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教室🎨準備換新設備囉!
三芝好山好水,很適合發展 #藝術創作教育!今天偉杰來到 #興華國小 看看 #陶藝教室環境,也向 #李連成校長 請益,要發展藝術教育,充實環境設備也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條件啊〰️
但學校資源不夠,今天看到興華國小的陶藝教室已老舊,創作用的桌子、器材、還有電風扇都是上了年紀,早該換新了!偉杰也答應校長,今年幫忙爭取經費更換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期盼下學期換上新設備,同學們的創作能更棒➰更好喔👍
#興華國小 #陶藝教室 #藝術創作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淡水魚丸
#淡水_八里_三芝_石門
#Your_Life_Is_My_Lif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90的網紅FUN假趣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結合陶窯藝術與自然生態的秘境 #深度體驗的客庄人文之旅 造訪隱身山林間的「和窯文創園區」,坐在大樹下奉茶,聽著里長伯娓娓道來客家五老「老屋、老樹、老石壆、老人家、老鄉音」以及魯冰花的故事,別是一番深刻的體驗。 踩著古道、穿過茶園、老樹交織的綠蔭隧道,費心保護的自然生態環境,感受客庄農村的慢生活...
陶藝教室環境 在 FUN假趣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結合陶窯藝術與自然生態的秘境
#深度體驗的客庄人文之旅
造訪隱身山林間的「和窯文創園區」,坐在大樹下奉茶,聽著里長伯娓娓道來客家五老「老屋、老樹、老石壆、老人家、老鄉音」以及魯冰花的故事,別是一番深刻的體驗。
踩著古道、穿過茶園、老樹交織的綠蔭隧道,費心保護的自然生態環境,感受客庄農村的慢生活;遠遠傳來客家歌者悠揚歌謠,伴著一絲絲柴燒味道飄散於空氣中,這裏就如同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園區兩座「柴燒窯」是遵循傳統的柴窯燒陶,以柴火直接在坏體上產生多變所呈現的獨特的美感,讓作品色澤溫潤,每當出窯的剎那滿是驚豔與驚喜,因為每個陶藝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
和窯文創園區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和窯文創園區-135013593699367/
☎️聯絡電話:0928-227-083
📍地點:桃園市龍潭區龍新路三和段1050號
-----------------------------------------
就愛桃園,歡迎追蹤我們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arefunlife/
❤️ig:@funtaoyuan ▼ https://www.instagram.com/funtaoyuan/
與我們分享桃園之美 Tag #funtaoyuan 或 #fun假趣旅行
❤️我們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FUN假趣旅行
❤️桃園在地旅人誌[官網]▼http://www.wearefunlife.tw
陶藝教室環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本次展出以〝圓〞的造形為主要元素,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地球的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以圓的形體和原生材質的結合
吳宗彥,屏東人,一直以來都嘗試著運用最簡化的造型來訴說想法,而本次展覽更是以圓的形體作為主要展出元素,圓是個完美的形,如同人想要達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去除圖像或外形的直接表達,試著讓觀者能夠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空間,藝術家再以圓的造形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呈現出材質和造型本身交集變化後的結果,而這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吳宗彥所追求的,回歸自身,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來自屏東的兒時記憶
生於臺灣最南邊的太陽城屏東,從小話不多但喜歡親近大自然,吳宗彥因為住在郊區的三合院裡,所以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土、木頭等地球的原生材料,其溫潤的手感深藏在吳宗彥的兒時記憶中,而在學習過程前期都是以學業為主,並沒有特別想過未來的事情,但是當大學須選擇科系時,便開始回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有日文、音樂、美術這三者,最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長榮大學美術學系,倘若不去算童年自己亂塗鴉或做立體勞作等,大學才是吳宗彥初次踏入藝術的學習之源。
從美術學系到藝術工作室
自長榮大學美術學系開始才算是初步踏入藝術學習旅程,大學中的藝術教育,對以前都沒接觸過的吳宗彥來說,是一件不太熟悉的事,由於大學階段學習的多樣性,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電腦繪圖或者是設計,常在晚上宿舍門禁之前,才從教室忡忡離開,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待到早上,而模仿大自然是他最常創作的方式之一,抑或是將同學不要的廢料揀拾起來,並視為重要的材料,學習過程雖然不太容易,但「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便會喜愛自己所選擇的」這句話常提醒著他,大學畢業前,因為想要繼續研究這充滿未知的藝術領域,所以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攻讀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更是深入探討自我創作,對於立體藝術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這也更確定了吳宗彥想走的創作之路,並在畢業及退伍後,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成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發現生活中的可能,屬於吳宗彥的探索藝術
對吳宗彥而言,藝術是美感的衍伸,也是充滿樂趣的源頭,他喜歡到處旅遊,去經歷不同的感動,或者發現生活中的可能,那些常看到但卻很有趣的事物,回到創作中,吳宗彥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作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不論是陶土、木頭、金屬還是石頭,以近似貧窮藝術的概念,去引發出那未知的可能,創作是一直存在,但有著許多已知與未知的形式,像是我們身處在地球,看似不變的大自然,卻始終有著無窮的變化,於是乎,以圓作為創作形式的想法漸漸誕生了。
從〝圓〞開始,不斷與陶土、木頭、石材對話
圓球在吳宗彥的創作中,起初是模仿自己所關注的地球,但持續創作後,發現圓球或許有自我的存在,從屏東出生,到了台南與台北念書,後來在澎湖當兵,目前位於苗栗三義開設工作室,在這不斷轉換環境的過程,像是球體般會持續前進與轉變方向,這樣的狀態也像在自己創作時的心態,會總是不斷地做不同的嘗試。而在創作時所使用的材質也都是大家都有機會碰到遇到的土、木、石,除了喜歡它們的色澤與溫潤外,在創作中總是能藉由對話而產生新的火花,這些屬於自然界的源頭,或許也代表著那最純粹的創作初衷。
暗房,獨特的展覽觀看形式
這次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展覽,主要是以不同方式展現土木石的原本樣貌,觀眾除了會看到打著燈並將作品放置於檯座上的展出方式外,一處無光的暗空間,搭配上黑色檯座,有別於前者展場的狀態,使觀者將平常所依賴的視覺趨近為零,藉由暗房形式改變展覽整體的調性,並顯示它們平常隱藏的另外一種能量,期望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新體悟自己所熟悉的自然,就像是地球的兩面,當一面是明亮的白晝,另一面則會是漆黑的晝夜,這兩種差異促使觀者去思考藝術不只來自生活,同樣也來自於新的感受,指的是不同觀看方式或角度的改變,會帶起另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想法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理念,吳宗彥認為藝術是屬於任何人,與觀者應該是非常緊密的存在,創作者只是藉著作品與展覽述說,讓觀者對自己認為熟習的事物有著新的感知與體認,而我們還是會不斷地探索,持續地認識這顆生命之星。
回歸到自然和地球本身
吳宗彥的創作源頭以非具象的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而自然又回歸於地球本身,他認為的藝術始終出自於生活之中,但或許過於平凡,人們常會因科技資訊的繁多,而無法細細感受這些源自於自然之中的感動,所以藝術家希望藉由來自生活中能夠獲得的材料與材料本身的特性,再去思考如何呈現並凸顯材料的最佳展呈形式,然後經由展覽,讓藝術家與觀者再來一次新的冒險。(文:金車文藝中心)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陶藝教室環境 在 林碧珠美術陶藝教室- 最受歡迎的~~~【幼兒/兒童陶藝班】 的推薦與評價
最受歡迎的~~~【幼兒/兒童陶藝班】~~~ 八月底陶藝兩週的連續課程,小朋友第一週先用土板堆出基本型,第二週再加上窗戶造型與細部修飾, ... ... <看更多>
陶藝教室環境 在 機關名稱:苗栗縣大湖鄉南湖國民小學 - 王向榮(Ronny Wang)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 類型 代碼
20220527 無法決標公告 1110512
20220513 公開招標公告 1110512
20220425 決標公告 1110414 ... <看更多>
陶藝教室環境 在 [陶藝工作坊(上)]非科班出身陶藝創作者心得分享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選擇陶土創作與媒材差異比較05:16 - 06:11 參賽與參展經驗06:12 - 06:56 創辦 陶藝教室 緣由06:57 - 07:31 創作靈感與脈絡07:32 - 09:26 轉換 環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