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12點,早已坐在雪坡上用過午餐,我們通過無盡的雪原緩坡,慢慢邁向一座巨大的圓頂雪丘;已經看得見上頭插著一根綁有五色旗的旗竿,還有被雪掩埋卻又露出一截的就五色旗串,那就是山頂了。
大概是因為體力消耗,隊伍比早上更安靜了,卻隱約感覺到大家振奮的心情;畢竟6,000公尺,對於一個生活在亞熱帶島嶼上的人類而言,一生能有幾回呢?
「又回到六千米的天空了呀!」我看著前方時鬆時緊的繩索與周遭的雪白和湛藍,默默的想著。這次因為天氣非常宜人,天空沒有一絲雲氣,和昨日的雪霧白牆判若隔世,稜稜角角的冰雪岩角與K2之外的世界前六高峰觸目可及,美若異星;加上又有雪巴嚮導帶路、並且知道我的身體足以適應六千公尺的海拔,心情是輕鬆愉悅的,每一步的等待都讓我有更多的閒暇欣賞這一期一會的景色。
雖然隱約感覺到十分輕微的頭暈,但看見峰頂近在眼前,也就將這身體訊號列進觀察清單,專注當下完成這人生高峰的首登,那6476公尺的全新高度。
#梅樂峰的六千米旅途・登頂前夕
---
比較煞風景的,是畫面前方的雪地上有一點點的黃色,不用懷疑,那是尿。在這種高峰雪地攀登時,不可能冒生命危險離開繩隊,踏進未知的新雪區去上廁所,因為完美的雪下方可能就是身不見底的冰河裂隙。這時不分男女,只能就近在足跡旁解決生理需求,因此造成了路徑旁邊時常能看見的黃色雪塊,是很影響觀感的一個環節,當代科技也仍莫可奈何。
幸好一場小小的雪就能讓一切歸零,表面又將再度回到完美的純白。只不過要切記,高峰攀登時營地和路徑附近的雪不要亂吃,畢竟我們根本不知道,那些乾淨的雪下面,蓋著的部分埋著什麼東西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雪白 營地 高度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撤退的列寧,未竟卻豐收 》
從中亞回來一週了,我卻仍能在起床的那個瞬間,想起那些在帳裡睜開眼便覺口乾舌燥而冰冷的攀登時光。在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中,那段日子好像已離我很遠,但也才不過半個月不到而已。
表面上,我失敗了,我們沒有登頂。
我的身體在第一次突破3952的高度之後,因太過操勞與水土不服,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舌頭潰爛,而止步於海拔6110公尺的第二營地,那裡也成了我目前為止到過最高的地方。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高度,在我口腔的劇烈痛楚之中,仍能觸動我的心神。
但是,我滿載而歸,滿到我休息一個週,仍難將其整理的透徹明朗。
旅程中,看著兩位背破30公斤卻能在海拔5000公尺處如履平地的前輩,同時也看著自己在體能上的不足,那時我便知曉了我的長處並非多厲害的登山成就,而是將山的壯美與其中故事帶回與眾人分享感動的筆觸與影像。我會更珍惜屬於我的獨特,而非追求那些我必須花數倍精力才得以企及的浮雲。
當他們決定全體下徹的時候,我看見了飽經風霜的山岳人,面對風險的判斷與他對於「隊伍」的執著與羈絆——我們要一起安全回家。那是在山中最珍貴的情懷。
我沒有登頂,好像留下了一個遺憾,但眼界放遠,海拔7134公尺的列寧峰不過是巨峰世界裡最簡單的7000米級大山之一。在我仍有數十年的青春歲月裡,只要我願意花一點機票錢與基地營住宿費,隨時能帶著那些極為可靠的裝備們重新來過。
我沒有登頂,但如果不是來爬山,我不會有機會前往神秘的中亞一窺這帕米爾高原邊境的雪白大山,我不會有機會在7月裡感受大雪紛飛的夜,我不會看見海拔3000公尺的地方竟是一望無際的曠野、無數牛馬羊徜徉其中,也不會有機會知道巨峰攀登的生活與步調,究竟是什麼樣子,更不會有機會,知道自己到底能夠走到多高——萬幸的是,一直到海拔6000公尺,我都沒有高山症的典型病灶發生。
雖然知道了免疫系統的反應在這個海拔會嚴重衰退,不能帶著任何病與傷上升,但是知道身體能適應這個海拔的空氣,對我而言,是能走得更高更遠的腳點。
攀岩的時候抓不住掉下來,再爬一次就是,山也一樣。
這趟山旅,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原來如此,它們是我非常重要的成長養分,尤其是在積極攀登與風險管理上,又見識了新的生死交關時的抉擇。是這些旅途上的見聞,讓我成為更有內涵的登山人,而不是登頂瞬間的那個「完成」的喜悅。
登山,沒有失敗。
只要平安到家,都是成功。
因為你必定從中收穫了什麼,學習了什麼。
下一次,必定能走得更高更遠。
---
未來,我會為大家帶來屬於中亞的攀登故事「豐收的未竟列寧峰」,這是海外攀登、大山與冰雪的見聞,還有那個吉爾吉斯南境望著七千米大山身影的笨蛋。
而下一次,會去哪裡呢?
---
感謝所有在這趟旅程中協助我的夥伴、朋友與長輩們。如果不是因為你們,我不會有機會走過一趟如此難忘與精彩的旅程。在這邊,再次謝謝每一個重要的貴人們,謝謝你們!!
*特別感謝:
爸媽 – 無聲的協助與靠山
秋豪 – 隊長
金臺 – 隊友
宣伊學姊 – 最可靠的留守
張元植 – 攀登諮詢
阿果呂忠翰 – 攀登諮詢與鼓勵(再次恭喜今年7月完成台灣人南加帕巴無氧首登!)
小吳 – 互相討論的戰友
秘密基地 – 經濟支持與合作
普神 – 可靠工作夥伴
伊寧 – 可靠工作夥伴與小幫手
100mountain-高雄百岳 – 專業裝備諮詢與贊助
#Zamberlan #Pajak #Grivel #Hilleberg
延任
佳賢
侑融
善權
艾格探險 Adventure Taiwan – 優秀的日本雪訓種下海外攀登種子
登山補給站 – 專業裝備諮詢與贊助
#Norrøna
蔡及文
福瑞睿狐 – 專業裝備贊助
Fjällräven Taiwan Mystery Ranch Taiwan
墾趣-粉絲專區 – 專業裝備贊助
#MONTURA #Klättermusen #Icebreaker #Fizan
ADHOC 艾德國際 – 雪地墨鏡贊助
野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互相討論的戰友與簽證諮詢
楊大
老丹 – 「TAIWAN」攀登旗幟設計贊助
運能延力生技 Energy & Endurance Biotech – 能量棒與各式營養品
書劍戶外
鄭安睎 – 出發前時刻叮嚀要活著回來
沐恩 – 出發前台北採買交通協助
詹偉雄 – 借用18650鋰電池與勉勵
承寬 – 第一個與我討論吉爾吉斯事務
林建宇 – 協助我辦理臺胞證,並提醒我一定要早辦
還有:
瀚云姊姊與蜜MO
以茶
煒森
均鴻與宗偉
郁涵
奕蓉學姊
志捷
的關心、支持、餞別甚至糧食點心贊助。
我真的非常幸運與幸福,有這麼多的朋友願意支持我、幫助我,當然還有每一個看到這裡的你的支持與鼓勵。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帶給與這些友情光輝相稱的回報與價值,讓更多的人,知道海外攀登、與中亞大山神秘面紗背後的樣貌,豐富心中的山之世界。
謝謝,每一個人。
#舌頭已康復
#豐收的未竟列寧峰
雪白 營地 高度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撤退的列寧,未竟卻豐收 》
從中亞回來一週了,我卻仍能在起床的那個瞬間,想起那些在帳裡睜開眼便覺口乾舌燥而冰冷的攀登時光。在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中,那段日子好像已離我很遠,但也才不過半個月不到而已。
表面上,我失敗了,我們沒有登頂。
我的身體在第一次突破3952的高度之後,因太過操勞與水土不服,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舌頭潰爛,而止步於海拔6110公尺的第二營地,那裡也成了我目前為止到過最高的地方。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高度,在我口腔的劇烈痛楚之中,仍能觸動我的心神。
但是,我滿載而歸,滿到我休息一個週,仍難將其整理的透徹明朗。
旅程中,看著兩位背破30公斤卻能在海拔5000公尺處如履平地的前輩,同時也看著自己在體能上的不足,那時我便知曉了我的長處並非多厲害的登山成就,而是將山的壯美與其中故事帶回與眾人分享感動的筆觸與影像。我會更珍惜屬於我的獨特,而非追求那些我必須花數倍精力才得以企及的浮雲。
當他們決定全體下徹的時候,我看見了飽經風霜的山岳人,面對風險的判斷與他對於「隊伍」的執著與羈絆——我們要一起安全回家。那是在山中最珍貴的情懷。
我沒有登頂,好像留下了一個遺憾,但眼界放遠,海拔7134公尺的列寧峰不過是巨峰世界裡最簡單的7000米級大山之一。在我仍有數十年的青春歲月裡,只要我願意花一點機票錢與基地營住宿費,隨時能帶著那些極為可靠的裝備們重新來過。
我沒有登頂,但如果不是來爬山,我不會有機會前往神秘的中亞一窺這帕米爾高原邊境的雪白大山,我不會有機會在7月裡感受大雪紛飛的夜,我不會看見海拔3000公尺的地方竟是一望無際的曠野、無數牛馬羊徜徉其中,也不會有機會知道巨峰攀登的生活與步調,究竟是什麼樣子,更不會有機會,知道自己到底能夠走到多高——萬幸的是,一直到海拔6000公尺,我都沒有高山症的典型病灶發生。
雖然知道了免疫系統的反應在這個海拔會嚴重衰退,不能帶著任何病與傷上升,但是知道身體能適應這個海拔的空氣,對我而言,是能走得更高更遠的腳點。
攀岩的時候抓不住掉下來,再爬一次就是,山也一樣。
這趟山旅,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原來如此,它們是我非常重要的成長養分,尤其是在積極攀登與風險管理上,又見識了新的生死交關時的抉擇。是這些旅途上的見聞,讓我成為更有內涵的登山人,而不是登頂瞬間的那個「完成」的喜悅。
登山,沒有失敗。
只要平安到家,都是成功。
因為你必定從中收穫了什麼,學習了什麼。
下一次,必定能走得更高更遠。
-\-\-
未來,我會為大家帶來屬於中亞的攀登故事「豐收的未竟列寧峰」,這是海外攀登、大山與冰雪的見聞,還有那個吉爾吉斯南境望著七千米大山身影的笨蛋。
而下一次,會去哪裡呢?
-\-\-
感謝所有在這趟旅程中協助我的夥伴、朋友與長輩們。如果不是因為你們,我不會有機會走過一趟如此難忘與精彩的旅程。在這邊,再次謝謝每一個重要的貴人們,謝謝你們!!
*特別感謝:
爸媽 – 無聲的協助與靠山
秋豪 – 隊長
金臺 – 隊友
宣伊學姊 – 最可靠的留守
張元植 – 攀登諮詢
阿果呂忠翰 – 攀登諮詢與鼓勵(再次恭喜今年7月完成台灣人南加帕巴無氧首登!)
小吳 – 互相討論的戰友
秘密基地 – 經濟支持與合作
普神 – 可靠工作夥伴
伊寧 – 可靠工作夥伴與小幫手
100mountain-高雄百岳 – 專業裝備諮詢與贊助
#Zamberlan #Pajak #Grivel #Hilleberg
延任
佳賢
侑融
善權
艾格探險 Adventure Taiwan – 優秀的日本雪訓種下海外攀登種子
登山補給站 – 專業裝備諮詢與贊助
#Norrøna
蔡及文
福瑞睿狐 – 專業裝備贊助
Fjällräven Taiwan Mystery Ranch Taiwan
墾趣-粉絲專區 – 專業裝備贊助
#MONTURA #Klättermusen #Icebreaker #Fizan
ADHOC 艾德國際 – 雪地墨鏡贊助
野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互相討論的戰友與簽證諮詢
楊大
老丹 – 「TAIWAN」攀登旗幟設計贊助
運能延力生技 Energy & Endurance Biotech – 能量棒與各式營養品
書劍戶外
鄭安睎 – 出發前時刻叮嚀要活著回來
沐恩 – 出發前台北採買交通協助
詹偉雄 – 借用18650鋰電池與勉勵
承寬 – 第一個與我討論吉爾吉斯事務
林建宇 – 協助我辦理臺胞證,並提醒我一定要早辦
還有:
瀚云姊姊與蜜MO
以茶
煒森
均鴻與宗偉
郁涵
奕蓉學姊
志捷
的關心、支持、餞別甚至糧食點心贊助。
我真的非常幸運與幸福,有這麼多的朋友願意支持我、幫助我,當然還有每一個看到這裡的你的支持與鼓勵。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帶給與這些友情光輝相稱的回報與價值,讓更多的人,知道海外攀登、與中亞大山神秘面紗背後的樣貌,豐富心中的山之世界。
謝謝,每一個人。
#舌頭已康復
#豐收的未竟列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