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與省思:
陳嘉宏專欄:
已經528天,你何時看過陳時中開口罵人
環南市場爆出41例確診的那一天,柯文哲顯然知道自己先前輕慢了疫情,態度終於稍稍謙卑,但還是用力地解釋這件事為何會變這樣。他說,「本來就預期」在萬華感染之後還會有其他感染,目前計畫是要先做快篩,再施打疫苗,再進行大規模PCR檢測,以「焦土戰術」把感染源「撈」出來;就目前來說,仍是按照「原定作戰計畫進行」。柯文哲除了強調疫情都在他「預期中」以外,說的都是過去他做了多少事,生怕外界把環南市場這筆帳怪到他頭上。
一旁的陳時中則是不疾不徐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背板,詳列接下來要做的五點事情,沒有任何一句責怪、抱怨或嘲諷。倒是在發生林昶佐嗆聲事件之後,陳時中才語氣嚴肅地說:「篩檢是要發覺病例,要面對問題,爭吵、爭執都無意義,處理問題才重要。疫情困難,病毒就是這麼狡猾,不是大家嘴巴一句話就停下來 。好不容易昨天篩檢出來了,把問題處理掉⋯⋯齊心抗疫,好好做,把這波擋下來。」
一樣是疫情指揮官,柯文哲與陳時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典型。柯文哲在過去近50天來砲火四射,罵對手政黨只專心對付他不對付病毒,罵CECC(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高官只坐在冷氣房裡辦公,罵美國不賣疫苗給台灣,罵下屬疫苗亂發他都不知道,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他說防疫不要亂創名詞,但「冷區殲滅戰」、「熱區圍堵戰」、「同心圓掃描」、「三大集團軍」、「焦土戰術」都是他發明的。他常常自鳴得意張牙舞爪,什麼「關門打狗」、「疫苗不來,撐到八月恐怕死傷慘重」、「再給我們一個月,北市沒疫苗也能清零」,但事情往往不如他所願,有時還前言不對後語,互相衝突矛盾。
陳時中則永遠是一號表情,即使面對疫情高峰時的每天四、五百例確診,醫療體系緊繃到快崩潰的壓力,還是以他一貫和緩不誇飾的語調,苦口婆心地告訴國人接下來要怎麼做。前天的記者會裡,媒體記者問道:「有基層醫師認為,台北市場群聚案持續擴大,最大的漏洞是台北市府疫調不確實找不到感染源……」面對這樣一個「引誘」他攻擊柯文哲的陷阱題,陳時中的回答是:太多這樣的歸責究責,無助於對抗病毒;「大家」也得到怎麼做事情的經驗,效率開始變高,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一個工作。
陳時中講「大家」、「我們」,而不是台北市政府;就是不想直接指涉,讓任何人或地方政府有相對剝奪感;而這件事是「你」跟「我」的事,「我們」一起承擔。
去年一整年,台灣迅速清零,與其他國家宛若平行世界,讓陳時中滿意度迅速飆漲,許多人稱之為「造神」;而今年疫情突發,立刻就有人訕笑他「走下神壇」。陳時中喜不喜歡被端上神壇,外界無從得知;不過,成功的防疫不需要「神」,需要的是自律而正直的人民,以及一位把每一個人當「人」看待的指揮官。
既是「人」,就會有脾氣,會有私心,會有政治意識形態,也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錯要知道自己錯了,不要硬柪,一路錯下去,最終導致疫情擴大無可挽回。要做到這一點,一個不居功諉過、具備同理心與包容力的指揮官就特別重要。好的指揮官會激發人性的善,讓人民互相包容、攜手前進,對抗病毒;壞的指揮官到處謾罵卸責,人民也就怨懟橫生、彼此指責,哪有空抗擊疫情?
#從去年1月23日CECC二級開設到現在已經528天,#陳時中身體力行,#從不在任何公開的記者會裡攻擊指責任何政治人物或地方政府。
外界總以為他舉重若輕,但試想一下,整整528天,幾乎每天做一樣的事,開一樣的會,宵衣旰食,多數時間睡眠不足,常常沒辦法回家,面對山大的壓力,但下屬及地方縣市總會出錯搞砸。此外,還有到處飛來的明槍暗箭,甚至諷刺這個指揮官會「遭天譴」;如果是你,忍得住這口氣嗎?
防疫不是比誰的智商高,更不是「(流行病學)教科書看一看,我也是專家。」要擔任一個稱職的疫情指揮官,必須時時戒慎恐懼,以蒼生百姓為先,而不是以個人名聲榮辱為念,最大程度地團結這個國家。台灣社會很容易泛政治化,但作為一個想要恢復自己正常生活的負責任公民,或該好好思考,是柯文哲或是陳時中的領導方式可以帶你走出這場瘟疫?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7745
#陳時中部長加油
陳嘉宏記者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和其中兩位主編有直接接觸,稿件往返的經驗,和沈教授一模一樣,陳嘉宏主筆精闢的專欄則是必讀。專業除外,蔡主編對作者的尊重,郭主編對稿件的細心,在當今的媒體環境十分難得,尤其他們對新聞的態度讓人覺得:做新聞就應該是這樣啊!
可惜台灣讓人敬佩的媒體人真的越來越少了,年輕一代的記者要加油,不要讓記者這個行業繼續被人訕笑。
陳嘉宏記者 在 馮光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政治渾水裡,我丟了包明礬粉】
在余老先生的中國時報工作過,我人生的利多便是,得以結交許多台灣媒體圈、文化圈裡有識見的朋友,知曉了許多與台灣民主政治、進步思潮相關的訊息
有此感觸,因為這陣子政治圈人事異動,看了一些也許旁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政治評論裡的個人抒發
政治因為其公共性,在民主國家,大家都有權利發表意見,除非你自認是總統身邊首席男寵,所以傲慢至禁止旁人對你說三道四(是的,金溥聰,我講的就是你這東西)
回到今天主題。小英國安團隊重新洗牌,朋友傳來國運昌隆的意見,「前法務部長為富商關說司法,已是司法醜聞;現在重回內閣,更是司法改革的最大笑柄!」
然後,恰好看到中時老同事陳嘉宏在臉書上的心情(嘉宏跑政治新聞多年,現在為《上報》總主筆,三個月前才剛得到「卓越新聞獎」的「新聞評論獎」),他的抒發,與國運昌隆大相徑庭
原文七百多字,大家可以上他臉書看全文(2月19日),這裡,我只節錄幾段:
認識邱太三已經超過二十年了⋯⋯⋯邱太三不是一個有魅力的政治人物⋯⋯⋯不過,以我長期觀察政治人物的角度來看,邱太三認真、勤懇,為人處事的圓熟,以及潔身自愛的程度,在我認識的立委裡,他就算不是「萬中選一」,也至少是「百中選一」(現在立委才113席)⋯⋯⋯至於某某戰神又把他法務部長任內的「關說案」拿出來講,我不知其中的是非曲直;不過,要構成「不當關說」,無論從行政或司法(監察)的角度,總有客觀的標準,不能行政或監委調查說的不算,只有你自己說的才算。要用到「違法濫權」、「恬不知恥」的重話來批評邱,就我們當年那群跑立法院的老記者而言,只有瞠目結舌可以形容——現在真的只為上新聞,什麼話都可以講嗎?
※ ※ ※ ※
今天有此感嘆,因為前兩天剛好與一堆「錢衷時」吃飯,與嘉宏聊天甚歡
聊到國運昌隆,講到此人的不知所云,以及只有我這種與他近身相處了好幾年,才看得透徹的一些「醜聞」「笑柄」「恬不知恥」,覺得,政治評論裡的個人抒發,其實是一塊民主政治渾水裡的明礬,家家必備
於是把一大包明礬粉,丟進與國運昌隆有關的政治八卦的渾水裡
陳嘉宏記者 在 2020卓新沙龍紀實No. 4/陳嘉宏|政治新聞評論的現在與未來 的推薦與評價
政治新聞評論的現在與未來由上報總主筆 陳嘉宏 先生所撰寫的〈解析九合一大選後的台灣政治〉系列評論,獲得2019年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評審認為此系列 ... ... <看更多>
陳嘉宏記者 在 [轉錄] 陳嘉宏專欄:蔡英文有個「政敵團隊」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轉錄] 陳嘉宏專欄:蔡英文有個「政敵團隊」作者 ... yosaku07/18 10:21昨晚看到上報那篇笑死英系已經派御用記者開始形塑賴清德. ... <看更多>
陳嘉宏記者 在 陳嘉宏的個人檔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名為陳嘉宏的用戶個人檔案。加入Facebook,與陳嘉宏及其他你可能認識的朋友聯絡。Facebook 讓人們盡情分享,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更緊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