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一名健身教練,收了不少因為看網路影片亂練結果一身傷而且絲毫沒進步的學生;我自己在研究的個體心理學網路上資訊也很多,但我為什麼自己就是教練還要花錢去進修訓練課程;又為什麼網路資訊我我仍舊還是會花錢買實體書回來,自己研讀自己做重點筆記。
.
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
.
所以我決定今日開始,每週六晚上八點都會發一到三篇本書的內容,而且是按照順序不是隨機挑選,不論將來本書是否出版,我都會一直發到結束,不想花錢買書也可以網路上看就好。
.
因為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以下開始)
.
#0_1個體心理學
.
個體心理學這名稱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多數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德勒心理學」。
.
西元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除了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
.
猶太籍的阿德勒,家庭環境算是富裕,但是他的童年卻有著相當多的不幸。阿德勒有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他是排行在老三;罹患佝僂病的阿德勒,因為自小體弱多病以及行動不便,他無法在童年時期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兄長與鄰居而感到自卑。
.
除了自身的疾病之外,阿德勒也親眼目睹了年幼的弟弟在自己面前過世,從小就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讓阿德勒立志要成為一名醫師。早期阿德勒的成機並不突出,但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逐漸進步;後來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曾經當過眼科以及內科醫師。
.
一戰時期的阿德勒擔任軍醫,當時每天要面許多的傷兵,評估這些軍人的心理狀況是否能夠重回戰場,這些經驗讓阿德勒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戰後便將重心轉移到神經學以及精神病學。
.
阿德勒發表了許多關於器官缺陷與自卑感的論文,在西元1899年,受到了精神病理學權威的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於1910年擔任該學會主席一職。
.
隨著與佛洛伊德的觀點衝突越來越多,阿德勒在西元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且正式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學會」。
.
阿德勒曾經希望透過政治來改變整個環境,然而政治並沒有他預期那麼單純,在心力交瘁下,阿德勒認為如果要達成理想中的世界,得要從兒童的教育開始著手。
.
他發表了許多關於兒童教育以及兒童行為的論文,並在維也納與德國其他地方創立了三十多處兒童諮詢中心,諮詢對象多為教師與父母,將個體心理學活用在教育機構與家庭當中,希望透過兒童的教養來改變整個環境。
.
這段期間的阿德勒聲名遠播,經常受邀到各處發表演說,並且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西元1932年成為紐約長島醫學系主任,於1934年定居美國。附帶一提,在許多介紹阿德勒的書籍中都會特別提到,阿德勒一直到55歲才開始學習英文。
.
我在某些書上所看到的說明是,阿德勒認為有些口譯翻得不夠到位,他希望能夠讓聽眾更加理解他所說的內容,而在當時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在美國,因此阿德勒才重新開始學習英文。這邊也能夠用來解釋本書後面會提到的「目的論」,不論當時的年齡或是各種條件如何,當一個人決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能夠找出方式來克服。
.
距今一百多年前,阿德勒底下門生眾多,且名聲更是與佛洛伊德不相上下。然而身為猶太籍的阿德勒,在二戰期間受到納粹的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包含了大量阿德勒的弟子。阿德勒所發表的論文與臨床講義在當時也遭到禁止,因此現今才會鮮少聽過他的名字。
.
許多倖存的阿德勒門生努力地將他的學說給保留下來,在美國也有不少深受個體心理學派所影響的專業人士,在2020年的現今,人權與自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再一次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洞見未來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0_2人生型態取決與個體所使用的「素材」
.
客觀的世界上活著每一個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主觀的世界上。這聽起來有點饒舌,這兩句話的意思,客觀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主觀上的認定。
.
例如有些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會將挫折當做是進步的動力,藉著修正錯誤讓自己能夠克服難題;而也有些人在同樣遭到挫折時,會將失敗當成是一種羞恥的烙印,並且相信自己克服不了這些問題,從此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選擇逃避。這樣不同的心態,我們稱之為「人生型態」。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人生型態選擇相對應的「素材」,所謂的素材指的是我們一生當中,所經歷過的一切,包括在我們的記憶尚未成形之前,也就是出生至三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時期。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並且明確地指出,不當的教養模式會如何摧毀一個孩子。
.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也有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稱CPTSD)的造成,多是在童年時期曾經遭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不當對待,包含性侵、肢體的虐待、言語的虐待、無視孩子的需求、否定孩子的感受、嘲笑或者欺騙孩子等等。
.
這些傷害都會烙印在孩子的身體記憶當中,當時的孩子可能才幾個月大,即便將來長大後這些記憶已經無法想起,但是當時的感受會永遠被身體給記下來。在往後的人生一但觸發了相關的條件,那些記憶帶來的負面感受就會重新湧現出來,並且使個體做出在童年時期習得的應對反應。
.
舉例來說,童年時期經常被照顧者嘲笑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變成沒有主見、附和他人的應聲蟲。以CPTSD來看,是因為個體認為講出自己的想法會得到負面的結果,為了避免發生遭到嘲笑與否定的情緒重現,必須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給隱藏起來。
.
而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孩子選擇了「表達自我會被嘲笑」這樣的經驗,當成是他人生型態的素材,因此在遇到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主流的、他人建議的、他人認同的那些「安全牌」。
.
阿德勒說一個人的人生型態大概會在五歲左右就已經成形,雖然後來也有說法是,大約在孩童八歲左右時才成形。但不論是哪一個階段,都不能夠否認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素材的重要性,這也是個體心理學一直不斷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原因。
.
一但人生型態成形後,後面要在改變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許多個體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但個體心理學以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都有提到,人生型態是後天習得的生存模式,因此也能夠透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原本的人生型態。
.
接下來我會開始藉由我的人生故事,慢慢跟大家說明「素材」對於兒童有著多大的影響。
.
#1_家庭暴力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
.
沒有新手父母應該有的,那種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也沒有現在提倡的二十四小時內,母嬰的肌膚接觸。確切的情形是如何我也無從考證,我只能夠憑想像與推測,在那狹窄陰暗的產房中,有個年輕產婦,將她的女兒給生了下來。
.
當然,她也有可能是請產婆到府接生;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我的親生母親會選擇在一個,她認為安全且隱密的場所將我娩出。
.
養父母在透過合法的流程後,正式收養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
.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嫁給我父親不久之後,檢查出罹患了子宮肌瘤。70年代的當時,醫療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即便再如何地不願意,為保全性命母親也只能夠選擇,將她身為女人的標記「子宮」整個摘除。
.
從此之後,母親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將原本就不和睦的婆媳關係,推至冰點。
.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被祖父母寄予厚望。祖父母希望父親能夠傳宗接代,並且接手家裡的鳳梨園,繼承祖先留下的家業;結果父親卻娶了個無法生育的女人,可以想見,當年祖父母他們有多崩潰了。
.
祖父母不斷洗腦父親離婚再娶,但我的父親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辜負母親;即便祖母後來讓步表示,納二房也沒關係,只要黃氏有後就好了。但我的父親仍舊表示,既然已經娶了我母親為妻,身為丈夫的他,就會對妻子的一生負責到底。
.
背負著長輩盼不到的期望,原本生活單純的父親,學會酗酒也開始夜歸;我的童年時期經常會看見,母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角落啜泣。
.
「恁老爸佇咧外口一定有查某。」
.
母親幽幽地,對著才幼稚園大的我這麼說著;其實年幼的我,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是爸爸的朋友裡面,有個女人這樣嗎?我小小的腦袋無法明白,我只知道母親每當說著這些話的同時,眼淚也在往下掉,但她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
某天,我父親下了班又去喝酒了,當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後,硬是把已經在睡夢中的我,以及哥哥給叫醒。他要我們兄妹倆面對著牆壁跪下,然後抽出了腰間的皮帶,瘋狂抽打我與哥哥;沒有任何理由地,只因為父親想打人,於是我跟哥哥就應該被打。
.
我的母親嚇壞了,她死命地抓住父親的手,要他別再打了;我還那麼小,再打下去真的會把我打死的。
.
「擱毋停手我就死在恁的面頭前!」
.
父親被她這樣一吼給嚇到停下動作,下一秒就走向浴室洗澡、睡覺,就好像上一秒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從那一天起,這樣的戲碼一個月總要上演個一到兩次。若是那個月,父親的生活較為不順,例如任職的製材工廠停工、鳳梨價格大跌、整個作期血本無歸時,可能會有一陣子天天上演。
.
為了不在睡夢中突然被嚇醒;我學會了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立刻醒來的極淺眠技能。父親的KAWASAKI一進到家中,在二樓睡覺的我就會馬上醒來,然後視死如歸一般,等著迎接他的下一步。
.
(待續)
.
#每週六更新
「附和句講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王文華的童話公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Re: [國中] little 和few 的附和句/附加問句\ - 看板teaching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露西的國中英文筆記、考古題分享- 有人敲碗九年級 附和句 的 ...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國中英語九下| 第一次段考| 附和句| I do, too 和so do I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易森語言- 心智圖文法- 附和句so too either neither 用法-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附和句用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附和句用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附和句用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wh問句練習題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wh問句練習題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附和句講義 在 附加問句講義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附和句講義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已經是我來美國的第七年了😌 但我要很誠實的說,最近兩年我的英文退步好多😭 剛來美國的時候每天上課上班都會用英文講很多話,在學校要做很多小組討論,認識很多外國同學,有時候還要在期末上台報告;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也常需要跟同事交流與聊天,雖然我常常不知道要跟他們聊什麼😆 但基本上溝通都沒什麼大問題。自從懷孕離職之後,漸漸的我用英文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雖然我還是會看一些英文的文章與書籍,也會追美劇練聽力,但是說跟寫真的退步好多哦😭語言果然就是要常常使用才行啊
這兩年我明顯感覺到英文退步後,曾經想要振作起來找家教來家裡陪我用英文聊天,不過找到的家教老師可能跟我不太聊得來吧😌 上課的時候變成都在看老師準備的講義,真的很乾很難聊,後來日子也越來越忙,有兩隻小孩要帶所以可以上課的時間也不是很彈性,以至於沒上幾堂課我就沒有繼續了...
最近越來越感覺自己英文再這樣下去實在不行!有開始逼自己如果外出去買東西的話一定要跟店員閒聊幾句,不是我在說,Dallas人真的很愛聊天😂 但我發現我太少用英文了,聊天的時候真的除了附和對方之外,我認真擠不出話來延續話題😭 而且我在唸書與工作時期,主要使用的英文大多是商用英文,對於閒聊用的英文我真的常常擠不出話聊😿 後來我默默的就對英文有點壓力,因為很想要更進步但卻不知從何開始,難道我要再回去背托福多益單字嗎?還是我需要去上個語言學校?但這些感覺也都不是很符合我英文想要進步的方向🤔 我只是希望可以練回來用英文流利的聊天的能力,希望可以暢通無阻的表達自己真正想講的話,我到底該如何往這個方向前進呢?
正當我在苦惱之際,超開心老天聽到了我的煩惱🥺 受到TutorABC線上課程的邀約,體驗了一堂讓我非常滿意的一對一外籍老師英文課❤️❤️❤️
需要的設備就只是一台電腦而已,隨時隨地都能上課超級彈性非常適合我!在上課前我有先做過小測驗,大致上來說我的英文程度很Ok,只是可能久沒用就講得很卡、不夠流暢,所以我非常期待可以上課跟外籍老師聊個整整45分鐘😍 反正我講得不順講得不好講錯了,老師應該都會有耐心的糾正我、指導我吧?
開始上課前,要先進入TutorABC的網站登入課程,一進去系統畫面就讓我感到很安心,因為畫面功能設計很完整,有課程評鑑、單字庫、課後作業、英語問題,甚至還有課程錄像等功能,跟一般那種網路找的英文家教簡單用Skype上課差蠻多的!TutorABC有系統專業很多!時間到了老師也進入了教室,老師會出現在畫面的左上角,畫面的正中間是簡報的排版,會是老師為你準備的教材內容。
在上課前我有先溝通好我的英文學習目標,希望可以流暢的用英語聊天,聊天內容主題都不限~ 所以看到簡報的主題我笑了☺️ 今天上課的主題居然是 Take me out to the ballgame! 老師得知我住在美國,想要學習聊天所以挑了這個主題!真的挑得很好耶!因為美國人真的非常喜歡ballgame,舉凡棒球、美式足球、籃球等等,之前在工作的時候同事真的都很喜歡聊這些內容,對球類運動沒什麼興趣的我每次都不知道要怎麼陪聊,所以今天看到這主題可以練習我真的很開心耶!
開聊之後才發現老師是英國倫敦人!我跟她說我上個月才剛去倫敦玩耶😍 在課程開始前我們閒聊了一下我去倫敦哪裡玩之後,漸漸的讓我感到很放鬆、英文越講越順,老師非常nice的一直說我的英文很好,鼓勵我多講一點自己的事,課程才開始十分鐘而已,我就覺得英文的感覺都回來了🥰 課程的設計真的很用心,前面老師會請我讀文章與對話,從中找到我不熟或是發音不太確定的單字,課程的進度也不會很緊湊,一段一段的練習邊聊天,不知不覺就把14頁的教材都上完了~ 到最後老師還會問我記不記得剛剛某些我們聊到的片語,讓我用自己的話或是例句說一遍,很神奇的是,超不會背單字片語的我,才跟老師聊這麼一下天而已,我居然馬上就記住了剛剛學的單字與片語了🙌 這就是我想要的學習方式!沒有壓力、為了使用而學、輕鬆的環境、精準的發音,跟以前在學校啊、補習班裡學英文讓我極度抗拒的感覺真的差太多了!
上課過程中,老師還會不時的對我按讚哈哈哈哈哈😂 超級可愛的!只要我聊天聊到很好笑的(例如我聊到說我覺得我喝醉的時候英文比較好,她就大笑按個讚😹)或是舉一反三把老師教我的新單字重新造個句子之類的,老師就會利用系統功能按👍給我鼓勵,整個學習環境真的非常輕鬆又有趣,真心非常非常推薦 TutorABC給大家!TutorABC有各種主題教材,各年齡層、各種不同需求的人都適合,教材有涵蓋商用英文、旅遊探險、歷史文化、財經分析、生活會話、藝術人文...等,他們有20年以上的教學經驗,擁有1.8億人次的學習數據,所以可以更精準的依據不同年齡、不同程度提供不同等級題目,透過大數據達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最吸引我的就是TutorABC 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興趣安排課表,對於我這個忙得要死,學習時間必須很彈性的人來說再適合不過了❤️
我說了這麼多有沒有心動?我是真的真的非常推薦大家都可以試試看,學英文真的可以很輕鬆又簡單又有效😊 心動的人好險你有耐心看完我寫的這麼長的心得😆 因為我特別幫大家爭取到一堂 TutorABC 課程!
Stay Fit with Mi粉絲獨享喔! → https://pse.is/NWC75
想知道自己英文程度在哪裡的話,可以先來這邊做看看測驗:https://pse.is/NMRFP
快去試試看我快樂輕鬆的線上英文體驗吧❤️
#TutorABC 因材施教立即見效 #AI 打造量身定製課程
附和句講義 在 王文華的童話公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小朋友的寫作營講義。
歡迎大家印下來給自己家孩子讀讀
希望對小朋友有幫助。
一 我討厭寫作文
煩仔很煩,尤其是今天,明明是暑假,還被媽媽逼著來上作文營。
「我討厭寫作文。」煩仔挑釁的看著作文營的老師,「討厭死了。」
作文營的馬老師有張長長的臉,真的像馬一樣,他笑了,也像馬一樣的笑,「很好,每個來這裡上課的小孩都這樣說。」
煩仔更氣了,他雙手扠腰:「我跟他們不一樣。」
「哦,哪裡不一樣?」
「我是真的很討厭很討厭寫作文,讓我選擇吃大便和寫作文,我告訴你……」
作文營的小孩個個把眼睛瞪得很大很大,他們腦海裡同時出現一個張嘴大咬……呃,有個小孩驚恐的把早餐都吐出來了。
「不會吧?」馬老師又笑了,他笑起來,真的像馬耶。
煩仔看看大家:「啊是怎樣,如果讓我選吃大便和寫作文,我當然寫作文,我沒那麼笨。」
「好吧,請你告訴我們,你到底有多討厭寫作文?」
「我就很討厭呀。」
「這樣不行,我不明白你的討厭,我應該這麼問你,你為什麼討厭寫作文?」
煩仔白了馬老師一眼:
「多討厭?我告訴你,我每次看到作文簿,一個字也寫不出來,真是煩死了。」
「那算數學呢?」
煩仔眼睛轉了轉:「數學簡單多了,至少上面有些字。」
「好吧,除了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還有嗎?」
「還有啊?還有……我一聽到要上作文課,立刻肚子痛。」煩仔的話一出,底下一群小孩跟著點點頭,附和的說,我也是我也是。
「為什麼?寫作文又不是吃到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個馬尾小女生站起來問。
「因為……我每回在課堂寫不出來,回家讓我媽教,我媽越教就越氣,她就一直罵一直罵,罵到最後,我飯也沒吃,就肚子痛了。」
馬老師很開心:「那,你能不能把你討厭作文的理由重講一下,把它寫在紙上給你媽媽看。」
「寫就寫啊……」
我討厭寫作文。寫作文時,我都會腦筋一片空白,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還有,我每次寫不出作文,回到家,媽媽就會邊教邊罵我,罵到最後,我晚飯也沒吃,就會肚子痛。
馬老師看完他寫的理由,在底下簽了個名。
「好了,你這篇文章寫得很好,拿回去,你媽一定會同意,再也不讓你來上作文課了。我們第一堂課上到這裡,下課。」
「停,」煩仔不太相信,「你說我寫的是文章?我媽真的會同意不讓我來上課?」
馬老師點點頭:「我同意你不用來了,但是,妳媽媽同不同意看你自己的文章寫的好不好?不過,我敢說,你這文章寫的真好,理由很充分。」
「這是作文?」馬尾女孩問。
「是啊,他寫的是自己心裡的話,理由也很具體,當然是作文。」
「那我們也很討厭作文,能不能也寫一段話,讓媽媽答應,不讓我們上作文營?」
「當然可以,歡迎。」
於是,作文營裡一片沙沙沙的聲音,每個小孩都埋首在寫作文。
寫一篇我為什麼討厭作文。
註:寫作文就是在寫你心裡的話,但是,你不能空口說白話,只說些空洞的詞句,你想讓人信服,你就得寫出好理由。
最好的方法,就是斷開你寫的句子,填個為什麼,然後補上兩三個理由以滋證明。
例如:我喜歡小狗。───斷成 我為什麼喜歡小狗。
我討厭下雨天。 斷成 我為什麼討厭下雨天。
檢查作文時,看看他每一段能否清楚抓住段落大意,就套用這種斷句方法,不足的讓孩子補上去,就不會寫一堆空洞的詞了。
附和句講義 在 露西的國中英文筆記、考古題分享- 有人敲碗九年級 附和句 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敲碗九年級 附和句 的練習題‼ 這邊提供給大家呦‼‼‼ 附和句是高一課本也有出現的句型,所以務必要熟悉耶‼ (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的概念 ) 這裡下載 ... <看更多>
附和句講義 在 國中英語九下| 第一次段考| 附和句| I do, too 和so do I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教學內容請見【Ai 學霸小中高線上學習平台】國中英語3下(108課綱) 教學影片、 講義 、線上題庫https://www.ai-dux.com/bookshelf/plan?id=10291【Ai ... ... <看更多>
附和句講義 在 Re: [國中] little 和few 的附和句/附加問句\ - 看板teaching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剛好要上到這個了...
自編的講義上偏偏就寫了little, few 等否定字後面的附加問句用肯定
所以很關心這個話題...
參考了前面幾位先進的看法、以及外國人的看法
加上自己的文法書、字典等有以下結論
little和few是非常正式的用法
但在口語中並不常用 而以not much 或not many代替
如 You haven't got much to say to me, have you?
(摘自Collins COBUILD English Usage)
Oxford出的Practical English Usage中也有類似上述看法..
且在tag question章節中也把little列為否定詞
例句如下 There's litlle we can do about it, is there?
所以,我想台灣的文法書 應該也不是無中生有
不過另一方說法:看看這個網站的說明 還挺清楚的...
https://www.testyourenglish.net/english-online/subjects/tagquest.html
裡面提到 否定詞是副詞則後面用肯定
但否定詞若是quantifier或pronoun則後面依然使用否定..
這麼說來 因為little表否定是出現在quantifier或pronoun
所以後面依然用否定...(類似原po教授的說法)
不過既然這是有爭議的,看來還是少考為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28.81
※ 編輯: Areas 來自: 122.121.28.81 (12/10 09:12)
※ 編輯: Areas 來自: 122.121.28.81 (12/10 09: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