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香的因緣之五 》
在與方老道往來的那段時日中,雖然是零零星星在其閒散之時告知對香的一些基礎的概念,但如今回溯所得頗豐,一方面我對香道早有興致,加以方老道時不時雖不是直陳列述般手把手地述我以香學之術,但由於初期所居之處有著咫尺之便,因此有了師友之緣,於是很自然地成為方老道金針暗度的不記名弟子……。
一般而言,香類無論如何地不可枚舉,但一切的基礎都應該是從沉香而來,所以隨著方老道在其書齋中不時所燃之香,並且所燃之香均以沉香為引,時間久了以後,我也如入芝蘭室般地受其感召,漸漸也受東風之化,愛上了沉香。據方老道大半生的體驗,他很確定地告知沉香者,通氣、驅邪之聖品。本質上屬於溫和不燥不冷之物,雖然可以通氣息,但不至成洩,如果酌量不會有破氣之虞,同時又可以把腎氣歸元,由於它有特殊的濃木之精,所含油脂極高,因此點燃極易。
方老道似乎對於傳統古法駕御香技頗為熟稔,一次和其靜坐於書齋中道童叩門,說有一遭邪者求助,方老道欠身離坐入大殿,見有一婦人偕兩名男子,一壯年、一少年已在廳堂等候:「想請道長幫幫忙,我兒子連續三天高燒不退,服用中西感冒藥品等等均無效,每到黃昏兩眼上吊恍神、喃喃自語,比手劃腳,似乎和空氣中某物對答,也問過附近老一輩草藥店郎中他們也無計可施……所以希望道長慈悲施道法救救兒子……」我在一旁見那名少年郎和我相仿之齡,幾日光景見其面色如慘白之至,兩處太陽穴青筋浮現,印堂處一片烏雲遮蓋,兩眼含煙欲吐,口中噯氣直冒,坐立難安之相,一看便是入邪之景……。
老道長心閒氣定看了那位年輕人一眼,胸有成竹地對宮廟的小道士說了幾句彼此不宣之語,一會兒小道士便拿了兩瓶瓷瓶,瓶外紅紙條黑墨字,一瓶為老沉,一瓶書寫著安息拙貝羅香,老沉這倒常見,在道家師父處已見過各地出產不同之沉香及特性,但安息香平時少用,故當時對於它的勝處所知不多,後來漸長漸學才知此物有其特殊妙用之特點,最早是從西域傳入古安息國故而得名,但其他地方也有生產,例如現在的印度、越南、泰國等處也都有所產,這種香除了可以淨除穢氣,例如尸氣所引起之穢,令人心神不爽,或一切邪處所引之惡氣導致心神不寧,或者居處有不明之惡臭味,可以先引用此香繞行淨化,惡臭可解;但在佛道之中此香甚為珍貴,不僅可以用來禮供諸佛,也可以淨化壇城、蘭若諸靜室,近代也有人萃取其汁液稀釋成為精油等,用來安養混雜的心緒,所以也有人習慣在打坐時先焚燒淨化靜室以其幫助禪定,也曾看過一些壇場、戒場,及奉行諸戒之處燃燒此安息香……。
晉朝時有佛圖澄大師神通莫測,尤其最擅長所有他人不知曉之方術及咒術,據說他可以在任何的水中無故生出青蓮花,名聲極大,連當時的一方掌權之士都信奉莫名。這位佛圖澄大師,一時曾因某處洪水暴流恐危及蒼生性命,他師皆束手無策,最後請來佛圖澄,只見他安然就坐從懷中取出安息香數塊研磨粉狀,點燃之後口中持誦梵咒,不消片刻,洪水化為流水,反而對民生有所助益……。
時至近代,安息香在世界各處都有產區,它的產收期大約是在每年的夏天或秋天,經過不少醫學、科學家的研發,安息香已經可以用來當作治療有用的途徑,據說可以美化皮膚使其細緻,或皮膚有任何的病狀時,安息香也會有其效果,也曾經看過有商家把安息萃取成精油,曾經有人贈送過我做為參考,所呈現的油色略帶紅色,氣息稍具衝鼻之味,離身稍遠時卻又混合著大地自然的草味,從中透發著有股清淡的花果甜味……。
在方老道的宮廟中此時安息香混合著老沉香,一股神秘中透發著能量漸漸地籠罩在大殿廳堂中,老道先用點燃之香煙順時鐘環繞少年人三匝,邊繞行邊聽著他口中持誦著咒語,接著老道很慈藹地用手觸摸著這位年輕人的頂門、後背,又是一陣咒語不斷,在一旁的我看得非常地清楚,這位年輕人兩眼頓時之間朗通乍明,水靈清澈起來,接著兩頰透發出緋紅之氣,四肢似乎靈活了許多……接著老道要宮裡的小道士為這幾位客人準備茶點,表示法事已畢……。
方老道如同沒有事一般地和這位中年婦人聊起家常,這婦人先生姓林,從事印刷方面事業,也算老實的小本生意人,兩人就這麼一株苗,看得出來寵愛異常,原來是暑假期間和幾位同學去露營三天兩夜,沒想回家以後當天晚上便又吐又拉無數次,接著發燒就開始講些聽不懂的話語,一直到隔天早晨都未曾消停過……(待續未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雲 精 青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生命中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片刻:
「你望著前方的挑戰,你知道會經歷一段難熬的時間,所以非常希望可以快轉過去?」
學生時期,可能是隔天要面對一個很困難的大考,你希望明天可以快轉過去。
踏入社會後,或許會想快轉過跟一個很難搞的客戶提案的過程。
在生命中,會有許許多多時刻讓我們感嘆:「真想回到那個無憂天真的年歲」,躲回一些長輩的庇蔭。
但終究有一天,我們必須上場,站上那個生命給我們的擂台。
講到這,我想分享一個我書中《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米開朗基羅雕刻的大衛像。
米開朗基羅開始雕刻鼎鼎有名的大衛像時,年僅29歲。他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全心全意、近乎偏執地雕刻著一塊在托斯卡尼出土的大理石。他的創作題材正是來自舊約聖經中「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
在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發生在以色列和非利士人打仗的時期。
當時,非利士軍隊派出一名叫歌利亞的巨人,個性凶猛殘暴。以色列軍隊裡沒人敢和巨人挑戰。這時,竟然有個牧羊少年自告奮勇,那就是大衛。大衛不僅手無寸鐵,身上甚至沒有任何盔甲保護。非利士人見到大衛就一陣訕笑,準備看歌利亞剝下這男孩的皮。
大衛走上戰場,知道自己只有一次機會。他唯一會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條皮帶和五顆石頭。他把石頭綁在皮帶上快速甩動、瞄準後,用力一甩,石頭飛出,竟然直接擊中巨人的雙眼之間!歌利亞應聲倒地,大衛快步上前,用歌利亞的劍砍下他的頭。以色列人士氣大增,一擁而上,非利士人則兵荒馬亂,兵潰如山倒。
在米開朗基羅雕刻大衛像的時候,「大衛與歌利亞」已經多次被當地藝術家當創作題材,不過大部分的藝術創作都在展現大衛的勝利姿態,比如:大衛一腳踩在巨人身上,或高舉著巨人被砍下的頭顱。
但米開朗基羅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他選擇呈現大衛剛站上戰場,準備擲出石頭、但勝敗未知的那一刻。於是,你所看到的不是戰勝後的驕傲,而是開戰前的全神貫注,他的體態好像是放鬆的,但走到他握著石頭的手前,可看到手是冒出青筋、是緊繃的。
當年親眼看到大衛像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一個道理:
一個故事真正精彩的,正是結局前的緊要關頭。生死未定、勝敗未知的那一刻最有張力,因為那一刻正彰顯了主角的選擇與意念。有了這一刻,也更能顯出勝利的意義。
在人生中,當我們被生命帶上場、緊要關頭的那一刻,我們的姿態是如何的呢?是選擇逃走,還是提醒自己放鬆、專注、以滿滿的信念來發揮our best?
明天我的Podcast來賓 村子裡的凱莉哥,對我來說,她正是保有著這種放鬆、專注的姿態、持續面對著她生命遞給她與她的孩子的挑戰。這是一個什麼樣姿態與精神呢?別錯過明天上架的《劉軒的How to人生學》,相信聆聽的你會獲得不一樣的勇氣,能換個角度品嚐生命放在我們面前的關卡。
歡迎鎖定明天的節目!
🔻歡迎立即訂閱🔻
Apple Podcast ➡️ https://lihi1.com/nBR9X
Spotify ➡️ https://lihi1.com/PGR2i
KKBOX ➡️ https://lihi1.com/TZj60
SoundOn ➡️ https://lihi1.com/Nqe3b
Firstory ➡️ https://lihi1.com/MlUCI
Google Podcast ➡️ https://lihi1.com/4VCQT
本系列特別節目由 XUAN 劉軒、 軒言文創 SoundShine、 三采文化Suncolor、 #迷誠品 四方共同合作
-
╳
53篇生活哲學,《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現正熱賣中 👉 https://tinyurl.com/y63nmdo9
雲 精 青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人碎片》快半個小時的自家生產開場戲,鏡頭調度有如神鬼般精準,張力十足又游刃有餘,讓人目不轉睛冷汗直流,雙眼緊盯螢幕,大氣也不敢喘一下,彷彿自己就是畫面中即將臨盆的孕婦,汗珠一顆顆滾落、青筋一條條浮現在瑪莎美麗而堅毅的臉龐,因痛楚而陷入扭曲,因緊張而語無倫次。像連理枝,像比翼鳥,那是夫妻同心且無比恩愛時刻,塗著深色指甲油的纖細雙手在浴缸外晃呀晃,時時刻刻尋找熟悉的慰藉,忙進忙出的西恩就如多數新手父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卻只能在漸趨急促的哀鳴聲中愛莫能助地噓寒問暖、隨侍在側,忐忑等待愛的結晶願意降臨於這個世界上的時刻到來。
⠀⠀⠀⠀⠀
總會有不少人認為現代醫學發達,只要身體健康,生產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錯,生產始終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極為重大的關卡,無論生理或心理,很多潛藏起來的身體問題不誘發、不觸碰,連自己都不會知道,而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稱得上身心健康毫無缺陷呢?因此,生命有時很堅韌,有時也很脆弱,從懷孕、分娩到產後復原,處處危機四伏,即使你已如臨深淵做足萬全準備,稍有不慎,老天爺便會狡猾地找到脆弱之處,令悲劇趁虛而入。
⠀⠀⠀⠀⠀
其實不用到身為人母,只要是一個普通人,或是一名女性,就能理解為何瑪莎執意在家中生產,因為那是再熟悉不過的環境;也不採用無痛分娩,因為任誰都會期盼以最自然的方式讓一切水到渠成;她選擇信任自己的身體,信任伴侶的協助,以及信任助產士的專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安排再穩妥也會出現變數,敲門的是另一個陌生的助產士,即便如此,她的柔聲引導、處變不驚,讓這對即將成為爸媽的夫妻稍稍放下不安的情緒,專注在眼下這項大挑戰上。好不容易,嬰兒的啼哭劃破寂靜,劃破擔憂,劃破疼痛,取而代之是破涕為笑的聲響,是快門咖擦的聲響,是終於鬆一口氣的聲響。卻萬萬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急轉直下,讓所有人措手不及,直到此時此刻,故事才真正依循著「失去」與「哀慟」的裂痕展開。
⠀⠀⠀⠀⠀
Pieces of a Woman,女人的碎片,好似分靈體,不只有一個,碎成一片一片散落在生命鑿出的歲月痕跡裡,有上一代的影子,有下一代的影子,有婚姻的影子,有愛過的影子,有恨過的影子,有無法在時間裡淡去的傷口。女兒最終都會長成媽媽的形狀,就像那擅長軟硬兼施,慣於掌控大局的太后母親,從不輕易示弱的臉部表情多少可以讀出瑪莎是一個堅強、叛逆、勇敢、獨立,且具備強烈自我意識的新女性,嫁給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藍領階級工人,相較於原生家庭的生活水平,他們婚後經濟狀況並不寬裕,隱隱透露的權力關係也相當微妙,明眼人皆可看出,這個家關起門後,重大事項的決定權顯然落在瑪莎身上。她是那個升起溝通橋樑的人,她是那個主導所有情勢的人,她是那個努力爭取一切的人,她是那個勇於承擔一切的人,她也是那個,決定愛恨、決定輕重與決定怨德的人。
⠀⠀⠀⠀⠀
匈牙利導演 Kornél Mundruczó 的《女人碎片》無疑是緊扣女權,是女性主義的作品,卻也不乏適度添入男性視角,西恩盡自己所能消化自身悲慟,彌補這段必然墜毀的關係,卻始終使不上力,讓人看得萬分心痛,血緣關係即使再冰冷也無法真正斷開,但夫妻關係呢?婚姻關係呢?是如此脆弱如此輕易就形同陌路人,Shia LaBeouf 獨坐河畔一幕宛若《藍色情人節》的 Ryan Gosling,「妳為什麼不想活下來?」任憑他再用力也得不到回應,喚不回愛情。
⠀⠀⠀⠀⠀
Vanessa Kirby 細膩演繹一個曾經自認完整的女性,人生將其撕成一片一片,柔軟而強韌的她仍然不願屈服,不願為此起不幸悲劇抓一個兢兢業業的人來咎責,這極有可能,也極沒有可能是任何人的錯,生命來來去去,河水持續流動,人生因傷痛而有深度,而有光澤,失去則證明了人事物曾經的存在,如今,願意帶著傷痕走向前方的柔軟身影,不再完整,卻更顯動人。