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忙電影「該死的阿修羅」和影集「四樓的天堂」的收尾和行銷,接著還有年底新的拍攝計畫...不過,三年前的「台北歌手」好像也還沒完全結束,這是前幾天受訪的文章,明天還有一場關於「台北歌手」的採訪...
#台北歌手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國民黨只要一天在網內互打,民進黨的滿意度就不會掉,而疫苗不夠大家...
陳映真 文章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戴盆何以望天
——六四燭光與戴天二三事
自1990年六四夜就點起的維園燭光,延續了29年。相信很少人知道,最早提出以燭光哀悼六四死難者,是詩人戴天,他在上個月8號去世。
1989年8月中旬,我主編《九十年代》月刊,收到戴天的投稿,題目是《共此傷痛愛惜的燭光》,文章刊於九月號。文章中,戴天建議9月12日零時,即六四死難英靈的百日忌辰,家家戶戶,滅去電燈,在窗台上點起一枝蠟燭,以至於盡,以此來寄託我們刻骨銘心的痛惜。他又提議以後每年六四週年,都以這方式,抒發沉哀,時刻反思,「敬申吊於英靈,寄長懷於民主」。
百日祭點燭沒有實現,但從次年六四開始,燭光每一年都在維園出現了。今年不能在維園點燭,不妨考慮一下戴天當年的建議:大家在窗台點一枝蠟燭。
戴天學貫中西,閱覽寬廣,寫詩為文較少涉及政治,但從六四後這篇文章,足見他的感情所寄。
知道戴天這名字,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新生晚報》副刊專欄「四方談」。「四方談」由四位文藝青年輪流執筆,分別是戴天、陸離、李英豪、劉方(羅卡)。後來,羅孚設統戰飯局,戴天和一眾文藝青年被邀宴,我也敬陪末座。這次是我們第一次認識。當晚飯局後發生一樁韻事:一位青澀的女作家要戴天送她回家,戴說自己另有事,這少女竟站到馬路邊哭起來,弄得戴天頗為尷尬,我們這些初相識的人也手足無措。不過,後來知道這只是出自少女仰慕詩人之心,並非二人有什麼曖昧。講來這已經是50多年前的事也。
數年後,我創辦了《七十年代》月刊,戴天與友人創辦了《盤古》雜誌。《盤古》開始時辦得有聲有色,引領當時的大學生思潮。不過後期有中共在港的出版機構拉攏、統戰,辦得越來越左,戴天退出了。他後來與友人辦《八方》文藝雜誌,開頭也有左派背景,不過他很快又退出。
戴天原名戴成義,取名戴天,讓人想到「不共戴天」。他年輕時以「田戈」為筆名寫影評,「田戈」二字,正是「戴」字去了「共」字。戴天一生交遊廣闊,跟左右派、台港大陸海外的各類文化人都熟,都可以高談闊論,但說到敏感話題,在避重就輕之餘也有所堅持。所堅持的,就是不「共」的田戈耳。
戴天自己解釋取「戴天」此名的原委,是來自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頭上頂著一個盆子怎麼去看天呢?指行為不能與目的相違背。唐·顏師古注:「頭戴盆則不得望天、望天則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意思指兩者不可兼得。
左右難以逢源。愛中華大地、愛中國文化,就不能同時兼愛糟蹋環境、摧毀文化的極權。愛社會主義之國,就不能兼愛自由法治的資本主義之制。
1987年和戴天一起應邀參加新加坡文藝營,是記憶中與他日夜相聚最久的時日。那年應邀前去的還有台灣的黃春明、陳映真,中國的馮驥才、諶容。臨別前夕,大家在戴天房間聚談到凌晨三點。馮驥才講話最多,他說社會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模式,進入人的心裡,發展成一種社會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不可逆的,無論怎麼批判都拂之不去。比如文革的「語錄狂熱」和「像章狂熱」,都有民族文化的心理因素,又經文革而加強。既不可逆,徒讓人悲觀。戴天喟嘆,但說作家的使命是發掘問題,而不是提供解決問題的答案。
戴天中西文學淵源豐厚,唯中國始終是其感情所寄,九七前離港,莫非詩人預見到一國豈容兩制?「戴盆何以望天」?
陳映真 文章 在 歐崇敬博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宋澤萊的宗教觀點與寫作的地理景象:從《解構 注釋》及《差異與重複 注釋》的角度加以解讀宋澤萊的小說文本
華人智庫創辦人兼講座教授 歐崇敬博士
當代中國哲學學報創辦人兼發行人 Peter Cameron Choug-Ching Ou
關鍵字:解構、差異、重複、宋澤萊、小說、宗教
Keyword : Deconstruction、Difference、Representation、Song Che-Lai、Noble、Religion
一、 前言
區區數千字的小文章要解讀宋澤萊600萬字以上的作品,不但不可能,也對文學作品缺乏敬意,不過,這裡界者幾千字,筆者簡短運用德希達的解構觀點與德勒茲差異與重覆在從有學上的兩個重要概念,可能可以看到一般文學家研究宋澤萊以視野,因為宋澤萊不僅是一個小說家、評論家、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思想家,漢學學史家,特別是,他把台灣的地景,一期是屏東雲林和彰化,與他的寫作欣欣和狀態做了獨特的結合,這是值得探討的側面。此外宋澤萊在45歲以前深入佛學,50歲以後又進入基督宗教,具有高度自覺意識,探討了自我的罪,以及人類的淺在意識,小說手法從寫實主義、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以及魔幻寫實4種手法貫穿在他將盡50年來的創作生涯中。要了解宋澤萊,的確需要透過許多側面的分析,以及文字學符號學來加以解析,而本文可以乘載的,則是他的地景意象,和宗教信念,在宋澤萊小說創作中,所呈現出來的,特殊意味。
二、 恐怖頹廢意向在宋澤萊小說第一個30年
在這裡,筆者把1970年到1999年宋澤萊的小說稱為第一個30年的宋澤萊小說世界,而從公元2000年到2050年宋澤萊所創造的小說就是筆者所分類的第二個30年。由於本文創作的時間是在2020年,也就是宋澤萊第68歲的時間點上,從宋澤萊的小說發展到小說呈現上而言,筆者有信心宋澤萊有第二個30年的小說世代創作,而且會完成。同時我們也應該把第二段的創作界分點放在添上卷軸下策的出版來做為劃分,至於2050年以後,宋澤萊會再有多少小說創造,直到他百歲年老,這我們姑且到日後再做討論。
然而目前為止,兩階段的宋澤萊文學小說創造,七成多的文字集中在第一階段裡。年滿五十歲以後,或是跨入21世紀的宋澤萊,似乎興趣有了改變。在彰化鹿港長期教授台灣歷史,也在這個階段裡,宋澤萊和小了12歲的小學老師──後來的陳校長──再1980年共結連理。即使在結婚前十年裡,嚴重影響了宋澤萊的創作時間,然而,在第一個階段中,宋澤萊從大學剛畢業,走向人生的中壯年,三個孩子也逐步成長,生活也有了穩定,在鹿港甚至有了自己的獨棟書房和透天洋樓。聰明的伴侶陳校長,也在同步的過程裡工讀完博士,從學校的人事主任,轉成小學校長。然而宋澤萊依然是國小老師廖老師。宋澤萊攻讀中興大學說是與成功大學博士學位,則是要到21世紀才副諸行動。不過21世紀初的宋澤萊,卻已經是得了好幾個大獎,聲名遠播國外的大作家了。
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了宋澤萊創造,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區分,就是從信奉佛教,特別是在禪宗與唯識宗下的功夫,但是到了21世紀,宋澤萊卻完全轉進了基督宗教的世界,並且對聖經多所歷史的探討與研究。
當然在第二階段裡,宋澤萊還對台灣文學三百多年來的發展史,以文學史家的身分,下了許多閱讀與研究的功夫。這幾個不同的背景標示,使得兩大階段的小說創做特色,涇渭分渠十分顯著。反映在小說技術上的則是,第一階段的宋澤萊,充分的運用了寫實主義與批判主義,表現在小說和散文評論上。同時也借用部分象徵主義和寫實主義手法表現,放置在宋澤萊第一階段長短篇小說創作中。第一階段的宋澤萊小說創造裡,讀者其實可以看出,這位作家吸收了現代文學與鄉土文學中,兩大台灣代表作家,白先勇、陳映真。值得提醒所有研究人員注意的是,在1980年的年代裡,台灣的遠景出版社和九華出版社已經出版了兩套不同意者的諾貝爾獎全集,加上當時候數十家翻譯文學出版社的作品,台灣擁有的小說譯本種類,已經包含了英、美、俄、法、日、德、西、義,超過三千種以上。在宋澤萊的書房裡,幾乎一本也不少的,乖乖躺在書架上或地面的堆疊中。
但是,我們在第一個30年裡看到宋澤萊的小說和評論,卻集中在對於台灣的地景荒廢以及毀壞的意象中。取才的環境很明顯地來自彰化雲林,和他當過兵的屏東,宋澤萊本人並不特別愛好旅遊,也不愛好登山遠足,他的性格更像一個哲學家,或是歷史批判主義者,我們看到他第一時期的《廢元》、《黃巢殺人八百萬》、《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廢墟台灣》,都明顯具有荒廢、恐怖、幽暗的特色,這種恐怖幽暗感,即使在2019年5月,筆者和郭澤寬、田啟文兩位教授更同訪問,錄音的過程裡,宋澤萊回憶那段創作的敘述,仍然充滿了黑暗的的感受。
在這個脈絡裡,筆者試著在第一個30年裡,尋找宋澤萊小說世界中,是否有明亮輕快的筆法,或是篇章,痕遺憾的,嚴格說,我們找不到這樣的段落。極度重視小說技術鍛鍊的宋澤萊,對於白先勇、陳映真的小說創作手法之外,很明顯的,他還吸收莫泊桑、芥川龍之介、契訶夫三位短篇小說之王的技巧。人們可以見到,第一階段30年終,這三位作家的筆法,的確都被宋澤萊吸收得十分精熟,而宋澤萊還特別關注到對色澤與嗅覺的描寫,這其實是日本新感覺派也同樣重視的,毫無疑問,日本新感覺派大師川端康成早就在宋澤萊就讀大學之前,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東方的兩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管是泰戈爾的新月派手法,或者是川端康成的新感覺派手法,到了宋澤萊的小說筆觸下,卻一點也不存在前兩者陽光艷麗的美感,反而有更濃烈的,幽暗地景意識。
三、 青年大學時期心裡小說筆法的幽暗意識:差異或者重複
四、 鄉土小說時期所展現的陽光亮麗:第一創作階段中的絕對差異
五、 魔幻寫實階段的宋澤萊:展現自我的差異,或者仍然在存有學中的重複而只有符號差異
注釋:
注:根據捷克德希達兩部作品<立場>、<書寫與差異>
注:差異與重複兩大個念根據吉爾.德勒茲,安婧、張子岳 譯,<差異與重複>,華東師範
參考書目:
1.宋澤萊 《廢園》台南:豐生出版社1976年3月﹝長篇小說﹞
2.宋澤萊 《打牛湳村》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8年9月﹝短篇小說集﹞
3宋澤萊 《糶榖日記》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3月﹝中、短篇小說集﹞
4.宋澤萊 《紅樓舊事》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4月﹝短篇小說集﹞
5. 宋澤萊《變遷的牛眺灣》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6月﹝長篇小說﹞
6.宋澤萊《骨城素描》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年6月﹝短篇小說集﹞
7.宋澤萊 《黃巢殺人八百萬》 台北東大出版社 1980年4月﹝短篇小說集﹞
8.宋澤萊《蓬萊誌異》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0年6月﹝短篇小說集﹞
9.宋澤萊《禪與文學體驗》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3年4月﹝論述與若干短詩集﹞
10宋澤萊《福爾摩莎頌歌》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3年11月﹝詩集﹞
11宋澤萊《隨喜》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5年3月﹝禪體悟的散文集﹞
12宋澤萊《廢墟台灣》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5年5月﹝長篇小說﹞
13.宋澤萊 《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6年6月﹝論述﹞
14.宋澤萊 《弱小民族》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7年8月﹝短篇小說集﹞
15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8年5月﹝論述﹞
16..宋澤萊 《打牛湳村》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短篇小說集﹞
17.宋澤萊《等待燈籠花開時》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短篇小說集﹞
18.宋澤萊《蓬萊誌異》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短篇小說集﹞
【注:以上三書是1975─1980年間短篇小說的重新整哩,包括前列《打牛湳村》、《糶穀日記》、《黃巢殺人八百萬》中的〈花城悲戀〉、《蓬萊誌異》等。又《等待燈籠花開時》中的〈我看到櫻花樹下的老婦〉則是首次收集。】
19.宋澤萊 《台灣作家全集‧宋澤萊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國1992年4月﹝舊作短篇小說集﹞
20.宋澤萊 《禪與文學體驗》 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國1996年4月﹝論述﹞
21.宋澤萊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台北:草根出版社 1996年5月﹝長篇小說﹞
22.宋澤萊 《熱帶魔界》 台北:草根出版社 2001年﹝長篇小說﹞
23.宋澤萊 《一枝煎匙》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1年﹝台語詩集﹞
24.宋澤萊 《變成鹽柱的作家》台北:草根出版社 2001年﹝短篇小說集﹞
【注:這本小說集由新寫的〈變成鹽柱的作家〉與《弱小民族》裡的若干文章編成。】
25.宋澤萊 《普世戀歌》台北:印刻出版社 2002年﹝台語詩集﹞
26.宋澤萊 《快讀彰化史》彰化:文化局 2003﹝歷史著作﹞
27.宋澤萊 《宋澤萊談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4﹝論述與訪談﹞
28宋澤萊 《台灣文學三百年》台北:印刻出版社 2011年﹝論述﹞
29.宋澤萊 《天上卷軸上卷》台北:印刻出版社2012年﹝長篇小說﹞
30宋澤萊 《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文學四季變遷理論的再深化》台北:前衛 2018年﹞﹝論述﹞
陳映真 文章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國民黨只要一天在網內互打,民進黨的滿意度就不會掉,而疫苗不夠大家打不到的狀況就無法反映在執政黨民調上。陳柏惟的罷免逐漸炒熱啦,這個知識能力低過國中生的民代能存活嗎?還有恆大風暴是甚麼? ft.堅持自己是馮迪索的 #郭正亮
今天阿宅我生涯達到新高點,已經成為民進黨全黨氣噗噗的最佳男主角了,我比朱立倫江啟臣還要吸炮火啊!哈哈哈哈,送個花環到柏林也是羞辱第一線外交人員?我也覺得前所未聞,又要覺得侮辱公署就趕快提告啦!納稅養的官不能送花,是 #謝志偉 是紙糊的還是民進黨看到花就過敏?這麼脆弱怎麼抗中保台啦塔綠班!
亞中風暴來襲,國民黨竟然要開考紀會暫停政見發表會?這個黨危機處理簡直比狗還要爛啊!遇到狂人就讓他自曝其短就好,誰叫你跟他認真?根據新頭殼的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 #張亞中 13日因連日以「AIT美國線民事件」攻擊對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及500萬美元支票烏龍被送考紀會。對此,朱立倫13日深夜10點57分在臉書重申朱辦已發出的三點聲明,強調對過程一無所知,對會議結果錯愕,希望黨中央收回成命。而江啟臣11點36分自稱「晚輩」留言回應,澄清他已經請假參選,目前黨務「非我職權」。江啟臣說:「朱前主席晚安。啟臣已經在8/17請假參選下屆主席,目前黨務,因參選中非我職權。」並指出,選務部分,因他也是候選人更無權過問,這不僅是保護國民黨全體黨工遵守行政中立的規範,更是期待這場選舉能公平公正,選出符合黨員期待的候選人。】張亞中吸引極端派和反串派的表演看起來當然刺激,但是等到真正投票就知道是驢是馬,這有甚麼好急的呢?但棒就是棒在國民黨考紀會就這樣重重舉起重重打下,連政見發表會都暫停,為的是一個候選人彼此不可以人身攻擊的爛理由,馬的那以後選上被民進黨攻擊要不要回家找媽媽?今天先讓阿亮來笑一下國民黨吧,這樣沒戰鬥力的國民黨,簡直是喜劇專家啊!
還有,台中海線屯區的立委 #陳柏惟 現在已經進入了罷免第三階段啦,上周他還特別開記者會哭哭說要放下顏家往前走,結果我就想看看民進黨出來力挺的優質立委到底多麼有國際知識,沒想到震撼了!他光是描述以色列目前的狀況,從以色列人口,到每周確診數,到第三劑疫苗接種數,每一個都是錯的,這真是一個經典,我這輩子沒遇過一個立委一開口就需要事實查核而且一路錯到底的!這種國中畢業知識都沒有的立委,到底是怎麼選出來的啦!
而且,根據中時電子報的報導:【TVBS民調中心進行的民調結果,該民調詢問民眾「立法委員陳柏惟的罷免案的投票,假如明天就是投票日,請問您會投同意罷免?還是會投不同意罷免?」結果顯示,同意罷免50.7%,不同意罷免24.4%,投廢票0.9%,未決定23.9%,TVBS民調中心還指出,願意投票且會投下同意罷免者大約占20歲以上台中市第2選區選民的27%,約相當於8萬人。】但這個民調顯示出來的罷免知名剛剛好過半而以,這場罷免會怎麼進行,阿亮之前說民進黨會切割,可是我看到很多阿薩布魯的民進黨台中立委出來力挺ㄟ,他們把態勢跟知名度越炒越高,是不是想要送陳柏惟上路啊?
接下來要談對岸的潛在金融風暴了,恆大集團到底是不是大到不能倒?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讓恆大與眾不同的是,它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幾個月來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最近幾週,接連不斷的壞消息加速了許多專家警告的不可避免的結局——失敗的到來。
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上週表示,違約「看來是很有可能的」。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Moody\'s)說,恆大的現金和時間都已用光。恆大面臨的總債務超過3000億美元,有數百個尚未完工的住宅樓項目,憤怒的供應商已停止了建築工地的工作。恆大甚至已開始用移交未完成項目產權的方式來支付逾期帳單。
觀察人士正在看中國監管者們是否會兌現他們清理國內企業的承諾,讓恆大這種「債務炸彈」崩潰。】說是打房政策,可是這樣子一倒下去,那些沒完工的或是預售屋,下訂單的人不都跟著完蛋嗎?這樣會不會是一個大危機的前兆,而且最重要的是,恆大這種包山包海的企業集團,一炸開來,影響範圍很大啊!
同樣也是紐約時報的報導,一個本來沒沒無聞,大家也都不太在意他文章的毛派復古文人,文章忽然之間獲得主流媒體吹捧,【李光滿在文章中讚揚了對富有的明星因涉嫌強姦被刑拘或因逃稅被罰款的報導。他還為對中國幾家最大民營企業進行調查和罰款的做法喝彩,這些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和滴滴,它們被指控濫用自己的市場控制力。
正值習近平凈化中國的道德和政治腐敗、為在「共同富裕」的口號下復興社會主義掃清道路之際,李光滿宣告,「一場深刻的革命」即將到來。
「這次變革將蕩滌一切塵埃,」李光滿在文章中寫道。「資本市場不再成為資本家一夜暴富的天堂,文化市場不再成為娘炮明星的天堂。」這篇文章最初於8月27日發表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微信上。】,而bbc的報導是這樣說的,【文章得到人民網、光明網等眾多受官方直接控制的媒體的轉發,得到社會高度關注。有評論稱該文章像」文革「時期的大字報,並將其與」文革「前夕中共「筆桿子」姚文元寫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相比。姚文一直被視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
李光滿文章的微博留言對其褒貶不一。新浪微博用戶「優優寶媽」評論:「反對文革語言!反對煽動語言,反對運動!」】
李光滿代表的是文革前夜,還是一個社會宣洩怒氣的忽然之舉?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2:00 國民黨的亞中風暴/兩大罷免案 國民黨角色
21:00 朱大送花環到德國
43:00 陳柏惟的以色列防疫驚語/T台民調 罷免陳柏惟案
01:02:00 恆大事件
01:24:00 李光滿發聲背後...
01:31:00 拜登打電話給習近平
01:46:00 顧立雄 吳釗燮赴美為何被金融時報曝光
陳映真 文章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omWLWYGhe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俄峰會,拜登與普京同意恢復互派大使、啟動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處於歷史低點的美俄關係暫時「止血」,避免進一步惡化,卻談不上帶來重大轉機。中國崛起動搖美國世界一哥地位,拜登訪歐,除了拉攏盟友制華,更欲離間中俄,惟未見普京賣帳。中美爭雄時代,列強各有盤算,對普京而言,壯大後的中國,長遠會否成為地緣政治重大威脅,乃是未知之數,然而美國和北約這些年一直咄咄逼人、意欲握住俄國咽喉,卻是昭昭明甚。後冷戰時代歷史已清楚說明,美俄矛盾是結構性的,華府無視俄羅斯國家安全紅線,得寸進尺,中俄友好某程度是華府逼出來的。
蘋果頭條
港府繼去年8月10日以「港版國安法」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集團多名高層,並大舉搜查《蘋果日報》大樓後,相隔近1年的6月17日,再度以類同罪名拘捕集團5名高層,同時動員比上次更重的警力,企圖再次製造白色恐怖,在7.1前夕將《蘋果》噤聲。去年8.10警察大舉搜《蘋果》後,我們曾帶讀者直擊一份報紙的誕生——由編輯埋版、付印,出車,送到旺角報販手上——報館每日的正常運作程序。沒有人知道,印刷機明快鏗鏘的旋律,往後能否依時響起,但《蘋果》員工仍然無畏無懼,如常出版
東方正論
不要問喪鐘由誰敲響,喪鐘由自己親手敲響。一直以反中亂港、勾結外力奪權變天為職志的壹傳媒及旗下《蘋果日報》,昨日再受致命重擊。警方國安處清晨採取行動,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第29條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5名壹傳媒董事及高層,並進入壹傳媒大樓搜證,保安局更凍結《蘋果日報》等3間公司資產。人又無,錢又無,毒果「收檔」,寫在牆上!
星島社論
警方繼去年八月搜查壹傳媒大樓及拘捕黎智英三父子及壹傳媒高層共八人後,警方國家安全處發現《蘋果日報》前年至今刊載三十多篇呼籲外國制裁中國及香港的文章,昨晨出動五百警力,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拘捕五名高層人員,包括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並首度向法庭申請可檢取新聞材料的手令,進入《蘋果》大樓展開大搜查,又凍結其公司帳戶共一千八百萬元財產。消息稱,警方最快今午落案檢控部分被捕人士,明早提訊。
經濟社評
本港就業市場由谷底反彈,最新失業率連跌3個月,因疫情回落,港府近月放寬控疫措施,飽受重挫餐飲零售業稍作喘息,令就業情況繼續從低點回升。隨着總值360億元的消費券計劃下月開始登記,市民的消費信心、商企的招聘意慾應將維持較好勢頭,但惟有重新通關,經濟、就業始有望真正復常,背後仰賴更多人當即接種疫苗,令社會盡速築起免疫屏障。據統計處公布,3至5月失業率為6%,跌至1年來低位,亦勝過市場預測的6.2%,當中以餐飲服務業的0.8個百分點跌幅最為顯著,反映政府4月底開通疫苗氣泡,放寬食肆、酒吧等的營運限制,穩住了業界。
陳映真 文章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再多的等待,都是為了更期待
吳青峰〈等〉Live @雲門劇場
預購傳送門 → https://umg.lnk.to/QFYM
冊葉如詩,影像如是
紀錄兩日奇幻,收藏他的時刻
吳青峰《上下冊》Live @ 雲門劇場
預購好評如潮 蟬聯銷售冠軍 持續預購中
預購限定加贈《16葉》Legacy Live演唱會DVD
青峰說,某次,他到雲門劇場看布拉瑞揚的作品:「那是一個平凡的下午,沒有來過雲門劇場,帶著無預期的心,一踏進劇場,卻被潑入眼裡的畫面瞬間點穴。眼前是沒有任何遮擋的舞台,整個場地後方的落地窗,與窗外的陽光和樹,都成為最天然的舞美造景。在演出前,我整個人就已掉入這迷人的景象。在那之後,『好想在這一片綠之中演唱』,就成了我的心願。許多年過去,始終纏繞著。」
這首在《冊葉一:一與一》專輯內佳評如潮的〈等〉,歌詞雖是在講情竇初開的心,但也像是呼應青峰心裡對這場演唱的等待;在《上下冊》Live @ 雲門劇場,〈等〉被賦予了屬於這個場域的魔力,在這個live MV版本的影像,濃縮精華了整場《上下冊》的故事,將每位演出者都帶進這個〈等〉的故事裡:演員陳雪甄、小事製作舞團、舞台裝置王德瑜、大環特技楊世豪、動見体劇團......,透過藝術家們以及創意總監陳汗青、導演吳秋觀、音樂總監徐千秀,影像製作陳映之,共同二創青峰的創作,台上與台下,共同成就了《上下冊》的演出。
青峰現場演唱〈等〉時,帶著點雀躍的心,像是緩緩向你走來,道出他的內心世界;隨著現場音樂的流動、舞台裝置的呼吸、觀眾們屏息的期盼,他的歌聲在那片綠中,充滿生命的綻放著;而每首歌,在不同場域感受到不同養分,生成了僅屬於該地的生命體,成為難得的一期一會,透過視覺影像紀錄,帶到我們眼前;就像青峰在這次《上下冊》Live @ 雲門劇場Blu-Ray藍光碟內的萬言概念文章中提到的:「總之,感謝雲門劇場這一片窗,將我們帶來這裡,帶往異世界。」
吳青峰《上下冊》Live @雲門劇場Blu-Ray藍光碟
產品以精裝書輯裝禎
內容包含吳青峰萬言《上下冊》概念文章
藝術家自述概念選輯、首度公開近百張現場紀實照
預購期間特別限定贈送《16葉》Legacy演唱會DVD
🎬 〈年輪說〉Live MV ………… https://youtu.be/NHuiL-kQtX0
🎬 〈阿茲海默〉Live MV ………… https://youtu.be/BXzDiTyr03c
--
〈等〉
嘿 我初開放的心 純白不帶有印記
雙手 捧著微笑等永恆來臨
嘿 我向沉寂敲門 內心不帶有期許
雙眼 夢見夢境停泊的雲梯
等你來吻我 愛如淚水弄溼煙火
再等你來解救 如名畫走出的英雄
等你來佔有 開口之前就能懂得沉默
風裡有 風拉扯的 風景在撼動
等你的脈搏 輕如鵝毛重重擊落
再等我的顫抖 被溶解在你情懷中
等你的寬容 懂得一切究竟多麼難懂
眼裡有 眼光所及 眼淚婆娑
終於會被你的愛吸收
嘿 我初開放的心 旋舞像早春森林
雙耳 乘著翅膀聽太陽升起
嘿 我向誠實回應 面容像銀色精靈
雙唇 幻想幻影成真的美麗
【Credit】
詞|吳青峰
曲|伍家輝
編曲|劉胡軼、楊穎彪
音樂製作
製作|徐千秀
現場錄音|吳育彰
音樂編輯|單為明
混音﹑母帶|柯宗佑
創意總監|陳汗青
導演|吳秋觀
音樂總監|徐千秀
演員|陳雪甄
舞蹈設計|小事製作 楊乃璇、林素蓮
舞者|沈 樂、吳俊哲、初培榕、林素蓮、洪綺妮、陳詣芩
陳薏如、張雅媛、張鶴千、黃裕閔、潘佑熏、賴玟芳
舞台裝置|王德瑜
大環特技|楊世豪
演出設計〈一點點〉、〈迷幻〉|動見体
演員|劉嘉騏、劉心宇
音樂演出
吉他/Band Leader|鍾承洋
貝斯|黃群翰
鼓手|黃亮傑
鍵盤|張少瑜
合聲|黃玠瑋
電子鼓|潘維瀚
Programmer|戴建宇
FOH音控師|柯宗佑
Monitor音控師|王駿綸
音控助理|歐陽兆聰
技師|陳琦瑋
舞台總監|群星創造 郭狠胖
硬體監督|林千慈
導演助理|鄭儒雅
舞台執行|洪誌隆、黃梧貴、林易謙、張智鈞、洪亞鎛、張嘉傑
表演節目舞台視覺統籌|鄭烜勛
表演節目執行製作|陳正華
舞台設計|調皮工作室 吳姿瑩、李信興、黃孟瑩
燈光設計|鹿米工作室 林佳徹
燈光助理|鹿米工作室 陳岳世
現場攝影及影像製作
導演|陳映之
導演助理|錢承榆、彭琦媗
製片|葉鑑濤
製片助理|賴芷芸
攝影師|黃品婕、鎖震峯、張伯瑞、楊家哲
攝影助理|施雅馨、陳星豪、張雅萍、謝明倢
攝影工程|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現場拍攝燈光師|黃柏源
現場拍攝燈光助理|蘇志豪
收音錄音師|陳炫宇
收音錄音助理|王令譽
視訊工程|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器材協力|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後期製作|Imagine Cosmos
剪接|陳映之、黃品婕、彭琦媗、張雅萍、張伯瑞、鄭惠璞
英文翻譯|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藝人化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ZOOM Hairstyling Edmund Lin
樂手髮型|ZOOM Hairstyling Hans Chen
藝術家梳化妝|陳映羽、賴麗卉、魏妙芳、陳美雪、吳曉芳
吳青峰造型設計|謝岡諺
吳青峰造型設計助理|黃子櫻
陳雪甄造型設計|陳錦嬅
樂手造型設計|王依凡
藝術家服裝統籌|林馨
藝術家服裝管理|吳定盛
#吳青峰
#上下冊
#等Live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