 COVID 突變足以真正擺脫免疫反應,否則我認為我們不會很快需要Boost (第三劑)。”
Nussenzweig 預測,變異不會在大多數從 COVID-19 中康復的人中引起嚴重疾病。儘管如此,他說,他們應該接種疫苗,“因為當他們這樣做時,他們就會變得更有保護力。
--
📌 文末附上全球前段班的疫苗接種進度
以色列已經全國幾乎完成疫苗覆蓋,60% 的居民已接種二劑疫苗
巴林有 59.9% 的居民完全接種了疫苗,在名單上緊隨其後。在美國,47.5% 的人已完全接種疫苗。
台灣目前疫苗接種率正要衝破20% 是好現象,只要疫苗供應穩定
就可以接近恢復過往經濟活動的目標,不會讓創業家壓力這麼大
引用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教授
不須等到完全確診個案+0才解封。
只要觀察到連續1個月 Rt(有效再生數)< 1
精準風險分層疫苗注射率(1-6類)完成約82%
其餘繼續保持我們邊境管制和社區公共衛生措施
台灣還是可以回到防疫前段班的,大家加油!
防疫前段班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B ⼁邱怡澍Joyce IG⼁ just_be_joyce
-
防疫前段班的韓國
國民強大心理素質?
超強部署但是常常毀於一旦?
-
全球各國疫情現況
蒐集超過十個國家
歡迎大家進入播放清單內尋找其他的國家
沒意外的話這應該就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影片啦
JoJo蒐集了各國的第一手資訊
決定來場大解密
究竟實際上人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超展開?
讓你跟著狂人JoJo 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
感謝我Nolan和Dana跟我們分享韓國的現況
特別是Nolan還錄了兩次影片超用心 而且韓文也是他錄音教我的
如果講得不好也不要責怪他 真的是很難學阿 我的舌頭不行了 :D
Special thanks to Nolan and Dana to share the situation in Korea.
Especially Nolan shoot video twice to share the situation and also teach me Korean. Sorry that I didn't really do a good job on that. hha too difficult for my tongue.
#韓國防疫 #Korea #Coronavirus
防疫前段班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FB ⼁邱怡澍Joyce
IG⼁ just_be_joyce
-
(中文字幕已奉上)
法國防疫荒唐事?
衛生部部長在防疫期間辭職跑去選市長?
只要我想買口罩都可以?
好羨慕法國有LV的口罩?
法國政府硬起來?
-
全球各國疫情現況
蒐集超過十個國家
預告預告 下個國家 "韓國"
很開心整個系列接近了尾聲
來到了防疫前段班的系列啦
JoJo蒐集了各國的第一手資訊
決定來場大解密
究竟實際上人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超展開?
讓你跟著狂人JoJo 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
感謝帥氣的Ali Kobeissi跟我們分享法國的現況
Special thanks to Ali to share the situation in France
#法國防疫 #France #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