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誰在詭辯:兩百億防震專款如何消失?
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本報資料照片
在民進黨執政下,人們最大的困擾不止是各方意見紛亂,更是事實真相難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二百億防震專款之謎,即是一例。韓國瑜在台中造勢現場,舉張善政在閣揆任內撥二百億元協助台南震災為例,呼籲蘇揆「救災不要分藍綠」。未料,行政院立即駁斥這是「烏龍說法」,稱張善政只核給台南卅二億元,還嘲笑韓國瑜的幕僚「要用功」。假使你認知的真相就到這裡為止,那麼你就成了謊言的支持者。
事實的真相,經過張善政本人的親口還原,出現了更完整的面貌。除了撥給台南卅二億元,張善政說,他任內制訂的「安家固園專案計畫」編列二百億元專款,供各縣市老舊建築健檢及土壤液化改善之用。他不僅在公文上批示「同意」,還加註「未來執行時應滾動修正」之語。其目的,就是要讓即將接手的蔡政府能彈性運用,沒想到蔡政府視而不見,沒有續推。
至此,人們即可看出是誰在混淆事實。追溯源頭,韓國瑜說張善政提供兩百億元協助台南震災,措詞及邏輯不夠精確,所以讓行政院有栽贓反駁的空間。但韓國瑜並未刻意製造假消息,且其訴求重點是在呼籲蘇揆「救災不要分藍綠」,立場正當。事實上,韓國瑜的說法揭穿蘇貞昌面對登革熱疫情故意刁難高雄,漠視民眾健康;蘇內閣官員更故意扭曲重點,亂打烏賊戰。
簡言之,國民黨執政時,閣揆張善政不僅給了賴清德治理下的台南市卅二億元的震災救急款,同時推出兩百億元的「安家固園專案」計畫,作為協助全台老舊房舍預防性健檢及防治土壤液化之用。這項作法,是從關懷民生及防患未然的治國格局出發,未有藍綠門戶之見,更未把行政權視為個人權威,甚或當成壓制其他政黨的工具。從這點看,張善政和蘇貞昌的格局一比,高下立見。
更值得探究的是,這兩百億元的「安家固園」專案計畫最後究竟魂歸何處?要解開這個謎,得先回溯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二0一六年一月十六日的大選,蔡英文大勝,當時的閣揆毛治國引咎辭職,張善政在二月一日接任行政院長;不巧的是,二月六日即發生了美濃地震導致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的傷亡重災。「安家固園計畫」就是在人心惶惶的背景下提出,當時朝野立委皆催促政府要全面進行建築安全健檢,台南綠委陳亭妃更稱台南市民生活在恐懼之中。
換言之,當時民進黨已經勝選但尚未就任,蔡英文挾著勝利的威風到處指點江山;張善政則是在最後關頭奉命收拾殘局,驟然面對震災的嚴峻局面,無分黨派地提供協助。一直到交卸閣揆職務前的最後一次院會上,張善政還聽取了「安家固園計畫」報告;相對的,綠委莊瑞雄卻在國會諷刺內政部長,為何到數饅頭的時刻才提「這種案子」,譏稱是「居心不良」。其後,新上任的蔡政府以「成效不彰」為由,將「安家固園計畫」改為《危老建物重建條例》,次年僅編列四億元預算。就這樣,兩百億元的防震計畫消失在風裡。
民進黨具有靈巧的口舌和論述能力,但對於需要持久經營的行政工作卻缺乏耐心和興趣。正因為如此,陳菊主政的高雄可以一次放掉三千萬元的煙火,卻任由下水道淤泥樹根交織;可以打造美輪美奐的光廊和一次性館場,卻無意把破碎的馬路鋪平。綠營對待「安家固園計畫」也是如此:一則因為是前朝提出的計畫,無法登記為自己的政績,因此要快快讓它消失;二則是所謂老屋體檢和土壤改造,都是經營起來辛苦、卻不容易展示的成果,所以不必當成施政重點。
在下一次震災發生前,人們不會注意到哪個政府更關心他們的身家財產?然則,被民進黨打掉的「安家固園」計畫,原本是可以發揮作用的。
防震建築英文 在 馬英九總統後援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總統出席「0206臺南震災罹難者聯合奠祭暨追思會」
馬英九總統今(27)日上午前往臺南市體育場出席「0206臺南震災罹難者聯合奠祭暨追思會」,除願罹難者在天之靈能夠安息、家屬親友們節哀珍重,並強調在未來重建之路上,政府會持續做人民最堅實的後盾。
追思會於10時開始後首先播放罹難者照片影像,現場氣氛哀戚。而在全體共同起立默哀1分鐘後,總統也帶領所有與會者致奠,表達對罹難者最深切的悼念之意。
隨後,總統致詞表示,今(105)年2月6日凌晨,高雄美濃發生規模6.4的強震,造成臺南市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等災情,奪走了117條人命,造成551人受傷;尤其是罹難者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青少年及兒童,他們來不及長大,即與家人骨肉分離,更令人感到極度哀傷。
對所有失去生命的罹難者,總統代表全國同胞表達追思與哀悼之意,並對罹難者家屬致上最深的慰問與關懷。而對此次震災中投入救援的消防、警察、國軍、醫療及社工人員,以及出錢出力、慷慨捐輸的志工與各界人士,總統也重申誠摯謝忱。
總統認為,儘管地震無法預測,但地震帶來的災害可以預防。對此,政府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必須深刻檢討,儘速改正。他已要求行政院提出建築物抗震補強的計劃,行政院也已將《災防法》、《建築法》及《都市更新條例》等「防災三法」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
總統說,我們不怕地震,只怕沒做好防震準備。「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各界應深刻總結此次震災的經驗,打造一個更安全的臺灣。
總統指出,在這次的救災行動中,中央與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其中,他與行政院長張善政分頭並進,瞭解災情、慰問災民,而張院長也與臺南市長賴清德充分合作,發揮加乘的救災效率。總統說,越是危難當頭,越需要政府發揮領導力量,整合中央與地方,希望這次的救災經驗能夠為中央與地方的合作留下正面示範。
總統強調,目前救災行動已經結束,災後重建正要展開,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援地方政府推動後續工作。重建不只是硬體的復原,還有心理的復建,需要全民一同支持與關懷,希望未來各界能與政府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追思會現場並安排臺灣藝術家交響樂團及臺南MP混聲合唱團演奏與演唱「安魂曲」、「辛德勒的名單」、「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伊是咱的寶貝」、「甲你攬牢牢」及「天光」等6首曲目,盼藉由音樂為逝者致上哀思、為生者帶來療癒的力量。
隨後,馬總統與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行政院長張善政、臺南市長賴清德及高雄市長陳菊逐一向罹難者獻花致意。包括內政部長陳威仁、文化部長洪孟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魏國彥、嘉義市長涂醒哲,以及各國駐華使節與代表均出席是場追思會。
中華民國105年02月27日
防震建築英文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時社論-我們都是台南人
小年夜凌晨美濃發生大地震重創南台灣,台南災情尤其慘重,截至11日晚間6時止已造成62人罹難、尚有62人失蹤,這是921大地震後最嚴重的一場地震。鄰邦及全國各地搜救隊伍,仍在倒塌的樓房之間搜尋生還者,不放棄希望,全國民眾也齊心祝禱,每個人的心都緊緊繫著仍困於斷垣瓦礫中的民眾。正如馬英九總統與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說的:「這一刻,我們都是台南人。」
是的,我們都是台南人。如果說,這些年來台灣飽受民主內戰與藍綠惡鬥之苦,人民的情感不斷被撕裂,但當我們共同面臨殘酷的天災時,終究深刻體會到,大家禍福與共,命運憂戚相關,因為地震災害不會區分藍綠。處在地震帶與颱風帶上的我們,地震、颱風、土石流等天災的威脅從不是「意外」,而是不知何時會發生卻必定會發生的危機與考驗。而這樣的威脅,對台灣來說,就像一個與生俱來的命運胎記一樣,我們擺脫不了,必須尋找與之共處的因應之道。
與天災共處之道有三。第一,就是團結。如同馬英九曾說的:「台灣是個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不少的地方。」所以,當我們看到台南的民眾受苦於地震的重創,怎能不回頭嘆息,這些天災威脅,台灣人民就算齊心攜手,都不易面對,我們哪來的力氣、餘裕去內鬥內耗呢?
這次地震悲劇中,我們看到難得的藍綠和解與合作。不像前幾次天災或工安事件,中央與地方互推責任、相互叫囂。在這次南台灣大地震中,蔡英文不吝「肯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合作無間。」馬英九也表示,「對台南市長賴清德地震後,4天來全力投入,幾乎不眠不休,讓人不捨」。馬英九與蔡英文,都展現應有的領袖高度。賴清德也公開感謝總統馬英九,表示「馬總統在地震當天即指示中央各部會,全力投入救災,強化了災區的搜救能量。」這才是人民希望看到的承擔表現,希望這樣的和解與合作,不是地震時的曇花一現,而是台灣的政治新頁。
第二,要從每一次的地震經驗中學習成長。以這次地震救災為例,雖然該檢討的地方仍有許多,但大致上中央與地方動員的速度頗速,資源到位極快,相關救援工作也大致井然有序。當然,這次的地震規模不比921大地震或日本的311大地震,救災能量尚未受到極限考驗,但這也顯示台灣除了在921大地震中吸取了救災的經驗,這些年來更積極參與全世界的震災救援,乃至重建復原的工作,也確實吸取了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都在這次的震災中派上用場,也是台灣未來面對地震,於黃金時間快速動員、搶救生命、減少損害最重要的資產。
第三,要做好準備。這除了需要前瞻的眼光、精準的專業外,更需要對抗民粹的魄力。地震發生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即感嘆台灣「沒有防災的頭腦」。但衡諸實情,政府最大的問題恐怕不是沒有防災的頭腦,而是缺乏對抗民粹的魄力。
以李鴻源點出的土壤液化,及地震若發生在台北可能的大災難等警告為例,他的憂心並不是沒有依據。以日本的311大地震為例,台灣的人口密度更甚於日本,但我們的防災準備和日本相比是否更為確實?如果規模8.9的大地震發生在台灣,會造成多大的災情,實在難以想像。
分析出哪些地方是危險地區所需的技術不是最難,但重要的是根據分析資料必須採取的行動,民眾願不願意配合?政府首長有沒有魄力進行?其中最重要的補救措施是都更,然而,自2012年發生文林苑事件後,憚於民粹,都更變成了政府首長最不願意碰的燙手山芋。這尚只是一例,其餘如防震的法規與建築要求是否到位?如何防範不肖建商藉由頻繁改名、一案公司等惡劣手法,規避責任建造劣質大樓,避免如維冠金龍大樓被震倒的悲劇重演?這些都需要民眾的配合與政府首長的魄力。
南台灣大地震的救災工作仍持續進行,救災人員的辛苦,全台灣人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我們希望有更多受困者得救的好消息傳出。但救災之後,漫長而艱困的重建復原之路才要開始,那將更需要政府與社會大眾持續關心與支持,我們不只此刻是台南人,在重建之路上,我們將繼續是台南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12000244-260109
防震建築英文 在 防震建築英文、減震建築、耐震建築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防震建築英文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減震建築、耐震建築、抗震原理就來早午餐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防震建築英文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防震建築英文 在 防震建築英文、減震建築、耐震建築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防震建築英文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減震建築、耐震建築、抗震原理就來早午餐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防震建築英文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