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0周年,橫越上世紀80年代末到千禧後,標誌着中港關係劇烈變動的30載。當中的哀慟傷逝、切膚之痛、拒絕遺忘、兔死狐悲、孤獨明志,如同壓在香港人心上的墳。除了種種飽含政治水份的「堂皇敍事」(grand narrative)和新聞紀錄片、報道檔案,香港人的情志、複雜的身份認同,多多少少總記載在香港粵語流行歌曲這部「香港另類年鑑」。
流行文化,一直是庶民大眾的文化載體。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以旋律為經、文字為緯,在流行文化工業中成為市場龐大的「處理情緒的商品」。個人私密情緒固然有代我傷心的唱片,社會集體情緒也需要渠道宣洩、排毒。然而,要區分情歌與非情歌,個體與集體,正如林夕所言,一如要把「豬肉佬」與「肉類分割技術員」般分得清清楚楚。君不見高登巴打們,便曾絞盡腦汁將陳奕迅《H3M》(2009)全碟歌曲,詮釋為講述六四事件經過的「暗黑大碟」──你在乎甚麼,就會聽到甚麼、看到甚麼、唱到甚麼。
「縱怨天 天不容問」
抑鬱於天空的火燄下,大地靜默無說話。《為自由》、《四海一心》等粵語單曲以外,八九六四發生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催生出至少五張在心為志、發聲為歌的香港「六四唱片」,包括1989年盧冠廷《1989》、夏韶聲《你喚醒我的靈魂》、黃霑《香港'Xmas》和1990年譚詠麟《忘情都市》、達明一派《神經》。從非主流到主流,當時的搖滾樂手、當紅歌星到前衞組合,劉卓輝寫詞的「療癒系」高喊「媽媽我沒有做錯」、疑惑「說不出的未來」、寄望「漆黑將不再面對」,自是耳熟能詳;最令人難忘的是《香港'Xmas》調寄傳統聖誕歌曲的林振強《慈祥鵬過聖誕》「只要我扮盲,不停讚,不再亂彈,但我說畀個passport我」,與當時「少年詞神」林夕《皆因一經過六四》「坦克嘉年華冇埞避……皆因一經過六四,成日送機冇晒鄉里」,異口同聲道出六四後的香港集體恐懼與移民風潮。
六四事件是香港身份認同覺醒的集體爆破點。概念最為完整的達明一派《神經》大碟,由潘源良《十個救火的少年》與周耀輝《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天問》、《講嘢》,開拓出更狡黠的香港論述。潘筆下是諷刺時弊的政治寓言,周氏《天問》脫胎自屈原楚辭「騷賦體」仰天詰問極權、《排名》是鄭君綿明星的遊戲筆墨,《講嘢》模擬「藏頭詩」嘲笑「應-應-終-終-基-本-發」(按:英英中中基本法),聲演中英爭拗嘈喧巴閉,香港聲音被拒在門外。同期陳少琪《未平復的心》(王靖雯、黃貫中合唱)溫婉撫平傷口,周禮茂則在林憶蓮《破曉》(1991)和改編自國語歌《水手》的《自由花》(1993)中,一隱一顯抒寫出自由花終有一天,會在破曉綻放的期待。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90年代初羅大佑音樂工廠登陸香港,滾石班底的音樂舵手通過國粵語流行歌曲,書寫香港以至大中華史詩。《皇后大道東》(羅大佑、蔣志光合唱)調侃香港主流對未來的恐懼,連殖民地遺留下來一個英式街名,都有可能被改頭換面。《皇后大道東》亦與羅大佑的《原鄉》、《首都》並稱為「中國三部曲」,展示對香港前途的追問、對台灣根源的探索、對中國大陸的前瞻。《皇后大道東》同時打開林夕創作新天地,「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玩盡文字遊戲,舉重若輕透視了香港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內心迷茫與焦慮。《皇后大道東》也成為林系最著名的「香港歌」,笑中有淚。
2004年,林夕在梁漢文概念EP《03四季》全碟歌詞,寫出富有時事、社會性的歌曲。如回顧六四後香港及世界大事的《新聞女郎》,記錄最低潮的香港,表白「誰是世上螻蟻亦留戀這地方」。近年,林夕搖身一變為「時事評論員」,在各大主流媒體積極發表關於中港關係、香港社會運動的文章,每每一針見血戮破國王的新衣、語言偽術。2011年寫就激盪人心的《六月飛霜》(陳奕迅唱),與《天問》難跨世紀相呼應,被視為香港面對大是大非時,有良心具膽識之作,堪為冷眼觀世情的香港自白書。《六月飛霜》鋪陳末日浮世繪,沒有真相只有無盡謊言、「習慣異象」的世道人心,大有「唔黐線唔正常」的自嘲──「六月飛霜,世界怪得誇張,誰又去決定誰正常,不知哪個有異想。未曾盡興。剩下砒霜,當配方分享,誰來斗膽講仙丹會斷腸,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誰說得漂亮。最可笑的,喊亦正常。最悲壯的,笑亦正常。哪一個可,發育正常」。
《六月飛霜》的抽象書寫,遙指道德淪喪、禮崩樂壞的魔幻中國,既得利益者不過是毫無底線、唯利是圖的狗苟蠅營者,代價卻是整個國家的品格、現在和未來。可是還有不少「窮得只有錢」的狩獵者,認為可「憑人力綑綁一剎夕陽」、「憑財力去扭轉天亮」。世界越變越光怪陸離,小說電影遠遠不能與現實比魔幻,關鍵是瞥見異象後,還有有沒有突破困局的智慧和勇氣。2014年,林夕在謝安琪的《獨家村》寫出《六月飛霜》的出路,以「同床異夢」的感情關係隱喻中港矛盾。最後無法改變對方,只好做獨家村「不被你污染」。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詞人筆耕為香港立此存照,90年代出道的黃偉文另闢蹊徑。早在黃偉文與軟硬天師合作時,合寫的《中國製造》獨樹一幟,羅列出六四後香港對中國大陸的刻板印象──「為自由、大白兔糖、總書記、樣板戲」──嬉笑怒罵,批判時代。2003年為Beyond 20周年所寫的《抗戰二十年》,赫然被香港社運界視為「社運歌」──「幾響槍火敲破了沉默領土,剩下燒焦了味道。現在少點憤怒,多些厚道,偶爾也很躁……他雖走得早,他青春不老,灰色的軌跡,磨成血路」──直白逆流而上的抗爭精神,「走得早」的可能是黃家駒,也可以是在六四民主路上犧牲的先烈。
香港自六四以來蓄積的民主力量,在2014年雨傘運動一次過爆發。同年黃偉文在謝安琪的《家明》,終於寫出最完整的「六四—雨傘」故事。家明既是最最普通的華人男性名字,自然也是「家的明天」、「國家的明天」──「他出發找最愛今天也未回來……他不過想要愛差點上斷頭台,人家跌倒兩次吧就再不相信愛,浪漫願他不要改所信是模糊,仍肯冀待,誰願意為美麗信念坦克也震開……找太耐,就算找得太耐,他拒絕未上訴便下台,大地上問有哪位,敢這樣愛。無論你是愛他不愛他,還是可將那勇氣帶回家,時代遍地磚瓦卻欠這種優雅,教人夢想,不要去談代價。」──家明終身要找的,就是人生的玫瑰。蠟炬成灰,家明就是何時何地任何有所追求的人。網絡巴打們,已為《家明》剪輯出六四版和雨傘版的影像。家明,的的確確今天也未回來,留低哪種意義就看世間怎記載。
別恨自己生於這悲情世代
要從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說盡六四,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搖滾大帝染紅歌頌《大國崛起》,樂壇校長大概不堪回首表白過《你知我知》、《我心如雷》,80、90年代以來的「六四書寫」,儼然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一項特殊的「唱作傳統」。特定時刻如2009年,命名為《田》的六四歌曲精選唱片面世。2012年藍奕邦《六月》(藍奕邦唱)與梁栢堅《獵鹿者》(Kolor唱),就從不同角度把六四講下去。前者冷嘲「再多悲壯亦能笑一笑吧,唯願我從此不再害怕」,坦露新生代面對歷史巨輪的無力感,既是個體的哀傷,也是時代的悲情;後者以「獵鹿」故事帶出「自然被殺,這方法就是最得體說法……合情合法,被獵人慢慢被消失」的「被XX」如何荒唐無道。這或許震聾發聵,或閃現符號密碼,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中的六四,還是會繼續說下去。
至少,在家明回來之前。
撰文:梁偉詩 //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奕迅 2002年的歌曲《 #給愛麗斯 》,將 #貝多芬 名作《Für Elise》《給愛麗絲》融入流行曲,把它唱出現代感,還有美國著名饒舌歌手Nas的《I Can》,當中一樣有此曲的旋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早在一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面世。 ---------------------------...
陳奕迅 精選 歌曲 在 達明一派 Tat Ming Pai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六四30周年,橫越上世紀80年代末到千禧後,標誌着中港關係劇烈變動的30載。當中的哀慟傷逝、切膚之痛、拒絕遺忘、兔死狐悲、孤獨明志,如同壓在香港人心上的墳。除了種種飽含政治水份的「堂皇敍事」(grand narrative)和新聞紀錄片、報道檔案,香港人的情志、複雜的身份認同,多多少少總記載在香港粵語流行歌曲這部「香港另類年鑑」。
流行文化,一直是庶民大眾的文化載體。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以旋律為經、文字為緯,在流行文化工業中成為市場龐大的「處理情緒的商品」。個人私密情緒固然有代我傷心的唱片,社會集體情緒也需要渠道宣洩、排毒。然而,要區分情歌與非情歌,個體與集體,正如林夕所言,一如要把「豬肉佬」與「肉類分割技術員」般分得清清楚楚。君不見高登巴打們,便曾絞盡腦汁將陳奕迅《H3M》(2009)全碟歌曲,詮釋為講述六四事件經過的「暗黑大碟」──你在乎甚麼,就會聽到甚麼、看到甚麼、唱到甚麼。
「縱怨天 天不容問」
抑鬱於天空的火燄下,大地靜默無說話。《為自由》、《四海一心》等粵語單曲以外,八九六四發生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催生出至少五張在心為志、發聲為歌的香港「六四唱片」,包括1989年盧冠廷《1989》、夏韶聲《你喚醒我的靈魂》、黃霑《香港'Xmas》和1990年譚詠麟《忘情都市》、達明一派《神經》。從非主流到主流,當時的搖滾樂手、當紅歌星到前衞組合,劉卓輝寫詞的「療癒系」高喊「媽媽我沒有做錯」、疑惑「說不出的未來」、寄望「漆黑將不再面對」,自是耳熟能詳;最令人難忘的是《香港'Xmas》調寄傳統聖誕歌曲的林振強《慈祥鵬過聖誕》「只要我扮盲,不停讚,不再亂彈,但我說畀個passport我」,與當時「少年詞神」林夕《皆因一經過六四》「坦克嘉年華冇埞避……皆因一經過六四,成日送機冇晒鄉里」,異口同聲道出六四後的香港集體恐懼與移民風潮。
六四事件是香港身份認同覺醒的集體爆破點。概念最為完整的達明一派《神經》大碟,由潘源良《十個救火的少年》與周耀輝《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天問》、《講嘢》,開拓出更狡黠的香港論述。潘筆下是諷刺時弊的政治寓言,周氏《天問》脫胎自屈原楚辭「騷賦體」仰天詰問極權、《排名》是鄭君綿明星的遊戲筆墨,《講嘢》模擬「藏頭詩」嘲笑「應-應-終-終-基-本-發」(按:英英中中基本法),聲演中英爭拗嘈喧巴閉,香港聲音被拒在門外。同期陳少琪《未平復的心》(王靖雯、黃貫中合唱)溫婉撫平傷口,周禮茂則在林憶蓮《破曉》(1991)和改編自國語歌《水手》的《自由花》(1993)中,一隱一顯抒寫出自由花終有一天,會在破曉綻放的期待。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90年代初羅大佑音樂工廠登陸香港,滾石班底的音樂舵手通過國粵語流行歌曲,書寫香港以至大中華史詩。《皇后大道東》(羅大佑、蔣志光合唱)調侃香港主流對未來的恐懼,連殖民地遺留下來一個英式街名,都有可能被改頭換面。《皇后大道東》亦與羅大佑的《原鄉》、《首都》並稱為「中國三部曲」,展示對香港前途的追問、對台灣根源的探索、對中國大陸的前瞻。《皇后大道東》同時打開林夕創作新天地,「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玩盡文字遊戲,舉重若輕透視了香港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內心迷茫與焦慮。《皇后大道東》也成為林系最著名的「香港歌」,笑中有淚。
2004年,林夕在梁漢文概念EP《03四季》全碟歌詞,寫出富有時事、社會性的歌曲。如回顧六四後香港及世界大事的《新聞女郎》,記錄最低潮的香港,表白「誰是世上螻蟻亦留戀這地方」。近年,林夕搖身一變為「時事評論員」,在各大主流媒體積極發表關於中港關係、香港社會運動的文章,每每一針見血戮破國王的新衣、語言偽術。2011年寫就激盪人心的《六月飛霜》(陳奕迅唱),與《天問》難跨世紀相呼應,被視為香港面對大是大非時,有良心具膽識之作,堪為冷眼觀世情的香港自白書。《六月飛霜》鋪陳末日浮世繪,沒有真相只有無盡謊言、「習慣異象」的世道人心,大有「唔黐線唔正常」的自嘲──「六月飛霜,世界怪得誇張,誰又去決定誰正常,不知哪個有異想。未曾盡興。剩下砒霜,當配方分享,誰來斗膽講仙丹會斷腸,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誰說得漂亮。最可笑的,喊亦正常。最悲壯的,笑亦正常。哪一個可,發育正常」。
《六月飛霜》的抽象書寫,遙指道德淪喪、禮崩樂壞的魔幻中國,既得利益者不過是毫無底線、唯利是圖的狗苟蠅營者,代價卻是整個國家的品格、現在和未來。可是還有不少「窮得只有錢」的狩獵者,認為可「憑人力綑綁一剎夕陽」、「憑財力去扭轉天亮」。世界越變越光怪陸離,小說電影遠遠不能與現實比魔幻,關鍵是瞥見異象後,還有有沒有突破困局的智慧和勇氣。2014年,林夕在謝安琪的《獨家村》寫出《六月飛霜》的出路,以「同床異夢」的感情關係隱喻中港矛盾。最後無法改變對方,只好做獨家村「不被你污染」。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詞人筆耕為香港立此存照,90年代出道的黃偉文另闢蹊徑。早在黃偉文與軟硬天師合作時,合寫的《中國製造》獨樹一幟,羅列出六四後香港對中國大陸的刻板印象──「為自由、大白兔糖、總書記、樣板戲」──嬉笑怒罵,批判時代。2003年為Beyond 20周年所寫的《抗戰二十年》,赫然被香港社運界視為「社運歌」──「幾響槍火敲破了沉默領土,剩下燒焦了味道。現在少點憤怒,多些厚道,偶爾也很躁……他雖走得早,他青春不老,灰色的軌跡,磨成血路」──直白逆流而上的抗爭精神,「走得早」的可能是黃家駒,也可以是在六四民主路上犧牲的先烈。
香港自六四以來蓄積的民主力量,在2014年雨傘運動一次過爆發。同年黃偉文在謝安琪的《家明》,終於寫出最完整的「六四—雨傘」故事。家明既是最最普通的華人男性名字,自然也是「家的明天」、「國家的明天」──「他出發找最愛今天也未回來……他不過想要愛差點上斷頭台,人家跌倒兩次吧就再不相信愛,浪漫願他不要改所信是模糊,仍肯冀待,誰願意為美麗信念坦克也震開……找太耐,就算找得太耐,他拒絕未上訴便下台,大地上問有哪位,敢這樣愛。無論你是愛他不愛他,還是可將那勇氣帶回家,時代遍地磚瓦卻欠這種優雅,教人夢想,不要去談代價。」──家明終身要找的,就是人生的玫瑰。蠟炬成灰,家明就是何時何地任何有所追求的人。網絡巴打們,已為《家明》剪輯出六四版和雨傘版的影像。家明,的的確確今天也未回來,留低哪種意義就看世間怎記載。
別恨自己生於這悲情世代
要從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說盡六四,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搖滾大帝染紅歌頌《大國崛起》,樂壇校長大概不堪回首表白過《你知我知》、《我心如雷》,80、90年代以來的「六四書寫」,儼然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一項特殊的「唱作傳統」。特定時刻如2009年,命名為《田》的六四歌曲精選唱片面世。2012年藍奕邦《六月》(藍奕邦唱)與梁栢堅《獵鹿者》(Kolor唱),就從不同角度把六四講下去。前者冷嘲「再多悲壯亦能笑一笑吧,唯願我從此不再害怕」,坦露新生代面對歷史巨輪的無力感,既是個體的哀傷,也是時代的悲情;後者以「獵鹿」故事帶出「自然被殺,這方法就是最得體說法……合情合法,被獵人慢慢被消失」的「被XX」如何荒唐無道。這或許震聾發聵,或閃現符號密碼,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中的六四,還是會繼續說下去。
至少,在家明回來之前。
撰文:梁偉詩 //
陳奕迅 精選 歌曲 在 三十過後一個人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聽七隻歌已經感受男女主角愛情經歷的點滴
未讀小說
但好喜歡七首歌的起乘轉合
特別是Juno的頭三首
男人的感慨
[新碟選評/ 本周銷量榜] 香港唱片商會銷量第一位/ KKBOX本地專輯周榜第三位 -- 麥浚龍 & 謝安琪 《the album part one》
故事為本的概念試驗
音樂專輯是甚麼? 八至十首歌拼湊而成的音樂習作?
概念專輯是甚麼? 同一主題或音樂結合而成的專輯?
Juno Mak 麥浚龍認為, 專輯可以是結合音樂、影像與故事的跨媒體作品. 繼《Evil is a point of view》後, 再次以音樂專輯說故事. 伙拍久休復出的 謝安琪 Kay Tse, 飾演董折及浦銘心, 寫下亂世的血淚情史.
1986年, 香港開始準備回歸. 1986年,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核洩漏. 1986年, 董折與浦銘心17歲.
清新的結他, 青蔥的董折. 成年未至, 《勇悍·17》, 勇於私定終生.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7年,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 1997年, 董折與浦銘心28歲.
結他添上歲月痕跡, 董折多了一份無奈. 結婚生子, 《困獸·28》, 困於生活苦困.
2003年, 香港爆發SARS. 2003年, 香港正討論23條立法. 2003年, 董折與浦銘心34歲.
冷漠琴音拼發張力, 揭示二人關係疏離. 因愛生恨, 《暴烈·34》, 敗於互虐留痕.
2003年七一遊行前, 浦銘心交出鑽戒. 2003年七一遊行後, 浦銘心重過新生.
《一個女人和浴室》, 36歲的浦銘心, 贖回自己的人生. 情感糾結, 悲喜參半.
2008年,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2008年, 浦銘心再成人妻.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和浴室》, 41歲的浦銘心, 遇上愛穩定的藍定凌. 顛沛半生, 患得患失.
2011年, 44歲的浦銘心, 學懂《人妻的偽術》, 圓滑親善, 騙人騙己.
2013年, 46歲的浦銘心, 尋找《沐春風》的歡愉, 紅杏出牆, 忘憂忘情.
《the album part one》講述董折與浦銘心的前半生. 澤日生的旋律, 林夕的詞作, 貫穿《勇悍·17》、《困獸·28》及《暴烈·34》, 從董折的視角, 走過他與浦銘心的年輕歲月.
澤日生是謝安琪的老拍擋, 但他的旋律這次交到麥浚龍手上. 《勇悍·17》, 音符沒澤氏以往的作品那麼密, 音域亦沒那麼闊, Juno唱得自在. 結他伴奏, 流露年輕人的輕盈, 對前路信心滿滿. 全碟最正面的一首歌, 與麥浚龍近年的作品風格明顯有別. 17歲的青澀, 換來28歲的唏噓. 《困獸·28》, 旋律仍然流暢, Juno在句與句中間的抖氣聲, 在這首歌變得恰到好處. 嘆氣連連, 突出董折面對現實世界的挫敗. 第二段副歌前的電音及女聲和音, 亦隱約呈現董折與浦銘心關係的轉變. 28歲的唏噓, 帶來34歲的破裂. 《暴烈·34》, 琴聲牽引, 調子冷酷, 在低音中逐步退進, 道出董折與浦銘心互相施虐的經過. 麥浚龍聲底不厚, 前段以低音輔助, 做法聰明, 副歌前琴音連綿, 在和音配合下, 頗具歌劇的感覺, 但後段音域過高, 即使用上徐繼宗的和音襯托, 還是超出麥浚龍可應付的範圍, 未能展現後段應有的爆發力.
唱片的後半由浦銘心的角度出發, 講述二人離異後, 浦銘心的新生活. 單身的浦銘心, 《一個女人和浴室》, 重看「交出鑽戒 讓我贖回我的一世」的得與失. Bert的柔和旋律, 遇上Jerald的爵士編曲, 加上黃偉文的歌詞, 讓浦銘心摸著杯底浸浴訴心聲, 細訴自立的美麗, 還有女生的矛盾. 謝安琪充分發揮歌詞的內心世界. 柔聲配合編曲, 亦淡淡流露歲月帶來的滄桑. 然後, 浦銘心遇上了藍定凌.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和浴室》, 沒有色艷的共浴纏綿, 而是互相尊重的安穩. 聲演藍定凌的古天樂並非唱家班, 唱腔生硬, 但在Jerald和唱下, 也造出自我對話的效果. 與謝安琪的輕柔形成相比, 也點出二人對這段婚姻的不同見解. 首次與雷頌德合作, 《人妻的偽術》在幾首主打歌當中, 旋律最平淡. 前奏的鋼琴泛著絲絲孤獨, 此段琴音在曲中多次出現, 如同機械式動作. 淡然的情感配上初次合作的陌生, 構成浦銘心在婚姻關係中的偽善. Acoustic結他, 冷靜的浦銘心, 找到她的春宵《沐春風》. 周耀輝具畫面而富挑逗性的歌詞, 唯美而不過份露骨, 隨謝安琪的氣聲及和音, 透視偷歡的淡薄情感與剎那快樂.
《the album part one》以故事為本, 幾首歌詞都建基於麥浚龍筆下的故事. 翻開專輯, 內附的幾十頁故事, 不是歌曲的簡介或導讀, 而是整個項目的核心. 在整個計劃中, 歌曲及影像只是輔助工具, 讓觀眾/ 聽眾易於掌握故事的情緒, 為專輯的人與事寫上時間線, 更具體地描寫各人物性格的故事書才是重點. 因此, 專輯歌者其實不是麥浚龍, 謝安琪及古天樂, 而是董折, 浦銘心及藍定凌.
這故事一定要以添上董折及浦銘心這些角色, 不能由麥浚龍等人親自敍述嗎? 假如你相信每首歌的時空都是有心經營, 以麥浚龍的出身, 你能相信他走過金融風暴, 03七一及金融海嘯時, 有著歌中的感受嗎? 謝安琪嫁作人婦, 你希望她《沐春風》嗎? 抽空歌手的身份, 聽眾有更廣闊的空間去感受故事主角的經歷, 但是否做到這效果, 視乎聽眾是否接受這種新玩法. 或者, 麥浚龍有錢就是任性, 但若果有資源時, 還不嘗試新玩法, 手握資源又有何意義?
《the album》的第一章, 走過兩位主角的年輕歲月. 在王雙駿及Jerald共同監製, 多位作曲作詞人協力下, 董折與浦銘心如何走到老年? 麥浚龍眼中的未來, 又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勇悍·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1NEoZee3o
《困獸·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SxdMTK3IM
《一個女人和浴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FWC_EpaEM
香港唱片商會銷量
1 麥浚龍 & 謝安琪 《the album part one》 Week 1
2 古巨基 《維多利亞》 Week 2
3 周柏豪 《All About Love》 Week 2
4 許廷鏗 《Alfred Hui》 Week 3
5 OST 《A Star Is Born》 Week 11
6 陳柏宇 《Present》 Week 2
7 鍾欣潼 《聽說的幸福》 Week 1
8 Taylor Swift 《Reputation》 Week 40
9 The Carpenters 《Carpenters with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eek 1
10 Andrea Bocelli 《Sì》 Week 4
KKBOX本地專輯周榜
1 陳奕迅 《L.O.V.E.》
2 張敬軒 《Senses Inherited》
3 麥浚龍 & 謝安琪 《the album part one》
4 側田 《From Justin Collection Of His First 3 Years》
5 鄭伊健 《Friends For Life》
6 張敬軒 《HINSIDEOUT 張敬軒演唱會》
7 衛蘭 《Wish - 2010 新曲+精選》
8 Dear Jane 《永遠飛行模式》
9 Dear Jane 《101》
10 陳柏宇 《五年新曲加精選》
台灣五大唱片華語榜
1 王心凌 CYNDILOVES2SING《愛。心凌》(粉愛妮正式版) Week 2 13.75%
2 陳綺貞 第七張創作專 《沙發海》- 預購精裝珍藏版 Week 2 9.23%
3 白安《1990s》專輯-限定版 Week 1 6.51%
4 謝和弦 《像水一樣》 Week 1 5.25%
5 徐佳瑩《心裡學-典藏黑膠(10/5開始預購)》 Week 1 3.11%
6 愷樂 《泡泡糖》 Week 2 2.46%
7 炎亞綸 《親愛的怪物》 Week 13 1.87%
8 陳昇 《無歌之歌》 Week 2 1.71%
9 華晨宇 《異類》 Week 55 1.65%
10 汪蘇瀧《克制兇猛》 Week 1 1.38%
11 阿杜 《我不該躲》 Week 8 1.16%
12 許茹芸 《綻放的綻放的綻放》 Week 14 1.08%
13 五月天 《自傳(正式版)》 Week 127 0.95%
14 林俊傑 實驗專輯《和自己對話》(正式版) Week 8 0.87%
15 潘裕文 《我們都一樣 (預購簽名版)》 Week 2 0.78%
16 劉艾立 《天鵝說》 Week 3 0.61%
17 玖壹壹 《搏感情》 Week 2 0.58%
18 李榮浩 《耳朵》 Week 9 0.55%
19 周杰倫 《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平裝版)》 Week 3 0.43%
20 茄子蛋 《卡通人物》Week 7 0.36%
台灣博客來華語暢銷榜
1 [五月天LIFE] 人生無限互動LED螢光棒(黑)
2 [五月天LIFE] 人生無限互動LED螢光棒(白)
3 Leo王 《無病呻吟有情抒情》
4 蔡依林 《UGLY BEAUTY 怪美珍藏版》
5 萬芳 《.....那些美麗的相遇》
6 蔡健雅 《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
7 白安《1990s》專輯-珍藏版
8 陳綺貞 全新創作大碟《沙發海》平裝版
9 謝和弦 《像水一樣 (CD)》
10 陳奕迅 《L.O.V.E.》(CD)
11 謝震廷 《愛麗絲 Where Are We Going ? (CD)》
12 黃子佼 《黃子佼Live & Life (CD)》
13 艾怡良 《垂直活著,水平留戀著 (CD)》
14 白安《1990s》專輯-限定版
15 陳昇 《無歌之歌 A Song With No Name》
16 安懂 《私物招領_首張全創作專輯 (CD)》
17 有感覺 《有感覺的秘密基地》
18 李千那 《查某囡仔》
19 江美琪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20 DJ童話 《慢搖女神 2CD+2019寫真桌曆》
#碟評 #樂評 #銷量榜 #香港唱片商會 #KKBOX #麥浚龍 #謝安琪 #thealbumpartone #thealbum #新碟 #勇悍17 #困獸28 #一個女人和浴室
KKBOX
陳奕迅 精選 歌曲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奕迅 2002年的歌曲《 #給愛麗斯 》,將 #貝多芬 名作《Für Elise》《給愛麗絲》融入流行曲,把它唱出現代感,還有美國著名饒舌歌手Nas的《I Can》,當中一樣有此曲的旋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早在一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面世。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陳奕迅 精選 歌曲 在 RU Cover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ope you guys like this cover!!
__________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like and leave a comment.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Ucoverchanne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UCoverChanne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ucoverchanne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ucoverchannel
Weibo: http://weibo.com/rucoverchannel
__________
第1位 楊千嬅【10首金曲精選】Miriam Yeung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zuuFgY_imAM
第2位 陳小春金曲串燒 Jordan Chan’s Medley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LjIJcqmXHPE
第3位 陳小春|相依為命 Jordan Chan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1M_l0PvOVAk
第4位 側田金曲串燒 Justin Lo's Medley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xRGBPPTjFgc
第5位 許美靜|傾城 Mavis Hee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mZCHTTUVuPk
第6位 鄧麗欣&方力申合唱串燒 (cover by RU X 老虎歌皇)
https://youtu.be/ZW6c3RxvjSU
第7位 陳奕迅金曲串燒 Eason Chan’s Medley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7VbRvAqNAgQ
第8位 謝霆鋒金曲串燒 Nicholas Tse's Medley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H0jmiqdv9bM
第9位 鄭秀文金曲串燒 Sammi Cheng’s Medley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mOydYpiTs3s
第10位 王菲金曲串燒 Faye Wong’s Medley (cover by RU)
https://youtu.be/EDTom_PKUSc
陳奕迅 精選 歌曲 在 吉米哥 Jimi 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支持優質影像創作者,小額贊助抖內吉米哥
https://pse.is/jimibro_donate
===================================
※ 建議「戴耳機」觀賞以獲得最佳聽覺效果
Hi 大家好
我是吉米哥
本集首次為大家介紹「作詞人」
詞風百變、動靜皆可的全能詞王
「葛大為 DAVID KE」
⚠️ 原來徐佳瑩〈明天的事情〉是訂餐廳的故事 !?
⚠️ 原來王心凌〈變成陌生人〉原本歌名叫「XXX」
⚠️ 原來曾沛慈〈謎之音〉靈感來自百貨公司 !?
⚠️ 原來家家〈家家酒〉被罵翻是因為「他」的一句話
⚠️ 原來陳奕迅〈我們〉跟涮羊肉有關 !?
由我和葛大為「一起」與你們分享
那些你聽過的歌曲背後你沒聽過的創作故事!(是在繞口令嗎)
看完影片有任何想法
都非常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喔~
#葛大為 #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歡迎按讚訂閱多留言
【葛大為創作集】
Spotify播放清單:https://reurl.cc/9EYaRv
( 因為我只使用Spotify,所以暫時沒有其他串流平台QQ )
【幕後音樂藏鏡人系列】
🎈黃晟峰 OOI TENG FONG:https://youtu.be/YFMvn0wpYOA
代表作:蔡依林〈特務J〉、張惠妹〈壞的好人〉
🎈彭學斌 PERCY PHANG:https://youtu.be/gSTPZN_YDEQ
代表作:梁靜茹〈崇拜〉、孫燕姿〈我也很想他〉
🎈葛大為 DAVID KE:https://youtu.be/_bNrJq3iaHI
代表作:陳奕迅〈我們〉、張惠妹〈連名帶姓〉
🎈饒善強 JACKEY YOW:https://youtu.be/LmOmSkQwmn8
代表作:李佳薇〈煎熬〉、孫燕姿〈當冬夜漸暖〉
🎈梁思樺 JOSHUA LEUNG:https://youtu.be/VxBU1nnzCb0
代表作:張惠妹〈三月〉、孫燕姿〈在,也不見〉
🎈倪子岡 NESE NI:https://youtu.be/elNJRRQESuo
代表作:蕭亞軒〈表白〉、蔡依林〈PLAY 我呸〉
-----------------------------------
如果您還喜歡我的作品
歡迎多多按讚留言分享
記得訂閱頻道並"打開小鈴鐺"喔!
加入吉米哥社群一起交流互動吧!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imibrovlo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imi.runner
-----------------------------------
👉Music:
"Epidemic Sound" copyrighted music
👉Camera:
SONY a6400
PANASONIC GF7
👉Lenses:
SONY SEL1018
SONY SEL50F18F
👉Pod:
JOBY Gorillapod SLR-Zoom & Ballhead
Feiyu - G6 Plus
👉Mic:
RODE VideoMic Pro+
RODE Wireless GO
👉Contact me:
jimibrovlog@gmail.com
👉Music Credits:
(依影片出現順序排列)
田馥甄〈懸日〉《懸日》
蕭亞軒〈瀟灑小姐〉《蕭灑小姐》
羅志祥〈愛的主場秀〉《羅生門》
安心亞〈靚仔 (feat. 羅志祥)〉《人生要漂亮》
蔡旻佑〈變心記〉《變心記》
孫盛希〈內疚〉《女人 WOMAN》
蔡依林〈Miss Trouble〉《呸》
羅志祥〈嗆司嗆司〉《催眠SHOW》
劉若英〈聽說〉《聽說》
劉若英〈你說的對〉《很愛很愛你》
蔡健雅〈說到愛〉《說到愛》
蕭亞軒〈SUPER GIRL 愛無畏〉《SUPER GIRL 愛無畏 新歌+精選》
徐佳瑩〈不難〉《理想人生》
徐佳瑩〈懼高症〉《極限》
徐佳瑩〈到此為止〉《心裡學》
徐佳瑩〈明天的事情〉《尋人啟事》
徐佳瑩〈理想人生〉《理想人生》
徐佳瑩〈你敢不敢〉《理想人生》
徐佳瑩〈記得帶走〉《心裡學》
許茹芸〈花粉症〉《綻放的綻放的綻放》
許茹芸〈芙烈亞〉《綻放的綻放的綻放》
孫盛希〈跟你住〉《Girls》
李佳薇〈一樣的是〉《相反的是》
曾沛慈〈謎之音〉《謎之音》
曾沛慈〈怎麼會這樣〉《謎之音》(背景音樂)
王心凌〈變成陌生人〉《愛不愛》
張惠妹〈連名帶姓〉《偷故事的人》
蔡健雅〈遺書〉《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
蔡依林〈小傷口〉《Myself》
陳星翰〈EGO-HOLIC 戀我癖 (feat. 蔡依林)〉《WELCOME TO THE NEXT LEVEL》
周湯豪〈附心漢〉《首張同名專輯》
同恩〈直覺〉《做自己》
王力宏〈另一個天堂 (feat. 張靚穎)〉《心跳》
陳奕迅〈倒帶人生〉《不想放手》
光良〈天堂〉《童話》
S.H.E〈不做你的朋友〉《不想長大》
閻奕格〈分就分了〉《少了一件牛仔褲》
蘇慧倫〈真面目〉《面面》
安心亞〈新宿〉《在一起》
家家〈家家酒〉《還是想念》
A-Lin〈拿走了什麼〉《罪惡感》
孫燕姿〈比較幸褔〉《克卜勒》
楊乃文〈離心力〉《離心力》
陳奕迅〈我們〉《後來的我們 電影原聲帶》
陳奕迅〈床頭燈〉《上五樓的快活》
陳奕迅〈海膽〉《C'mon in~》
潘瑋柏〈忘記擁抱〉《24個比利》
蔡健雅〈Beautiful Love〉《T-time 新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