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哥在學校搞笑綁頭髮
還要老師拍下來
「幫我拍給麻麻看💛」
我看他最近上課很快樂啊
回家就點名說
自己又交了哪些朋友
(還逼我一個個背起來,夠gy)
可能學校大肢體課程很多
感覺男孩情緒也比較平穩
沒有以前小班的青澀
曾經他有點壓抑後的不快樂
我覺得選學校跟教育制度
本身就是在打怪
有時候要相信孩子
也相信自己的直覺
別人都說好的不一定適合你
別人一窩蜂搶的
也不見得就是好東西
因材施教 才是最難的
因為你要先對自己的孩子
有深度的觀察跟了解啊
家中第一胎の每個新嘗試
對我們比較菜的爸媽來說
都是手足無措呢
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但經過他一年來上課
我還是說不上來要什麼
但「不要什麼」已經很明確
就是我不要揠苗助長
也不要形式上的表演
幼兒園對我來說不該重結果
而應該重過程
不要迂腐 不要單一輸出
不要標準化框架而失去包容
不要看不到每個小孩的獨特
不要把小孩當機器訓練
就算有任何SOP能教出資優生
我也不要
一個人如果沒被激發出
主動學習的興趣
就算年少再資優
大概也是人生高峰了
他本來可能more than that
我最怕的是教育缺乏互動性
一直塞一直規定一直威權
而不是反問他 為什麼
為什麼選這個?
為什麼這麼做?
你的看法是什麼?
本質問題是什麼?
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解決呢?
(我在家每天都會反問他們看法,缺點是培養出口才伶俐的屁孩,越來越難說過他😅)
讓小孩能講出自己的理由
再待他尊重他如成年人
引導理性討論
說了這麼多不要
說到底我只是想要兒子們
有快樂 有啟發
應該是我最大的期待了吧
阿蹦唸過全美語
也唸過一般雙語私幼
(不要問我哪間啦😆)
我覺得心得是:
不要聽招生冠冕堂皇的抱負
而是要用「心」去看
去觀察孩子每天細微的變化
尤其是學校
乃是他們待最長時間的地方
他快樂與否,很重要
我沒有唱高調覺得
學科不重要 壓力都是壞東西
不是這樣
而是我覺得一個人要追求卓越
是發自內心的
他要先知道他在幹嘛
而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知道
陪伴他突破自己
能嚮往並相信自己成為自己
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他的感受永遠放在我的面子前面,永遠。
#yu兒觀
#都是關
有時候好像別太多預設立場齁
放給小孩 認真觀察 信任他
好像會更好
(寫來鼓勵自己der)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10的網紅布布媽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上學得第一步。 到底該挑雙語?全美?蒙梭?哪一種體系, 各種不同教育方式的優缺點到底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我是如何替布布姐弟倆挑選幼兒園吧! (影片最後會公布幼兒園名字,請耐心看到最後喔XD) #幼兒園挑選建議 #蒙特梭利 #全美幼兒園 #雙語幼兒園...
雙語 幼兒園 優 缺點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父母在教養上的焦慮,是不是成了強迫孩子學習的壓力?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個世紀的迷思與謬誤,竟成了很多父母頭上的緊箍咒,讓父母總是不斷地花時間,拼命賺錢,再把錢,花在讓孩子學各式各樣的才藝和補習上。你的孩子,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了嗎?還是都是半調子,都會一點點?因為時間有限啊!什麼都學,什麼都不精,甚至,讓疲於奔命和忙著接送的親子,一點都不快樂。
現在的父母,大多患了焦慮過度的強迫症,因為擔心孩子的未來沒有競爭力,所以孩子要學好、學滿?
起初,面對孩子的教育,我也曾焦慮,要不要送孩子念雙語的幼兒園?後來幫孩子選讀蒙特梭利體系的幼兒園,那是快樂,又累積自信的兩年時光。老師看著孩子的能力,引導他們學習與工作,因材施教與尊重差異,在幼兒園裡,每天被執行與實踐。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是父母在教養上,必須注意的重點。
進入小學,聽其他家長說:「如果不寫參考書,孩子根本就不會考試。」我半信半疑的跑到書局,因為開學一段時間了,已經沒有學校用的版本的參考書,我買了不同版本的數學和國語,長子寫了幾次,就沒再寫,我就決定,以後不再買參考書,不但貴,對親子都是折磨。
孩子功課只要寫完,我們就開始玩遊戲,看課外書,說話聊天。父母常常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就焦急地幫孩子把所有的時間,排滿。你以為孩子真的不懂嗎?孩子其實很聰明的,他們從小就靠著察言觀色過日子,是大人不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喜歡學習,更喜歡遊戲。當學習告一段落,可以自由地運用時間時,孩子會先把該學習的學習好,但是,如果一個學習結束,緊接著是另一個學習的開始,都沒有遊藝的時間,孩子是不會想要認真學習的,因為,永遠也學不完啊!孩子的獨白說著:「那我為什麼要好好學?我邊學邊玩邊發呆,不就好了嗎?」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就給他們幾個觀念和做法,陪著他們一路修正和成長:
一、跟孩子說明人為什麼要讀書
人類會強過其他物種,就是發明了文字。文字讓人類的智慧,被記載下來,代代相傳,愈傳愈厲害,所以藉由閱讀和思考,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你可以放棄閱讀的機會嗎?陪著孩子閱讀,一起遨遊在故事的探險與知識的浩瀚裡,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一生受益無窮。
只要是好書,不管孩子讀的是什麼好書,都可以開卷有益。既便長子現在國二,我還是鼓勵他,在閒暇時,多閱讀校外的書。
二、人為什麼要學習
學習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以後可以靠著付出自己的能力,來養活自己。父母不會養孩子一輩子,孩子也不可以只是獲得,而不懂得付出。只能獲得的孩子,不會真正的快樂。要讓孩子體會到,可以付出自己的快樂,孩子就有動機,去努力學會,去幫助別人,所以要常常鼓勵孩子,付出自己的能力,讓他產生自主學習的動機。
孩子只要有能力,養活自己,做到獨立自主,父母就不該過度的憂心,或干涉。
三、認真而專注的學習,其他的時間,就可以自由運用
孩子學好了,做對了,就不要一再重複練習。在學校,孩子寫字漂亮,老師也會讓他們作業減量,這激起孩子的榮譽心,要做好。給孩子自由運用的時間,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孩子才有好的榜樣。
四、動態與靜態的才藝,各安排一個就夠
現在養孩子,真的很燒錢。孩子還小時,可能什麼都有興趣,都想學學看。但是,時間和金錢都有限,不要讓孩子學太多的才藝,貪多嚼不爛。看孩子的個性,跟孩子商量,在動態的運動,如游泳、練球、學武術等中、挑一個。在靜態如繪畫、音樂、圍棋等中挑一個,動靜皆宜,既可以陶冶心性,也可以鍛鍊體力,足矣。
孩子沒有花錢學才藝,更好。只要養成閱讀和運動的習慣,孩子的身心,就可以達到動靜的平衡。
五、親子之間的對話要保持暢通
常常有大人很感傷與錯愕,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好像完全就變了一個人?其實,這個改變的陣痛期,會長?會短?要看以前你們親子之間,愛的存簿,是多?是少?
孩子在青春期,因為身心的急遽發展,會有些混亂。但不會完全就變成另一個人,又不是寫小說,也不是換了一顆腦。他還是當初,你用愛餵養長大的孩子。只要繼續跟孩子,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愛的溝通和交流,孩子自己有能力,處理自己混亂的內心世界。
親子之間的對話,要保持暢通,孩子有困難、有需要時,你才幫得上忙,孩子有快樂有、有秘密時,才會跟你分享。
六、時時警醒自己和孩子,我們是獨立的個人
孩子不喜歡被管,父母也不喜歡當嘮叨的大人。要避免親子一再產生衝突,最好的做法,就是各自管好自己。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孩子要遵守家庭裡的規範,盡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大人也是。
大人常常撈過界、管過頭,干涉孩子過度,孩子當然就繼續的依附與依賴。孩子成績的好壞,是孩子自己面對學習的表現,他對自己負責就好,實在不是大人的業績。
孩子的成績,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學習的態度。如果孩子對學習完全提不起勁,可能是沒有學習的成就感,找出一個孩子的強項,多鼓勵他。
每個人都有自尊,希望自己做的好,可以得到肯定,孩子也希望得到肯定。每個人都有缺點,但,一定也會有他的優點。找出孩子的優點,強化。他就有動機,讓自己變得更好。
父母在教養上的焦慮,是不是成了強迫孩子學習的壓力?要常常這樣問問自己?我們不要急著,想要孩子快轉長大,孩子的身體,每天都會長大。但孩子的心理,是不是每天都富足的成長?與慢慢的成熟呢?這才是大人需要關心的重點。
有讀者問我:「是否遇過孩子對學習提不起勁的時候,那時,你怎麼辦?」我遇過,那時雖然內心很焦急,但明瞭孩子的個性,我知道,只能等待。
長子在小學中低年級,都是名列前茅,我以為他會以第一名畢業。結果,他在高年級時,成績起伏不定,他都說:「我是粗心。」我只鼓勵他:「不管將來從事什麼行業,細心都很重要,要把自己的心,找回來,安定下來。」
小六暑假時,他自己跟我說:「媽媽,其實在五六年級時,我一點都不想讀書。因為學校教的我都會,覺得讀書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讀書?」那時他正經歷青春期上的情緒風暴,也正愛上玩電腦遊戲,對人生的大哉問,來的正是時候。
孩子的成長,不會都是平順穩定的,但我們是大人,要盡量讓自己可以做到溫和而堅定的愛孩子、支持孩子。不因為他一時成績的好壞,就決定我們是愛他?還是不愛他?親子的愛,不是功利的交換,而是,謝謝你來做我的孩子,讓我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過著共好的生活。
把你過度的焦慮和不安,都暫時放下吧!多擁抱孩子,多和孩子談心說話,維持愛和溝通的雙向交流,你們會找出,最適合彼此相處的模式。讓孩子喜歡回家,喜歡跟父母相處,才是真正親密又緊密的親子關係。
。
雙語 幼兒園 優 缺點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80713蘋果 大直豪宅區建公宅 35億土地只蓋96戶
台北市著名的大直「富人區」,該區豪宅林立,知名豪宅「輕井澤」、「代官山」、「帝景水花園」、「國美大真」等等,都座落於此,不過,北市府規畫將緊鄰明水公園、知名雙語學校永安國小的永安停車場位址,價值超過20億元的土地上,興建「大直培英公宅」,引發當地居民強烈反彈,認為公宅將影響當地生活品質,甚至組織2千人自救會阻擋,幾經協商,市府決定將公宅從17樓砍降為14樓,戶數由198戶大減為96戶。
(王家禕/台北報導)……↓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推估,「培英公宅」基地的容積率維持在400%,原則上1坪土地可換4坪建坪,在可蓋好、蓋滿的前提下,基地總面積為876.6坪,等於可換3506.4坪建坪,同時根據附近屋齡10年內、新屋單價行情百萬起跳,土地總價值保守估計,約莫高達35億元。
永慶房屋大直直營店張長浩則表示,附近豪宅單價大多是150~160萬居多,水岸豪宅單價可達210萬元,普通一點的大樓,每坪100~120萬元。
根據財政部105年度綜合所得稅資料顯示,永安里家戶綜合所得一年平均206萬餘元,中位數97萬6千元。在全台各縣市各里家戶所得當中,確實算是名列前茅。
基地因位處高房價、高收入地區,方案一開始提出時,民眾就反彈了,甚至成立「大直培英公宅基地自救會」,共有約2200人。自救會會長劉福材一度表示,公宅所處的永安里,是中山區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里,不適合興建大規模公宅。而且,公宅緊鄰永安國小操場,不但會影響日照,還會增加附近居民的壓力。
北市都委會在今年5月31日審議時,當地民眾陳情抗議,其中有1、2位情緒比較激動,認為興建公宅會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人住進來,房價會大跌;還有人嗆:「我們很有錢不需要」。所以當天並沒有裁示通過。
經過多次溝通協調,仍在7月5日因委員一致同意而通過,確定變更為機關及社會福利設施用地。但公宅戶數最終由196戶降為96戶,建築高度由70公尺調整為51.9公尺,17樓改為14樓。1房的有72戶,2房16戶,3房8戶。另外還設有活動中心、幼兒園、托育、日間照顧中心等社福設施,以及機關辦公室與公共住宅智慧建築。未來公宅只租不售,但租金多少還在研議。
永安里里長劉春長強調,里民並不是要反對政府,「主要是對當地里民,要有好的回饋機制」。
大直培英公宅基地自救會會長劉福材則無奈表示,並非反對公宅,只是有疑慮;「現在已經通過了,沒什麼好說的」。目前他們只著重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改為公宅結合社福機構後,那應該給予居民一些優先比例,例如幼兒園抽籤保障名額之類的,而非全台北市民一視同仁,並且規劃運動場或游泳池,嘉惠當地里民。」他相信這樣做,未來政府在其他地方欲興建公宅,當地住戶也會很樂意。
永慶房屋大直直營店張長浩分析,培英公宅位於大直重劃區,生活機能相當完善,離捷運站只要3分鐘腳程,附近有傳統市場、連鎖超市,近學區。靠明水路那邊的住宅還可以看見河岸。真的要講缺點,便是那附近屋齡舊一點,大概20年上下,不過公設比也較低。會選擇這邊的,多為長期住這裡的居民,或者是在內湖科學園區工作,也是有部分人因環境機能不錯,選擇當退休後的養老宅。
坐落於豪宅林立的台北市大直富豪區「培英公宅」未來藍圖。翻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榮欽臉書
「大直培英公宅」基地面積約876.6坪,土地價值高達35億元,目前作為停車場使用。范厚珉攝
附近豪宅單價大多是150~160萬居多,水岸豪宅單價可達210萬元。范厚珉攝
「培英公宅」旁邊就是知名的雙語學校永安國小。范厚珉攝
「培英公宅」另一邊是明水公園。范厚珉攝
公宅基地離大直捷運站只要3分鐘腳程。范厚珉攝
「培英公宅」基地就位在海基會後方。范厚珉攝
公宅基地隔壁,就大直生活機能最好的北安路。范厚珉攝
在居民抗議下,大直「培英公宅」從17樓變成14樓,戶數最終由198戶大減為96戶,減少入住人口。翻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榮欽臉書
大直「培英公宅」將設社會福利設施。翻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榮欽臉書
新聞網址→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713/1390179/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8/07/180713-3596.html
雙語 幼兒園 優 缺點 在 布布媽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上學得第一步。
到底該挑雙語?全美?蒙梭?哪一種體系,
各種不同教育方式的優缺點到底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我是如何替布布姐弟倆挑選幼兒園吧!
(影片最後會公布幼兒園名字,請耐心看到最後喔XD)
#幼兒園挑選建議
#蒙特梭利 #全美幼兒園 #雙語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