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地下化綠園道 已完成97%開放 7月底將全部完工
今天我巡視高雄展覽館打疫苗接種站狀況後,再前往鐵路地下化園道從左營段一路到鳳山段,進行各分段園道工程巡視;聽取市政主政團隊包括水利局丶工務局丶新工處丶養工處關於各區段園道工程進度報告及現地勘察;也為市政施工團隊同仁們打氣。
水利局及工務局報告指出,本專案於今年2/12已完成75%的完工開放;接續我們市府設定鐵路地下化園道工程,原擬在6月底全面完工。
然而因6月中丶下旬期間,高雄遇有幾次豪大雨情勢,故剩下幾段尚未完工區段而已;未完工之理由除近期豪大雨所致(全台水庫卻也因此大雨挹注而解除旱象),再者就是豪大雨情勢造成愛河原來鐵路之跨橋吊梁及部分工作期程延遲無法達標。所幸工務局也於今天終於完成愛河鐡橋段之跨越同盟路橋身吊掛作業。這對於園道完工的最後一哩路已可謂放上定心石。是故整體園道工程可按於7月底完工。
因近月疫情警戒悶在家裡太久,此時捎來高雄連續9天零確診的好消息之後,陳其邁市長也宣布高雄在三級警戒的微解封措施,發現市民朋友在遵守保持社交距離,戶外全程戴口罩的前提之下,有些市民朋友開始戴著口罩前往慢跑、騎腳踏車、遛狗,晚間在園道散步,享受著鐵路地下化後已有全新空間全線15.37公里的綠園道綠蔭地景,目前已開放通行路段為自左營崇德路至鼓山二路182巷、中庸街-哈爾濱街、瀋陽街至鳳山經武路(不含高雄及鳳山火車站、新左營站鐵路出土段等區域),市府園道工程截至110年6月30日已達97%完工開放。
鐵路地下化之後的綠園道帶來的,不僅是城市景觀的翻新,同時是高雄城市美學的具體展現,體現於有形的工程改造手段、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積累與生活美感的實踐;沿線揉雜果貿國宅社區、中都磚窯場、民族國宅社區、鳳山車站等舊部落,常民生活經年累月所凝聚的生活風貌,經由園道工程串接起的高雄巨蛋商圈,象徵著高雄蛋黃區內最為摩登的時尚地標,同時跨步連結於臺鐵左營站,保留島式月台此一富含鐵道意象的文資於其間,高雄將以鐵路綠園道為軸線,同時透過自行車路網與人行步道系統等雙重路網,建構市民生活休憩取向的綠色廊帶。
園道兩側人行道與退縮空間將成為市民朋友日常休閒的林蔭園道,與主要穿越性道路交會處設置的街角廣場,將會是周邊商圈的假日市集,或是節慶活動的聚會空間;自行車道與人本道路,連接各項服務設施及休憩據點,同時我們也不忘保留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在園道設計上,市府透過局部保留軌道設施的手法,留存既有的鐵道設施,為市民封存關於鐵道意象的美麗印記。
此外,市府已陳報中央審議的捷運黃線Y10站將與台鐵民族站將在鐵路園道上相會,Y17站也可與台鐵鳳山區正義站,地下相連通。這為園道增加大眾運輸轉乘功能,不僅市民可以搭乘捷運黃線便利的到此休憩,也能方便外縣市的朋友搭乘火車前來,未來你我都能便捷快速的參與在園道上所舉辦的大小精彩活動。兩座車站相距僅百餘公尺。考量南部的炎熱氣候,捷運工程設計可以更細緻、更貼心,我已指示捷運局著手規劃地下連通設施,強化捷運站的轉乘機能,市府必須從小處著手更能接近市民朋友的日常習慣,就能有機會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
我與工程同仁們一路步行視察綠園道,也慰勉工作夥伴的付出,過程中我也要求市政團隊同仁,雖然鳳山計畫園道已100%完成,剩下的左營計畫、高雄計畫兩標務必在7/31前達標全線開放,不宜辜負市民朋友對高雄市政的殷殷期盼。
今天的工程巡視也遇有三民區博惠里黃玉鄰里長、安寧里郭海定里長,他們也跟我說,園道周遭市民都感受到市府的用心,特別要我代為轉達陳其邁市長,非常感謝市長給市民們享受71.3公頃的綠地休憩活動面積;同時也讓園道附近的舊建築物所有者,他們紛紛都在詢問如何老舊建物改建入都市更新丶危老重建等相關的課題。我同時交待市府團隊針對已經完工部分,請各施工團隊加強檢視細節的收尾,同時也依法趕快展開工程款的支付給營造廠商作業程序,大家一起度過疫情期間的經濟難關,同時也要求工程團隊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施工同仁的身體健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6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為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12年引進之傾斜式電聯車TEMU2000型開行的特快車。2013年2月6日起投入營運,初期行駛宜蘭線與北迴線,2014年7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臺東線,2015年3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部分南迴線至知本,後來到知本的車次被太魯閣號取代,因而目前開到台東...
雙 島式 月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鐵路地下化綠園道彩妝行動 搭配綠園道工程全線6月底完工
今天前往臺鐵三塊厝車站,聽取工務局團隊關於園道工程當前進度說明,整體工程將可按預定期程於6月底完工。隨著中博高架橋消失於高雄地平面,許多市民朋友已經感受到高雄歷經鐵路地下化蛻變的城市新貌,將是開闊的、寬廣的,同時多元且包容,其中鐵軌下地後騰出沿線全長達15.37公里,同時橫跨5個行政區及8處通勤車站的綠園道工程即將呈獻於市民眼前。
隨著綠園道各段工程的陸續完工,率先帶來的景觀改變,即是沿線住家「後院變門面」的視覺變化,因此市府以都發局為主政機關聯合各區公所一起參與園道兩側老舊建築物的「綠園道建物彩妝行動計畫」;有如醫美手法,透過牆面創意彩繪,以「策展」概念,在沿線規畫了29個主題畫作,預計在年底前陸續完成,讓綠園道變成藝術長廊。目前已有4幅彩繪作品完成,並與設計者楊惟竹先生以及藝術指導林熺俊老師等在地藝術家們,以城市設計規劃的角度,檢視彩繪作品的成效,期望彩妝行動可以為園道景觀帶來畫龍點睛之效。
我與工程同仁們一路步行視察綠園道,也慰勉工作夥伴的付出,過程中我也提醒市政團隊同仁,雖是在疫情期間也要全力以赴,務必要在6月底前達標全線開放。同時也要求工程團隊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施工同仁的身體健康。
鄰近鐵路園道旁的高雄中學,正在興建第七棟校舍工程,工務局報告指出,高雄中學新建的第七棟校舍外觀設計延續校內舊有建築典雅、優美的紅色磚牆特色,立面採用紅色系小面磚,運用在校園建築外觀的是深具歷史意涵的「紅樓」建築語彙。負責的建築師趙建銘建築師以及高雄中雄蘇代理校長告知;該棟建築目前結構體施工已完成,預計明年農曆年前完工。雄中與綠園道比鄰,可眺望整個綠園道的景觀美景,揮別過去舊鐵道南來北往火車的紛擾,擁抱寬闊嶄新的園道綠廊,新建校舍完工後,將提供師生嶄新的教學空間及優質學習環境。
鐵路地下化之後的綠園道帶來的,不僅是城市景觀的翻新,同時是高雄城市美學的具體展現,體現於有形的工程改造手段、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積累與生活美感的實踐;沿線揉雜果貿國宅社區、中都磚窯場、民族國宅社區、鳳山車站等舊部落,常民生活經年累月所凝聚的生活風貌,經由園道工程串接起的高雄巨蛋商圈,象徵著高雄蛋黃區內最為摩登的時尚地標,同時跨步連結於臺鐵左營站,保留島式月台此一富含鐵道意象的文資於其間,高雄將以鐵路綠園道為軸線,同時透過自行車路網與人行步道系統等雙重路網,建構市民生活休憩取向的綠色廊帶。
園道兩側人行道與退縮空間將成為市民朋友日常休閒的林蔭園道,與主要穿越性道路交會處設置的街角廣場,將會是周邊商圈的假日市集,或是節慶活動的聚會空間;自行車道與人本道路,連接各項服務設施及休憩據點,同時我們也不忘保留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在園道設計上,市府透過局部保留軌道設施的手法,留存既有的鐵道設施,為市民封存關於鐵道意象的美麗印記。
工程團隊在兼顧城市意象、低碳環境、生態多樣性等元素,營造出帶狀,甚或塊狀的景觀空間,種植誘鳥誘蝶、具備色彩變化的喬灌木,並以適於高雄生長的遮蔭樹種為主,創造出依季節四時變化的多元風貌。
鐵路地下化後,接合原受鐵軌阻隔的城市兩端,以自然生態、居民遊憩、景觀歷史紋理,重新縫合城市之心,驅動高雄城市改變的脈搏,我們生活在這裡,與這座城市一同呼吸、律動。
雙 島式 月台 在 自由高雄-即時火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園道6月底完成!
雙 島式 月台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為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12年引進之傾斜式電聯車TEMU2000型開行的特快車。2013年2月6日起投入營運,初期行駛宜蘭線與北迴線,2014年7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臺東線,2015年3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部分南迴線至知本,後來到知本的車次被太魯閣號取代,因而目前開到台東為止。台鐵TEMU2000型電聯車是台鐵所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由日本車輛製造,因其設計可讓它在彎道上較非傾斜式列車以較快的速度行駛,在多彎的宜蘭線可大幅縮短行駛時間。不過相較於太魯閣號,普悠瑪列車傾斜角度小,所以搖晃較劇烈,乘客容易暈車。本型號列車共引進19列38組計152輛車廂,每列車採8輛編成。普悠瑪列車在2014年中旬臺東線電氣部分雙線化工程完成前,先以「新自強號」名義行駛,2014年7月16日改點後,台鐵的時刻表將本車種改標示為「普悠瑪」。普悠瑪列車因過彎傾斜易使站立乘客發生危險,故實施全車強制對號入座,不發售無座票,使用電子票證或非持有該班次普悠瑪號列車的旅客(定期票、其他日期車次車種的車票者)不得搭乘,否則將依規定重新補票並加收50%票價。
臺北車站(台灣高鐵、臺北捷運稱為台北車站)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台灣高速鐵路、及臺北捷運三鐵共構的地下化鐵路車站,也是臺北捷運板南線、淡水信義線之交會車站,不僅是北臺灣首要的交通樞紐,也是臺灣建築規模與運量最大的鐵路車站,每日轉乘的旅客約50萬人次以上,總使用人次居於全球第25名。臺北車站於1891年7月5日設站,歷經多次遷移與改建後,現今站體為1989年9月2日啟用,臺鐵局本部也設於此地,隨著捷運、高鐵進駐之後,形成幅員廣闊的地下街區。車站周邊有商辦、補習班聚集的站前商圈,若再連結臺北轉運站、捷運北門站、機場捷運臺北站、華山特區等「臺北車站特定區」關聯設施,面積可達46.31公頃。另外臺北車站常被稱為「臺北火車站」,臺語則稱為「臺北火車頭」或「臺北車頭」,年輕族群則常簡稱為「北車」。車站主體為地上6層、地下4層、長149公尺、寬110公尺之建築;一樓大廳東、西、南、北各有四個出入口,二樓為微風臺北車站美食街,三樓以上樓層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本部所在。地下1樓為穿堂層,北側透過中山地下街、臺北地下街與京站時尚廣場、臺北轉運站連通;南側與誠品站前店連通。台鐵、高鐵月台層位於地下2樓,共有4個島式月台、9線軌道;原全由台鐵使用,後轉移其中的2個月台、4線軌道予高鐵使用。由於其龐大而複雜的站體結構在台灣非常少見,因此又被戲稱為「全台最大迷宮」,台鐵甚至為此研發導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